1. 普洱茶的马蹄
古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在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有古树群落,数量稀少。而在一些茶友的标准中,则必须是3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才能被冠以“古树”之名。
古树茶如何辨别如下所示:
一、甜度
这里的“甜”说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现,不能与回甘混为一谈古树茶的甜味一般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盖。
二、茶汤
茶汤是鉴别古树茶的标准之一,因为古树茶氨基酸含量比台地茶的要高,所以古树茶的茶汤粘稠感强,厚实度更显著,口感更为饱满,新制茶颜色多为透亮的黄绿色,而过了第一个三五年的转化期,古树茶茶汤多为黄亮、金黄色等,色泽明亮。
三、香韵
这是鉴别古树茶的重要关键之一,不同的茶树根系深度和土壤环境不同,摄取的养分也不同,香韵更是有差异,一定要选择香气浓郁持久,且香韵沉稳的。香韵沉稳就是在泡茶时,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可闻到香韵,香韵越沉稳就代表内质就越足。
四、喉韵
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喉部累加释放,台地茶内质不足所以还没有累加就已经释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韵,古树茶在喝完茶后这种喉韵可以持续20-30分钟,喉韵越久就代表内质越深厚。
五、苦涩
苦涩较重而不能化开的茶主要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茶树龄较小,另一种则为茶树施肥,台地茶仅能吸收的浅层土壤里碱性加强,所以苦涩增加。古树茶的苦是化得比较快的,喝茶时留出一杯茶汤,冷却之后再来喝,苦涩会加重,但茶香、回甘、生津、甜特点等都还在,这就是体现古树茶内质丰富、茶性稳定。
六、茶杆断口
看茶杆断口马蹄是区别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古树茶茶杆头断面有马蹄,不规则不整齐。
古树茶:生长百年以上的实生苗发育出的茶树,与茶树的种性、生长地、特征等无关。在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有古树群落,数量稀少。
2. 普洱茶的马蹄节
茶叶上的“马蹄”是指一些茶叶的采摘口,呈现一个马蹄的形状。
第一种说法是,带有“马蹄”的茶叶是春茶。
第二种说法是,带有“马蹄”的茶叶是古树茶。
其实所谓的“马蹄”其实是茶芽生长的比较短,采摘时把芽和枝干上链接的生长点一起撕扯了下来。
这样采摘的茶叶其实在哪个季节都会有,而且也并不是只有古茶树或者是大茶树上才会出现。
3. 普洱茶马蹄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是:9978生饼选用云南优质大叶种茶为原料,条索肥硕,银毫显露,汤色黄亮,滋味浓厚,经久耐泡,是纯天然原料与现代化工艺结合的典范之作,可即泡即饮,后期转化空间大。
7548茶饼还算圆润,背窝有点歪,边缘松紧适宜中间较紧,用料上叶小芽多,有茶梗,也有少量马蹄梗,冲泡口感与9978相比要差一些。
4. 普洱茶马蹄脚图片
冰岛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普洱茶园坐落在寨子外围,冰岛茶的叶型肥厚、硕大,茶青的颜色一般呈现褐黑色,即便是春茶,也是典型的黑条白芽,显粗犷,其茶汤色透亮,凉喉感显著,其茶具有水甜、香气柔和、生津回甘快的显著特点,且耐泡程度高。
冰岛隶属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地处勐库镇北边,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00 公里。而冰岛的茶种是著名的勐库大叶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勐库的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茶种群落。具有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的特点。这样的古茶,历史尤为厚重,为冰岛的盛名增加了一股中坚力量。勐库镇有个行政村叫冰岛村,冰岛行政村下面还有5个村,冰岛(老寨)、地界、糯伍、坝歪、南迫。普洱茶世界里面的冰岛,指的是冰岛村的古茶树。这个村,外界称之为冰岛老寨,也可以理解为冰岛正山。冰岛普洱茶有什么特点
总的来说是水甜、香气柔和、生津回甘快
1、叶形冰岛茶的叶型肥厚、硕大,茶青的颜色一般呈现褐黑色。即便是春茶,也是典型的黑条白芽。临沧许多地方的茶青的外形很类似冰岛茶,类似不等于是。仔细看,它们的外形是有区别的,冰岛茶的采摘功夫很规范,一芽二叶,条索清晰,最为关键的是,冰岛茶茶青中几乎没有“马蹄”,即便有,所占的比例不会超过千分之五。不管是散茶或饼茶,“马蹄”的含量是鉴别冰岛茶的一个重要指标。
2、香气有人把冰岛茶形容成女人茶。冰岛茶的香气很柔和,与茶汤相生相随相伴,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像一位款款而行的女子,迷人而不媚人。
3、汤色冰岛春茶的汤色金黄透亮。夏秋茶的汤色则前两开稍有浑浊,而后转亮。
4、回甘生津产于临沧的许多茶回甘表现都不错,其苦尽甘来的口腔感觉也是人们迷恋喝茶的原因之一,冰岛茶一样具有很好的回甘。分辨冰岛茶与其它茶的区别的另一个关键点是生津速度的快慢。一般情况下,冰岛茶在3--5秒就会带来生津的感觉和体验,而其它茶则做不到,即便快一点的,也要在10秒以上。
5、耐泡程度冰岛茶连泡20开,依然汤色黄亮,滋味醇浓,没有衰败的迹象。其它品种无法可比。
6、茶底冰岛茶的叶底粗大、饱满、厚实,叶形完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非常柔软。其它茶的叶底则柔软度稍差,甚至坚挺硬朗。
7、喉韵冰岛茶的喉韵在品饮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知,这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就是喉部对茶香以及生津所产生的后续体验,如果齿颊间感到余香有韵,若有似无,未雨润生,身心愉悦。
5. 普洱茶的马蹄怎么吃
感谢提问。以曾经在茶叶公司工作过、曾经随着桂林茶科所的专家、研究员一起到原始森林探索野生茶资源的我,来试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虽然民间有俗语说一种米养百样人,但一种茶却只会有一种茶的味道。绿茶、红茶、普洱、乌龙----各种茶都独具特色的味道、也有不同的茶性。所以只要是长时间品茶的茶人对茶的研究,才会那么专注、对茶味的求真,到达一种“痴”的程度-只要稍为改变一点点、或添加一点其它茶叶,只需要泡好茶、开盖一闻,即时可以觉察得到其中变化和真假。陆羽写得出那部伟大的茶经,也没少钻到茶海里,潜心研究。
众所周知,茶的品种跟是否发酵和发酵程度有关,而茶味可以根据炒制的时间和温度、炒制的手法去调控。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说,古树茶相对的茶叶少一点嫩芽,小树茶相对更多鲜茶芽----就以几年前随茶科所的研究员一起去控索野生茶树资源时,在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高山上发现的几棵古茶树,研究员说从这些树的外表上看,起码有了两三百年的历史。这几棵古茶树它们的叶子都偏厚、偏大,但叶子长得并不茂盛。甚至有点稀稀疏疏的。当时把这些叶子采了一些标本外,还特意摘了一点,作为进一步研究用的。另外在附近也稀稀落落的长着一丛丛的小茶树,研究员说是小鸟把茶树结的果子衔过来、散落在周边野生出来的,树龄比之前发现的几棵古茶树“年轻”得多。这些小茶树上面的叶子明显比老茶树的要嫩得多、叶子也茂盛得多。
我们当时都对发现的不同茶树品种同样采集了标本和少量的茶树叶子样本,回去后由茶厂的一个最老资格的茶艺师分别用来手工炒制成一两多一点的茶叶,当时泡出来的茶就各具特色,茶味很浓,很香之外,口感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是在每一样泡出来的茶水旁边,把标本放在一起,我们都分不出那一个茶叶跟那一杯茶水的关系。相对来说,古树茶的茶汤色更深、茶味是更厚重、韵味更悠长;而小树茶更个性一点,汤色偏金黄,味道偏簿一点,但回甘时间也长一点。这一项上,即使没有标本标识,倒是完全可以从两杯不同的茶汤上,可以根据茶味区分开来。以下是当年我们根据采摘到的标本,总结出来的三种“小众”茶树所制茶叶的具体“性质”分别:
老树茶(高山50年及以上老茶树鲜茶:一芽一叶)
外形:条索紧结,身骨壮实厚重,乌黑油润,光洁匀整。
汤色:金黄色,明镜清透。
香气:森林气息,香高持久
滋味:醇厚鲜爽,入口微苦,回甘带甜持久,口感温和敦厚,细细品啜,隐隐透出淡淡薄荷香,沁爽怡人,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叶底:青红相间,鲜嫩艳丽,修长匀整。
必须是50年或更长时间以上老茶树长出的茶芽才能制成此茶,老茶树扎根于群山丛林深处,经历了冬去春来、夏秋更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凝山川之灵气,聚天地之精华,才孕育出风味独特的杯中“甘霖”,细细品味,仿佛置身于森林最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原始小叶种(一芽一叶半展)
外形:条索紧细、修长、匀整,身骨重实,色泽乌黑油润,金光点点。
汤色:高贵艳丽的金红色,杯沿有明显金圈。
香气:果蜜香,高锐持久。
滋味:最大的特点是层次感分明,入口清爽淡雅,后呈递增式变化,越发浓郁厚实,口感绵软醇滑,甘甜沁心,生津丰富,韵味深长,回味持久,余香不绝。
叶底:红艳明亮,芽叶细嫩修长、匀整。
原始石崖茶(野生石崖茶鲜茶:茶芽)
外形:干茶呈独特墨绿色,光洁匀整,条索紧结卷曲。 汤色:黄绿明亮,清澈。香气:香气浓郁独特、高长持久,似栗的香糯味又有竹的清香。
滋味:滋味醇厚,鲜浓清爽,回甘快而显著,入口先清苦后甘甜清爽,清凉舒适,止渴生津,清凉感觉透出高山“崖味”,清心怡神、满口留香,回味悠长。
叶底:匀齐,肥嫩柔软,黄绿鲜亮。
这种茶茶香袭人,清傲高洁,闻之恍若置身雾霭流岚的高崖密林;黄绿明亮的茶汤,仿佛崖林中淌过的一湾清澈嫩绿的溪水,鲜爽清凉,甘甜生津,有如清晨的竹枝甘露,让人心清神怡,回味无穷。
当然如果是一个不太习惯喝茶、品茶的人来说,倒是对茶树的品种不会太在意,更加不会关注茶味,所以上述只是涉及到对品茶有爱好、有兴趣和时间去研究的方面去讨论。欢迎更多茶君子补充更多的硬料,让我等学习。谢谢!
6. 普洱茶的马蹄能吃吗
普洱茶马蹄芽是春天刚刚发出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