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云南佛海普洱茶(云南佛海普洱茶产地)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04 18:12   点击:9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云南佛海普洱茶产地

生普工艺开始的记录如下:

最早记录始于唐代。1382年、1664年都有记载。

关于普洱茶,目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唐代《蛮书》。“无采造法”,没有具体的方法,和一些调料,如辣椒、姜等熬制在一起吃,直到现在还可以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看到凉拌茶这道菜。真正出现普洱茶制作工艺的准确年代是在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里。

在1382年,明代关于普洱茶的记载也是没有系统的制作方式,“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在当时明代驻军的眼中,普洱茶就只是比喝水稍好一点。

1664年,《物理小识》记载的“蒸而成团”,已经是明确的工艺,“团”所指的是紧压的物块,包括饼、沱等都属于“团”。

再过了接近100年,在历史的记载中可以发现,炒茶工艺已经出现,且普洱茶的名称在1825年已经出现在了正史的记载中,阮福的《普洱茶记》写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经历了200年,从“蒸而成团”到“蒸炒并存”的阶段。再经过大概100年的时间,出现了和现在非常接近的加工工艺,炒后变软,然后揉茶,晾干即得毛茶,就是初制茶。1939 年李拂一所著的《佛海茶业概况》,已经把普洱茶的初制茶的工艺说得非常清晰:“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我们也发现了当时所说的泼水茶。

实际上,普洱茶的制作历史非常短,真正成熟的普洱茶制造工艺,从时间上来说,也就是和存茶的历史非常接近。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部队进驻后把下属的所有茶厂,全部统一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艺。50年代统一了加工工艺之后,就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部分,延续至今的普洱茶工艺,加工流程大致包括杀青、揉捻、日光干燥、精制分级、拼配蒸压成型五个环节。

初制方法为每次取鲜叶2~2.5千克置铁锅中炒萎,用手搓揉,使出汁成条,晒干后即成毛茶,亦称散茶,就是现在的云南晒青毛茶,当时叫“滇青”;复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二部分,精制是毛茶经筛、簸、捡,剔去片、梗、茶末,进行分级。

总体来说,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目前能找到的专业级别的资料记载,是1950年出版的由黄崇焘先生所著的《制茶学》。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内容。首先云南紧压茶的制造是被单独列为一个章节的,在第30章,共分为四节,即毛茶的制造、沱茶的制造、圆茶的制造和藏销紧茶的制造。那么在1950年,云南普洱茶到底是怎样的制造工艺?

毛茶的制造,和1950年统一的工艺是一致的,即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必须注意的是杀青时的锅温,锅要烧到发红时再投叶,这就是当时的杀青工艺。沱茶的制造,像目前沿用的,包括勐海、下关、凤庆的沱茶工艺和配方,都和原有资料记载的很接近。圆茶七子饼的制造,由青毛茶作为原料蒸压,和现在完全一致。特别提出的是,50年代以前,年产量2000余担,而镇越县(易武)占了1500 担,四分之三的茶叶是镇越县生产的。

2. 普洱茶产地叫什么海

1.产地优越:生长在终年湿润,土层深厚肥沃,无污染,不施农药的原始森林中,属于有机茶。

2.品种优良:制作普洱茶的茶树品种是云南大叶种,内含的化学成分特别丰富,制出的茶叶香高味浓。

3.有益健康:普洱茶具有暖胃、健胃、助消化、降血脂、降胆固醇、防止人体血管硬化、防癌抗癌等功效。

4.制作繁复:制作普洱茶的鲜叶需经杀青、揉捻、晒干而成晒青茶,可制成紧压茶,最后经过发酵成为普洱茶。

5.越陈越香:陈年老普洱茶,可产生令人着迷的枣香、荷香、参香和樟香。

6.老少皆宜:普洱茶性温和,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饮品。

3. 勐海县南海茶厂普洱

至2021年来,中国历史上最贵的普洱茶排名榜前十名

第一名:福元昌圆茶以1035万人民币/桶交易量,更新了普洱茶竞拍成交价格的历史纪录。

第二名:福元昌号蓝内飞圆茶在2010年12月18日以504万人民币/桶价钱交易量。

第三名:同贺号龙马商标logo圆茶,嘉德序号:LOT4307,在2010年12月18日以134.4万人民币/桶的拍卖价交易量第四名:同兴号向纯武内飞圆茶,此组普洱茶虽历史悠久,竹箬包裝基础完好无损,仍由此可见当初包裝加工工艺精湛。茶筒顶部面皮竹箬上依稀可见,磨叽手书同兴号字眼,难能可贵的是储存十分详细的内飞上主人家向纯武公布的笔迹清楚可见。以134.4万人民币/桶的价钱竞拍。hongcha (54)

第五名:大票敬昌号圆茶,嘉德序号:LOT5327,以109.76万人民币/桶竞拍取得成功。

第六名:印子圆茶,印子普洱茶圆茶是勐海茶厂足以在当代普洱茶有史以来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据之一。除开茶菁肥大,索条圆润,色调粟红,茶面油亮,汤色透红及叶底绵软新鮮等品质外,在其中茶内飞彻底埋在饼茶中央政府,是老式压膜生产制造,可以见得其历史悠久的加工工艺,成交价是100.8万人民币/桶。

第七名:同昌号黄文兴铜板纸内飞圆茶,饼身结实并呈深栗色,索条扁长,白毫粗硕,显著看得出梗叶一体的茶菁,当然美观大方。此组普洱茶竹箬包裝的茶筒,仍有油亮颜色,茶筒顶部面皮竹箬上,有清楚的手书磨叽同昌号。历史悠久,能储存迄今实则难能可贵,成交价为84万人民币/桶。

第八名:同昌黄记圆茶的成交价为67.2万人民币/桶。

第九名:福元昌号蓝票圆茶的成交价是64.96万人民币/片。

第十名:红票宋聘圆茶的成交价是50.4万人民币/片。

4. 云南佛海普洱茶产地在哪里

答:云南省地处我国内陆边陲,并不临海,这两个以“海”为名的县是:

1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自古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也是云南省开发较早的区域,元朝时通海即已设县,素有“礼乐名邦”“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等美誉,又被称为“小昆明”。现在,通海县为云南地级玉溪市辖县,是云南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通海之名历史悠久,唐朝时南诏就于此设“通海都督”,两宋时大理于此置秀山郡,元朝置临安路、通海县,县为路治,此为通海建县之始,因“县北三里有通海湖,县以湖名”。

明朝时期,通海县隶属于临安府(元临安路改设),并于此设通海御,清朝时通海县仍属临安府。1949年12月云南和平解放后,通海县隶属于玉溪专区,1956年通海、河西两县并为杞麓县,1958年华宁、杞麓两县合并,复以通海为县名,1959年华宁县析出基本形成今通海县境。1970年,玉溪专区改称玉溪地区,1997年撤地设地级玉溪市,通海县均随属之。

2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西岸、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西、南两面与缅甸接壤,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县。勐海县境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不仅是著名的“滇南粮仓”,也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境内古茶树众多。

勐海为傣语,意为勇敢之人居住、管辖的平坝或区域,其县域历史上长期为土司辖地,民国时期曾设有佛海、五福(后改称南峤)两县,云南解放后两县曾属普洱专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3年9月,佛海、南峤两县撤销,设立勐海、勐遮、勐混、勐阿、曼敦(后改西定)5个版纳(相当于县)等建制,1957年合并为勐海、勐遮两个版纳,1958年改版纳为县设勐海县、勐遮县,同年11月两县合并为勐海县,隶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5. 云南佛海普洱茶产地是哪里

普洱茶四海:

兴海茶厂,勐海区域代表品牌,其熟茶发酵规模较大,市场较为常见。

勐海茶厂,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原名佛海茶厂,成立于1940年。

福海茶厂,1983年成立,坐落于勐海县城东三公里处,前身为勐海县星火茶厂。

海湾茶厂,始建于1999年10月,创出了加嘉、老同志等一批知名品牌。

一河:郎河茶厂,始建于1995年,位于勐海县,在市场中成功的塑造了“郎河”系列优质品牌

6. 云南佛海茶厂

云南白茶,大家对“月光白”、“月光美人”的称呼会更清晰一些。目前在国内,除了福建白茶外,以云南的白茶产量最大;在国外,斯里兰卡和印度两个国家,也生产少量白茶。

起源

唐朝咸通三年(公元 862 年),樊绰出使云南,其《蛮书》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其中的“散收无采造法”,推测就是自然干燥茶叶的方法,与当今白茶加工法类同。

发展

在清朝时期,云南白茶曾被称为“贡茶”上贡给朝廷。

1939年9月,佛海茶厂试制的第一批茶叶,就有白茶的身影。1943年,佛海茶厂生产高档白茶318市斤。不过,也许是因为云南滇红、普洱的风头太盛,而云南白茶的制作工艺又太过简单,才导致它的存在感一直很低。

如今,全国出现了白茶热潮,而福建主产地的产量十分有限,拥有丰富茶资源的云南就成为茶商的新一个原料市场,并被逐渐运用起来。

产地

目前云南白茶主要产区,在景谷和云南澜沧江流域。

因为地处高原,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故内质丰厚,口感相对更为醇厚。

特点

云南白茶的主要茶树品种,是景谷大白茶。大白茶是景谷特有的一个品种,有性繁殖系,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