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普洱茶原料是什么(普洱茶原料是什么意思)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12 04:28   点击:20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普洱茶原料是什么意思

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在普洱的起源地——云南,有“爷爷的茶,孙子卖”的俗语。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普洱熟茶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减肥茶”“美容茶”之声誉。——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普洱茶饼(7张)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拉丁名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Mast.)Kitamura。普洱茶具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解酒等功效;.普洱茶是所有茶叶中含茶多酚最多的一种茶叶,茶多酚经研究具有养颜、增加皮肤抗氧化水平,可直接吸收紫外线,是皮肤的有效保护剂。茶多酚因含大量亲水性基团,因此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皮肤的水份含量。茶多酚还可以使皮肤增白,消除皮肤色斑。

2. 普洱茶是以什么为原料

黑茶属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花色品种丰富。早在11世纪前后,即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74年)就有用绿毛茶做色变黑的记载。黑茶是很多紧压茶的原料,黑茶压制成的紧压茶有茯砖茶、黑砖茶、花砖茶、湘尖茶、青砖茶、康砖茶、金尖茶、方包茶、六堡茶、圆茶、紧茶……等等。以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为主要产区。黑茶的年产量很大,仅次于红茶、绿茶产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茶类。黑茶以边销为主,部分内销,少量外销,因此,习惯上又把黑茶制成的紧压茶称为边销茶。

在茶叶分类习惯上把普洱茶归入黑茶类。

普洱茶与黑茶的区别:  黑茶是以小叶种茶树粗老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初制毛茶;普洱茶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自然发酵陈化,或人工渥堆后发酵而制成的再加工茶类。

  黑茶与普洱茶的外形,内质有着本质的不同。

  黑茶主要做成紧压茶供边销,属于边销茶;普洱茶有各种规格的散茶和各种形状的紧压茶,可供边销、内销和外销。

  以下材料足以说明,普洱茶不是黑茶。

  普洱茶六奇

  产地奇:经历了由地名命名而发展为专门茶类的一种茶叶。普洱茶原是产于云南普洱府所在地,并在普洱集散的茶叶。

  品种奇:茶树鲜叶为普洱茶变种,即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

  原料奇: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成。后发酵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存放,长时间的缓慢自然发酵,这样变成的普洱茶,叫传统普洱茶;一种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促成后发酵办法生产的普洱茶及其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普洱茶,叫现代普洱茶或熟普。

  形状奇:普洱茶除散茶外,紧压成型的普洱茶有各种形状,有如小药丸、圆球、象棋、沱茶、圆饼;大如南瓜、巨型饼、树筒、屏风、大匾等等。

  品质奇: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与茶贵新、酒贵陈的特点背道而驰。如储存保管得当,可储存一百年左右。

  饮用奇:如在茶馆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可泡20泡。

  云南普洱茶的上述特点,也使普洱茶成为可具收藏鉴赏的古董,这是任何茶类都不具备的特性。因此,普洱茶完全有资格,也完全应当成为一种独立的茶类,即普洱茶类。

  根据《中国茶叶大词典》对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的定义,基本茶类是茶鲜叶经过不同制造过程形成的不同品质成品茶的类别。再加工茶类是以基本茶类的茶叶原料经再加工而形成的茶叶产品。普洱茶是以基本茶类中的晒青绿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后发酵而形成的再加工产品,因此,不能归于黑茶类。根据陈椽教授编著《茶叶通史》中对茶叶分类的理论:“茶叶分类应该以制茶方法为基础。从这种茶类演变到那种茶类,制法逐渐革新、变化,茶叶品质也不断变化,因而产生了许多品质不同,但却相近的茶类。由量变到质变,到了一定时候,就成为一种新茶类。

  从茶类发展的先后看,普洱茶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唐朝樊绰撰的《蛮书》,距今一千多年,起始年代更早。而黑茶起源于11世纪前后的宋代,普洱茶在前,黑茶在后,按照茶类发展的先后来看,普洱茶也不能列入黑茶类。

3. 普洱茶的原料到底是什么

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

采茶菁:普洱茶采茶严格遵循当年的采茶传统,即采茶时可高唱采茶歌,一心二叶慢慢采5~6心即放入茶袋篮里,茶叶不会受损折伤,萎凋杀菁较完整茶质也较佳。萎凋:采茶的工序颇有讲究,握于手中之茶菁会因过多且折伤,产生压挤的现象;茶袋中之茶菁过多而透气不佳,产生上下相压导致略为熟化;杀菁:普洱茶未紧压成型前是属于绿茶类,故其杀菁工序不可或缺。杀菁的主要目的是要让茶叶停止发酵;杀菁大多采用锅式杀菁;揉捻:揉捻需要依据茶菁原料老嫩程度之不同,而做轻重调整,目的在于使茶叶。

4. 普洱茶纯料是什么意思

老同志帕沙茶区的茶,享有“甜班章”的美誉。古树纯料纯手工压制的帕沙王(生茶),饼型周正饱满,色泽墨绿油润,银毫显露,条索均匀,松紧适度。内含物质丰富,滋味浓强,经久耐泡,饮后口颊流芳,生津回甘,是帕沙茶区的帕沙王者!是纯料。

5. 普洱茶的定义是什么

答:普洱茶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1、普洱茶简介:

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具有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2、普洱茶历史发展: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

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这个词,该书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的记载。

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

清朝阮福《普洱茶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载,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就已种茶。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此六茶山在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普洱府思茅厅是当时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的茶叶大部份集中到普洱府,经过帆工精制后,运销国内外,故称普洱茶。普洱茶是清代云南进贡朝廷的贡品,雍正年间以来,向皇帝进贡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办的。

由于中国近代战乱频繁,云南茶叶全面萎缩,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产量降到了5万担,商品量仅2万担。

新中国诞生后,云南茶叶获得了新生。1998年产量达155万担,出口20多万担,创汇2250万美元,创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辉煌,茶类由1950年的单一晒青发展到炒青绿茶、工夫红茶、ctc红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优茶、艺术品茶等。2003年3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公布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2008年5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以总局2008年第60号公告批准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国家标准也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08年8月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10号(总第123号)批准发布,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6. 普洱茶原料是什么意思啊

从原料按品质从低到高略分为普洱茶以下三类:台地茶、大树茶、古树茶。原料品质越好,成品素质的丰富度、变化度和辨识度越高,品饮价值也越高。

1、台地茶是连片密植,集中管理的灌木茶树,台状分布在地势较缓的开阔地带以便于管理,台地茶需进行施肥、扦插、台刈等人工养护,台地茶属无性繁殖,树林短,高产且易于采摘,是一种人们经常可以见到的茶园式种植和采收方式,云南省台地方式种植的大叶种茶树是制作普洱茶的道地原料。

2、大树茶是山林散养乔木茶树,植物主干明显,树姿高大开展,叶片粗壮乌润,大多分布在澜沧江流域高海拔茶区,原是本地先民所栽种,年代久长,我们一般把大树茶的树龄范围约定在50至100年左右。这一类茶树当年植成后便回归山林,自然生息繁衍,因为是随山势而栽,故散落在山林之间,且出茶量小,采摘并不容易。

3、古树茶的数形、生长环境和大树茶一样,但数量稀缺,树龄达数百年以上,无数寒暑的积累使其内涵物质较之前者更加丰沛,滋味更上一层,是大自然厚积薄发的一种奇妙馈赠。古茶树树枝高大壮实,土壤养分达到枝叶需要更长的耐心,所以每年的新叶出的比大树茶都要晚,且出茶量更少,是发烧级的普洱茶原料。

从工艺上分普洱茶可分为生茶、熟茶和晒青三种。生茶和熟茶都是在围绕后发酵现象构成的工序练,不同于绿红白青等茶种的氧化发酵,后发酵是真正的微生物发酵,这种独特的现象甚至能够持续发生在成品以后,使得普洱茶一直处于自我变化和优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塑造出普洱茶千变万化的丰富滋味。

而晒青也是普洱茶不可或缺的一个独门工艺:强烈阳光无遮挡的直射叶片,光照能够激发微生物群落的蓬勃生长,推动后发酵过程的进行,为普洱茶未来的生命历程储备更多的养分

7. 普洱中茶是什么意思

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茶。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茶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长久储藏,香味则越来越醇厚。

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熟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也是熟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