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加工中揉制的作用
对于某些茶叶来说,是越陈越香,所以后期存放和陈化是呈现茶叶风采的必要途径。将茶压制成颗粒状(砖或沱),不仅是为了让茶完好地送到消费者手中,更是为了完全释放出真正的茶味道。
铁观音的“铁”主要是来自茶粒入盖杯发出的声音,厚重如铁。这是根据茶的特点揉制的结果。团实成粒的铁观音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茶品的特点。
2. 茶叶加工中揉制的作用是什么
炒制工艺主要有鲜叶摊放、杀青、清风、揉捻、理条、烘干、筛选、复香等八道工序。其中高温杀青是保证毛尖茶色泽翠绿的技术关键。理条、复香是毛尖茶成形和增香的重要工序。
所以毛尖加工是需要揉制的
3. 茶叶加工中揉制的作用有哪些
需要加工的,新鲜的茶叶是水嫩嫩的,水分非常多,不能直接泡水喝,需要进一步加工,加工成干扁的状态。我知道新鲜的茶叶怎么加工,首先我们要把茶叶中不太好的剔除出去,然后把茶叶放进烘干机里,也就是所谓的炒茶叶。这样子,茶叶就能炒的干干的,可以泡水喝。
4. 制作茶叶为什么一定要揉
炒茶叶要揉好一些,将茶叶里的鞣酸降低一点,做出来的茶叶味道就不会太苦涩。
5. 茶叶加工中揉制的作用是
揉茶肯定是趁热的,热的时候比较软,揉制茶叶时候不容易碎
6. 茶叶如何捻揉
揉捻,制茶工序中的一种,大部分茶叶制作过程都有这个工序,传统的白茶没有揉捻工序,但现在的新工艺白茶也加了轻柔这一工序。所谓的揉捻可以理解为两个动作,一个揉,揉即使茶叶成条,一个捻,捻可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既用这样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揉捻的要求,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最开始的时候不加压,使茶叶沿着它的叶脉卷成条,后加压使细胞破碎。揉捻的作用,一是使茶叶成条形,二是使茶叶中的细胞破碎,茶汁溢出附在茶叶表面,有利于增加茶汤浓度,这也是洗茶快速出汤的原因。茶叶揉捻的越重,茶叶越不耐泡。揉捻的程度要求,三级以上的叶子成条率要达到80%,三级一下的晚达到60%,揉捻叶细胞破坏率要达到45%-55%,茶汁附在茶叶表面,手摸有湿润感。
7. 茶叶揉捻加压的原则
采茶一心二叶的茶,必须采用成本较高的人工采摘方式,如此才能做好茶叶成熟度及质量的控管,也是对消费者的第一层保障。
02
日光萎凋 (晾菁)利用日光的热能加速茶菁水份的蒸发,减少细胞水份的含量,以利尔后的室内萎凋、炒菁……等步骤。
03
室内萎凋 (走水)继日光萎凋后经由室内萎凋,让叶片水份继续蒸发,引起茶缘细胞破损,有助于空气进入叶肉细胞内,除去茶中的苦涩及草菁味,而茶叶水份也能走水平均。
04
搅拌茶菁 (浪茶)翻动茶菁,同时微力抖动,其目的是进行部份发酵,此阶段是茶叶香醇度的关键所在。
05
炒菁(杀菁)利用高热急速破坏茶叶中氧化酵素的活性,以保持茶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香味及新鲜度,并抑制茶叶继续发酵。茶菁要炒透,才可使香气扬、茶水清;如茶菁未熟透,则茶叶成品将带有草菁味,不慎炒焦了,茶汤会带有焦味。
06
揉捻杀菁后的茶叶,变得柔软,但仍是片状,必须藉外力揉捻成完美球状,附合外形美观,减少茶叶成品体积。在揉捻过程中,部份汁液流出黏附于茶叶表面,这样冲泡时,便可很容易溶解于茶汤中,加强茶汤滋味。
07
检枝去芜存菁,提高茶叶质量。
08
烘干茶菁揉捻后烘干,需来回往覆数次之多。藉由烘干过程,使茶叶水份减少,需控制在3%~4%易于茶叶保存。经由高温烘干,停止其酵素活性,稳定茶叶质量,并将香、甜、甘、韵、美五大特色展现出来。
8. 在茶叶初制的揉捻工艺中,揉捻效果与什么有关
糖可以增加黏度,红茶有个工序叫揉捻,揉捻完的茶都是细细的很好看,如果本身这个茶的底子很一般,那揉出来就不会细,但是加了糖之后就变了,因为有黏度了,所以揉出来就会出现高端茶的样子,细细的,而且呢,加了糖的茶很压手,可以上称,卖点好价钱回来。
糖是怎么加进去的呢?
这还得从红茶的工艺加工工序说起,一般初制是鲜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工序,完备工序还差一个最后环节是干燥环节,干燥就是应用传热介质将湿坯加热,使水分汽化并为热气流带走,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
干燥的目的是钝化酶的活性,使发酵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去除水分,紧缩条索,缩小体积,固定外形,利于成茶贮藏,散发青草气味,发展香气。
这里主要是说小种红茶,特征是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比如有正山小种,金骏眉,松烟小种等等闽红。
所以,红糖或者白糖就是在红茶加工工艺的揉捻这一道工序上加进去的,因为鲜叶萎凋后要揉捻,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把白糖红糖加在萎调过的鲜叶一起揉捻,把它揉捻到融合一起,其他工艺都正常进行。
9. 茶叶加工揉捻
信阳毛尖绵延千年,制茶的工艺一脉相承。“就算现在有了制茶机器,最核心的还得是茶农对火候的把控。轻或重了、烫或凉了,都会影响茶的品相和口感”。
1、采摘出来的新鲜茶叶
2、过筛,采摘的鲜叶用过筛机按不同的品种、等级、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剔除杂物,以便分别摊放。
3、摊放,将筛选后的鲜叶,每隔一小时左右轻翻一次,摊放至青气散失、叶质变软。
4、杀青,滚筒杀青机,温度在120℃左右,时间约为2分钟。杀青适度的标志是茶叶颜色暗绿,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5、揉捻,待杀青叶冷却后,冷揉。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分钟,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分钟。揉捻后的毛尖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6、理条,把揉捻后的茶青打散搓成条状,温度在100℃左右。
7、熟锅,锅呈40°倾斜,温度在80~100℃之间。熟锅即人工“理条”,7~10分钟后,逐渐形成毛尖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
8、烘焙、提香,最后一个步骤,将茶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含水量 6% 以下,提升毛尖香气。分类、包装、封箱之后,就可以发往各地啦!
10. 茶叶制作过程中揉捻的目的是什么
老茶叶制作如下
采茶
茶树长成后,采茶人多在朝露未晞时采茶,按照不同的等级,按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至五叶不等。
晒茶
将茶鲜叶采下后,需要摊晾堆放,以便于散热、失水、挥发青草气,并促进鲜叶内含成分的转化,使叶片变软,便于下一步的杀青。
炒茶
摊晾之后,炒茶师傅开始在锅内进行手工翻炒。
揉茶和筛茶
这个过程就是揉捻的过程,目的是通过适度揉捻让茶叶中的茶汁显露,破坏细胞壁,让内含物质在茶汤中释出更充分。
拣茶
这是一道精选过程,就是将茶叶中的黄片、老叶、茶梗等一一剔除,拣茶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折断芽叶。
舂茶
茶叶拣选完毕后,进行复火焙香,人工选茶与舂茶这两道工序非常重要,也是判定一个好茶的重要过程。
包装
至此,制茶过程完成,茶农将制好的茶叶装入竹篓茶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