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742茶叶
黄金岁月,8582,7742,8542,7542,勐宋沱茶,7532,甲级沱茶,普知味,勐海之春
2. 7512茶叶
一、二人转
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二、冬泳。
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自然水温下的游泳。 在北方冬季未结冰或破冰的安全水域中,能看到有团体进行的冬泳活动。 冬泳者和岸上穿着棉袄棉裤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冬泳有很多好处,如增强心血管的功能。
三、冰雕。
冰雕,顾名思义就是在冰上雕刻出各样的东西,比如:动物,家庭用品等。早在我国东北,因天寒地冻,经常冰天雪地,门外积雪盈尺,那时已有人将河水结成的冰块鉴取雕成简单形状以盛物,故冰雕最早应发源于中国。随着冰雕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3. 8542茶叶
普洱茶的这些编号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唛号”。 “唛”为英语“mark”的音译。“唛号”亦称“唛头”,是广东方言,原意是“商标”、“牌子”。在茶叶贸易中特指用数字或数字辅以文字表示的茶叶名称。也有人称之为“茶叶编码”。
简言之,普洱茶的“唛号”,就是以数字方式表示的普洱茶的名称。
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数表示,前两位为该款茶的发明(或者是开始采用)工艺年份,第3位为毛茶原料的等级(从0-9,表示原料茶菁的老嫩等级,0最嫩,9最老),第4位为茶厂编号(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4为普洱茶厂)。如:7542、7562、7572、8542等。
举例来说:1902,就是勐海茶厂于2019年开发的毛茶原料为0级的普洱茶。
4. 茶叶7262
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简称“中茶公司”)成立,开始生产红印圆茶,这标志着印级茶时代的开始。这一时期,普洱茶生茶由以私人茶庄为主导转变成以国家政府工厂为主导。该时期是一个转折点,其生产的规模和方式、产品的选料和包装等都与号级茶的时代不同。一九六七年,“中茶牌圆茶”改名为“云南七子饼茶”,这标志着印级茶时代的结束。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中茶牌圆茶”改名为“云南七子饼茶”,云南各大国营茶厂转制告一段落,开始研究生产7532、7542、8582、7262、7572、8592、8653等编号配方茶。
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普洱茶的生产渐渐标准化,出现编号配方茶。例如,勐海茶厂的7532、7542、8582饼茶等,昆明茶厂的七三厚砖、7581砖等,以及下关茶厂的繁体铁饼、8653饼茶等。概括如下:编号前两位数字代表的是制定标准的年代,第三位指的是制定标准的茶青等级,第四位是生产厂家的规定代号。“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生产标准化的四位数字编号,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有力地推动了普洱茶的产业化,至今仍然保留使用。
结论:普洱茶的7542表示1975年标准,茶青等级为4级,勐海茶厂生产。
5. 7692茶
大益7692俗称大叶饼,是熟茶。
采用9级茶青制作级数较低,但又独具风格特征的配方熟茶产品。茶饼采用有一定陈化的陈旧片状茶拼配,茶底偏碎,滋味醇厚,具顺滑感是其特点。09年的一饼大约55元左右。10年的50元一饼。女儿贡饼是生茶饼,采用级别最高级别的宫廷芽茶,分筛提豪,风选去片,压制成型。外形银毫显露,香气浓郁扑鼻,汤色黄亮,滋味浓润,是勐海茶厂生茶中最高端极品。08年的60元一饼,10年的50元一饼,11年的40元一饼。
6. 茶7741
1、看包装
老中茶的印刷工艺较落后,多数为木刻板印刷,字体较粗,且端正,颜色较红;假的中茶印刷的包装颜色鲜亮,字体稍细,不同于老工艺刻板字体。
2、看印刷牌
正品中茶的“中”字颜色正红,“茶”字立于正中,八个“中”字对称端正,中间的“茶”字为淡黄色,字体质朴方正。假的中茶包装看上去比较光鲜,但模板各式各样,颜色有深有浅你,排版上上下下,极不规范。
3、看字体
正品中茶的印刷字体反正、圆润;假中茶的印刷字体细长,颜色偏色或淡或浓,汉字和”下排对应拼音字母排版长短不一。
4、看茶色
以2000年的中茶黄印11年干仓为例,汤色呈干红葡萄酒的颜色,无沉淀物,透亮深红,口感丝滑,无堆味,老茶汤色透,新茶汤色混浊;假的中茶干仓新茶汤看。上去很红,但不透亮;新茶没经过长时间的陈化,沉淀物较多,所以看上去不透亮,颜色淡红,堆味较重,微涩苦。
5、闻气味
抓起一把茶叶,仔细的用鼻子闻它的味道,如果闻到的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天然清香味道,那么它肯定是真的中茶,如果味道难闻,甚至有怪味,那可能是添加了别的东西。
6、尝味道
可捏一两粒茶叶,放在口中自己咀嚼,慢慢的品味,若品味到的是一种芳香和纯正,没有杂味,说明是真中茶茶叶。
7. 7452茶叶
7452是四五级原料发酵做茶骨,等级高(标杆7572是六七八级混拼),最初是给香港某公司定制的高级货(相对7572来讲),不是每年都出,现在要很多年才出一批,主要是没名气,后来有了7262,7452就彻底被大益打入冷宫了;
8. 7742茶叶底
7742和7542两款茶用的都是布朗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春茶四级毛料,两者详细对比的话,7742等级更高一点,具体原因是7742在7542的基础上,主要原料不动,对其他配料的等级和比例进行了调整,使7742在外观上条索更清晰肥壮,口感上更加醇厚,整茶的综合协调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