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茶叶纪录片
1.《生活月刊》著《茶之路》除去之前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这是我看的第二个关于茶的资料。书序中指出年轻人多不喝茶,是因为没有合宜的识茶渠道、核查方式和用茶帮助的整体氛围。这样,年轻人就不知其好,或者知其好却不得其门而入。这本书,通过旅行的方式,踏上中国茶树种植地的山路去寻找茶源,讲述历史、种茶环境、制茶过程、茶叶特点,也讲一些茶人的故事,人文感十足。它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和平易的态度,通过茶本身的故事,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让人更想去了解茶,去试试品尝茶。这本书,也和茶一样,让人有回甘的感觉。作为一本初步了解茶的书籍,非常推荐。
2.郑国建主编《中国茶事》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它对茶叶分类、中国名茶、饮茶器具、茶道之法、茶养生与茶美食、茶历史与茶文化做了一些讲解。对我来说,比较适用的是书中对每种茶叶的解释和品鉴方式。书中有图文对照,从茶叶本身、茶汤、香气、味道和一些独特的地方去讲解品鉴的方法,这块对我来说非常有用。喝茶的时候对照着看,对茶本身的理解会深一些。书的第四部门讲了现代工夫泡茶的基本方法,也有一定的学习之处。整本书,对我喝茶的“实践”,帮助比较大。其实想说一句,想学茶,多喝最有帮助。
3.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中国茶经》是一本教科书、工具书,这是一本非常完整的讲茶的书,从地理分布到制茶工艺、茶叶特色,非常专业。但是说实话,对我这种非专业的朋友,涉读起来稍显费力。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系统性了解茶叶,十分有帮助。
4.周重林李明著《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这本书没怎么讲茶,倒是以茶为线索,讲了一群顶级文人的故事,有胡适、鲁迅、周作人、梁秋实、林语堂、闻一多、郁达夫、陶行知、汪曾祺、巴金、李叔同、苏曼殊、丰子恺、张爱玲、张恨水和顾颉刚。作为茶周边的趣事,这本书就非常有意思,所以这本书我也推荐。
以上这四本,除了《中国茶经》很专业,另外三本书属于入门级,对茶会有初步了解有帮助的书。两年来,笔者觉得喝茶最重要的还是实践,看书作对比,和更多有经验的茶人交流,都是了解茶的渠道。对茶文化传承这件事一直不太接受,了解茶之后,喝茶,真的只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大的责任,需要我们去传承。而且,有些茶真的很好喝,比如昔归、冰岛、蒙顶甘露啊。我们很多人也爱喝咖啡,但和爱喝茶一点不冲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茶,爱上茶。
2. 央视关于茶叶的纪录片
大秦岭,大黄山,大黄河,大三峡,大国崛起,塔里木河,大国外交,大国工匠,布衣中国,聆听中国,一览中国,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天河,航拍中国,第三极,中国通史,本草中国,园林,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家具里的中国,故宫一百,中国高铁,庐山,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发现中国,少林功夫,等等
3. 中国茶叶纪录片观后感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一部原创纪录片。观看纪录片的我们跟随摄影师的脚步,寻访了云南、福建、四川的产茶重地,学习小小的一片那嫩叶是如何历经风雨被采下来,明白它是经过怎样复杂的工序和手艺,最终成为清香四溢的座上佳品。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爱茶、惜茶、懂茶、敬茶。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习惯。茶,代表了我们对祖国、对家乡的情谊。小小的一片茶叶,浅浅的一杯茶汤,它们看似不起眼,却承载了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放一撮茶叶,倾一壶热水,随着袅袅热气,一同涌出的除了丝丝缕缕的清香,还有足以使远在他乡的游子热泪盈眶的乡思。把茶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将茶作为一种图腾来崇拜的布朗族人一年四季不熄的火塘边,少不了小茶罐的身影,他们视茶为祖先的恩赐,灵魂的盛宴。钟爱龙井茶的意大利茶亲唐云,远赴中国,只为那一口的盈香。长嘴铜壶,翻转腾挪,提壶把盏,准确将水注入杯盏中。每一式均模仿龙的动作,式式龙行云动,招招景驰浪奔,令人目不暇接,心动神驰,龙行十八式,那是属于茶人的精彩演出。蒙顶黄芽、正山小种、大红袍、白茶,四种茶品,四种浓缩人生。
茶,是一段旅程。茶从一片树叶成为足以为人称道的茶,需要经历一段不短的征途。人正是如此。一旦踏上路途,就没有可以回头的后路。我们一辈子,本就是为了在艰难的世道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不会去后悔,也不可能后悔的路。成就茶的方式多种多样,昆仑雪菊、广州凉茶、南糯山斗茶、古道背夫、内蒙奶茶、赤水虫茶、酥油茶。’成就人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人生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思考怎样前行,不时停下犹豫不决,而应该以一种勇往无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步不停,犹豫就会败北。茶便是如此,犹豫,会成为零落的一片肥料,价值只是滋润后来者,而坚持、勇敢,就能够成为最后的胜者,浸润他人心灵。
茶,有着跨越时空国度的力量。茶早就不是单纯的一种饮品,它代表的文化是人创造的,也是人无法抗拒的。从古至今,早已走出国门的茶便是中外往来的最好媒介。我们待人接客,会奉上一杯幽香四溢的茶品,那是因为茶中蕴含了我们的尊敬和美好的祈愿。茶人会用茶待客,也会用茶育儿。茶,温和、包容、平稳,是一种恬淡生活的象征,也是对和平世界的愿景。
茶,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人生。爱在茶中,是沉默的爱,是平和的爱,是隽永的爱,更是永恒的爱。
4. 中国茶文化纪录片
对于许多人来说,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我们对茶也不陌生。但是,对于茶的文化和历史,你又懂得多少?如果你不懂,没关系,听我慢慢道来……
“一片叶子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这是六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里面的一句话,也是人们对于茶最初的认识。中国之所以成为茶的故乡,不仅是因为在这里长出了世界上第一棵茶树,还因为中国做茶的手艺精湛。
做茶,其实就是把采摘下来的茶叶进行加工,其中包括了筛选、揉捻以及各种不同的工序,最后制成可以上市的茶叶。可别小看了这些工序,同一株茶树上的叶子,经过不同的工序,可以制成不同的茶叶。做茶的时候,不仅要把工序做到位,还要用心来做。你只有真正爱茶,才能制作出好茶。有一道工序我记得特别深,叫“炒茶”,就是把筛好的茶叶倒入温度适中的大锅里,用手翻炒四到五分钟。由于电视里播放的是慢镜头,所以我看到,每一片茶叶都经过了手掌的抚摸,怪不得,那一集叫《手掌与土地的温度》。
对于不同品种的茶叶,采茶时挑选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比如普洱茶,得摘“两叶一芯”的地方,两片大叶子之间的小叶子,就是刚长出来的嫩芽。这样的茶叶泡的茶才香醇美味。但相反,红茶采茶时,却要挑选厚厚的大叶子,这样做出来的茶,口感醇厚丝滑,更加适合红茶。
除了中国的茶文化,外国也有很多茶文化。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里喝茶很讲究干净,非常严格。据说最严格的从拿茶粉(日本喝的茶都是由茶叶打碎成茶粉泡的茶汤)开始,到喝茶,足足要花四个小时呢!这里面,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位,精确到拿茶碗的角度和泡茶前后的礼仪。其实,日本茶也是从中国流传到那里的。曾经有人把中国的茶种和做茶的技术都带到了日本,后来中国和日本的茶就按照不同的方向发展,就有了日本茶。
令我最喜欢的还是印度的奶茶。印度人发现奶与茶结合之后味道很香醇,用杯子拉茶后味道会更好。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拉茶,就是用两只杯子,一杯装着奶茶,一杯什么都不装,两只手各拿一只,一只手从高处往下倒奶茶,另一只手拿空杯子接着。这样能让奶茶最大面积的和空气接触,口感更能征服你的味蕾!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对茶更加的了解,并且更喜欢它了,甚至想长大以后就当一个做茶的工人!妈妈说,我就是那一片改变水的味道的叶子,为我们家带来了福气!
5. 中国茶叶纪录片有哪些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中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该片六集的主题词分别为“土地和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事”、“他乡,故乡”、“时间为茶而停下”以及“一碗茶汤见人情”。1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一共分为六个篇幅,每个篇幅50分钟,分别从茶的种类、历史、传播、制作等角度完整呈现的关于茶的故事。2导演王冲霄介绍,纪录片从确定选题到完成,历时两年,其中前期策划就有半年。摄制组穿越了遍布地球的茶叶国度,深度走访了全世界200余位“茶人”。
最终,摄制组精选了其中60余位“茶人”的茶话茶事,讲述了茶地的自然奇观、神秘的制茶工艺、各国的茶道以及茶与人的故事3。
6. 茶叶的纪录片
《茶缘天下》是由香港健康卫视联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云南滇红集团有限公司摄制制作的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于北京时间2013年2月23日开播。节目希望通过讲述一个个因“茶缘”而引发的故事,传达出千年茶文化中,蕴涵的浓浓人情味道、中华智慧、人类智慧。
7. 讲中国茶叶的纪录片
在有部分地方还是用脚踩茶叶。
踩茶是古老及传统的一种揉搓工序,以前没有机械设备所以揉茶的工序就需要用人力,有的用踩的方式有的用手搓的方式,踩跟手搓的区别就在与,踩的分量可以多一点,茶味更好一点,因为踩是整个人体的力度集中在一个点上,没有力的挤压茶味自然就出不来。不过两个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要将茶叶的味道揉搓出来,使茶叶口感更加的醇厚,以及成条状等形状。现在还有少部分地方使用踩茶的方式,保留传统!
而用脚踩出来的安化黑茶可以让茶身变得更为丰润更加紧实,增加了茶叶本身的柔韧性,这样不仅可以最大保留茶叶的完整,还可以对于后期的发酵存放过程起到很好的保护发酵作用,如此泡出来的黑茶的味道更醇厚,更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