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的知识方面的书籍
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唐代陆羽所著,成书于公元780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系统阐述茶叶科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的专著。《茶经》内容丰富,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到形态学、生物学、选种学、栽培学、制茶学、审评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茶经》中记载了唐代以前的不少神话、寓言、史记、诗赋、传记、地理、药理等书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宝库。《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经典著作,成为茶叶之源,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茶叶权威地位,正如美国威廉·乌克斯在他的《茶叶全书》中指山的:“中国学者著述了第一本完全关于茶叶之书籍,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学家以及世界有关者,俱受其惠。”“故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
《茶经》比《茶叶全书》早1155年,比《吃茶养生记》早411年。直到现在陆羽的《茶经》仍很受全世界茶叶工作者的推崇,不少人对《茶经》进行专门研究。
2. 茶叶的知识方面的书籍有哪些
开间茶馆吧。在某个临水的地方,不招摇,不繁闹。有一些古旧,有一些单薄,生意冷清,甚至被人遗忘。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还有那么,那么一个客人。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首歌听到无韵,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将一个人爱到无心。
多年前,我便说过要在江南某个临水的地方,开一间叫茶缘过客的茶坊。所为的是众生可以在一壶茶水中,洗去浮尘,得以安宁地栖息,筑一个优雅的梦。之后,我结缘过几家茶舍,亦讨过别人的茶,总能喝出不同的世味,或暖或凉,或悲或喜,又到底无法入心。
尘世知音少,我要的那盏茶,能给得起的人,真的不多。茅檐听雨,玉壶买春,仿佛是我一生最美的梦。其实我的茶馆,它一直在,在临水的居所,在幽清的梅庄。只是不被人知,非我没有大爱,流年匆急,我竟忘了该如何与世人从容相处。
当年杜甫在成都草堂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心恬淡安静,对众生虽怀悲悯,却薄弱如风,纵是一盏茶,亦等候有缘人共品。若无,宁可一人静坐花影下,焚香煮茶,与光阴相望相 安。
人言黛玉孤僻,妙玉胜之。妙玉在栊翠庵修行,素日打坐喝茶,诵经听禅,简单清净。大观园里吟诗结社,吃酒行令,皆不见其身影。只是偶尔与惜春下棋,此外再少与谁有交集。可以推心置腹的,也只是栊翠庵里的几株红梅。
那日,贾母带了刘姥姥等众人去栊翠庵喝茶。妙玉是品茗的行家,对茶之水,茶之器,皆有讲究。她心性高洁,刘姥姥喝过的成窑茶杯,她弃之不用。又煮茶酬知音,取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收得的梅花香雪,共得鬼脸青的花瓮一瓮,不舍独尝,趁此良机与人共享。
惟雪水冬月芷之,入夏用乃绝佳。
妙玉爱茶,爱煮茶之水,爱品茶的器皿,更爱与之饮茶的人。她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但这样一个女子,如诗如茶,其心,其情,其性,远胜高人雅士。
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这些,皆源于陆羽所著的《茶经》。陆羽为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被誉为茶神、茶圣。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于草木中参禅,在茶汤中出尘。
陆羽自幼被遗弃,为龙盖寺住持收养,在庙宇识字煮茶。后不愿皈依佛法,落发为僧,便远离寺院,去了戏班子,做了个伶人。因其貌不扬,又有口吃,于梨园戏班难以安身。之后,便出游江南各地,品茶鉴水,吟诗论文,钻研茶事,悠然自得。
“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
他不羡王侯,隐居山间,寄情山水,独行乡野,采茶觅泉,闭门著述《茶经》。他因茶而隐,因茶而雅,亦因茶而闲,更因茶而静。
千年前,某个清秋时日,诗僧,亦为茶僧的皎然,去寻访好友陆羽。皎然,唐朝高僧,为南朝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十世孙。他年长陆羽十余岁,二人却因茶结缘,时常聚集一处,品茗参禅,吟咏山水。皎然对佛法修为造诣很高,一生游历名山大川,尝饮千江之水,惯看世事风云。
也许,对茶的研习,皎然不及陆羽深刻,但他杯盏里的茶,更多几分空灵,几许禅意。月下读经,窗下煮茗,他将修行所悟出的茶理、茶道,与陆羽交流,使陆羽的《茶经》不仅蕴含山水之情趣,更深藏禅之意境。茶让人清醒,消解尘世烦恼,如坐云端,如临水岸,知天下所有事,亦可忘一切忧。
陆羽新隐的居所,离城不远,却也是幽静难寻。走过一片乡野小径,于桑麻丛中方能看到简净的农家小园。篱畔种满了菊花,许是因新迁而种,虽已秋至,却尚未开花。他轻叩门扉,无人应答,连犬吠之声亦无。
驻足片刻,于院外赏景,似闻茅舍里飘荡悠悠茶香,转而淡去。诗人眷念不舍,转身去询问屋侧的邻居,邻人回答:“山中去,归来每日斜。”邻人似对陆羽的行踪捉摸不定,只道他每日寻山问水,采茶制茶,徘徊于山野陌上,日黑兴尽,方肯归家。
这就是陆羽,不以尘事为念,不慕虚名浮利,有着隐士超脱的情怀和风度。而皎然对佛学、茶事之心,亦不输于他。他们亦僧亦佛,亦茶亦诗,亦游亦隐,在风流洒逸的大唐,甘愿淡泊出世,高蹈尘外,令人钦 慕。
世人眼中遥不可及的名利场,高深莫测的禅,不过是篱院小径的一丛桑麻,檐角下的一束菊花,是一壶乡野的茶,几声犬吠,几户农家。有人用一生心血去攀附名利,有人则耗尽一生还一段情债,也有人辗转在烟火红尘不知所以,有人于古刹庙堂修行坐禅,更有人用一世辰光,只为细品一壶茶。
一盏茶,在商人眼中是利,在政客眼中是权,在文人眼中是闲,在僧者眼中是禅,在情人眼中是爱。万物众生,千古之事,皆落在一杯茶中。茶可以让玄妙转为朴素,将繁复转至简约,令相离的再次重逢。
秋风日暮,不知后来皎然是否在门庭外等候流连山水的陆羽?想来是等的,不为彼此间深厚的情意,也该为灯火下那一盏久违的佳茗。当年伯牙子期弦上遇知己,而皎然和陆羽则是于茶盏中推心置腹。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茶,南方嘉木,宛若佳人,清淡且沉静,香气熏人,四时皆宜。
也许有一天,那间叫茶缘过客的茶坊,会落在江南江北许多有水的街巷,或是云深林幽的山间。又或者,此一生都在无人得见之所,独自煮一壶寂寞却安静的茶。
若可以,愿用一世修行,换取一段与你共饮一盏清茗的缘分。人与人之间的情缘,亦如茶,简单美好,一期一会,一茶一诗,自当珍惜。
3. 茶叶的著作
唐代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1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在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1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者,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4. 了解茶叶知识的书籍
茶叶的期刊还是比较多的,比较好的一些有:《茶叶》、《茶叶世界》《茶叶科学》《茶叶通讯》、《茶叶科学技术》《福建茶叶》、《蚕桑茶叶通讯》《中国茶叶》、《茶叶科学》《中国茶业》、《茶业通》《茶叶文摘》、《福建茶叶》《茶叶通讯》、《茶苑》《茶天下》、《茶博览》《海峡茶道》、《养生茶业报》《茶叶商情》、《国际名茶专刊》《中华茶文化》、《tea茶》《中国茶业微刊》、《安化黑茶》《茶道生活》、《吃茶去》、《茶之书》等等。
期中《茶叶科学》、《茶叶科学》是北大核心。
5. 关于茶叶知识的书籍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6. 茶叶专业书籍
冈仓天心(1863年2月14日-1913年9月2日),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思想家。
冈仓天心是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晚年,冈仓多次前往印度和中国游历,在美国写出《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茶之书》等著作,向西方宣传东方、尤其是日本的文化。
7. 现代茶叶知识入门书籍
基本上关于茶文化或者茶的人都会听到这边书籍 陆羽茶经 很多版本以及翻译了。文言文类
8. 茶叶相关的书籍
关于茶的诗句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
7、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
8、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张籍《夏日闲居》
9、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9. 茶叶入门书籍
对茶我却是喜欢,前段时间买了一本关于茶的书《品味清清茶香》,我这给喜欢茶的朋友作个简介,有机会也去找来看看。
书中汇集了目前广受大众喜欢的众多茶中珍品,并从茶的历史、茶的品种、茶具的选用、茶的保健功能、茶点茶膳等各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关于茶的知识。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黑茶等几大类,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赋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是日本茶道的始祖。
中国人对茶很是喜爱,品茶亦如吕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自古就有人为其吟诗作画。
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勘夸。
中唐诗人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在历代咏茶诗中颇为新奇,此诗构思精巧,短短七句,写出了茶性、茶人、茶具、茶色、茶事、茶景和茶情都描写得清幽淡雅,淋漓尽致,堪称千古绝唱。
喝酒的人大都知道有一句话叫“酒品如人品”,喝茶的人也有一句话“茶品如人品”,品茶就如品人生,有人将不同年龄的人用不同的茶来做比喻:
10岁的人像“海马宫”茶,人性初显露,淡淡的青涩醇味,回味甘甜,似茶又似淡淡的溪水;
20岁的人像“茉莉花茶”,初识情怀,至真至纯,滋味清香而气色艳亮,有各自不同的美和媚;
30岁的人像“碧螺春茶”,阅尽人生去粗取精,去除了浮躁又保持了香味,具有了独特的风格;
40岁的人像“西湖龙井茶”,简单中体现了完美,成熟中体现了高贵,而这高贵是如此可以亲近,缭绕回旋中归于简单;
50岁的人像“冻顶茶”,经历了岁月磨练,开始磨练岁月,事过万千,真情自然涌出;
60岁的人像“白兰花茶”,经自然调和,收日月精华,滋味浓厚;
70岁的人像“银针白毫”,已经不必看见全人,只见其一点一滴,便可以勾勒出全部风华,人性已飘荡其身形之外,与天地山水合一,过了70岁的人就像“寿眉”了,集众茶的甘香于一体,经历了性情爱欲而观止。
10. 茶叶基础知识书籍
《茶经》,唐代陆羽所著。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