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大多喜茶,各国的茶文化有什么不同呢?
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气候和地区的多样创造了很多类型的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并且将茶文化发扬光大的国家,茶流传到世界各国后,不同的国家所产生的茶文化也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邻国日本,日本的有很多文化都和我们很相似,因为从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和我国在文化上就有所交往,随后佛教文化和茶文化也传到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茶文化和我国的茶文化是非常相近的。日本的茶道有完整的礼仪顺序,从进洗茶具、洗茶叶到泡茶的工序等,都和我国的茶文化很相似。并且日本也有专门喝茶的地方,但和我们的茶馆不一样的是,日本的茶馆从门口到内庭之间的庭院铺满了石板路和各种植物,充满了浓浓的日式气息。
说起茶文化发达的国家就不得不提英国。英国人有三百多年的茶文化历史,其中红茶饱受英国人的喜爱,英国是红茶销售最多的国家。17世纪中国茶叶传入英国,在英国的皇室贵族中迅速兴起了喝茶的风潮,到了19世纪就衍生成了英式下午茶。英国喝茶喜欢在浓厚的红茶里加入牛奶和糖,同时配上饼干、甜点等食物。富人家里还会设立茶室,收藏各种精致的陶瓷茶具,无一不显露英国皇室的优雅和贵气。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国家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像印度喜欢在红茶中加入小豆蔻,并且是用盘子舔着来喝茶的。埃及会在茶水里加入大量的蔗糖,并且只用玻璃杯喝茶。泰国的话喜欢在加入冰块和新鲜的水果汁,形成泰国独特的冰茶。马来西亚的话会用猪肉、猪骨和十几种中药煮成浓厚药香的肉骨茶作为早餐。
各国的茶文化截然不同,例如中国的茶文化大多强调修身养性、英国的茶文化都是小资休闲等等。
中国人的茶文化多是泡茶、品茶;而英国人喜欢在茶叶中添加牛奶和糖;俄罗斯品茶则是有着很多繁琐浮夸的礼仪。
对于中国人来说,茶是一种生活方式,日本的茶文化更注重于精神体验花费大量在姿势和动作上,泰国以泰国冰茶而闻名 。
二、全球各地的茶文化风俗
国外茶文化1、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盛产红茶,当地居民特别喜欢喝苦涩的茶,他们觉得很有滋味。
国外茶文化2、英国
英国人大多喜欢喝饮料,在英国,茶可以说是当地的.民族饮料,他们喜欢喝煮好的浓茶,还会往里面加入糖和牛奶。
国外茶文化3、泰国
泰国人喜欢喝冰茶,他们往往会往茶水里加入冰块,让他们冷却,当地人都不喜欢喝热饮。
国外茶文化4、蒙古
蒙古人喜欢喝砖茶,他们会将砖茶弄成粉末,然后再加水煮开,再往里面加入羊奶或牛奶还有盐,他们觉得这样喝起来特别有滋味。
国外茶文化5、新西兰
新西兰人特别喜欢喝茶,他们会把喝茶当成人生的享受,而且一些学校和机关、工厂等地方都会给时间喝茶,新西兰里茶馆随处可见。
国外茶文化6、加拿大
加拿大人泡茶会先将陶壶烫热,然后往里面加入一茶匙茶叶,再用沸水冲泡,大概8分钟后,把茶倒出来,往里面加入糖和乳酪。
国外茶文化7、埃及
埃及人喜欢喝甜茶,他们在招待客人时,会端上一杯热茶,他们会往茶里加入白糖,不过这种茶不宜多喝,喝多了,嘴会粘糊糊的。
三、都匀毛尖茶文化节的相关人物
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吴嘉甫,省政协原副主席何永康,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韩新民,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永安,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李裴,省农委主任刘福成,省供销社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张达伟,黔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吴秀全,州委副书记、州长李月成,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高金林及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原组委会副主任陆尧、副主任舒曼,北京群学缘国际文化传媒董事长黄群学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开幕仪式由都匀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晓剑主持。
据介绍,持续举办第五届都匀毛尖茶文化节,是都匀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黔茶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都匀以茶叶为载体和抓手,立足都匀毛尖名茶优势,实施品牌化战略,努力将都匀毛尖茶综合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优势,促进国茶文化、黔茶产业、都匀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举办本届茶文化节,就是以茶为媒,广结朋友,扩大开放,让更多的人认识都匀毛尖,喜爱都匀毛尖,营销都匀毛尖,在广泛的合作、发展中寻求共赢,让都匀毛尖香飘四海。
四、宜宾的历史特点?
宜宾的历史特点:宜宾文化底蕴深厚,有2200年建城史、4000年酿酒史、3000年种茶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酒文化
蜀南竹海山顶看竹波万里情景
酒之历史:宜宾,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聚居此地的各族人民依托世代承传的习俗和经验,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酿制出了各具特色的历史美酒。有史可考,诸如先秦时期僚人酿制的清酒、秦汉时期k人酿制的X酱酒、三国时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红果酿制的果酒等。 [30]
竹文化
竹之美景:宜宾是一个以绿色竹子环绕起来的城市,因《卧虎藏龙》而名扬天下的蜀南竹海则是宜宾“竹之美景”的代表,120平方公里,清风徐来,极目之处,尽皆竹浪,北宋文人黄庭坚一句“壮哉,竹波万里”道出了蜀南竹海的气魄和雄浑。
竹之工艺:借助丰富的竹子资源,在宜宾市长宁、江安县形成了许多以竹子为原料的工艺品,品种多,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竹雕、竹根雕、竹编等,特别是借助竹根而雕成的各种工艺品,江安竹簧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8]
竹之美食:宜宾人以竹子为原料作出了各种菜肴,进而形成了“全竹席”,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的竹子以及竹子的不同部位,配合着其他美味原料可以制作出“竹之佳肴”,如竹筒饭、竹根酒、竹叶黄粑、三鲜竹荪汤、凉拌笋丝等。
大江文化
在宜宾境内,有长江、金沙江、岷江,还有U江、符江、横江、越溪河、南广河、黄沙河、萃河等,是这些河流为宜宾带来了富足,也是这些河流孕育了宜宾的大江文化,延续了宜宾的文化根脉。宜宾的大江文化,涵盖了龙崇拜、敬“川主”、修塔镇水、码头民俗等。
宜宾是长江起点,宜宾码头有“六渡八帮”。六渡是六大渡口:北关渡、东门渡、合江门渡、上渡口、中渡口、下渡口。八帮是八大船帮:干货帮、成都帮、五板帮、叙渝帮、叙泸帮、竹木帮、盐帮、嘉阳帮。
k人文化
k民族是曾经长期生活在宜宾的少数民族之一,已销声匿迹,只有文物和遗存堪资探究。宜宾的k文化,可自崖葬悬棺、铜鼓中略知一二。
茶文化
“k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k道是宜宾最早的行政称谓,公元前1022年,k人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k侯,始建k侯国。宜宾有3000年茶叶生产历史,是茶马古道的驿站。
文化艺术
从明代开始,金沙江下游的生产和社会得到空前未有的发展,金沙江船运也自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金沙江下游船工号子因此逐渐形成的。金沙江下游船工号子来源于金沙江船工们的生活,是在古老的木船航运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它集指挥航运劳作、协调航运劳动的一致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是对船工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宜宾,四川省地级市,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之称。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
宜宾历史名人
樊一蘅(1573~1651) 字君带。四川宜宾县人。明万历进士,崇祯王年(1630年),迁榆林兵备参议,抗拒李自成义军,有斩获,进按察使。
谢奉琦(1884~1908年)同盟会会员,民族革命烈士。
邓子均(1876~1959年)被称为“五粮液传人”。
刘 华(1899~1925年)革命烈士,五卅运动著名领导人,宜宾县泥溪镇人。
郑佑之(1891~1931年)革命烈士,
李硕勋(1903~1931年)革命烈士。
余泽鸿(1903~1935年)革命烈士。
赵一曼(1905~1936年)革命烈士。抗日民族女英雄,宜宾县白花镇人。
阳翰笙(1902~1993年)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文艺界的卓越领导人。
唐君毅(1909~1978年)哲学家,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
候光炯(1905~1996年)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文湘(1900~1996年)柑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夏橙之父”。
王彦家(1900~1930)革命烈士。
宜宾,文化底蕴深厚,,有2200年建城史、4000多年酿酒史、3000多年种茶史,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代名人辈出,养育了李硕勋、赵一曼、阳翰笙、唐君毅、余泽鸿等无数革命先烈和文坛大师,积聚了多姿多彩的长江文化、酒文化、k苗文化、哪吒文化、抗战文化、民俗风情文化。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k人聚居,从事农耕和育荔、种姜、植枸等园艺,并开道、筑路、担任译事。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建k道城,汉人增多。西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犍为郡郡治迁设今宜宾城区。西汉末管辖12县,扼控西南半壁,宜宾成为今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时置义宾县,北宋时,当是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宾县。
宜宾,文化底蕴深厚,,有2200年建城史、4000多年酿酒史、3000多年种茶史,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代名人辈出,养育了李硕勋、赵一曼、阳翰笙、唐君毅、余泽鸿等无数革命先烈和文坛大师,积聚了多姿多彩的长江文化、酒文化、k苗文化、哪吒文化、抗战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宜宾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任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任委员长李鹏同志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