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毫香和栗香哪个好(毫香是什么茶的香型)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7 08:56   点击:24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毫香是什么茶的香型

小叶好。

白毫银针如何挑选。

一:观外形

1;优质的白毫银针最鲜明的外在特征应该是它的一旗一枪。

一枪,指的就是白毫银针饱满肥硕的芽头;

一旗,指的是包裹在芽头外部的小小鱼叶;

2:出色的白毫银针的芽头与鱼叶叶背,应该有一层浓密的白毫。早春的高山茶园还是春寒料峭,夜里的温度很低,浓密的白毫可以保护芽头不被冻伤,让茶芽的内质完整保留。

并且这些白毫本身也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在其中,白毫越是厚实,说明白毫银针的氨基酸含量越多,茶汤的滋味就愈加的清甜爽口。

芽头饱满,白毫浓密,银针挺立,鱼叶鲜绿,这样的白毫银针,才符合基本的品质要求。

3:嗅茶香

一款有品质的茶,它的茶香最基本要做到,没有异味,茶香干燥、纯粹。

优质白毫银针就是如此,不过在此基础之上,白毫银针的茶香还要更上几个台阶。

毫香,是优质银针必有的香型。细说毫香,还要与银针生长的环境相关联,优质的白茶都来自于高山茶园,站在高山之巅,旷野之上,不免染上山野气息。

因此就算是生长在茶园之中,白毫银针的毫香也是有山野之气,给人带来干爽、清冽、持久、清新的感受。

除去毫香,优质的白毫银针还带有舒爽的花香,这花香不是扑鼻腻人的,而是富有变化,又十分清爽,它的茶香是广而深,但不让人产生被侵犯之感。

4:观茶色

察“颜”观“色”,是我们在选择茶品时一定要用上的技能。

观“色”,观的就是汤色,一款品质上乘的白毫银针,茶汤应该是干净盈透的,没有任何的杂质,明亮而又透彻。

茶汤的颜色会随着白茶的状态不同,拥有不同的汤色。新茶时期,白毫银针的色泽偏淡;老茶时期,茶汤颜色加深,呈赤金色。

制作精良,储存得当,冲泡出的茶汤颜色一定是以黄色为主调,然后根据茶叶处在的不同时期与形态而发生变化。假如一杯白毫银针被冲泡出绿色调或是红色调,那就是不正常的。

5:品茶味

喝,是最后一种鉴别白毫银针品质的办法,也是最直接、最直观的办法,味觉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好的白毫银针,滋味必然是鲜爽清甜的,汤感柔顺,喝一口就能全身舒畅。

撇去鲜爽,优质的白毫银针的口感中还会有清冽与淳和的感觉,就像是自由流淌在山涧里的清泉,自然、纯正,没有任何黏腻,在口腔中流淌,将口腔内外清洗一番,口齿留香。

2. 毫香型茶叶

1、毫香型

      凡是用有白毫的鲜叶,嫩度为单芽或者一芽一叶的茶青制作,且方法正确、白毫显露的干茶,冲泡时常常具有典型的毫香。原料嫩度高的普洱生茶常具有毫香,毛茶尤为明显。

2、清香型

      香气清纯,柔和持久,香虽然不高,但是缓缓散发,令人有愉快感。普洱茶干茶(生茶)常带有清香,冲泡后清香也非常明显。

3、嫩香型

      香气清新,有类似于熟板栗、熟玉米的香气。鲜叶原料细嫩柔软,制作优良的普洱生茶一般都有这种香气。

4、花香型

       散发出的香气类似于鲜花气息。在普洱生茶里,这是很普遍的香型。

5、果香型

      类似于水果散发出的香气。在普洱生茶里也是很常见的香型,果香与花香常常一起出现,二者协调又各具特色。

6、甜香型

     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如枣香、桂圆香)、蜜糖香等,制作优良的功夫红茶常有此香气。

7、陈香型

      存放于正确的环境中,并有一定年份的普洱茶常常具有陈香。

3. 毫香不是黄茶的香型

无毫,但是很嫩的绿茶,会散发出一种让人觉得不多不少刚刚好的柔和香气,这种青翠的新鲜味道,就像是春天里,刚从山间采下,投入锅中的野菜,我们称之为清香。

火工不高的黄茶、发酵很青的乌龙茶,也可能有这种味道。红茶、炭焙乌龙、黑茶等茶类则不会出现这样的味道。

毫香

有白毫的茶,多半会有这种味道,尤其是嫩度较好的茶类,比如白毫银针。

毫香是这一类茶的典型特点,也是优质毫茶的标志之一。

清爽,鲜嫩,热水缓缓注入杯中,毫香自杯中缓缓攀爬入冲泡者的鼻腔里,唤醒沉睡的冬,带来清新的春。

4. 毫香是什么茶的香型特点

 1 毫香型:凡有白毫鲜叶、嫩度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制作正常金毫显露的干茶,冲泡时有典型的毫香。

     2 清香型:香气清纯、柔和持久,香虽不高,但缓慢散发,令人有愉快感,是嫩采现制的红茶所有具有香祁。

      3 嫩香型:香高洁细腻,清鲜悦鼻,有似玉米的香气,鲜叶原料细嫩柔软,制作良好的名优茶。

     4 松烟香:凡在制造过程中干燥工序中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制的茶,如小种红茶。

    5 火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和锅巴香。鲜叶原料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干燥时火工高足,是茶叶含糖类焦糖化形成。

    6 花香型:具有各种类似天然鲜花的香气。一些特殊的茶树品种经过萎凋工艺后会带有的香气。

     7 果香型: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桂圆。红茶带有苹果香,小种红茶带桂圆香。

    8 甜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枣香,桂圆干香,蜜糖香等。适中采鲜叶制成的工夫。

5. 茶分几种香型

绿茶

褒义术语

鲜爽

对于绿茶来说,“鲜爽”绝对是一种不能错过的口感。

茶友们在喝到极好的绿茶时,最爱发出这样的感叹:“汤感稠厚鲜爽,如饮了海鲜汤……”。

贬义术语

生涩

指味道生青涩口,由于夏、秋季生产的绿茶杀青不均匀导致的。

火味

指类似炒熟的黄豆味,由于干燥工序锅温或烘温太高导致的。

乌龙茶

褒义术语

岩韵

指武夷岩茶特有,如著名的大红袍,具备“岩骨花香”韵味的特征,在冲泡七八次之后依然有浓重的茶香。

音韵

指铁观音茶特有,在不同的茶人,包括茶叶专家都有不同的表述。

通常来说,品质高的铁观音其香型独特且留香较长,入口回甘带蜜味,这种独特的韵味为“观音韵”。

红茶

褒义术语

浓强鲜

指味浓而鲜爽,富有刺激性,常见于优质红茶。

贬义术语

生味

指因鲜叶内含物在制茶过程中转化不够而显生涩味。

中性术语

收敛性

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

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

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白茶

褒义术语

清甜

指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贬义术语

青味

指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黄茶

褒义术语

甜爽

指爽口而感到有甜味。

黑茶

褒义术语

陈醇

指有陈香味,醇和可口,且无霉味,常用于普洱茶滋味。

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特别是陈年好茶,人们说“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品普洱茶时人们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槟榔味

类似咀嚼槟榔后产生的滋味,辛、涩后回甘,是六堡茶的特有滋味。

6. 茶叶毫香是什么味

01、毫香型

一般来说,白毫显露的干茶,在冲泡时散发的独特香气,称为毫香。

凡是有白毫、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的鲜叶,经过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产生毫香。

银针茶一般都有典型的毫香,比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除此之外,部分毛尖、毛峰也会带有毫香,比如黄山毛峰等。

02、嫩香型

顾名思义,这类茶有一种非常鲜嫩的香气。鲜叶一芽二叶初展,新鲜柔软,制茶及时,会出现嫩香,嫩香多以绿茶为主。比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等各类毛尖茶,以及毛峰茶。

7. 毫香是什么茶的香型和特点

是不是没存储好,白毫银针是不会出现豆香味,就算你保存再好,茶叶品质在高,白毫银针依旧是以毫香为主,后期转化会有药香、稻谷香、粽叶香等。

8. 白茶的毫香是什么香

前言:茶叶审评是审评人员用感官鉴别茶叶的过程。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从而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

一、干评外形

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1、嫩度

a、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

b、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c、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d、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2、条索

a、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

b、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

c、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

d、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e、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

f、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g、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细紧有锋苗紧细尚有锋苗尚紧实尚紧稍松粗松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3、色泽

a、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

b、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

c、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d、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

e、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

4、整碎

a、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b、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

c、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

d、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5、净度

a、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

b、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

c、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d、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

e、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所在了。

二、湿评内质

1、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由于茶类,产地,季节,加工方法的不同,就会形成与这些条件相应的香气。

如红茶的甜香,绿茶的清香,白茶的毫香,乌龙茶的果香或花香,黑茶的陈醇香,高山茶的嫩香,祁门红茶的砂糖香,黄大茶和武夷岩茶的火香等。

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高低,长短。纯异指香气与茶叶应有的香气是否一致,是否夹杂其他异味;高低可用浓,鲜,清,纯,平,粗来区分;长短指香气的持久性。

2、汤色:是茶叶形成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反映出来的色泽,汤色随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加工方法,栽培条件,贮藏等而变化,但各类茶有其一定的色度要求,如绿茶的黄绿明亮,红茶的红艳明亮,乌龙茶的橙黄明亮,白茶浅黄明亮等。

审评汤色时,主要抓住色度,亮度,清浊度三方面。

3、滋味:是审评茶师的口感反应。评茶时首先要区别滋味是否纯正,一般纯正的滋味可以分为浓淡,强弱,鲜爽,醇和几种。不纯正滋味有苦涩,粗青,异味。好的茶叶浓而鲜爽,刺激性强,或者富有收敛性。

4、叶底:是冲泡后剩下的茶渣。评定方法是以芽与嫩叶含量的比例和叶质的老嫩度来衡量。芽或嫩叶的含量与鲜叶等级密切相关,一般好的茶叶叶底,嫩芽叶含量多,质地柔软,色泽明亮均匀一致。好茶叶的叶底表现明亮,细嫩,厚实,稍卷;差的叶底表现暗,粗老,单薄,摊张等。

5、余味:茶汤一进口就产生强烈的印象,茶汤喝下去一段时间之后仍留有印象,这种印象就叫“余味”。不好的茶汤叫做“无味”,好的茶汤则“余味无穷”。

6、回甘:也称为“喉韵”。收敛性和刺激性渐渐消失以后,唾液就慢慢的分泌出来,然后感到喉头清爽甘美,这就是“回甘”,回甘强而持久表示品质良好。

7、看渣:就是看冲泡之后的“茶渣”,也就是看“叶底。”到了这个时候,茶叶品质的好坏可说一览无遗了。看渣时,必须注意几件事,以下分别说明。

8、完整性:叶底的形状以叶形完整为佳,断裂不完整的叶片太多,都不会太好,由叶底的断面可看出是手采或机采。另外,芽尖是否碎断,也关系成茶品质。

9、嫩度:茶叶泡开以后就会恢复鲜叶的原状,这时用视觉观察,或用手捏捏看就可明白茶叶的老嫩了。老的茶叶摸起来比较刺手,嫩的茶叶比较柔软。

10、弹性:用手捏捏难,弹性强的叶底,原则上是幼嫩肥厚的茶菁所制,而且制茶过程没有失误。弹性佳的茶叶,喝起来会比较有活性。茶菁如果粗老或制造不当就会没有弹性。

11、叶面展开度:属于揉捻紧结的茶,应该是冲泡之后慢慢展开来,而不是一下子就展开,如此可耐多次冲泡,品质较好。但是如果冲泡之后叶面不展开的也不好,极有可能是焙坏了的茶,茶中的养分会消失很多,这时可观察是否有炒焦茶菁或焙焦茶叶的情形。

12、齐一程度:是否有新旧茶,或其他因素的混杂,可从叶底看得很清楚。新茶鲜艳有光泽,而旧茶会较变成黄褐色或暗褐色,没有光泽。又如颜色比较接近的茶类之混杂,如白毫乌龙混入红茶;又,不同品种,不同制法的茶混在一起都会影响茶叶的齐一程度。

原则上均匀整齐为佳,但是如果有特殊风味要求的并堆是被允许的,不能视为不好的茶。

13、走水状态:茶菁在萎凋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将叶中的水分经由水孔散发出去,这个情形就叫做“走水”,走水良好的话,叶底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半透明的状态,颜色鲜艳,红茶会红而明亮,包种茶则淡绿透明,绿茶则全叶呈淡绿色。

14、发酵程度:随着发酵程度的不同,叶底也会从淡绿,咸菜绿,褐绿到橘红,深红等不同色彩,发酵越重,颜色越红。

15、焙火程度:随着焙火的轻重,叶底颜色会从浅到深到暗,从绿,褐绿,一直到黑褐色,焙火越重,颜色会越深越暗。

三、审评术语大全

(一)外形

1、细嫩:多为一心,一至二叶,鲜叶制成,条索细圆浑,毫尖或锋苗显露。

2、紧细:鲜叶嫩度好,条紧圆直,多芽毫,有锋苗。

3、紧秀:鲜叶嫩度好,条细而紧且秀长,锋苗显露。

4、紧结:鲜叶嫩度稍差,较多成熟茶条索紧而圆直,身骨重实,有芽毫有锋苗。

5、紧实:鲜叶嫩度稍差,但揉捻技术良好,条索松紧适中,有重实感,少锋苗。

6、粗实:原料较老,已无嫩感,多为三,四叶制成。

7、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条空散,孔隙大,表面粗糙,身骨轻飘。

8、壮结:条索壮大而紧结。

9、壮实:条索卷紧,饱满而结实。

10、显毫:芽叶上的白色绒毛。

11、身骨:指叶质老嫩,叶肉厚薄,茶身轻重,一般芽叶嫩,叶肉厚,茶身重的,身骨好。

12、重实:指条索或颗粒紧结,以手权衡有重实感。

13、匀整(匀齐,匀称):指茶叶形状,大小,粗细,长短,轻重相近,并配适当。

14、脱档:茶叶并配不当,形状粗细不整。

15、破口:茶叶精制,切断不当,茶条两端的断口,粗糙而不光滑。

16、团块(圆块,圆头):指茶叶结成块状或圆块,因揉捻后,解块不完全所致。

17、短碎:条形短碎,面松散,缺乏整齐,匀称,之感。

18、露筋:叶柄及叶脉因揉捻不当,叶肉脱落,露出木质部。

19、黄头:粗老叶,经揉捻成块状,色泽黄者。

20、碎片:茶叶破碎后,形成的轻薄片。

21、末:指茶叶被压碎后,形成的粉末。

22、块片:由单片粗老叶,揉成的粗松,轻飘的块状物。

23、单片:未揉捻成形的粗老单片叶子。

24、红梗:茶梗红变

(二)色泽

1、墨绿:深绿泛黑而匀称光润。

2、翠绿:翠玉色而带光泽。

3、灰绿:绿中带灰。

4、铁锈色:深红而暗无光泽。

5、草绿:叶质粗老,炒菁控制不当,过干,呈现绿草之色泽。

6、砂绿:如蛙皮绿而油润,优质青茶类的色泽。

7、青褐:色泽青褐带灰光。

8、鳝皮色:砂绿蜜黄,似鳝鱼皮色,又称鳝皮黄。

9、蛤蟆背色: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

10、枯暗:叶质老,色泽枯燥且暗无光泽。

11、花杂:指叶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泽杂乱。

(三)香气

1、清香:香气清纯不杂。

2、幽雅:香气文秀,类似淡雅花香。

3、纯和:香气正常纯净,但不高扬。

4、甜香:带类似蜂蜜,糖浆,或龙眼干之香气。

5、甜和:香气不高,但有甜感。

6、炒米香:类似爆米花之香气。为茶叶经轻度烘焙或焙炒的香气。

7、火香:茶叶经适度烘焙,而产生的焙火香。

8、高火:干燥或烘焙温度过高,尚未烧焦而带焦糖香。

9、火味:炒青干燥或烘焙控制不当,使茶叶烧焦,带火味。

10、青味:似青草或青叶之气味。炒( 蒸)菁不足,或发酵不足,均带青味。

11、闷味:似青菜闷煮之气味,俗称( 猪菜味) 。

12、浊气:茶叶夹有其它气味,沉浊不清之感。

13、杂味:非茶叶应有之气味。

(四)滋味

1、浓烈:滋味强劲,刺激性及收敛性强。

2、鲜爽:鲜活爽口。

3、甜爽:具有甜的感觉而爽口。

4、醇厚:滋味甘醇浓稠。

5、醇和:滋味甘醇欠浓稠。

6、平淡:滋味正常,但清淡,浓稠感不足。

7、粗淡:滋味淡薄,粗糙不滑。

8、粗涩:涩味强,而粗糙不滑。

9、青涩:涩味强,而带青草味。

10、苦涩:滋味虽浓,但苦味,涩味强劲。茶汤入口,味觉有麻木感。

11、水味:茶叶受潮或干燥不足之茶叶,滋味软弱无力。

(五)汤色

1、艳绿:水色翠绿微黄,清澈鲜艳。亮丽显油光,为质优绿茶之颜色

2、绿黄:绿中显黄的汤色。

3、黄绿:黄中带绿的汤色。

4、浅黄:汤色黄而淡,亦称淡黄色。

5、金黄:汤色以黄为主,稍带橙黄色。清澈亮丽,犹如黄金之色泽。

6、红汤:烘焙过度或陈茶之汤色,浅红或暗红。

7、凝乳:茶汤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

8、明亮:水色清,显油光。

9、混浊:汤色不清,沉淀物或悬浮物多。

10、昏暗:汤色不明亮,但无悬浮物。

9. 毫香是什么茶的香型特征

没有人不喜欢香味。不管是早晨公园里的一抹花香,还是美女擦肩而过的一缕发香,还是水入茶壶激荡起一屋子的茶香,都令人神往。

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我国的茶类分为六大茶类。不同茶类的香型千差万别,绿茶的清香、红茶的蜜香、普洱茶的陈香等,主要就是是加工方式起的作用。

茶界泰斗施兆鹏教授在其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一书中,将成品茶香气归纳具以下九种香气类型,不妨一起看看,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呢?

1、毫香型

明显看到茶毫的茶,冲泡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为毫香。凡具有毫毛的茶树嫩芽或一芽一叶,无论制成哪种茶均可能产生毫香。

示例: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毫香非常明显,因为白茶的工艺简单,没有形成其他香气而盖住毫香。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碧螺春等带毫毛的茶也会有毫香。

2、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是用新鲜柔软的鲜叶制成的茶会带有嫩香。

示例:嫩香一般用于形容名优绿茶,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清香型

加工过程干预较少,杀青、揉捻、发酵、烘焙不是很重的茶,会产生一种纯正的清鲜香味,一般称其为清香型。

  

示例:清香型茶叶一般是绿茶,如杀青程度偏低的竹叶青、采用蒸汽杀青的恩施玉露等;此外清香型铁观音也带有清香。

4、花香型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非常复杂和迷人,我们一般会将其形容为兰花香、玉兰花香、栀子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等等。

 

示例:窨制的花茶具有花香毋庸置疑,其他属于花香型的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

绿茶中如西湖龙井、舒城兰花等有幽雅的兰花香;作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具有的玫瑰花香和苹果香;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具有兰花香,凤凰单丛有蜜兰香、栀子花香等。

5、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的香气,如桃子香、雪梨香、柑橘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水果成熟的过程中,香气也会发生从清新到甜醇的变化。

  

示例:重发酵、重烘焙的乌龙茶一般具有比较浓郁的熟果香,而轻发酵、轻烘焙的乌龙茶和红茶常带有清新的青果香。

10. 茶叶香气有哪些香型

1 毫香型

凡有白毫鲜叶、嫩度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制作正常金毫显露的干茶,冲泡时有典型的毫香。

2 清香型

香气清纯、柔和持久。香虽不高,但缓慢散发,令人有愉快感,是嫩采现制的红茶所有具有香气。

3 嫩香型

香高洁细腻,清鲜悦鼻,有似玉米的香气。鲜叶原料细嫩柔软,制作良好的名优茶。

4 松烟香

凡在制造过程中干燥工序中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制的茶,如小种红茶。

5 火香型

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和锅巴香。鲜叶原料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干燥时火工高足,是茶叶含糖类焦糖化形成。

6 花香型

具有各种类似天然鲜花的香气。一些特殊的茶树品种经过萎凋工艺后会带有的香气。

7 果香型

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桂圆。红茶带有苹果香,小种红茶带桂圆香。

8 甜香型

包括清甜香,甜花香,枣香,桂圆干香,蜜糖香等。适中采鲜叶制成的工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