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晾青机(茶叶摇青机说明书)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7 21:08   点击:24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摇青机说明书

将晒青后的鲜叶置于摇青机(或水筛工具),进行第一次摇青,摇动一定的次数,将鲜叶摊放于凉青架凉青,静置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摇青。周而复始,摇青4~5次不等。每次摇青的转数、静置时间、摊叶厚度,逐次增加。

鲜叶在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俗称“返青”。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酶促氧化作用又相对减缓,使贮存于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流向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由硬变软,俗称“返阳”或“消青”。

经过如此有规律的数次“动”和“静”的过程,鲜叶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破坏,改变了其供氧条件,而发生轻度氧化,叶片呈现红边。叶片中央部分,叶色褪淡,由暗绿转淡绿再变为黄绿,即达到“绿叶红镶边”的理想程度。

随着水分的蒸发,推动梗脉中的水分和水溶性物质,通过输导组织向叶面渗透、运转,水分从叶面蒸发,而水溶性物质则在叶片内积累,这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

摇青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转数由少渐多,用力先轻渐重,摇后摊叶先薄后厚,凉青时间先短后长,发酵程度由短渐长。在8~10小时内,有控制地进行。例如,第一次摇90~120转,第二次摇200~250转,第三次摇400~600转,第四次摇500~800转。摊凉时间第一次1.5小时左右,第二次2~2.5小时,第三次3~4小时,第四次4~5小时。摇青还要掌握“看青摇青、看茶做茶”的原则。

2. 手摇茶叶杀青机

  铁观音的制造工艺,要经过:采青、晒青、晾青、摇青(做青摊置)、杀青(炒青)、包揉成型、揉捻、打散、焙火、烤焙、簸拣,等工序才制成成品。  1、采青(采摘)  晴天的正午10:00至下午15:00时采摘的鲜叶质量最好,采集时不能在下雨天及阴天中采摘,否则将很难行成甘醇的之味及香气;而且茶叶的鲜嫩度要适中,一般选三叶一芽,枝梗宜短,细小。这样枝梗的含水量才会少,制作出来才会形成高档气质。  铁观音采摘讲究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开采,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枝梗粗壮不利于粗制,太短了叶片太嫩做不成茶  2、晒青:  茶青采下来后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爆晒,此时的关键是叶片上的泥土味、杂味等要去尽又不能晒死。  3、晾青  茶青经过晒青后,将茶青置于竹筛上,放入空调房静置,茶青经过晒青时,会蒸发部分水分,青叶成遢软样,在空调房静置时,叶梗、叶脉的水分这时会往叶面补充,这时,叶面又会挺直起来  4、摇青  当茶青晾青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这一环节在反复的摇青和静置中决定了茶叶的质量,为制茶中最关键的部分。  静置:  将摇青过的青叶移入青间,放在水筛架上静置。这时在摇青时青叶散发的水分通过静置,又会从叶梗、叶脉往叶面补充散发到完成最后一次摇青已是夜深人静,这时要将茶青静置到第二天使其发酵。  5、杀青(炒青)  到了第二天茶农就要不时通过对茶青的看、闻、摸、试,来决定是否要炒青。这一环节将最终决定铁观音的质量,也决定毛茶价格。有经验的茶农都能把握时机制作出优质铁观音。由于杀青后叶子上会产生一定的红边此时还要将红边去除否者会影响茶叶质量。  6、包揉成型  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俗称茶巾),利用“速包机”把整个茶叶紧包成球状。如图,从这个环节开始其目的就是制作外形和颜色。  7、揉捻  将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使茶叶成型。茶球在紧包的状态下在揉捻机中滚动,里面的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颗粒状”,从叶状到颗粒状的神奇之作全在这里,当然是要经过很多遍的操作。  8、打散  把打包好的茶球打散,以便重复进行包揉和揉捻。  9、焙火  将茶揉捻到有一定湿润并有一定色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上,至于炉中焙烤。包揉、揉捻与焙火是多次重复进行的,这些过程重复得多了将使茶叶颗粒暗淡无光色泽不活,重复次数少了又会使颗粒蓬松颜色发白。应适可为此直到外形满意为止。当茶叶最终成型就要放要进行烤焙将茶叶中的水分烘干。这将影响到茶叶的存储时间保证在茶叶的存储和转运中不变味。一般要进行一个小时,至此铁观音的粗制完成。

3. 自动摇茶青机

(1)采摘,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0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2)第一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40min;最后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2min;

(3)摇青发酵:茶青通过摇青机或手工搅拌的摩擦运动,擦破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通过摇、凉(即动、静)反复进行4-5次,历时8-10小时,使叶子由硬变软("活来死去"),古称为"消青",这达到"绿叶红镶边"。

(4)炭焙:在45℃,用木炭进行烘焙到8成干时收起;杀青(炒青)定型:就是以高湿来破坏酵素的活性,抑制茶叶继续发酵,以免使得气味完全散失 而保有半发酵茶类特有的香味。

(5)第二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0%时,发酵20min;最后在温度为26℃、湿度为95%时,发酵60min;

(6)第一次机焙:将经过第二次发酵后的毛茶拣梗成净茶后在温度为90℃条件下用电烘箱烘焙10小时;

(7)冷却:取出第一次机焙的茶叶,风冷;

(8)第二次机焙:在80℃条件下用电烘箱烘焙50小时;碳火干燥烘焙是乌龙茶开成独特滋味的关键。其一般火功的要求是:低温慢焙,高级茶温度宜低,时间宜短,低级茶温度宜高,时间宜长。

(9)拣剔:分为机械拣剔和手工拣剔。主要是除去粗老畸形的茶衅,拣出茶子、茶梗。

4. 茶叶摇青机说明书下载

一、摇青机

加工清香型铁观音,首先在摇青中要尽量保持做青叶的鲜活性,减少机械损伤,降低酶促氧化作用的速度和强度,必须掌握好轻摇、慢摇。目前,闽南乌龙茶摇青机转速多为28-32转/1分钟,对青叶损伤较大,可在摇青机安装无极变速器,使转速控制在8~16转1分钟。另外,还应在滚筒内壁按直径大小加设6-9条2寸见方的横杆,横杆长度与摇青滚筒长度相同,使青叶在慢速中能翻滚并不下滑,避免操作损伤青叶,保持鲜活性

二、杀青机

根据乌龙茶炒青工艺原理,融合国内外先进炒青技术研制出液化气“半自动炒青机”,结构先进,造型新颖,是乌龙茶制作理想的炒青机械设备。

保温隔热材料采用特殊保温材料,更好的防止了热量外逸,从而达到升温迅速,节省燃气的目的。

转筒采用先进无级调速,出茶快、干净,调速操作灵活方便,运转平稳,适用于各类茶的炒制。

使用不锈钢气排,火势均匀,制优率高等优点。。

5. 茶叶综合做青机使用教程

食材用料

茶叶

1

茶笼

1

11

采青: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茶: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 茶性比较粗犷

2

萎凋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失 水:叶子晒干晒死 造成味薄

积 水:没有搅拌 造成苦涩

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 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

酵。

浪 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擦,促进氧化。

3

发酵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

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

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

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

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

杀青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

揉捻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

第二、成形。

第三、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

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

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

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

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6

干燥

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7

初制茶

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8

精制

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

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9

加工

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拿它补试各种加工,加工包括:

A、薰花:把新鲜的花和茶拌在一起,经过八小时左右后,茶吸收了花的香,成了花茶,用什么花薰什么茶并没有什么规定,只是要考虑它俩是否合的来,如茉莉茶花与桂花,一个年轻一个成熟。所以茉莉常用在轻揉捻的茶上;桂花常用在中、重揉捻的茶上,如冻顶或铁观音上。

B、焙火:就是把制成的茶用火来烘焙。

焙火分:炭焙、电焙

焙火越重就成越熟,颜色也越深;否则就成越生。

制茶三把火有焙火:目的在改变成茶的风味。

干燥:将水份蒸发。

杀青:则是停止发醇。

虽然都是同样的三把火,但使用的时间、目的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

C、掺和:把花和茶掺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调味茶,如洛神红茶是把洛神和红茶掺在一起。

要分辨调味茶的好坏,就要看它掺和的东西。

10

哪些过程造成了那么些茶,也就是造成不同茶类的主因:

A、发醇: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发酵程度不一样,制成的茶就南辕北辙。

B、揉捻:是第二个重要的过程,揉捻的轻重是塑造茶叶不同的特性。

C、焙火:是另一个重要的过程,焙火的高低,是改变成茶的风味。

D、采摘时茶青的采摘的部位成熟度,是造成茶叶不同风格的第四个原因。

6. 茶叶摇青机说明书图片

摇青机是由皮带传动固定一个转速的机型,可配单个或双个竹笼,适用于各种茶叶的摇青。

7. 红茶摇青机

黑乌龙茶属于乌龙茶的一种,是中国六大茶叶类别之一,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

黑乌龙茶就是发酵程度比较很高的乌龙茶,发酵程度越高的乌龙茶的色泽越深,而黑乌龙茶是黑色的。红茶是红、金、黑三色的。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具有汤红、叶红与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主要品种有正山小种、滇红工夫、祁门工夫、日照红茶、川红工夫等。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经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艺加工制造,具有滋味浓、醇、爽、甘,十分耐冲泡的品质特点,主要品种有铁观音、东方美人、水仙茶、单纵茶等。

8. 茶叶摇青机的作用是什么

摇青操作上素有“三守一攻一补充”之说法,即第一、二次摇青宜轻,转数不宜过多,停青的间宜短,一般第一次摇3分钟,第二次摇青5分钟,以免使水分散失过多,以保持青叶的生理活性,使萎凋后的叶子能慢慢复“活”过来。到第三、四次摇青则要摇得重,摇得足够,使叶缘有一定的损伤,有青、臭气散发上来,一般第三次摇青10分钟,第四次摇青30分钟。“一补充”则是在第四次摇青摇得不足,叶子“红变”不够时,再补摇一次。每次摇的转数应由少到多,停青时间也是由短到长。第一、二、三次停青停到青气消失,表面叶子萎软下来之后,就要及时摇“活”,以免叶子因水分散失过多而“死青”。

9. 茶叶炒青机

1、茶叶的采摘一般是从春季清明前开始,至立夏前结束,并且越靠近南方的茶区开采时间越早,而止采时间越晚,但这基本上是对绿茶而言的,因为在明代后期开始,我国茶业界除绿茶外,又逐渐萌芽产生了其它类型的茶,如青茶、黑茶,等等,这些类茶的开采与止采时间就与绿茶有不同了,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当属青茶(即乌龙茶),因为他要求采摘的鲜茶放开叶,往往在立夏前后开始。但对大部分茶来讲,仍然是以公历的3、4、5月为采摘最佳时期。

2、首先要说明的是,制茶就叫制茶,不叫炒青。所谓炒青,是绿茶炒制法的一种,与烘青、半烘炒青并列。这三种绿茶加工方法都是由鲜叶的采集、摊放开始、而后杀青,这几个步骤完全相同,杀青后,有些茶人仍然将杀青叶放在锅里炒,直到炒至全干,这就叫炒青;而有些人会用烘的方法使茶全干,就是烘青;还有一些人将杀青叶烘至半干,然后又炒,炒到七、八成干,再烘至全干,炒烘结合,叫半烘炒青。其中炒青的例子是西湖龙井,烘青的代表是黄山毛峰,半烘炒青的茶反到是很多,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开化龙项。另外还要说明一点,绿茶除炒制法外,还有其它制法,在此不细谈。

3、人工炒茶学名手制茶,与机制茶相对,两者品质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杀青和理条:手制茶杀青在炒锅中进行,以抛、闷、炒结合为方法,在什么时刻用什么方法,由茶师依靠感观评判、控制,因此灵活,而机器杀青只能以鲜叶含水程度、投叶量和时间为控制点,比较机械,并且目前所有杀青机器都存在排湿散热不佳的毛病,所以制出的成茶,品质要大大逊于手工茶。

在理条方面,手制茶所用的手法就很多很复杂了,不加详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机器理条的方法,都是在手制茶的基础上逐渐开发出来的,所以灵活性也不能与手制茶相比。

但机制茶无论是杀青还是在理条方面,一致性都很好,每一批成茶的品质和造型,几乎都是相同的,缺少了创造性,多出了标准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