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发展方向(茶叶发展方向及前景)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14 12:16   点击:22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发展方向及前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树的发源地。

茶叶作为中国文化和传统产业的代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文化品味和产品特色,茶叶这种传统的具有精神内涵的载体也将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且发扬光大。

现如今不光是茶叶单一产品,还延伸出许多茶产品,如茶化妆品,茶园旅游,茶保健品等等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未来,茶产品也将更加品牌化,高端化,将中国的茶文化流继续发扬下去。

2. 茶叶行业的发展前景状况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3. 茶叶发展方向及前景如何

收藏茶叶确实是很赚钱,但是本钱也是很大的。一公斤白毫银针,新茶在2000到4000元,但三年后,价格就可以到4500至7500,七年后,更是翻到了10000元至15000元。

一公斤寿眉,新茶在180元到320元,七年后,也能够达到550元至960元。根据年份的不同,经济升值很明显,七年后基本可以达到3倍。

4. 茶叶的前景

贵州茶文化的发展有种类优势和气候适宜优势。茶产业的发展,茶的种类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绿茶,花茶,也有著名的山雾茶,这些历史名茶的存在,为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贵州的气温昼夜温差较大,为茶树的高品质提供了保障。

经勘察发现,当地土壤中维生素C和氨基酸的含量十分丰富,产出的茶叶牙壮叶肥,滋味浓厚,入口有一种清香之感,让人心旷神怡。

5. 茶叶的发展前景

茶是我国四大饮料之一,也是古老的产业之一,发展茶业关健是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茶叶前景是不错的,在我们武夷山地区茶叶是主导产业,茶业是这里农民收入重要来源,这里的茶业前景很好,形成了一整套的产业体系,有聚集效应,全国各地客商云集于此,所以发展茶叶要因时因地因人来发展。

6. 茶叶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0年中国茶叶销量为217.16万吨,2015-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茶也是芳香的无酒精饮料,通常用热水冲泡从茶树采摘的叶子制成。如果种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这几种茶应该有大好市场,这几种茶都合大众口味,不怕无销量。

7. 茶叶发展方向及前景怎么写

据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数据统计分析,茶叶十大品牌排名分别是武夷山大红袍、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普洱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君山银针、福鼎白茶。以下是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详细名单:

根据2017-2022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关注统计,目前国内市场上茶叶品牌大大小小有上百个,与2016年相比茶叶品牌增加了不少,依据品牌网大数据平台数据支持,2016-2017年发布的茶叶十大品牌榜如下: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1:武夷山大红袍

上榜理由:武夷山市茶叶局,产于福建省武夷山,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2:西湖龙井

上榜理由: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产于杭州,具有1200多年历史,名茶之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有“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美称。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3:安溪铁观音

上榜理由:安溪县茶业总公司,始于1725-1735年间福建安溪,乌龙茶类的代表,半发酵茶类,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超群的品质备受青睐。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4:洞庭碧螺春

上榜理由: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卷曲成螺状,浑身毛,色泽银绿隐翠,属于绿茶,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5:普洱茶

上榜理由: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产于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茶区,1700多年历史,属于黑茶,汤橙黄浓厚,外型色泽褐红或略带灰白,香气独特陈香,中国名茶。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6:六安瓜片

上榜理由:六安市茶叶产业协会,产于皖西大别山,又称片茶,绿茶特种茶类,单片嫩叶炒制,不带芽梗,形似瓜子,色泽宝绿,中华传统历史名茶。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7:黄山毛峰

上榜理由:黄山市茶叶行业协会,产于安徽黄山,别称徽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带有金黄色鱼叶,十大名茶。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8:信阳毛尖

上榜理由: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产于河南省信阳,又称豫毛峰,中国著名绿茶,以味浓/汤绿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享有淮南第一茶之美誉,十大名茶。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9:君山银针

上榜理由:君山银针,产于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黄茶中的珍品,君山茶历史悠久,享有“黄茶之冠”的美誉。

茶叶十大品牌排行榜10:福鼎白茶

上榜理由:福建福鼎市茶业协会,产于福建福鼎及南平政和,以白毫银针为代表,白茶极品,芽头肥壮、身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

8. 茶叶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

个人感觉红茶。

就近几年而言,国内茶叶市场呈现多茶类、高品质发展趋势。从茶叶消费种类看,绿茶消费仍占市场大头,其它品种茶类积极跟进。乌龙茶市场稳步扩大,红茶消费市场不断提升,普洱茶市场总体趋于平稳并呈恢复性增长。各个品种的茶叶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先是乌龙茶铁观音,后是高端红茶金骏眉,2013年是普洱茶炒作成风。单就市场而言,红茶的销售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未来的销售前景会比较好。

9. 茶叶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饮料行业现状及前景很好。

中国饮料行业逆势而动,一边是饮料巨头加快扩张,一边是一批以具有健康概念、以独特的农产品为原料的新产品快速涌现。

据报道,如:以稀有生姜品种(海姜)为主要原料的大连暖之味生姜饮料,以全球山药原产地河南焦作为主料的开怀畅系列山药饮料;以河北沧州金丝小枣为主要原料的好精神枣饮料;以莲芯、金银花、百合为原料具有清咽利喉功能的“莲芯雪”饮料等。一时间中国饮料行业异常活跃,未来几年更将是饮料行业结构重构时期,谷类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品类将逐渐成为饮料业的主力军-。我国饮料市场将正式进入“竞争激烈期”,健康价值成为未来中国市场饮料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健康饮品是中国未来饮料的发展重点,需要引起饮料生产企业和产品研究开发部门的充分关注。而健康饮品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产业技术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