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的断想
*
鼓燊
*
*
辛稼轩曾有长短句曰:“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多年前猝然与此句子相逢,我眼前陡然开阔,胸膺内湿气加重,许多俗世的涓尘纷纷然失了踪影,文字和意境的美带来精神的快感。若细论起这一句的妙处,“水随天去”四字无疑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的确,“水”总是令我们遐想联翩,从一滴借助岁月的砥砺而穿石成孔的水珠,到汇就江河的涓涓细流,到浩淼无边肆意涌动的汪洋巨涛,它们的存在总是与执著不懈、坚着积累、渊深伟大等人类探索奋斗的品德交织在一起。
今年年中,我与老友梅君去太湖之畔探幽,恰逢阴天,屹立在狭长无际的堤堰之上,弥眼翻滚着滔天浊浪,连接起似乎伸手可触的片片灰色淫云,个人的渺小,在那一时被宣示到了极点,那由远而近渐次逼仄过来的水呵,苍苍郁郁,仿佛流自天宇,遽然间便漫过我们的身心,无形中,我们便被淋了个精精漉漉。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那么太湖之水呢?广天下所有河流与湖泊之水呢?
梅君说:老弟,我来问你,你是喜欢山多一点,还是喜欢水多一些?
我的回答不假思索,水的分量在我精神内应该多过于山。
文人骚客对于水,亦是情有独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得是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说得是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雪;“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说的是云;“平林漠漠烟如织”说的是雾;“月落乌啼霜满天”则说的是霜。至于道说河流汪洋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文字所叙述的,从字面上来瞧,具备了液体、气体、固体等不同形状,但其本质,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一个“水”字。
这就构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水”也似乎具备“多重性格”,随着时令季节的变换,随着环境(太阳、昼夜等)的更改,它因之变动,它好象总能于第一时间适应环境。照此看来,水确乎称得上我们这些生活在现实之中的社会人的老师啊。因为,最广泛流行的关于现实的意义正在于:你应该去适应环境,而非环境来适应你。个人的力量相对整个社会大环境而言,无异于“我”之渺小面对太湖之浩大。只是,这个关于对如何“面对现实”的理解,是否真就是我们应该奉行的金科玉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我对这个有趣现象所进行的思考,由此而引发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或许我们曾一贯歌之咏之的水,也是滑头一个,在自然界里老谋深算,左右逢源,乃一条货真价实的变色龙呢。
水能够做到的事情,绝大多数物质都将望尘兴叹。无论什么形状的容器,方型、园柱型、圆锥型或随便什么不规则的形状,它都能入乡随俗、泰然进入。金子能么?玉石成么?无论山川再险峻,沟壑再幽深,它都可以安然随地形而流淌,好象没有什么物质能阻止它的前进,遇到阻隔,它换个方向,照样欢欢地流泻过去。因此我老怀疑,“随遇而安”这四个字源头上就是用来形容水的。
行文至此,我不能不佩服大禹的慧眼,他才是第一个发现水的全部品行者呢,对于水,阻是愚方,适时疏导才为良方。至于那只立志填海的精卫小鸟,打一开始它就走错了方向。
而且,水的多重性格远不止于此呢。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身。诸位,清洁身体与清洁碗盆,都离不开水。也许所有污秽的玩意,经过水或以水为载体的液体的洗刷,方得以还现清白,那么照此看来,水应该就是所有污秽的天敌了?非也,非也!请去那些阴沟沼泽间瞧瞧吧,表面平静或洁净的水面下,栖息了多少污垢细菌,潜伏着多少泥浆害虫?
嘿嘿,我不禁哑然失笑了。水在充当清洁污垢的勇士的同时,居然也担当了藏污纳垢的庇护所。这个现象不光有趣,更让我们唏嘘深思。纵观古今中外之历史,我们也不难看到,许多历史人物和政府,深谙水的这些禀性,并充分发扬光大之:做勇士于明处,而藏污纳垢在暗处。让百姓们见到的,只是那些应该让他们见到的。
但我依然不能否认,水对我们人类的好处,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有科学实验表明,人离开了食物可以活七天以上,一旦离了水,恐怕三天都活不过。况且,如同水域占据地球的70%一样,我们身体的70%也是由各种水分组成。如此看来,人可真的离不开水呢。
水的温婉和水的雄壮,代表了截然不同两种气质。所以我认为,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的那句名言有失偏颇,贾宝玉说:女子都是水做的,而男人只配由泥巴制成。他说这句话,因为他只看到了水的温婉气质,却忽略了它具有颠覆性的一面。不晓得天底下会有哪个男儿喜欢那具备雄壮气质、天天来颠覆一下你神经的女子?
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这话真是道尽了自然界物质的水,和社会中平头百姓的特质。善待自然,善待百姓,有时是一个理。百姓被逼急了会起来造反,自然被逼急了也会反抗的,这些年来,世界各地的海啸、地震、天气变暖而引发的水灾,还少么?
关于水的断想没个尽头,我还是及时收笔吧。
只是,我至今都有些遗憾,为什么屈原和老舍不约而同,都选择了某个水域来提早结束他们未尽的生命之章呢?他们的行为,只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原因么? *
2005年12月四日夜草稿。
小溪的忧伤 文 / 秋翁感悟
连绵巍峨山脉的峡谷里,一条小溪,缓缓地,潺潺地流着。小溪最近才从耸入云端的冰山中,融化出来,它还太小,没有人理解它,重视它,除了石块下面的溪水里,有几条鱼苗苗游弋之外,人们还能够注意它什么呢?小溪的本意不过是尽着自己仅有的水分,湿润它走过的那些地方,而这一点小溪是做到了。
??小溪走着,默默地流动着,它拨开脚下的丛枝,冲洗着一粒粒石子,对这些岩石的碎块,它表现的是那样任性。小溪记不清楚,走过多少山岗,经过多少草地?它只知道,它所走过的地方,小草更绿,小花更红。
??如今小溪已经是,激情澎湃,奔流向前。可是,还是没有人理解它,重视它,连那明媚的月亮姑娘,此刻也没有注意到它,她正倘佯在渺茫的云海里。月亮姑娘看不见小溪,那些云实在太多,这些树也实在太密,是它们遮挡了月亮姑娘的视线。大千世界,万物丛生,谁会想到这里还有条小溪呢?“月亮姑娘看不见我,是因为我小,这不公平!命运之神安排万事万物,小,这,能怪我吗?在山间丛林里,在草原林莽中,绿色生命在我身后,一派生机盎然,只不过江,河,湖,泊凭借名气,引人注目,没有人注意我的存在。”清风儿听到了它的感慨,清风只能将它的声音送向远方。
??满怀着忧郁与希望,美好的希望不断使小溪获得勇气和力量。小溪继续孤独地走着,走着,穿过森林,穿过峡谷。它的生活就是这样,人尚且都难左右命运,怎能苛责小溪,要求它决定自己流向那里呢?
??它在蔑视什么?那不是明镜般的湖泊吗?你看那,榆柳环绕,碧波荡漾,柳浪闻莺,莲蕊清香,多少文人为它,吟诗赋歌。但是,停滞不前的湖泊,水质的混浊,如同一种病态的美,显得雍容而又有些憔悴。小溪站在山坡上拍起纯洁,雪白,清澈的水花,像是嘲笑湖泊,也像是自嘲。小溪坚定地说:时间的长河将证明谁是强者!
??这时,小溪已饶过山脚,它忽然发现自己走进一个新环境,一个充满爱和赋予幻想,一个充满新奇生命力的,一个银白色的天地。“啊!月亮姑娘,她看见我了,她听见我的潺鸣声了!”小溪幸福地欢呼着,数不清的漩涡,在月亮姑娘柔漫的裙边,溅起晶莹的水花。小溪的需要是何等微不足道啊,一捧清辉以外,它不再奢求任何东西。世界上有谁,会因为满足了它而损失了什么呢?
??很快月亮姑娘又飘过去了。但小溪已经感觉满足,幸福在小溪心头荡漾,在它的心底回响,虽然这幸福,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已经熔化在水波里。它笑着,跳着,腾跃地奔流,泛起的水珠,谱成优美的自然交响乐章。小溪唱道:
??难忘的峡谷,青青的草地。
??寂静的山林,辽阔的大地。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不求名闻天下,只要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独善其身的准则,充满闲情逸志。看天地之间,小溪奔流不息,心境宁静欢乐,献身大自然是小溪能动的本源。生命价值的真谛,不再是名人名家,力求自由自在。“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多一些自我境界的提升,少一点物欲沉沦。
??你看那,著名的多脑河,横贯欧洲大陆,流经多少名城侧畔,石堰把它束缚的多紧,水坝把它管辖的多严,这一切的一切,使它磨练的市侩和老于人情世故,在它身上,那里还看得出来,发源地晶莹纯洁的原貌。同流合污,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
??回归大自然吧!
??生命的曙光在那里……
??
??小溪在夜雾中穿行,步履匆匆,谁也无法让它停下来。流淌是小溪的权力,服务于大自然是它不可推诿的责任。在漫漫途中,小溪思索着,任你世间纷争,我自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小溪不再彷徨,不再遐想,不再欢笑,也不再忧伤,它默默地踏着坚定的,淙淙的脚步,流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