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问题能提出来说明你年龄还小,或者说心里年龄还小。凭什么你写的东西别人就一定要看?你辛苦不辛苦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我这样回答你,你一定觉着我特别刻薄。但现实比我的语言更刻薄。不管你是不是原创,不管你花费了多少心血,如果读者不认可,对他人无益,那么你的付出就等于白瞎了一样。
当然,你完全可以坚持自己,勇敢地走下去。至于有没有人看你的文字,有没有喝彩和赞美,就没有必要去追究了。
所有功成名就的人无一不是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的强者,如果你没有这个定力,缺乏这个勇气,创作道路会越走越艰难。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物我两忘的境界是码字的人具备的基本功,但愿您早日修成正果!
您觉着我说的有道理吗?
《鸬鹚》是写什么的散文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描绘了一幅幅动静交融的美丽图画
《鸬鹚》系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1课,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郑振铎先生。作者依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为我们逐次展现了三幅洋溢着水乡风韵的优美画面。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渔人闲憩图”。作者在这里精心撷取了几种颇能反映水乡特征的景物,“夕阳映照下平如明镜的小湖”、“几棵垂柳”、“一望无垠的稻田”、“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悠然的渔人”、“待命的鸬鹚”,着力营造出一种恬静、悠闲的氛围。随后,作者笔锋陡转,一幅“鸬鹚捕鱼图”展现在我们眼前。随着渔人的“一抹”,训练有素的鸬鹚纷纷钻进水里。湖面开始荡漾,浪花开始跳跃,渔人开始忙碌。鸬鹚更是上钻下跳、翻腾不迭。小湖洋溢着一派活跃、欢腾的景象。最后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最具国画意味的“渔舟唱晚图”。袅袅四起的炊烟,渐渐暗淡的天色,恢复平静的湖面,衬托着荡桨归舟的渔人,把我们再次带入了恬静、平和的意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