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云南德钦号古树十八山普洱茶(六大山头古树普洱)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04 06:12   点击: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六大山头古树普洱

普洱茶山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指的是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六座山头,新六大茶山指的是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景迈六座山头。

2. 最古老的普洱古树

老班章,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界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誉。老班章现有古茶园约5000亩,自古以来,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原生态植被多样性文化保存完好。时至今日,老班章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没有遭到人为破坏,不使用化肥、农药,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老班章茶气刚烈,口感厚重醇香,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其苦味、涩味较重,苦涩退化快,回甘生津,杯底带蜜香,香型在兰花香和花蜜香之间,且饱满耐泡。

3. 10大山头普洱古树茶

无量山是普洱茶原产地、主产区之一。无量山200多个彝族村寨和其他少数民族村寨,在唐朝时期就有很多的优质普洱茶出品。现代呈现野生单株古树茶、古茶园、新茶园并存发展态势。

无量山古树茶的品质绝大部分是非常之好。尤其优质的古树生茶品质最佳。“下关茶厂”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大厂之一,原料大多产自无量山。

无量山属于横断山脉,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因此,无量山普洱茶口感因地势区域不同有所差异。很难以单一口感为代表。这也是为何无量山是普洱茶的主产区,但无量山在普洱茶名山头中很少提及。

无量山古树茶和其他山头对比,各有千秋。无量山古树茶的环氧芳樟醇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山头茶,花香、清香更为突出。无量山古树茶具有独特的“花香”。并且回甘久远,满口生津,汤质饱满,山野气韵和喉韵十足。

4. 普洱5大山头

景迈山。众所周知,普洱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保山等地,各个产区又是以不同山头命名的小产区构成,如西双版纳茶区知名山头代表有江内的易武古茶山,江外的布朗山,临沧茶区的勐库大雪山,普洱茶区的景迈山、困鹿山、老乌山等等。

5. 普洱名山古树

特点

古树晒红茶略带淡淡的青涩味,花香自然幽雅,留杯不张扬,茶汤橘黄透亮,叶底黄褐鲜活,甜滑顺口。陈放一年左右,青涩味渐去,带甜味的花香更显,汤色加深。存放三年后,香气馥郁,汤色橙红,此时茶黄素与茶红素得到有效转化,品饮效果非常不错。有一定年份的晒红香气陈中带甜,汤色深红,口感醇滑。

古树晒红茶香是隔年香,具有类似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刚加工完成的晒红有青涩味,口感不是最佳,经陈化后,香气口感会有明显的提升。存放几年后,还会产生陈香,别具特色。

6. 普洱六大古树茶山

普洱茶的十大名寨是:老班章,那卡,冰岛,刮风寨,弯弓,昔归,麻黑,困鹿山,曼松,老曼峨。六大名山有古和新之分,古六大茶山是:易武(曼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新的六大名山是:曼诺、勐宋(包含勐海和景洪)、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古和新的区别主要在于面积和树龄上。

7. 普洱古树大树

用在茶上读cong第一声。

老枞茶属于名优稀缺茶品,是茶叶中的佼佼者,老枞茶指的是采收具有一定年成的茶树鲜叶制成的茶品,而这个年成指的是30年或50年以上,因此老枞茶从产量上来说,比较稀缺,同时内含物质也十分丰富,制成的茶品,滋味醇爽,且韵味十足。

枞的本意是指茶树,老枞就是有些年份的枞,新枞就是刚种没几年的枞,新老是指茶树的年龄,就跟普洱茶所谓的小树、大树、古树一样。

8. 云南普洱六大山头

传统上普洱茶并没有十大山头的说法。而六大山头的讲法是古则有之。攸乐、易武、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是著名的澜沧江东岸古六大茶山,俗称江内古六大茶山,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六大茶山”。这些茶山历史悠久,在清朝初期就名传天下。

所谓的十大山头,无外乎是今年消费者比较熟悉和喜欢,价格比较高的山头而已。其实也并没有谁来定名。所谓区别应该是产地不同而已。那么当然所产出的茶的味道也不一样。

易武茶山: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茶山的古茶树种群较为单纯,大都属普洱茶种。易武茶山面积较广,因此又称易武茶区古茶树特点为:茶树分枝密,叶均水平着生;分枝级数较多,最多达四级;叶形多为长椭圆形,叶茎楔形,叶长叶宽脉对;色泽为绿或深绿色。古茶树分布在海拔900―1600米之间,山高雾重,雨量充沛,常年日照充足。

另外土壤的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植被保持完好,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等高大乔木,森林覆盖率高,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

一些资深的普洱茶品尝家都清楚,若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茶山大叶种普洱茶实属最佳。也正因为易武茶的天生丽质,古六大茶山贡茶大都产自于易武乡周围,一些茶商在制作茶叶时,常常在包装上注明易武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方面都一跃为古代版纳的茶山之冠。

悠乐茶山:

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束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

革登茶山:

位于勐腊县象明乡西部,革登茶山区域的海拔最高点是山神庙为1950米,最低的磨者河与小黑江交汇处最低海拔565米,悬殊的海拔差异,构成了立体型的气候奇观,其气候大致分为三等:一是低海拔温暖型,二是中海拔较温暖型,;三是高海拔偏冷型,古茶区山高谷深,冬季雾多,云雾缭绕,区域内常年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20C。土壤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土、紫色土.土质都呈微酸性反应。土壤pH值4.5-6.5之间,所以以香型特殊而著称。

倚邦茶山:

倚邦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临易武茶山,

倚邦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今天走进倚邦,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还能看到茶号遗址、大庙基台、土司府的柱脚石、“龙脊背”石板街、普洱府的茶令牌,乾隆皇帝的敕命碑,这些遗物、古迹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它曾有的辉煌。

莽枝茶山: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与革登茶山相联,相传是诸葛亮埋铜(莽)之地,所以取名叫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清朝茶山的鼎盛时期,莽枝茶山年产茶叶达万担之多。现在,从茶山上的那块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天的碑石刻文中,还可以隐约感到当年茶山兴旺发达的景象。

蛮砖茶山:

曼砖古茶山,又称蛮砖,现称“曼庄”,为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位于今勐腊县象明乡南部,包括今象明乡的曼庄、曼林两个村委会辖区。

“曼(蛮)砖”一词,自明末清初以来,几乎凡涉及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史籍、散记,都会提到。,曼砖茶山所产之茶品质好,而且是最早形成规模、产量较大的茶山之一,显示了其在六茶山中的重要地位。据记载,古茶园最先为当地土著人“本人”的先民开垦种植。

清朝初午后,大批石屏等外地人进入,与当地少数民族茶农共同种植发展茶叶,清乾隆时期六年已形成较大规模,达到兴盛,茶山的茶园面积达到1万余亩,茶叶年产量最高达200多吨,其茶箐多数运往易武加工成“圆茶”外销。

曼砖位居六大茶山中央,沿茶马古道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曼砖茶山古茶树古茶园在海拔565-1540米之间都有分布。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云雾缭绕,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优越。

现今曼砖古茶山仍保存有2930亩古茶园,古茶树大都生长在茂密的森林中。茶树品种较杂,以云南大叶种为主,还有当地人称之为“柳叶茶”的小叶种,约占古茶园总面积的1/4。这里的古茶树大叶种茶,芽叶肥厚、大茸毛多、持嫩性强,茶叶香高持久、滋味浓重,内含物丰富,为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材料。

扩展资料

常喝普洱茶的好处

1、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

2、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养胃、护胃。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黏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4、消炎、杀菌、治痢。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茵作用,浓茶汁日服10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5、抗衰老。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丰富的茶多酚帮助肌肤抵抗衰老。

6、普洱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毒、通便。普洱茶能够调节肠胃,使肠胃恢复正常功能,解决因便秘引起的痘痘以及口臭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