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喜欢“赋”吗?能推荐几篇以供欣赏?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06-17 22:27   点击:69  编辑:于蕊   手机版

不喜欢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赋”这种体裁的。尽管有人说赋佶屈聱牙,有人说赋劝百讽一,但是这些评价都不足以掩盖赋的光芒。

在此就给题主推荐几篇不太热门但是却值得切磋琢磨的赋作吧。

1.《闲情赋》陶渊明

对于被称为“白璧微瑕”的闲情赋,我个人绝对是首推的。因为只有读过了《读山海经》和《闲情赋》之后,认识的陶渊明才是完整的。

《闲情赋》全文以作者的视角铺陈,描写的是对于一个女子的歆羡之情。其中最著名的段落就是“十愿十悲”,“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这样的句子,比今天的情歌要婉转哀怨许多。

虽然说《闲情赋》的主题可能是陶渊明抒发政治抱负,但是作为一首抒情言情的小赋读来确实是别有风味。

2.《狎鸥赋》唐代黄滔

“尔乃瞻雪影,缅风翎。曲得其情。此旷荡而来依别派。不言而信,彼联翩而飞下回汀。”黄滔笔下的鸥鹭高洁而又自由,读过之后让人感觉骖风驷霞,神游四海之内。《狎鸥赋》虽说是与海鸥玩赏,但是实际上却是写出了一种高雅绝不和光同尘的气度和境界。

“扫尘绪以皆空,那虞触网。负身弓而不绾,讵肯惊弦。则知蝉蜕是非,羽翔凡俗。岂鹰扬于霄汉之外,乃鹗立于烟涛之曲。”与君共勉。

——

四点我们继续:

3.《江赋》西晋郭璞

前段时间吧,有一首网红歌曲叫做《生僻字》,引来了一阵新的汉字学习热潮。但是读过《江赋》以后完全可以呵呵一笑。

你打开百科看到的《江赋》完全就是生僻字+框框的组合。然而,用字的生僻并不影响阅读体验。郭璞铺排文采,竭尽所能描写长江的波澜壮阔,物产丰富,地灵人杰。其中也不乏绮丽唯美的句子:

凌波纵柂,电住杳溟。䨴如晨霞弧征,眇若云翼绝岭。倏忽数百,千里俄顷。飞廉无以睎其踪,渠黄不能企其景。

我不懂这个晨霞弧征和云翼绝岭是如何的场景,我只知道这不是人间之物。

——

马上上地铁了继续写。

你有没有写过一首诗,一曲词,一首歌?来纪念不期而遇的一个人?

[原创图文]新诗•这一刻

作者/海魂009

哪有这样的旅途

哪有这样的奔波

哪有这样的轮回

哪有这样的执着

终站的停留

抚摸着胸口

一生的祈盼

始终记得今天这一刻

寒风吹乱了鬓发

皱纹爬上了面额

沧桑夺走了容颜

心中却唱着少年的欢歌

如痴如梦

如泣如歌

如海波涛

如风掠过

儿时的笑声

在头顶飘过

阴暗的天空

看不见白云朵朵

丝丝凉意

在胸前穿梭

嘶哑的声音

踏着时光走过

漫天飞雪

扰乱了思绪的脉络

绵绵细雨

是感动苍天化泪为歌

泪洒衣襟

再把当年的故事叙说

激荡的温情

终能把重山峻岭穿越

——2017年10月28日

经常写,诗歌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自我隔离七天,先看几本短篇小说,一天一本那种,大家有什么推荐?

1、叶广芩的《采桑子》。一部由一系列短篇组成的家族小说,讲的是满清贵族家庭在清政府被推翻后的悲欢离合。小说写得很厚重,有种沧桑美。

2、陈麒凌的《你是我久等的归人》。由18篇短篇故事组成。故事很温暖,基调较明快。

3、陈麒凌的《一念,半生》,也是身边小人物的故事。文字很灵气。

隔离7天,强烈推荐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一书来看。《罗生门》是一本收纳了芥川龙之介许多著名作品的小说集,其中包括了他的成名作,《鼻子》《罗生门》《竹林中》等作品。

这个深谙人性的作者,擅长把人性的罪恶剖析得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有人说他是在人性阴暗的地方,发掘出摄人心魄的美。读他的书,有助于你在短时间内认识人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对待人性的黑暗。

接下来简要的介绍一下芥川龙之介和他的作品。

芥川龙之介,何许人也?

芥川龙之介出生于东京,亲生父亲经营着牛奶牛奶业,他的母亲在生下他8个月后精神失常,川龙之介的童年几乎是陪着他发疯的母亲一起生活,悲惨的童年造就了他阴郁的性格。芥川的亲生父亲对他并不上心,所以很快就将他交由舅父收养。舅父家比较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芥川龙之介很早就接触了日本和中国的古典文学。这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芥川龙之介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极大兴趣,为他后期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在日本受到高度的认可,他将人性剖析的非常透彻,受到一众读者的喜欢。许多专业作家也对他极为赞赏。日本著名文学家荒正人评价他:芥川代表了从大正到昭和元年,日本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一面。

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芥川龙之介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他采用虚构的写法从古典文学中挖掘体现现代人道德准则的故事,从而对人性的本质发起拷问。

在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世界里,他认为人性本恶。人性的自私,贪婪,伪善,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小说中。于是,创作出一篇又一篇脍炙人口,令人震惊的短篇小说。

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是源于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的结合。看过电影的小伙伴一定会震惊于黑泽明导演对于事件的诠释,如果你对这部电影也感兴趣,那么强烈推荐看一看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

《竹林中》讲述的是一个男子被凶杀在竹林之中,相关嫌疑人和目击证人的证词却有极大的出入,从而不可能还原事实真相。但从每个人的证词中我们可以剖析出一个极为隐蔽的人性问题,那就是自私。

无论是强盗多襄丸还是死者的妻子,抑或是死者本人,他们都存有私心,从而刻意美化自己的行为。

多襄丸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勇敢健壮的强盗,为的就是能够在众人面前体现自己的英勇,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决斗的场面,为了表现自己,甚至不遗余力的夸赞死者武艺高强,这可笑的行为,在常人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但放在这个故事里,你就会发现这不过是强盗多襄丸在临死前美化自己的荒谬手法而已。

而死者的妻子则为了表现自己的忠贞编造了一堆谎言混淆视听,把所有的罪孽归结于丈夫轻蔑而憎恨的眼神,苟且偷生的她为了掩饰懦弱把丈夫塑造成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显然也是自私的表现。

而附身于女巫身上的死者的鬼魂,却把这件事情说成是自杀,完全是为了保存颜面,他没有勇气面对妻子被凌辱的事实,或者是为了掩盖被强盗打败的丢脸事件,所以用自杀美化自己的死,又是何其荒谬。

从《竹林中》我们便能够看到芥川龙之介的文学造诣之深。当然,仅仅是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并不能完全知道芥川龙之介究竟对于人性有多透彻的了解。

所以强烈建议读一读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集,看看其他故事。或许你可以在《鼻子》《南京的基督徒》《枯野抄》故事中找寻到你想要的答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