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合禅意之二的诗朗诵配乐
推荐这首……
爱之梦 理查德·克莱德曼
%B0%AE%D6%AE%C3%CE+%C0%ED%B2%E9%B5%C2%A1%A4%BF%CB%C0%B3%B5%C2%C2%FC&lm=-1
二、求一篇有关品茶的作文
品茶
我是个对吃喝不太讲究的人,对各式菜肴来者不拒,杂食;也喝茶,普通龙井而已,我觉得龙井有股纯正的清香茶味,尤喜茉莉龙珠,茶香里又有股茉莉花香,沁人心脾。每次上班,先泡茶,一小撮茶叶,泡好了,先搁着,等到口生渴意才想起泡好的茶,一口下去,总要喝掉半杯或大半杯,有时茶都摆凉了,只好倒掉半杯,再兑上热水喝。我习惯了粗茶淡饭,喝茶只为解渴,吃饭只为填肚,从不讲究。
有一次邻居老陈约我们到他家喝茶。老陈是个退休干部,房屋不大,但布置雅致,爽心悦目。桌上有一套紫砂茶具,老陈展开茶杯,用热水冲过。拿出上好的龙井,先让我们嗅嗅,果然茶香扑鼻。然后泡上一壶,稍过片刻,给每人斟上一杯。我只觉得小小茶杯,酒杯大小,还不够我润润干燥的喉咙。老陈说,喝酒是喝的热闹,而品茶品的是情调。啜一口淡淡香气盈满鼻息的茶汤,轻轻含住,唇舌间立刻有一种清沁的感觉顺着舌尖向两腮漫开,直至整个心脾都被洗过似的清洌。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谈心,茶香伴着浓情,那感觉又温馨、又惬意。我就知道,老陈是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这样的品茶活动令我心向往之,每逢周末,转到楼下,遇上相熟相得的邻居就约到老陈家喝茶谈心,偶尔下下棋打打牌,我也才懂得,“喝茶”和“品茶”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不久我也买来一套青花的茶具:一把小壶,一只功道杯,另有两只茶杯,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皆是素朴的颜色画着富贵牡丹,原本适合浓妆渲染的牡丹,用淡色画来,不浓烈,却与泛青的瓷色极配。每天下班回家后,脱卸下一天的疲累,茶便是最好的安慰。茶在于我,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感觉。我甚至无需掩饰内心对于茶道认知的空白,堂而皇之流露出对茶的无比喜爱。
茶叶的选择上,我也开始讲究,在于精而不在多,追求“香高、味醇、形美、色艳”,春夏多龙井绿茶,秋冬多祁门红茶,偶尔也问津乌龙、银针、碧螺春。且以龙井为最爱,此茶形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匀齐,象一片片兰花瓣,其色泽嫩绿或翠绿,鲜艳有光,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甘甜。若将茶叶在玻璃杯中冲泡,则叶片嫩匀成朵,一旗一枪,交错相映,茶汤清碧,悦目动人。其中明前茶、莲心茶、雨前茶、旗枪、雀舌等珍品尽皆被我品尝个遍。
喝了多年的茶,由当初的牛饮,到学会慢斟细品,其间可堪玩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代,朝气蓬勃,凡事只图个痛快,虽喝茶,亦只能是如牛饮水,哪里耐烦那些个繁文缛节?随着阅历的增加,心境也随之变化,由粗砺渐而细腻,不知不觉中喝茶的方式与心情也便起了变化,也渐渐地悟到茶是用来品的,不但要用嗅觉、味觉、视觉去品,更要用心情去品。
鼻闻清香,舌品甘苦,眼尽云雾,心溶清水……喧嚣了一天的身心,此时此刻,在一种淡淡的温馨里舒展,我自淡定从容,一种惬意油然而生。
三、初中作文 《品茶》600字
以茶待客,历来是有数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中国的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叙友情、重俭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
我虽然不怎么喜欢喝茶,但是我觉得茶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记得有一次,我如约去参加一位同学的生日派对,派对上的饮料都不怎么好喝,于是我只好点了一杯茶水。这是我第一次喝茶,也不知道好不好喝。茶水端上来了,我怀着好奇心端起茶杯,想尝尝茶的滋味。
我先抿了一小口,觉得有点苦;又抿了一口,一阵阵怪味袭上心头;我再抿了一口,我已经受不了茶水的苦味了,我恨不得马上把茶水倒掉。
我把茶杯递给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同学,让他也尝尝茶水的苦味。可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一边喝,一边还笑嘻嘻地说:真好喝,真好喝……我惊讶地问他:难道你不觉得这杯茶水很苦吗?他说:虽然我觉得苦,但这茶水里还蕴藏一丝暗暗的甜味须要你去细细品尝,慢慢体会。我连忙接过茶水,想亲身体验一下茶水里的甜味。我鼓起勇气,抿了一口,真神奇!苦滋滋的茶水里竟然真的隐藏着一丝淡淡的甜味。我再喝了一小口,从中寻找着那一丝淡淡地香甜……啊!味道好极了!
从此以后,我也喜欢上了品茶。通过这次品茶,我还懂得了"苦尽甘来"的道理了呢!这次品茶"品"出来的道理还真不小啊!
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俗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那五彩缤纷的茶俗,始终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情趣,在人们眼前闪烁,在人们的身边传播。
这个可以么,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