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至情致散文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0-04 23:58   点击:57  编辑:宗厚   手机版

在所有的中国节日中,中秋节是最优雅的。每逢中秋月圆之时、家人团聚,赏月、吟诗、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载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借助中秋抒发情感,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动情的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成为千古绝唱。赏雅月、吟雅诗、品雅食,在中秋之夜中国人的雅到了极致。

若论中秋雅兴,求今不若仿古;若论古时佳节,华美不过宫廷;若论宫廷节庆,讲究不过帝王;若论帝王览月,雅致莫过乾隆。乾隆爷最讲究过中秋佳节,其原因是他生于康熙十年八月十三,正直辛年,后来又在卯年即帝位,因为兴卯有缘,他的诞辰又于“迎节”之日,蟾宫玉兔又昭和卯字,所以每年的中秋都非常热闹。但逢佳节,除去祭祀、拜谒等宫廷礼俗,皇室活动一如民间,食饮、赏月、嬉戏玩耍、谈古论今诸般甚是欢乐,恰恰乾隆帝又最是一个风流倜傥、善解风情之人,品茗赏酒,吟诗作对这番雅事多有造诣,皓月当空,情致景致,这团圆佳节过的便更是独具兴致,讲究非常。

今年的中秋节该怎么过才能不少雅兴?这想必是眼下最令人苦恼的难题。经历了整日的奔波忙碌,人们无不希望在这一天远离尘嚣,度过一段安宁祥和又别具一格的团圆时光,而这种温馨典雅的气氛却早已不仅仅是几块香甜的月饼所能供给的'了。近日故宫博物院依清廷古方还原而成的清宫宝藏普洱贡茶,由当年清宫贡茶老号瑞贡天朝第五代传人车智洁亲自监制,选取明前好料、沿用当年贡茶工艺采制出纯料生饼,时过百年承载着故宫皇家食饮节庆的高雅文化气质旷世而出,恰为即将到来中秋佳节献上了一份致雅的厚礼,不失为苦于寻觅佳节尊享的雅士们的一道福音。有此至宝,今年中秋可得帝王尊享。

“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乾隆帝初见时便盛赞普洱贡茶有加,但逢中秋佳节,他也最享受于品茗邀月,纵抒豪情的畅快。基于满清皇室饮食习俗及乾隆帝浓厚的爱茶之情,“夏喝龙井、冬饮普洱”彼时已在清宫蔚然成风。时至中秋,清空冷月,室外已颇有寒意,加之月饼糕点甜脓油腻,此时若斟上一杯宫廷热普洱,温淳暖身,又能化油消食,则倍添团圆佳节温馨典雅的美意。遥望明月,良辰美景,佳人相伴,再得沉醉于宫廷贡茶普洱岁月凝练的浓醇茶香中,体味天伦之乐,实乃人生一大享受。

可惜这样的人生乐事无论溯源何时,倘无乾隆爷这般的尊贵高雅,便是如何的风流才子也难觅其中的快活。月是一样明,景是一般灵,唯独手中一捧贡茶香茗,非是人中蛟龙,想必终其一生也难得把盏言欢。

好在今人有幸,无需再倒古人的覆辙。

故宫博物院本着振兴民族文化的坚定责任感,肩负弘扬国粹的历史使命重整托出的宝藏系列普洱贡茶,依照清廷古方,依托贡茶老号传世工艺秘制而成,所复活的两款茶叶参照清宫帝后的玉玺,命名为养心殿宝和皇后之宝,融入了清宫宫廷文化的尊贵气质,又不失民粹还粹予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理念,且只限量采制1600套,消弭百年珍宝元神重现。

明月昭昭,普洱悠悠,香茗美景,把盏言欢。此优雅闲情,想来怕是那乾隆爷今朝纵然在天为仙也定要眼羡三分吧。

茶与人生的散文随笔

夜深了。冬夜的寒意和困倦,渐渐地向我袭来――

我放下手中的笔,站起来走近书柜前拿过茶叶盒,取些许茶叶放入杯中,沏上一杯浓茶,以此驱散冬夜的寒意和困倦。

放好茶叶,倒上开水,杯子中的茶叶,立即上下翻滚。我坐下来,双手抱着茶杯,凝视着杯中的茶叶,待温水平静之后,杯中的茶叶慢慢地分散开来,有的停留在原处不动;有的不断上升;有的慢慢下降;还有的早已沉在了杯底。

大约四、五分钟后,我打开了茶杯盖,顿时,茶香四溢,满屋飘香、扑鼻而入――

此时,寒意和困意全无。我呷了一口浓香的热茶。再次凝视着杯中的茶叶,使我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茶――亦如人生。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畅想和畅谈三种“茶”的寓意人生。

一种人生如悬浮之茶,一种人生如消沉之茶,一种人生如翻动着的茶,茶的结构形状各异,不尽相同,色泽因各种茶的品牌而定,有绿茶、红茶、青茶等,但今天使我深有感触的使茶如人生的思绪,不知能否给诸君带来相同的感悟?

积极向上上进之人生

积极向上和上进的人生,如同这杯中上升着的茶叶,无论它们原先处于哪一层面,哪怕是被水冲进了杯底,它们都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力气,将心中那个载着理想的小气泡慢慢变大,孜孜不倦,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它就毫不迟疑地往上升。或许在中间小息片刻;或在中间它们遭遇挫折,心中的气泡暂时的破碎,停留一会儿,折回杯底。然而,在它们的心中深埋着一个梦想,一个精神寄托;于是,它们不甘落后,不甘沉沦,梦想依然在心中成长。

当我看到它们怀抱着自己的“气泡”攀升到茶杯的顶峰时,使我不仅联想到我们的人生,不仅仅是怀着美好的梦想,而且,也要勇敢地、有勇气地去攀登人生的高峰。

那么,深埋在每个人心底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呢?十年寒窗的苦读又是为了什么呢?我们应当扪心自问,并非都不知,所谓人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境,坎坷崎岖,只是有的人生,遇到挫折,不进则退,有的人生,遇到曲折,不思进取,而有的人生,遇到艰难险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征途有艰险,一直勇往直前”。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英勇气概,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时刻牢记着自己的理想、奋斗目标,力求上进,不断探索和探求,使其达到人生理想的彼岸!

消极沉沦下沉之人生

消极沉沦下沉的人生,犹如茶杯中的或盘旋着的、或直线而下的茶叶一样,它们大都有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它们却不愿意奋斗,不愿付出,将心中仅有的梦想的“气泡”抛弃;这种人生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少见。他们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坐享其成、坐吃山空;要么破罐子破摔,要么是扶不起的阿斗,要么是糊不上墙的一把烂泥,在遇到困难时,不是积极地去寻求xx困难的方法,而是怨声载道一蹶不振,就此消极沉沦,躺着尿尿流哪在哪,自怨自艾,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背着一身沉重的沉沦包袱,戴着自缚的.精神枷锁,不思进取,不分青红皂白,存在糊涂思想,敌友不分,是非不分,不从自身找问题找原因,一味地抱怨社会,仇视社会,自我感觉良好,似乎人人都跟自己过不去,原本有一个不错的人生,被它们慢慢地挥霍一空,不知不觉把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于是乎 ,也将是它们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就像这沉于杯底的茶叶一样。

处两者之间的之人生

这类人的人生,如同那些飘飘悠悠欲浮不能,欲沉不甘之茶叶,它安于现状,或自我满足,或不求上进,或自认无能,于是乎,就有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会打洞”的想法。对于这类人,也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另一类型的人,抱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不明辨是非的态度,好像墙头上的草,东摇西摆,挂羊卖狗肉,东倒吃羊肉西倒啃骨头,随声附和,敷衍了事,敷衍塞责,也就是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说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又或者说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就是抱着与世无争的“老好好”的处世态度,反正是世间的各种好事坏事,都跟自己沾不上边,自求自安,抱着“有智吃智,无智吃力”的态度,也难怪这类人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也不会做出“引火烧身”的迨拢正所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么顺风顺水走完自己的一生,要么窝窝囊囊地了却此生,归根结底,要德无德,平平庸庸地消耗一生。

我端起茶杯,连同那上浮的茶叶一起喝进口中,慢慢地细心地咀嚼着那曾经奋斗的茶叶,它先是涩涩的,有一种淡淡的苦,然后慢慢的它驱赶了我冬夜的寒意和困倦,温暖了我的心,给我带来了无法溢于言表的激情和热情,它就像那奋斗的人生---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黎明,我推开两扇窗,一缕冬日的朝霞射进窗来,我的思绪随即飞出窗外,放飞“茶如人生”的翅翼,腾飞在鲜嫩绚丽的霞光里,迎接崭新的人生历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