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业一壶茶,前一句是:万丈红尘三杯酒。
释义:
酒是火做的水,茶是土做的水。
红尘中纷纷扰扰的事情,在三杯两盏淡酒里谈过;世上任何的霸业雄图,午后一壶茶里消磨。
茶是一种生活,酒是一种生活。都是生活,即使相差太远,也有相通的地方茶不醒人人自醒,酒不醉人人自醉。想喝茶,你是想静静,静静的思考;想喝酒,你是想昏昏,昏昏的沉睡。
出处:“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出自国学大师翟鸿燊 的《大智慧》。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这句话便是修行的一种态度,滚滚红尘,若能看淡不过三杯两盏,千秋大业若能看开,不过如一杯清茶般浮沉!
酒,炙热、激烈,如人性的阳面,茶,温和、淡远,如人性的阴面。
青山秋水一壶茶的上一句是蓝天春风八面屏。
这两句话是个现代诗,没有出处,没有作者。
又像是一个对联,反正无法考证。
青山秋水一壶茶。更像是一个悠闲的画面:
秋季在青山绿水旁,沏一壶好茶,很悠闲,很诗意。应该是对一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关于水的优美文章一段就够了
水
我爱水。
雪芹先生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将女儿比作水,是因为水是日月山川美秀之气所在。
最能体现中国文人性情的,莫过于山水画。山水山水,水必不可少。那林间淙淙的清泉,那峰顶汇聚的细流,那石缝间涌出的地下水,都是山石流动的魂。画轴上,缭绕山间的雾气,顺山势而泻的白练,都是最轻盈的灵动,是山的生命。缺了它们,山也就没了灵气。江南的山一向以灵秀著称,也正因为江南多水,可“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在诗人眼中与水同行便是与自然的亲近,于是屈原笔下隐于世的渔父,也成了历代文人吟咏追慕的智慧、大悟之人,与世无争,心境开阔。是不是水的灵秀洗涤了他们心上的尘污,让他们眼明如水?“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便是渔父的境界,也是水给人的一种韵味享受。
但是水之美不仅仅在于灵秀。《河伯》一篇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忘归,惟极浦兮寤怀”,便是诗人面对磅礴的黄河水的联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颠簸自天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高耸入云的峰顶,积雪一滴一滴地融塌,最终汇成湍流,一泻千里,何等气魄!何等壮观!
然而最美的水,不在山上不在河中,而在海里。在这儿,水显出了它最令人赞叹的一面:博大。俞伯牙的师傅是了解海的,他让俞伯牙一个人面海三天,海天间那浑然天成的壮阔气象,终于让他奏出了千古绝音《水仙操》。作为一个渺小的生物,有谁会不慨叹海之大、海之阔?但只有真正地去品读海的意蕴,才会真正回味出那份朴实无华那份豁然开阔那份浑厚深沉。
水是美的,它的意蕴让我陶醉。而我爱水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水,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是最应珍惜的资源。这世上因为有了水才有了我们人,人是无法离开水的。传说中夸父追日,一口饮尽大江大河,最终由于口渴而累死,抱憾千古。可见古人早已明白了水的重要性。然而如今,人们却逐渐忘却了这个道理,不再珍惜水。难道因为水的宽容大
度么?“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歌声曾回响不绝的地方,如今已成黄土高坡。难道只有当我们身处一望无垠的沙漠中,用手颤颤地捧起干瘪的皮囊,才终于领悟水的珍贵么?
不!水是人间至美的风景,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我爱水,更希望所有人都与我一样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