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种经典壶型对应的茶叶是什么
适合于盖碗冲泡的茶都可以,比如说最为常见的铁观音茶叶,正山小种茶叶,金骏眉的茶叶和各种岩茶,甚至包括普洱的生茶,熟茶都可以。因为盖碗的种类有很多,有马蹄姓盖,碗斗笠行,盖碗元宝行,盖碗这些盖碗儿只是材质有可能不同样式,有可能不同,但是他们的所使用的方式大体都是一样的,而兼容的茶叶也都是比较全面的。
2. 茶壶有多少种经典壶型
明式紫砂壶的类型:
明紫砂提梁壶。
明-筒形壶。
明-嵌盖大圆提壶。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整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紫砂陶品种繁多,紫砂茶壶尤其以其独有的实用性与艺术鉴赏性相统一的特性,成为传世精品。
3. 茶壶都有哪些壶型
圆形壶最实用
圆形壶,最常见,显得朴实无华,但却是初入门者可以用最合理的价位买到的壶。
高身小口壶,适合泡发酵茶,但过高茶则失味,如普洱、红茶等,需要高温焖,选用这样器型的壶是为了使茶香更甜醇、滋味更醇厚;
矮身大口壶,适合泡不发酵茶,但过矮则口盖易溢,如绿茶、铁观音、龙井、碧螺春等,能够在8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充分展现茶特有的清香和清爽滋味。
圆形壶也最能把乌龙茶的香味泡出来。乌龙茶茶叶呈卷球状,圆形壶为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舒展。若你爱喝乌龙茶,那么买圆形壶最实在,因为圆形壶泡茶注水之后,圆形的器壁可让水在壶里顺流而转,能更温润地将水与茶叶紧密结合,有利于发茶。
4. 茶壶的款式种类
西施、石瓢,仿古都是可以选购的紫砂壶。
紫砂壶的种类主要有
1.石瓢
传统经典款式,历代名家制作较多,风格各异。石瓢可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
2.西施
壶钮圆润如宝珠,壶流短而略粗,仰挺有力,造型古朴大气。
3.掇球
壶身是一个大球,壶流一弯半,其口小根大,壶盖是半个球,而壶嘴及壶则是截取球上的一个壶。
4.供春
以树瘿为形,成为紫砂花器中的典范之作。
5.思亭
若论小巧精致、线条流畅优美者,无出其右。
6.仿古
仿古,是紫砂壶经典器型之一,最初应为“仿鼔壶”,是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创。 此壶与西施、石瓢并称为三大经典,
5. 壶型与茶叶
鸣盏全新带电陶炉的茶艺壶,可以吗通吃所有茶。
一机可以满足日常烧水、煮茶、清洗,节省茶桌空间,让喝茶更加方便与有趣。适合现代人的生活。
将泡茶步骤化繁为简,点缀和节省茶桌空间,满足日常所需。
在茶台、边柜、茶桌,选个你喜欢的地方,放上它就能饮茶
6. 茶壶的款式及特点
掇球壶
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型是壶钮,壶盖,身壶。该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石瓢壶
最早称为“石铫”,顾景舟时期后称之“石瓢”。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
7. 茶叶壶都有什么样的
茶壶:主要用来泡茶。
公道杯:用来盛放茶壶里的茶,便于均匀分茶给客人。
茶漏:常用在小壶冲泡乌龙茶时,放在壶口,便于置放茶叶,防止茶叶外泄。
茶筒:就是用来盛放茶艺用品的。
茶勺:原来在茶叶筒内舀取茶叶。
茶针:用来疏通茶壶的内网,保持水流畅通。
茶匙:用来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
茶夹:用来夹着茶杯洗杯,还可以将茶渣从壶中夹出来。
8. 各种经典壶型对应的茶叶是什么牌子
挑选紫砂壶和用紫砂壶来泡什么茶?按照正常思路是挑选紫砂壶,然后用紫砂壶来泡适合的茶,而适合的茶是否是自己喜欢喝茶呢?正确挑选紫砂壶的方法是根据自己要泡的茶叶来选择对应的紫砂壶。
例如自己喝滇红茶,要挑选一把泡红茶的紫砂壶。这样就有一条线索,根据这个线索来挑选来选紫砂的泥料和壶型。滇红的汤色稍深,适合颜色稍深紫砂壶的泥料,例如紫泥壶和朱泥壶,紫泥壶透气性好,烧成颜色紫红色,紫褐色,猪肝色等等较深颜色,氧化铁含量高伺茶性好,泡出的茶味道甘甜清香醇厚。朱泥壶透气性稍差一些,氧化铁含量不低,泡出的茶味浓香醇,茶汤的原滋原味比较足。从另外一方面来说,选择深色的茶汤来紫砂壶,效果会更好。
选定泥料的后来选择壶型,泡老茶或者熟茶或发酵茶叶,可以选择口稍小一些的经典壶形,如仿古,西施,石瓢,容天,潘壶,掇球等等。泡生茶,绿茶或者轻发酵茶叶,可以选择口盖较大一些的扁腹,西施,汉瓦,大口瓢等。
选定壶型和泥料之后,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去选择机器壶,半手工壶或全手工壶。
9. 各种经典壶型对应的茶叶是什么茶
1、半月壶
紫砂半月壶乃曼生所设计,是曼生十八式的经典壶型之一。曼生制此半月壶,警示世人:凡事,全则半,半则全,欲求十全十美反而不及。无为而为,反倒有益,退一步海阔天空,曲则全,枉则直。
2、潘壶
潘仕成,字德畬,清道光广东番禺人。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紫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紫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紫砂壶称为“潘壶”。所有正宗潘壶均应是朱泥小紫砂壶,一般是三款:高潘、矮潘、中潘。
3、西施壶
西施壶的首创者为徐友泉,原先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4、石瓢壶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5、仿古壶
紫砂仿古壶一说清代邵大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另说最早见于近代赵松亭按吴大徴授意所作。
6、井栏壶
井栏壶的造型源于井栏,一般分为高井栏、低井栏和方井栏。井栏壶寓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人们知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只有不断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7、掇球壶
掇球壶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掇球壶在盖沿、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子母线。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
8、秦权壶
秦权—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谁最早创制了秦权壶,不得而知。最早秦权壶采用的是环耳形把手,后来不知何人所为,改成了龙形把手。
9、掇只壶
紫砂掇只壶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
10、茄段壶
紫砂茄段壶的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以茄蒂为壶纽,生动有趣;气度饱满,将张力处理在欲破不破之间;流、把的呼应自然顺畅,静动如一。壶面充分表现出紫砂的种种优越属性,色泽暗淡沉朴,如紫水晶深邃,如古玉温润。
11、水平壶
以惠孟臣水平壶最著名,在广东福建盛行工夫茶时,壶内要放很多茶叶,仅用开水冲泡,茶汁出不来,还必须将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茶的外面,使茶壶浮在热水中,才能使茶汁泡出来,所以制作工艺必须精致,壶嘴和壶把的用泥必须绝对相等,壶漂浮在水面时壶仍保持水平而不倾倒,这就是水平壶名称的由来。
12、虚扁壶
此壶自明末即有,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行话“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从围身筒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3、笑樱壶
紫砂笑樱壶发自明代,型制沉重扎实,有种绝不妥协的硬汉风格,有行家以激昂之态。
10. 各种茶叶对应的茶壶
茶壶,不管是什么材质的壶,在茶叶的选用上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说,适合泡任何茶。当然为了对茶壶的保养,以及在喝茶中的美妙口感,在茶壶选择好茶叶之后,不要更换,如果泡绿茶的,就一直泡绿茶,泡红茶的,就一直泡红茶。 这样可以保持茶壶的香味,而不使茶味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