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花四方茶叶罐价格(青花四方茶叶罐价格表)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8 03:25   点击:29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青花四方茶叶罐价格表

海鲜 、 干海产品 宁波地处长江入东海口,海岸线纵长,是咸水、淡水交汇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极为丰富,因此海鲜味道特别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宁波是中国盛产海鲜的主要区域之一,黄鱼、带鱼、墨鱼、石斑鱼、香鱼、弹涂鱼、海鳗、梭子蟹、海虾、蚶子、蛏子、牡蛎、泥螺、贡干、海蛰、海带、苔菜等各类海鲜一应俱全。干海产品中数黄鱼鲞、明府鲞、红膏炝蟹、醉泥螺、虾干、对虾干、虾皮、新风鳗鲞、海蛰头、海带、苔菜、烤鱼片等最有名,宁波人很喜欢以此特产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宁波汤团。原名元宵,据考证宁波汤团始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用当地盛产的一级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令人称绝,因而享誉海内外。宁波民间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吃宁波汤团,以示欢乐、团圆、吉祥之意。一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总爱吃碗汤团以寄托思乡之情。自1982年起,宁波汤团已成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个点心品种。1997年入选为中华名点小吃。   宁波有外出经商的传统,随着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到各地开店做生意,也把宁波汤团这种食品传到各地,开起宁波汤团店来。现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安庆等地不少城市都开有宁波汤团店。宁波对外开放后,还把宁波汤团速冻出口。   水磨粉。亦称汤团粉,选用优质糯米制成,清香、滑爽,不仅是制作宁波汤团的主料,而且可制作元宵、麻团等各种糯米粉复制品,以及替代淀粉,作为冷饮制品中的凝聚剂。 溪口 千层饼  是宁波特色食品。在溪口制作千层饼已有100多年历史,它外形四方,内分27层,层次分明,金黄透绿,香酥松脆,甜中带咸,咸里带鲜,风味独特,食后令人口齿留香,百食不厌。溪口千层饼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特产品奖,成为中外游客品尝和馈赠亲友的旅游食品,特别是背井离乡的海外游子,都喜欢托回乡的亲友带些回去,以慰思乡之念。千层饼除畅销浙东一带外,还远销日本、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三北 豆酥糖  是宁波传统名特糕点,名扬江浙地区和海外。三北豆酥糖已有很悠久的制作历史,在100多年前始产于余姚陆埠镇。豆酥糖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能长久保持香、甜、酥、松的特点。现在,余姚的陆埠镇、慈溪的周巷镇 沈师桥和宁波升阳泰旅游食品厂为主要产地和生产企业。 三北 藕丝糖  与三北豆酥糖齐名,是宁波的土特食品,曾作为贡品充入御食。三北藕丝糖产自慈溪,在柱状外面,粘有黑芝麻或白芝麻,松脆香甜,风味独特。 奉化 芋艿头(罗汉圣果)  “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人们以吃过奉化芋艿头引以为自豪,可见这芋艿头非同寻常。奉化芋艿头盛产于奉化萧王庙镇和溪口镇,果大富含淀粉,香糯可口,可当零食,又可当点心,也可做“仔 狗(羊)芋艿煲”、“排骨芋艿煲”、“海鲜芋艿煲”等,成为一道特色菜肴。 茶叶  宁波有天台山、四明山脉绵境内,近海傍湖,雨水充沛,高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故茶叶品质优良,有“望府银毫”、“宁海第一尖”、“望海茶”、“瀑布仙茗”、“四明龙尖”、“沁绿”、“东海龙舌”、“四明十二雷”等优良品牌。宁波茶叶以谷雨前采制的最好,大部分采制时间在清明前后,它以色泽嫩绿、滋味鲜醇、甘洌生津、清香持久曾名扬国际茶博会。 羊尾笋干  奉化三大土特产名产之一,与水蜜桃、芋艿头齐名。由当地盛产的龙须竹笋加工而成,因其形如羊笋,被称作“羊尾笋干”,肉色清白透黄,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并具有消暑开胃之功效。可用于烤肉、白切或煮汤。 精制榨菜  榨菜盛产于余姚、镇海一带,质地脆嫩,色泽鲜艳,加工后香味独特,咸辣适度,味鲜爽口。余姚“美福”牌和镇海“铜钱桥”牌、“云”牌榨菜,除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以及美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外,还作为旅游食品精制成小包装榨菜,供应中外游客。清沁汤。统称万年青菜干或菜蕻干,传统特产。冬油菜在二、三月间,其菜蕻大量萌发时,取其顶端三、四节嫩尖为原料,放入沸水中煮泡二、三分钟,当三分熟七分生时,再晾干。由于特殊的加工工艺,鲜菜中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多未受损,所以它的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一般的习惯是做成一道很好的汤料。过去,多为家庭加工,作自己食用或馈赠外地亲友。如今,浙江海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卡依之”绿色食品中,清沁汤就是其中一个产品,供应宁波、杭州、上海等城市和海外许多国家。也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和作为馈送的佳品。 年糕  传统粮食复制品,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宁波一带民间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谚。宁波年糕以优质晚糯米为主要原料,洁白如玉、柔软滑糯,久煮不糊,进口不粘。宁波慈城镇、余姚三七市镇现为宁波主要年糕生产基地,“塔牌”年糕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和港澳地区。 邱隘咸菜  宁波特产,盛产于宁波鄞州区 邱隘镇,是闻名遐迩的“咸菜之乡”。用雪里蕻菜腌制,色泽黄亮,有香、嫩、鲜、微酸的特点,能生津开胃。既能生食,也可做配料。宁波民间有句俗话,叫“三天不吃咸菜汤,脚骨有点酸汪汪”,可见咸菜的作用。邱隘咸菜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创出许多名牌产品,如“大利”牌雪菜,采用真空包装和先进的保鲜贮存技术,使其畅销国内外。 奉化 水蜜桃  浙江省名特产,盛产于奉化市,已有近百年栽培历史。奉化水蜜桃色泽鲜艳,肉厚皮薄,芳香甜美,被誉为“琼浆玉露”、“瑶池珍品”。主要品种有黄玉露、玉露桃、玉露蟠桃等,每年六月下旬到八月鲜桃应市。桃果不仅是令人喜爱的时令水果,含有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糖、纤维素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能增加人体胆汁分泌,促进肠胃蠕动和治疗便秘等功效。桃仁还可入药。 杨梅  优质名果,与闽广荔枝齐名,早在汉朝(公元前206年—220年)已列为贡品,盛产于余姚、慈溪两市。主要品种有白种、红种、粉红种、乌种四类,以余姚三七市镇、丈亭镇和慈溪横河镇的乌种中荸荠种杨梅为上品,果大核小,汁浓味甜。杨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份,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本草纲目》中称其“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加工成酒杨梅,还可以解疲劳、散暑气、驱风湿。余姚生产的“大地”牌酒杨梅和象山的“永成”牌干红杨梅酒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余姚、慈溪两市还以杨梅为媒,在每年的六月底杨梅上市之际,举办杨梅节,开展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 天草(柑桔)  产于象山、宁海,品质优良,具有形美、色艳、汁多、香醇、味浓、耐贮运等特点,一般在十月分开始上市。象山县 “大象山”牌天草还被列为宁波旅游推荐商品。 草莓  由于独特的气候,宁波的奉化、慈溪、余姚等地盛产草莓。尤其在奉化尚田镇运用精湛的栽培技术,大面积大棚草莓鲜红光亮、果肉质细、汁多香郁、品质特佳,身手消费者的喜爱。“奉冠”牌尚田草莓还被列为宁波旅游推荐商品。 金桔  又名金柑,水果中的佳品,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宁波北仑柴桥、三山一带由于地处浙东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山地土壤呈酸性,非常适宜于金桔生长。主要以金弹、罗纹、金枣、金豆等,其中以金弹为最优,口味甜、酸、苦、辣、麻俱全,称为“五味果”。金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C、蛋白质、糖、钙、镁、铁、磷等多种营养成份,并具开胃顺气,消食化痰的卓著功效。 “吊红”(柿子)  每年入秋后,开始逐渐成熟,由青转变成红色,悬吊在树上极为美观,故宁波一带称其为“吊红”。盛产于余姚大岚镇(柿林村),“柿林”牌吊红个大、质软、味甜,除生食外,还加工成柿饼进入市场。 蜜梨  又称黄花梨,盛产于慈溪周巷镇、庵东镇。蜜梨不同于一般梨子,果大,水分特别充足,营养极为丰富。因蜜梨开花结果时非常漂亮,因此两镇的大片梨园还成为人民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猕猴桃  果中珍品,国外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因其藤攀缘在岩石和树林上,俗称藤梨。宁海山多溪多,气候湿润,非常适宜于猕猴桃的自然生长。据调查,全县有猕猴桃资源近万亩。猕猴桃不但果肉细嫩,清香多汁,酸甜适口,而且含有糖、脂肪、蛋白质和磷、钾、钙、镁等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尤高,其营养价值比柑桔、苹果高数倍至数十倍,有滋补强身,清热利尿之功能,对胃癌、食道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竹制工艺品(编)  宁波盛产竹子,从事竹制、竹编工艺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鄞州爱中乡还誉为“竹编之乡”,产品以造型精巧,编织细致,实用与观赏价值兼备而蜚声中外,作为宁波外贸出口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继承了宁波传统工艺中的精华,运用先进大规模的生产工艺,更使产品给人以想象、美感和乐趣,其代表产品“士林”工艺筷,定位于绿色环保,制作精致,并饰以“全家福”、“连年有余”、“岁岁如意”等吉祥语,被国家外交部指定为外交礼品。宁波当地更喜欢将“士林”工艺筷作为对外友好交往和亲友间馈赠的礼品。作为宁波旅游推荐商品在2002年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中荣获银奖,获浙江省金奖。 越窑青瓷  我国著名瓷器。早在1700年前的魏晋时代,产品作为贡品,还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从唐代开始,上林湖窑成为越窑的代表,大批瓷器由宁波港出口东南亚各国,甚至远销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成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口产品,驰名海外。越窑青瓷白如羊脂,光洁如玉,釉色晶莹润澈,外观秀丽,十分精致,被誉为“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宁波明州越窑青瓷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并蒂莲”对碗、“青瓷镶嵌方鹤纹梅瓶”等产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分别荣获2002年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和优秀奖,及浙江省银奖和金奖。现被各级政府和其他部门广为采纳的馈赠礼品。 象山竹根雕  从明、清时期开始,当地艺人充分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和竹根自然形状,雕刻成各种人物、佛像、动物等,形象古朴生动。近年来,象山竹根雕工艺发展很快,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宁波宏达根雕有限公司的“渔蒌”竹根雕还获2002年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优秀奖。 骨木镶嵌  宁波传统工艺品的精华,已有1000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宁波骨木镶嵌的制作技艺与扬州螺钿嵌、广州象牙嵌并驾齐驱,鼎足而三。宁波骨木镶嵌采用螺钿、象牙、中骨、黄杨木和彩石等多种材料,精心制作成花鸟、风景、仕女等装饰花样,嵌于红木、花梨木等硬木坯上,经过精打细磨,用中国大漆髹漆而成,制作成高档传统家具、建筑装饰品、屏风和笔筒、笔架、镇纸、茶叶罐、首饰盒等工艺品,其中一些优秀作品曾获中国工艺品百花奖、香港艺术博览会创作设计金杯奖、新加坡亚洲太平洋地区家具博览会创作奖。宁波紫林文房作坊创作的紫檀木笔筒、名片座、镇纸三件套文具,还获2002年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 翻簧竹刻  宁波传统工艺,已有100 多年历史。用大毛竹劈去青皮,通过分层开剥,翻出竹簧、再经造型、彩绘、细刻、油漆等加工而成各种工艺品。品种达100多个,如镜箱、提蓝、花瓶、动物完具、大型屏风等。刻有人物、山水、花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刻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的白描,又有篆刻古朴苍劲的风味,融观赏与实用于一体,深受国内外欢迎。 泥金彩漆  宁波的漆器工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一只涂有朱红漆的木碗,便是佐证。宁波泥金彩漆以中国生漆为主要原料,漆器以木胎为主,也有竹片、竹编为胎。制作分为浮花、平花、沉花三大类。产品主要有屏风、鼓凳、茶几、果盆、电视机柜、书橱、写字台等,是宁波市主要出口工艺品之一。 朱金木雕  又称漆金木雕,宁波著名传统工艺。其构图饱满,内容多是喜庆吉事、民间传说,画面多彩,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用朱金木雕形式制成的屏风、箱柜、古代人物、佛像、动物、彩灯等远销欧、美、亚许多国家。 宁波草席  又称“明席“、“甬席”,俗称“滑子”,是宁波著名特产,以宁波西乡鄞州黄古林最负盛名。产品具有草细、根白、色清、光滑挺直、草芯富有弹性、吸汗(吸水)力强等特点,睡在席上特别凉爽舒适。草席分两大类:以麻为径的称硬席,用白麻为径的为上品,把水倒在席上久经不漏;以纱为径的称软席。席子一般可使用二三十年,在国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现在根据市场需要,还开发了沙发席、汽车坐垫席、组合折叠等新产品。

2. 清代青花茶叶罐最新图片价格

1.作炊器的鼎、罐、甑

2.作饮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钵、三足盘

3.作盛器用的盆、瓮、缸,等

4.(用更早的陶器)作古董

5.装饰品

众所周知,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更是享誉世界。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至清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但是,这份功劳与荣誉并不能独属康熙一人,在康熙的获奖感言当中,必定要感谢他的爸爸——顺治。

清代顺治朝历时仅十八年。经历了朝代的更替,在战乱影响下社会动荡,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景德镇采取临时应急措施,“有命则供,无命则止”。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

顺治二年(1645年),朝廷废除了明代官窑那种官办、官烧的制度,而采用官搭民烧的制度,这不仅充分释放了民窑的生产潜力,调动了工匠们积极性,提高了民窑作坊的规模及烧造精细瓷器的技术,同时也无形中刺激了民窑青花的进一步发展。

官窑、民窑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和促进,因此,顺治青花民窑数量居多,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官搭民烧”的制度灵活实用,不仅为陶瓷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同时也为后期康熙瓷器的繁荣与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清顺治时期的青花瓷器背后承载着非同一般的历史意义,其中的出众者,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

再看我公司征集到的这件清顺治青花小罐,为清顺治民窑作品,当时的用途应是用来装茶叶的茶叶罐,也可以作为装中药丸的药罐。

此罐直口,短颈,溜肩,腹下渐收,矮圈足,盖帽完整,底无款,器形秀丽灵巧。罐内外周身施满釉。

3. 青花四方茶叶罐价格表图片

1、锡壶烧水无毒;

2、锡是重金属;

3、锡,金属元素,一种有银白色光泽的的低熔点的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扩展资料:

锡主要分为白锡、灰锡、脆锡。

1、白锡为四方晶系,晶胞中含4个Sn原子,密度7.28克/立方厘米,延展性好。

2、灰锡为金刚石形立方晶系,晶胞中含8个Sn原子,密度5.75克/立方厘米。

3、脆锡为正交晶系,密度6.54克/立方厘米。

4. 清代青花方形茶叶罐

1、咸丰到宣统这几朝瓷器的胎骨,基本上相差不多,在胎质方面比不上嘉、道时期 。这时胎质越来越变得粗松,胎骨也相应变厚了。

2、由咸丰时开始,瓷釉逐渐变粗,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因而出现的“波浪釉”和“桔皮釉”现象比嘉、道时期更为严重。

3、在瓷器的釉面上,甚至经常还出现有气泡及脱釉现象。白釉不如嘉、道时洁白,而逐渐变成了白中微闪灰颜色。

4、窑变红釉,这时又有了较大的变化。釉面上兰紫色彩斑,越变越少,而红颜色的面积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基本上变为全红色,几乎看不到兰紫色斑了。 到光绪、宣统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由红与黑两种颜色组成的窑变红釉。窑变红釉的演变过程是:雍正是兰色多于红色:乾隆时是兰色少于红色;嘉、道是红色多于兰色;咸丰以后是基本上变为全红色;到光绪、宣统时是红与黑两种颜色组成的。

5、青花的颜色,只有1一2个层次,在同治末期环出现了一种兰紫色的青花。同治以后堆粉青花比较少了,这时青花下面的堆粉极薄,颜色淡浅。

6、由咸丰到宣统这一时期,粉彩发生了显著变化。粉彩的料质由精细变为粗糙,粉彩的颜色由浓艳变为淡浅。①咸丰、同治时,粉彩的含量比较多,彩粉比较浓厚,而且在精细粉彩器物上,往往还描绘金彩,所以此时粉彩表现得十分艳丽:②光绪、宣统时,粉彩含粉量减少,粉料非常淡浅。

7、软彩,是同治晚期出现的。到光绪、宣统时比较盛行。软彩器物,只有民窑有,宫窑软彩尚未见到。

8、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此种色彩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颜色淡之特征。它是光绪末期,宣统瓷器上所使用的一种色彩。

9、纹饰以绘画为主,但绘画日趋草率,缺乏章法,表现得极不形象,也不精美。绘画人物,比较呆板无生气。绘画花鸟,禽兽没有生气活泼之感。

10、官窑纹饰绝大多数是工笔画和规矩的图案画;民窑多数是写意画。同治晚期和光绪时期盛行软彩写意画,画稿则出自明、清两代的沈石田、唐六如、新罗山人、八大山人等著名画家,但画的很不像。

11、这时纹饰还有五伦图、二十四孝图、司马光击缸、朱子治家格言、五子登科、状元及弟、马上封候、三星人、福禄寿等。

12、绘画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蝴蝶、狮子、禽兽、云蝠、龙云、龙凤、白菜、三果、八宝、八卦、博古、钟鼎、九桃、缠枝莲花、缠枝牡丹、技子花、喜字、寿字等。

13、纹饰中的喜字,在威丰、同治和光绪时期都极为盛行.此种青花双喜字特点,在几个时期的表现手法有些不同。①在咸丰时,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比较工整,笔道也较细②同治时期,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就不大工整,笔道渐宽起来了;③在光绪时期,双喜字书写的极不工整,不但笔道较宽,同时字体也变得模糊了。

14、这时期的耳饰主要有:狮耳、兽耳、象耳、蠕虎耳等。

15、彩地绘画、彩地开光、彩地轧道及绿里、绿底等纹饰的品种不大时兴了。

16、咸丰、同治时期,哥瓷器物上,特别盛行铁花装饰,光绪时较少。

17、光绪、同治时期,小鸡、小博古的花纹装饰较为盛行。

18、金字的喜字和双喜字,在同治时比较盛行。

19、光绪、宣统时期,大博古、钟鼎插花、校子花、富贵白头、天女散花比较普遍。

20、由咸丰开始直到宣统,除小部分瓷器制作较精细外,而大多数器物都较以前几朝变粗,更不如雍正、乾隆时的资器那样细致。这时期的器物造型和以前也有所不同。属于瓶、尊等各种类型的陈设减少,而多数器物都是日常生活实用品,如胆瓶、天球瓶、串带瓶、将军罐、粥罐、鸟食罐、香炉、鱼缸、花盆、水仙盆、脸盆、一品锅、捧合、节合、油合、扎斗、水壶、印合、笔洗、笔筒、帽筒、茶壶、茶碗、茶叶罐、酒温、酒蛊、盘、碟、扣碗、羹匙、烟壶、瓷枕、绣墩、挂屏、以及三星人、八仙人、观音人等。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胆瓶、茶叶罐、帽筒、茶壶、茶碗和成套的盘、碗等器物比较盛行。胆瓶不仅有150 件、300件、500件,还有1000件的大地瓶。

清咸丰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高5.8cm,口径10.5cm,足径4.8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碗内光素无纹饰,外壁以斗彩描金装饰。近口沿处绘变形回纹,腹部绘缠枝花纹,近足处绘如意头纹,圈足外墙画青花双弦线。外底署矾红彩楷书体“大清咸丰年制”双行六字款。此碗在施彩技法方面独具特色,即外壁六朵花均循青花轮廓线再勾描金彩,金彩的使用协调了各种彩料之间的关系,避免了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使画面显得柔和悦目。

清咸丰 粉彩八仙人物图双蝠耳瓶:圆口短颈,丰肩,肩饰双蝙蝠衔环耳,腹下渐收,圈足,器形新颖别致。瓶内及底部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一周,颈部及肩部以胭脂紫釉为地,上绘粉彩缠枝花卉纹,间以绿彩连珠纹相隔,与腹部纹饰以变形回纹相隔,肩部以墨彩描金饰蝙蝠耳,腹部主题纹饰一面为福禄寿三星图,福星手持如意,面露微笑在侍女的陪伴下悠然自得,禄星手持书卷,寿星一手扶杖,一手捧寿桃,三星笑逐颜开,一小童双手持灵芝尽情玩耍。另一面绘八仙各自手持法器,齐聚一堂,空中仙鹤飞翔。整体寓意吉祥,色彩柔和典雅。底部松石绿地上书红彩“大清咸丰年制”楷书款。咸丰一朝在位短暂,所烧官窑器更为稀少,粉彩瓷的烧造工艺,色彩运用虽已不及雍、干粉彩,但此件粉彩瓶绘工精湛,保存完好,尤显弥足珍贵。

清咸丰 仿官釉八卦瓶:咸丰朝为清代官窑瓷器史上,生产数量和品种最为稀少的时期。据《清文件》记载,咸丰帝即位后削减官窑瓷器生产数量和品种,前期仅生产了五千余件瓷器,其中品种最多的才有二百余件,最少的更仅有十二件,故咸丰官窑器物历来即被视为珍品。琮式瓶,清代又称“四方八卦瓶”,是从宋代起,仿照商、周玉琮加以变化而烧成的一种特殊器型。拍品器身通施仿官釉,釉质肥厚,开片自然交错,形如冰裂。器底书青花“大清咸丰年制”楷书款,款字清秀工整。

咸丰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瓶撇口,长颈,垂腹,圈足。主题纹饰以青花绘芭蕉洞石、翠竹栏杆,辅以蕉叶、忍冬、变形如意云头、变形莲瓣、朵花纹等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咸丰年制” 双行六字款。此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颈变粗短,腹部加大,是清代晚期玉壶春瓶的标准式样。绘竹石芭蕉园景图的玉壶春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官窑,清代自康熙朝始成为传统品种,沿袭至宣统。咸丰官窑瓷器存世较少,此瓶造型优美,青花淡雅,纹饰疏朗秀丽,工艺不逊于前朝。

绿地粉彩开光花鸟纹方瓶:高29cm,口边长9cm,足边长8.8cm,瓶呈四方形,撇口,折肩,腹部渐收,方足。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淡绿地粉彩缠枝花卉纹,瓶颈与瓶腹均四面开光,颈部圆形开光内绘四季花卉纹,腹部长方形开光内绘花卉鸟兽等吉祥寓意纹样。外底松石绿釉地上署矾红彩楷书“大清咸丰年制”双行六字款。这样的方瓶成对制作,应当为宫廷中的陈设用瓷。

青花八宝纹花盆:高17cm,口径22.3cm,足径13.3cm,盆口菱花状,微撇,短颈,圆腹,底有4个如意形足。颈、腹分绘八宝纹,八宝间均绘折枝莲花数朵,足外壁绘卷枝及朵花纹。足内白釉无款识。此器是晚清花盆的标准式样,胎体厚重,造型饱满古朴,青花艳丽泛紫色,纹饰排列井然有序,是咸丰朝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厚德堂藏品鉴赏:清咸丰款锦地开光粉彩仙女图长颈瓶,高48cm。

5. 清代青花四方瓶价格

红瓶的今世缘酒有好几种,有今世缘五年,十年,十五年,一百元,二百元,三百元,还有最普通的今世缘红瓶的才几十元,四方红瓶的今世缘k3k5是中高端白酒,三百多元,五百多元。五十三度浓香型白酒。非常好喝,与五粮液差不多。今世缘红瓶装的酒基本就这些。但还有最高端的今世缘v6v9都是红瓶的是最贵的。都是两千多一瓶。

6. 康熙青花四方形茶叶罐图片

您的问题,这样的紫砂品种,康熙紫砂镂空茶叶罐,主要是从制作工艺、胎质、造型、皮壳包浆整体综合评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