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 山茶科山茶属小乔木或灌木状。深秋时节开白花,翌年秋天结实。原产中国,广泛栽培,形态多变异。唐代陆羽著《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谓其形态“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又将其生地分为三等:“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原是一棵山野间的无名树,千万年来在自然生境里与其它树木苦苦拼争,有一天为人所发现,从此与人类共生共荣,一起征服这个世界。人将茶制成饮品,并在其上演释出文化以承载精神寄托;而茶利用人的需求,借其力从险象环生的自然竞择中脱颖而出,养尊处优地繁衍自己的种群。茶给人提供一口苦涩而妙曼的汤水,人便心甘情愿为其播种、耕作,挥汗如雨帮它发展壮大DNA。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或许茶比人的生存智慧更高。
话题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国人制茶,以工艺不同分红、绿、青、黄、黑、白六类。有名的品种:红茶如祁红、正山小种,绿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青茶如武夷岩茶和铁观音,黄茶如君山银针,黑茶如普洱,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而这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便是政和白茶中的极品。
政和,闽北一山城,古县名关隶,多出产贡茶——芽茶。芽茶即银针。宋政和年间,徽宗帝喝了关隶县选送的银针,龙颜喜动,将年号“政和”赐予关隶作了县名。政和白茶原以菜茶品种的小芽为原料,清朝初年,政和铁山发现大白茶树种(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逐广为栽培,并以此为原料制出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白毛猴、莲心等多个优质白茶品种。
政和白茶以大白茶树春季新梢加工而成。每年清明前后,春茶新梢萌发,毫心肥壮,茸毛洁白,茶农将其摘下(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置于室内通风干燥处,用人工“抽针”(摘取芽头),以制白毫银针,而制白牡丹是不用“抽针”的。 政和白茶属全萎凋微发酵茶。在晴好的日子里,茶农将新摘的茶叶匀摊于水筛之上,置于通风专用茶楼里自然凉青(萎凋),待八、九成干后,再行烘干,形成毛茶。毛茶经精心拣剔、拼配、匀堆和复烘,制成最终的成品茶。
当年徽宗皇帝品芽茶而论道,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政和白茶清鲜、纯爽、毫香,其独特的品质得自天成及精堪的加工技艺。春末正值新茶上市,政和举办“白茶节”,我接邀而至,逛茶园,看茶戏,会茶友,品银针。茗香茑茑处,尽是慕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