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泡茶时为了把茶叶与茶水(在各种茶叶的冲泡过程中)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9 14:53   点击:29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过程中

绿茶是不发酵茶叶,保持了茶叶天然颜色。绿茶以汤色清澈,茶汤中绿叶飘逸沉浮的姿态闻名。冲泡绿茶时,宜使用透明度高的玻璃杯。这样才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状态。除了玻璃杯,白瓷茶杯也是不错的选择,也能映衬出茶汤的青翠明亮。绿茶由于发酵度低,冲泡水温不宜过高,适宜冲泡绿茶的水温是85°C。绿茶的冲泡方法分为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上投法:就是一次性向杯中倒入足够量的热水,待水温度适宜时,再放入茶叶。中投法:先往茶杯里放入茶叶,再倒入热水,稍加摇动,让茶叶与热水接触,然后继续倒入热水。下投法:先向茶杯中放入茶叶,然后向杯中,一次性倒入足够热水。绿茶一般都是以下投法冲泡较为常见,绿茶以三次冲泡为佳。冲泡好的绿茶应该尽快喝干,浸泡久了会影响口感的。

白茶属于轻发酵茶叶,分为白芽茶和白叶茶。白茶冲泡较自由,可选茶具较多。如玻璃杯,盖碗,茶壶等。白茶冲泡水温在85°C-90°C之间,白茶冲泡方法有:杯泡法,盖碗法,壶泡法,大壶法,煮饮法。煮饮法是利用铁壶,放入适量清水,再投入白茶茶叶,小火煮几分钟,倒出茶汤后品饮。煮饮法适合有一定年份的白茶,这样才会比较有味道。

黄茶也是轻度发酵茶叶,分为黄芽茶,黄大茶和黄小茶等。冲泡黄茶的茶具选用和其它茶种相似,可以选择玻璃杯或者茶碗进行冲泡。选择玻璃杯冲泡更适合欣赏茶叶在冲泡过程中的景观。选择茶碗对冲泡工艺更讲究,更适用于品尝茶汤的滋味。冲泡黄茶水温控制在85°C-90°C之间,让茶叶更好溶于水中。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乌龙茶的冲泡较为讲究,采用的茶具有别于其它茶种。泡乌龙茶的茶器具有:茶壶,茶杯,茶海,茶荷,茶匙,水盂等。乌龙茶对冲泡水温要求很高。茶叶的水分为三沸,其中二沸的水,茶叶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适合乌龙茶,更能品饮出茶汤韵味。由于乌龙茶叶片比较粗大,如(永春佛手茶),所以投茶量应该控制在7-8克,可以使用陶瓷盖碗冲泡,水温控制在90°C。乌龙茶冲泡方法分为沸水冲泡法和冷水冲泡法(即冷泡茶),不同冲泡方法,获得的口感不一样。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品饮红茶适合用白色瓷杯或者瓷壶冲泡。红茶需要用沸水冲泡的,红茶冲泡水温在95°C-100°C.水温太高不利于及时散热,容易将茶汤闷得发黄而苦涩。冲泡红茶时,使用的茶具不同,可将红茶分为杯饮法和壶饮法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叶,也被称为紧压茶。黑茶一般选用陶瓷杯,紫砂壶进行冲泡,也可陶壶煮法。黑茶的茶叶较老,在水温方面,要使用100°C的沸水进行冲泡,才能保证黑茶出汤后的茶汤品质。冲泡方法有:煮饮法,杯泡法,盖碗法。在冲泡过程中,可以比其它茶叶闷泡时间较长一点,每次大约2-3分钟后品饮,才可真正体会黑茶口感。

不同茶类的茶叶,发酵工艺不同,茶叶的老嫩程度不一样。茶叶冲泡所使用的器具也不一样,冲泡的水温也不尽相同。所以冲泡一款茶叶,除了选择优质的水质,还有茶具的选择,冲泡的水温,以及浸泡时间都很关键。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试试,看看是不是使用不同手法冲泡出茶叶的口味不同。

2. 茶叶冲泡程序中

头一次泡不洗也可以,不过就是味道不太好,最好需要洗茶之后饮用。

1、器皿选择:建议选用红茶专用杯组或者高脚透明玻璃杯,这样在冲泡时既可享受金骏眉茶冲泡时清香飘逸的茶香,又可欣赏金骏眉芽尖在水中舒展的优美姿态。

2、水温控制:泡红茶时,水温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适合的水温有利于金骏眉茶叶香气、滋味以及所富含的内含物的浸出。一般我们选用煮沸后自然凉至85-90℃左右的水冲泡金眉,会较传统绿茶水温偏高的原因是在于金眉的选料及制作工艺特殊,水温太高了则会失去其活性。

3、茶量:冲泡金骏眉需要放多少茶叶呢?根据个人口味浓淡掌握,金骏眉茶3-5克即可,太多了浪费。

3. 在茶冲泡过程中,以下

PC材质的塑料杯会残留双酚A,水的温度愈高,释放的愈多,速度也愈快。一般来说泡茶叶的水温在80℃左右,因此,不应以PC材质的塑料水杯泡茶。PP材质的塑料杯不含有双酚A,熔点高达167℃,耐受的温度较高,用PP材质的塑料杯冲茶喝是可以接受的。

用塑料杯泡茶产生的塑料味道会影响茶叶本身的香味,因为在塑料杯的生产过程中会加一些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以方便加工成型。邻苯二甲酸酯类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比较明显,在油脂中溶解度大于水。同时,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茶都是高温冲泡的,茶碱在高温下有轻度腐蚀塑料的作用,一般塑料茶杯在高温下容易散发杯子潜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用来浸泡茶叶那么将会加重化学成分有的甚至是发生化学效应,塑胶遇到热会产生有毒的物质,塑料遇高温会分解出浓浓的塑料味。

茶叶一般需要80度以上的水冲泡才能跑出茶叶的原汁原味,而放在塑料杯中冲泡,塑料杯释放出来的味道在很大程度上会破坏茶叶的味道,而且由于塑料杯中会残存一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最好不要使用塑料杯泡茶,最好使用玻璃杯、陶瓷杯泡茶。

4.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泡茶的三要素

 要泡好一壶茶,既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又讲究艺术性。

  首先要讲究泡茶用水。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卫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规定了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等四方面的内容。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自来水有时用过量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24小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水的硬度和茶品质关系密切。水的PH值大于5时,汤色很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消失。软水易溶解茶叶有效成份,故茶味较浓。另外,水中的含铅量达到0.2mg/kg时,茶叶变苦;镁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淡;钙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 mg/kg时,茶味变苦。因此泡茶宜选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好。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溪水、泉水、江水(河水)属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软水。

  其次是泡茶器皿。古代茶之器皿很多,陆羽《茶经》里列举了煮茶和饮茶的29种器皿,如今的茶具已无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东北、华北一带,大多数人喜喝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江南一带,普遍爱好喝绿茶,多用有盖瓷壶泡茶。福建、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特别喜爱乌龙茶,宜用紫砂器具。四川、安徽地区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由碗盖、茶碗和茶托三部分组成。喝西湖龙井等名绿茶,则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理想。品饮名绿茶和细嫩绿茶,无论使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否则,大热量容易使茶叶烫熟。

  除以上常用泡茶器皿外,还有一些配套茶具,如放茶壶用的茶船(又名茶池,有盘形、碗形两种);盛放茶汤用的茶盅(又名茶海);尝茶时盛用的茶荷;沾水用的茶巾;舀水用的茶匙;放置茶杯用的茶盘和茶托;专门存放茶叶用的铁罐、陶罐、木罐等贮茶器具。

  三是要注意泡茶用量。茶叶用量为泡茶三要素(用量、水温、冲泡时间和次数)之首。茶叶种类繁多,泡茶时茶叶用量各异,还要考虑泡茶用具大小和饮茶者的习惯。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或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茶叶,加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乌龙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壶冲泡,则按茶壶容量大小适当掌握比例,投入量为茶壶容积的一半,或更多。

  四是注意泡茶水温。泡茶水温的掌握因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饮泡各种花茶、红茶、中低档绿茶,则要用90—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茶叶中有效成份析出少,茶叶味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因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熬煮。通常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跟水温相关,60度温水浸出的有效物质只相当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

  五是注意冲泡时间。冲泡茶叶的时间和次数相关。茶叶冲泡时间与茶叶种类、用茶量、水温和饮茶习惯都有关系。冲泡时间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一般讲,用茶量多,水温高。细嫩红绿碎茶,冲泡时间宜短,3—5分钟即可。冲泡次数1—3次为宜,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应适当延长。冲泡时最好先倒少量开水,浸没茶叶,再加满至七八成,便可趁热饮用,当喝至杯中剩1/3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二次冲泡,继续喝至1/3茶汤时,再冲泡第三次,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冲泡乌龙茶的次数可达5—7次,又由于其多用小型紫砂壶,冲泡时间较短,一般约2分钟左右,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从第二泡开始渐渐增加15—30秒的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5.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过程中如何保存

大家好,我是吃货王大仙儿。

喝茶是我们中国人的优秀传统,作为茶文化的代表国家,从古代就有各种茶的品类和喝法,茶的品种有红茶,绿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等等,很多的种类,喝法有煮茶,沏茶,泡茶等。

我们大家都知道,茶叶是由茶树的嫩叶烘焙而成,我们在家尤其冬季家里有暖气的话,家里的温度会比较高和干,储存茶的话一般都要放到冰箱的冷藏或者冷冻室,但是一定要保证密封性,这样才能让茶叶保存的更新鲜,但是像普洱,黑茶这类的茶,由于陈化比较慢。

千万不能放到冰箱里,只需要放到密封的陶瓷罐里即可。

6.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水温

泡茶温度的适当直接决定茶的口感,那泡茶水的温度到底是多少比较好那?

我们常见的都是茶桌上,放个热水壶,烧开了就直接冲茶,那这个茶的温度就是100℃喽,那这样做是对的吗?

如果这么问,那肯定是不太正确的。

泡茶使用的水的温度应该分为三种:高温、中温、低温。

一、高温泡茶(90℃以上)

部分发酵茶的叶茶,如清茶、岩茶、铁观音

全发酵茶,如红茶

经渥堆的普洱黑茶

二、中温泡茶(80-90℃)

部分发酵茶的芽茶,如白毫乌龙

白茶,如白毫银针、寿眉

另外,如果本应高温冲的茶叶,因采摘时芽叶偏嫩,或者茶叶细碎时,降低温度,改用中温泡茶。

二、低温泡茶(70-80℃)

绿茶,如碧螺春、龙井、煎茶

黄茶,如君山银针

另外,本应中温冲的茶,因采摘时芽叶偏嫩,或者茶叶细碎时,降低温度,改用低温泡茶。

那水温怎么判断那?

看茶壶中的蒸汽!

蒸汽多,往上冲,90℃以上

蒸汽多,但有些向旁边飘,80-90℃

有蒸汽,但都向旁边飘,80℃以下

7. 在茶冲泡的过程中,以下程序中

冲调和冲饮的区别为:冲调是在泡茶过程中的一道特有的程序。针对不同的茶类,使用正确的冲调方法才能让茶的香味更香醇。

冲饮则是市场上一种新型液体饮料代替食品,大多为固体,方便携带,食用的时候,加入水就可以了。市面上最常见的冲饮品有速溶咖啡,果味茶品等。

8.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过程中的变化

物理变化为主,如若水中含有大量钙镁离子,可能与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螯合,也可以说存在化学变换, 物理变化是肯定有的。

泡茶主要属于物理过程,是茶叶里的有机或无机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茶检测指标中浸出物比率)。但是严格地说,其中一点点化学变化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尤其当你用开水长时间冲泡的时候,应该是化学变化。

扩展资料:

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是化学变化,有的是物理变化。把木材加工成家具、泡茶叶时茶叶中的物质溶解到水里、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原理制作的温度计等等这些是物理变化。

茶叶不可以一直浸泡在水里,泡太久不仅影响口感,还会导致茶叶氧化,滋生细菌。泡太久第一口喝下去的茶太浓了,反而没有甘甜的效果,喝了之后会口渴。所以,茶包不能一直泡着,茶包的浸泡时间很重要,根据不同茶种就需要浸泡的时间就不一样。

9.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和茶叶的浸泡时间

茶汤的浓淡是与茶叶的投放量成正比关系,茶叶投放的量多,茶汤就浓,反之,茶汤就淡,并不是指泡多久才算浓。 一般来说,品饮绿茶、红茶、花茶等品类,如一人独饮,通常每次茶叶用量,3-4克为宜,用200-250毫升茶怀冲泡。如青茶类(乌龙茶),铁观音等品种,有根据壶的大小而定,一般8-12克均可,要茶叶多、茶汤浓,揭开壶盖,只见满壶茶叶,才能品到乌龙茶的风味。因此,投茶量要适中,尤其是绿茶。一次投叶量过多,茶味过浓,影响有些名茶清而幽、淡而远的真茶滋味,高级茶投茶过少不耐泡,低档茶用量过多,粗茶气味重,不好入口。俗话说:“粗茶细喝、细茶粗喝”就是这个道理。 (茶道中仁^^ 供稿)

10.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过程中茶叶的用量

蒸茶分为准备茶具、投茶、出汤3个步骤。

1、准备茶具

取出蒸茶器,向壶中加入500ml的水,蒸茶器和煮茶器都是用电的一种茶具,只需要准备好加热底座,普通的煮茶器也能成为蒸茶器。

蒸茶器宜选择玻璃材质为佳,玻璃有着不吸附白茶的滋味和香气的绝佳优势,而通透的玻璃,还能很好地观察茶汤的颜色变化,方便调整蒸茶时间。

2、投茶

待水开之后,准备投茶。将7g茶叶投入茶滤中(蒸茶器的投茶量——500ml/7g),仔细观察蒸茶器,顶部位置发现一个滤网一样的东西,平时蒸茶,只需要将干茶放在这个位置,便可以隔绝茶叶和水,开始蒸茶的工序。

蒸茶便是利用高热的水汽将茶叶中的物质缓慢析出,但这一过程,需要更长的冲泡时间。

3、出汤

平时我们用盖碗泡茶都是快速出汤,而煮茶壶都是3分钟左右出汤,可蒸茶则不一样。

蒸茶却要15分钟左右,即从投茶的那一刻,到最后出汤,整个过程15分钟左右,根据水量,方式、茶品的不同,时间还会增加。

15分钟左右,待茶香溢出,汤色逐渐稳定,即可关火,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最后倒入茶杯饮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