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
1)家庭农场年农业净收入占农场总收入80%以上。
(2)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且相对集中和稳定。其中,从事粮、棉、油等种植业的,应达到种植面积30亩以上;从事露天瓜菜、苗木、林果等种植业的,应达到种植面积20亩以上;从事设施农业的,应达到面积10亩以上;从事生猪养殖的,应达到能繁母猪存栏50头以上或育肥猪400头以上:从事肉禽养殖的, 应达到存栏2万只以上: 从事蛋禽养殖的,应达到存栏1 万只 以上:从事特种动物养殖的,应达到存栏500只以上从事肉奶牛养殖的,应达到存栏50头以上:从事肉单养殖的, 应达到存栏500只以上;从事家免养殖的, 应 达到存栏母兔300只以上或商品免1000只以上:从事蜂养殖的,应达到存养200箱以上;从事淡水池塘(包括卤淡水)水产养殖的,应达到集中连片面积20亩以上:从事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应达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
(3)家庭农场经营活动有比较完整规范的年度财务收支记录。
(4) 对其他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示范带动作用。
宁海白枇杷生产技术规程?
产地要求 枇杷园必须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区域,且方圆5千米内无污染源。鉴于枇杷对低温的敏感性,宜选择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一月低温>-5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5摄氏度的地方才可种植,可选择东南向、南向山地坡,海拔100米以下、坡度<150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地进行栽培。
以土壤耕作层80厘米以上,pH值5.5-7.0、有机质含量1.5%以上较为适宜。也可选择地下水位80厘米以下,排水良好、周边有水体的平地种植。风口和冷空气沉积之山谷不宜种植枇杷。
什么是生产标准化?
标准化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俗来讲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控制生产,为了实现整个工作过程的一协调运行、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作业的质量、数量、时间、程序、方法等制定统一规定,做出统一标准,也就是对人所从事的工作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针?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安全生产标准化目录?
答: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包含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投入、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查处、绩效评定、持续改进10个方面。
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一是做好标准的收集。
各产业、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产业标准化建设需要、各市县农业局要根据当地农业标准化建设需要,广泛收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农业标准和技术规程(规范),建立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库,强化农业标准或技术规程(规范)的贯彻实施。
二是做好标准的复审工作。
要认真清理制订的农业地方标准,对标龄5年以上的农业地方标准,重点审查其内容是否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与现行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有无抵触,向省农业厅提出继续保留、修订或废止等复审意见。
作物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为了让我们的农产品能够找到更好的销路,让我们的农业更加强大,国家层面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目的都是旨在解决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我们都知道,目前,尤其是在很多山区,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经营仍然占很大比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质量达不到相应的市场标准,且安全质量也堪忧。
这样一个供给质量不高的农产品市场,无法应对来自于国际市场高标准的农产品市场冲击,于是,农业标准化生产就被提上了日程。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理念产生于国外,而标准化生产最初是在工业领域出现,因为有标准化的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后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于是便借用了工业标准化生产的理念,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的生产和管理轨道。这种标准化的农业生产,让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了提升的同时,也让农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农产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标准。这种标准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主要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农机、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涵盖了农业生产的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园区建设、动物防疫、认定认证、包装标识、检测检验等各个环节,贯穿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从这种复杂的系统来看,要建立一个成熟的标准化指标,是一件旷日持久的过程。首先,从建立每一种农产品的地区标准和行业标准来看,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庞大工程;其次是要按照特定的标准来进行生产,有赖于我们农业从业者素质的提升,可以这么说,制定标准简单,但要真的把这个标准不打折扣的生产出来就困难了。
因此,农业生产标准化不在于怎么标准化的问题,而是谁来标准化的问题。似乎靠我们有着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户完成不了这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所以,需要国家层面的主导,地方政府的主推,基层管理人员主讲,经营主体具体操作。由于我们的实际是分散的小农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所以需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来示范带动。
标准化生产线优点?
标准化作业的最为明显的积极作用是:几乎在每个方面都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确保每件事情都能正确地匹配具体的要求变得更加容易,工人们也知道在流程的每个步骤中应该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仅就控制最终的质量而言,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获益。不仅如此,标准化作业还可以让组织更高效地检测其生产中的问题,从而,对最终的生产质量给予更大程度的掌控
冷库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本专题涉及冷库的标准有51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冷库涉及到商店设施、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质量、水果、蔬菜及其制品、建筑物、制冷技术、肉、肉制品和其他动物类食品、采矿和矿产品、兽医学、通风机、风扇、空调器、泡沫材料、文娱活动设备、农业和林业、造船和海上构筑物综合、医药卫生技术、塑料。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冷库涉及到制冷设备、工业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管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制冷工程、、、肉类加工制品、、、、、动物检疫、兽医与疫病防治、压缩机、风机、合成树脂、塑料、通用机械与设备综合、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舱室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金融、保险、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水产、渔业综合、公共医疗设备、食品加工机械综合。
生产服务标准化建设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