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茶的海陆丰咸茶文化
中国产茶,并发展成茶道。茶可以治病,古称瑞草,作草药用。神农氏说:“苦茶久服,可以益思。”唐代陈藏器说“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茶为万病之药。” 明代李时珍说:“茶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以上历代医药学家对茶的论述、评说,都道明了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与功能。
到了宋代,由于徽宗皇帝嗜茶的影响,中国的士大夫们兴起“斗茶”,又叫“茗战”。“斗茶”,即比赛茶的质量,品评茶的优劣。“茗战”中,夺标的茶被定为“贡茶”。范仲庵的《斗茶歌》就描写了当时的盛事云:“北苑采期献天子,林下豪雄先斗美。”
1988年6月22日《参考消息》译载一篇《日本新闻・日本的中国茶沙龙一岩茶房》云: “中国茶的又一次热潮:这一次再不是出于喝乌龙茶减肥,喝普洱茶去脂肪等动机,而就是为一种娱乐或者一种文化,也就是说要享受饮茶的乐趣。”日本早在唐代就把中国的茶经取去,慢慢地便被转化、发展成为一套日本独特的茶道。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长处。
茶道,在广东最风行的可说是广州(连香港、澳门)的“饮茶”和潮汕的“功夫茶”。广州很早就是商业发达的商埠,商家、工人生活节拍紧张,为了赶时间上班,早起便到街边的粥摊、茶档吃点东西、喝杯茶果腹并驱睡意。精灵的商业行家,看准了这个商机,便逐渐广设茶楼,并且建起画梁雕栋、流金溢彩、富有南方特色的大“茶居”。这样一来,连居民也风行饮早茶了。老年人早起散散步,买份报纸便到茶楼“叹世界”。家庭主妇们也习惯早起提个菜篮子先到公园做做晨运,然后上茶楼来个“一蛊两件”,饱了肚子才去市场买鱼菜。 海陆丰咸茶的制作――擂咸茶,其工具,一是茶槌,二是牙钵。茶槌选用质坚的如拔仔树枝等做成;牙钵是内涩(起条状)外滑的阔咀陶器。擂茶时,把茶叶(实在没时间时,可选用隔夜茶叶。)――放进牙钵,称为稍润湿之后,便用茶槌把它擂成浆状,再加少许食盐,冲入开水即成,十分简单;但“食咸茶”的道道就可多了。
家庭妇女早起把咸茶制成后,放在用稻草编织的“草稳”,盖严保温,供家人无时无地白饮止渴,叫“熬茶”或“牙钵茶”。如果盛在碗里,撒上炒油麻或炒米(爆花米)或炒花生米,便成“油麻(芝麻)茶”、“炒米茶”、“地豆(花生)”茶。若再加上熟饭、熟豆,则叫“饭茶”,这主要流行于客家山区。
油麻茶有两种:一种炒熟;一种把生油麻混于茶叶在牙钵擂成。炒米茶也有几种:一种用上好的油尖米蒸熟晒干炒成;一种用赤谷煮熟晒干去壳椿白――脱皮炒成,叫“炒粟米”。这两种,一般人家(尤其是农家)收冬之后便要制成备用;另一种是临时把大米加盐浸湿之后捞干即炒即食,叫“炒烧米”或“炒米仔”,这是万不得已从主食粮俭出来过“茶瘾”的。陆丰一带擂咸茶还喜欢加进草药,海丰少有,唯有加“苦刺心”(长在山坡、坑旁的植物),叫“苦刺心茶”。
海陆丰咸茶,都由妇女操作,男人不插手,但也喜欢享用。平时食咸茶每天两次,分别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左右。有竹枝词云:“辰时餐饭已餐茶,牙钵擂来响几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他多少下芝麻。”人们习惯称此时辰为“食茶晏”,常用来作约会亲朋的时间形象词。食咸茶,被妇女当为敬客的礼仪,客人一到,即捧上咸茶一碗、两碗、三碗、四碗……动手动脚,像打架一样,硬劝你放开肚子食,食得愈多,主人愈高兴。 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走进社会曰多,在机关、在学校,每当“食茶晏”时辰一到,她们总要凑合起来解决“茶瘾”,像做“课间操”一样,“消除疲劳,振作精神”,再投入工作。
在红白喜事中,还风行“泡茶”(油麻茶、炒米茶或菜茶,属群体性的茶文化活动)。
凡新宅入火、订婚完娶、生男育女、远行归来、逢年过节、病痛痊愈、化险为夷、消灾匿祸、丧家白事,乃至现代平反冤案、儿孙考上大学等等也都要“泡茶”。有人发表文章说:“遇白事,绝不以咸茶请人。”误矣!其实白事食咸茶更多:女界奔丧要食咸茶,死人头七(日)、二七(日)、三七(日)要食咸茶,完坟要食 “辞山茶”,百日之中每旬夜晚要食“丁忧茶”,周年要食“对年食”何以见得“绝不以咸茶请人”?
总而言之,茶在海陆丰人心目中,占有一定位置,把它作为送礼上品,男女订婚要送茶;新娘过门三朝要送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去港澳探亲也要送茶等等,不胜枚举。
咸茶,作为茶道的主体,陈守继先生说:“能够在海陆丰福佬地区长时期流行,发展成一种有特色的文化,妇女功不可没。”(见《玄武山史话》)我很赞同。
传统咸茶在2010年产业化,生产咸茶的企业有和加仁擂茶公司,率先将咸茶以冲调形式生产,方便饮用。
海丰西坑风采,鲜有人知道的风景宝地
【西坑林场】
西坑林场地处海丰县北部山区,丘陵地带,稳倚相拥莲花山系五指嶂山脉,与黄羌镇、惠东县高潭镇、新庵镇接壤,面积约40平方公里。海紫公路(S242省道)通过全境,交通方便,距县城约26公里。种植水稻、花生、番薯、香蕉、茶、柑橘、杉木、松树……西坑茶、西坑柑、西坑杉……名闻遐迩。
2004年随西坑乡撤乡并入公平镇,现有下洞、礤仔、高联、庵前、联和5村委和西坑社区1社区,旗岭下、横岭下、田背、礤下、万仔、湖洋排、秋溪、乌石、新乡、黄麻田、背头湖、上山寮、坑口、白石下、庵前、嶂下、陂坑、石岩窝……等30多条自然村,约6000(六千)人民(2000年户藉),26姓以上。自古西坑为客属杂姓聚居地,户口鳞次姓氏繁杂,有李、张、陈、黄、周、吴、朱、罗、谢、彭、袁、蒋、汤、戴、赖、简……等26姓以上共聚居,堪似“小珠玑”。莲花山脉五指嶂、双叠石……西坑地标。双叠石下,有我孩时放牛,农忙犁田之背影;五指嶂顶,有我读初中时,重阳登高之足迹。(我16岁犁田)。勾引我魂牵梦萦的美好记忆,并产生无穷之遐想,遐想联翩……亲爱的故乡,愿您青春永不老!哀心祝福故乡西坑26姓以上、约6000(六千)人民(2000年户藉)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美满幸福,百花齐放,繁荣富强,共创辉煌。✌✌(自古西坑26姓以上)。
自古西坑出文人,民风淳朴,勤劳致富,热情好客。客人到访或串门……美丽温柔、贤良淑德的西坑女人,会用天然清甜的西坑山水,冲壶自产上等西坑茶,并擂一钵醇香美味的咸茶一一特色小食客家擂茶,礼待宾客亲朋。
近期,中共公平镇委镇政府把发展西坑列入议事日程,计划打造茶叶生态产业园。展望未来愿景,公平镇西坑作为海丰北部山区璀璨的翡翠明珠,绿色后花园,将是汕尾市、海丰县绿色产业生态旅游圣地。亲爱的西坑,雄起!西坑人民欢迎您,谢谢欣赏。
【天上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福地】
西坑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太阳高;空气清新,山泉水甜负离浓。好一派南国田园风光画卷,江山如此多娇,如同天上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福地。
远眺胸襟宽厚、圆韵秀丽的五指嶂,稳健清逸连绵起伏,逍遥云端。犹如慈祥的伟大慈母,敞开胸怀,拥抱四周的自然生息;宛若温顺的绿巨龙,龙气十足地蜿蜒盘旋,逶迤婀娜多姿,尽情漫游西坑仙境山水,亲热抚吻周围如画江山,呵护一方:和谐共处,百花齐放,同心同德,共创辉煌。✌✌
初夏和煦温暖的太阳,透过稠密的树叶洒射,地上印满铜钱般大小的金色光斑,让人情趣盎然,心境灿烂,充满希望。煦阳中,物丰的五指嶂更显悠然壮丽。原始的自然生态,森林繁茂,葱茏叠翠,林涛碧荡,简直是蔚蓝绿的海洋。不愧为天赐花园,天然氧吧,植物的王国,动物的天堂。地球的美丽,莫过于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色生命!活跃的鸟群欢天喜地地在这“绿色的海洋”欢歌载舞,好像在开演唱会。有的弹吉他,有的拉二胡,有的歌声悠扬高唱……彩蝴蝶像小舞蹈家,翩翩起舞,把演唱会推向高潮。
继续漫步前行,我们溯溪而上。这缀满宝石银光闪烁的长白绸缎,仿佛深深扎在这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野花翠竹点缀,更显绚丽多彩。溪水清澈见底,隐约可见鱼儿游戏,坑螺和形状各异的卵石。据说,西坑水富含对人体有益元素,百姓们常直接饮用。呼吸着富含高负氧离子、怡人心扉的新鲜空气,抚摸着这清爽国级的圣水,欣赏着鸟儿的天籁之音,蓝天、白云、绿色、环保……真叫人以身相许,令人陶醉,仿佛闯进世外桃源。潺潺溪水时而漫游而下;时而叮叮咚咚,与色彩斑斓的石壁打情骂俏;时而激情拥吻。趁溪水不觉,身材高大的大石壁突然来个拦腰大激吻,顿成银龙般瀑布。此时,溅玉飞珠,光影如幻,形成绚丽、变幻莫测的彩虹。野草山花叶子上的水滴,都变成五彩缤纷的珍珠。真让人见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真景色。但逍遥的溪水似乎不领情,翻个跟斗,直奔而下,跳着青春舞曲,与多处兄弟姐妹汇合犹如画廊的西坑河,注入美丽的公平水库,服务伟大的汕尾人民。
五指嶂山脉旗岭下山东部,西坑双叠石(双层石、仙叠石、仙踏石……),此地花草树木繁盛,杂树丛生,蜂飞莺舞,鸟语花香,风景优美。据传,神仙见此山水灵秀,逐云游造访,指点江山,画龙点睛,点石成金,恩惠百姓,叠起双层石,因此又称双层石、仙叠石、仙踏石……其实双叠石上面还有一层,预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上一层楼。底座也为花岗岩石,底层还有石室,为仙人驿站。二层较平坦,时光追溯,孩童时放牛,因不知性,童伴一起爬上小憩,体验“神仙童趣”,真感后怕。触景生情,勾引思绪绵绵,追忆往昔年少,时光飞逝几十年,仿佛就像昨天。瞧,嘴巴、鼻子、耳朵……眉清目秀,活灵活现,双叠石神似活神仙,稳重仁慈端坐于此,环视天宇大地,镇守护佑一方: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美满幸福,繁荣富强。✌✌
漫步于青山环绕的绿色田野,绿意葱茏,仿佛走上绿地毯,花香草味迎面扑来,倍感亲切。蜻蜓游闲游弋,蜜蜂嗡嗡飞舞采蜜,酿造美好新生活!令人“眉宇间流动智慧,静坐下参悟人生”!一块块条形梯田呈山势跃进,形成绿色立体几何图形美。山溪汇成的玉带河,缓缓环绕依山而建的乡村人家,漫游而过,因为,她也深深爱上这富饶而美丽的土地!鱼儿游戏,微风吹拂,绿柳摇堤,好鸟枝头,笙簧聒耳,还有古香古色的小桥,形成一幅古朴而优美的南国山水画卷。
祝愿西坑明天更加美好!让我们爱乡、爱国,同心同德,携手共进,共建绿色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