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角”,乾隆皇帝当然不敢“怠慢”。在端午节当天,宫廷里没有其它食物,大伙儿一起剥粽子、吃粽子,叫“粽席”。普通人吃粽子,三五几个足矣;乾隆皇帝面前的粽子却堆积如山,让他老人家慢慢享用。 据《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端午节期间(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乾隆皇帝的膳桌上一共摆了1332个粽子——我很怀疑乾隆皇帝是在巧妙地避开“甜党咸党之争”,只是没有证据。 除了乾隆皇帝,皇后、皇子们也要敞开肚皮吃粽子,他们的膳桌上摆了400个粽子。皇太后、妃嫔的膳桌上则摆了650个粽子。 让我们想象一下乾隆皇帝一声令下,粽叶与脂粉齐飞的场面吧。
二是写诗歌。 作为一名诗歌达人,乾隆皇帝绝不放过任何一次吟诗作词的机会,端午节怎么能够例外呢? 端午节到来之际,御膳房会格外忙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