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和黄金芽价格都比较贵,在市面上1000起步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一些顶级的,甚至要三五千块钱一斤。而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讲,如果选择安吉白茶的话,最好不应该低于500元,这里说的是市场价。因为市价如果低于500元的话,很有可能不是安吉本地产的茶,也有可能是过了安吉白茶采摘时间采摘的茶。
能卖到500元一斤。白茶,属微发酵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产品。品尝方法1、观色:白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越显尊贵。2、闻香:嫩香是大山坞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3、赏奇:用95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切勿加盖,至三分钟后,观白茶舒展,还原呈玉白色,叶片莹薄透明,叶脉翠绿色,叶底完整均匀、成朵,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汤色嫩绿明亮,此时,白茶的独特性状达到至纯至美。4、品评:待茶汤凉至可入口时,细细品味,滋味鲜爽,唇齿留香,进入最高境界。5、添水:待茶汤饮至茶杯的三分之一时,添加开水再饮,一般冲饮三次为宜。注意事项白茶的科学饮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白茶宜常饮,不宜间断。白茶的保健作用属细水长流,不可间断,否则,难以起到功效。华陀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论点。茶还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饮用。俗话说:“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前与临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饮茶。
白茶的存放周期是15年,过了15年之后茶叶转化是负数,价值会走低。
白茶的藏茶价值能否升值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原材料,二制茶工艺,三存放好坏。
福鼎白饼茶的主要原材料是白牡丹、寿眉、贡梅、(白毫银针做饼茶的不多),其中是有白牡丹,寿眉有存放价值。 白毫银针不说,因为本身就没什么可说的,哪怕是新茶,都几千块一斤,上8年,随便都是5位数。
制茶工艺不到位,茶叶没有存放价值。存放出问题,无价值。
8年白牡丹价值在2000元左右-3000元左右,8年的寿眉,价值在1500左右。还得看品牌,以及当地消费。茶叶这个东西本身没有标准价值。
白茶有三年为茶,5年为宝,8年为药的说法,8年是白茶的价值分档,然后是10年,12年.15年。超过15年,茶叶转化就是下坡路,一路开始不值钱。
如果你有很多茶饼,可以拆开一饼试喝一下,这样可以先判断这款茶的品质怎么样,储存是否有问题,毕竟这么老的茶,时间有点久。如果自己不会喝,可以找专业的人来喝,最好是茶评师。
而且现在市面上12年大老白茶,10年大老白茶,太多了。价格你可以找几个品牌的做一下对比,比如绿雪牙,品品香这些的。主要还是茶要好,只要茶叶品质没问题,储存没问题,不担心卖不出好价钱的。
光知道年份还不够(还不能是作-假的)
最好把原料等级、山场、制作工艺、仓储环境等附上,才可以给出一个相对靠谱的市场价。
首先你看一下是什么等级(银针、牡丹、贡眉、寿眉)其次你要看一下茶叶表面有没有变化 闻一下味道看一下有没有杂味 最后还是要喝 看一下你买来之前就有没有问题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虽说眼下正值白茶新茶季,各路人马都瞅准时机,准备大肆采购春白茶。然,总有小部分茶友,不按套路出牌,把目光投向了老白茶。
果然是白茶界的一股清流,大有夏天买棉被的智慧。
最近茶友们所咨询的问题,主角都是春白茶,老白茶的存在感也降低了些许。但关于老白茶的话题,却一直没有断。
某日,正在山上试新茶,一茶友发来一张图片,希望村姑陈能帮忙看看这茶是否有问题。
(茶友发来的茶饼截图)
收到图片,点开一看。这茶,果然有个性。周围一圈是正常老白茶的颜色,中间却黑乎乎一块,好似黑炭块,叶片也看的不是很清晰。此茶,是做旧无疑。
而且还是典型的撒面做旧,即在茶饼表面撒上一层年份正宗的老白茶,中间用做旧白茶充斥其中,这些做旧白茶,因为高温快速烘干,导致叶片颜色变黑。
要识破这种做旧老白茶也很简单,只要把饼撬开,看看内外颜色是否一致即可。
本想着,关于鉴别做旧茶的攻略,也分享过不下数百次,怎么还会有茶友着了道,上当受骗呢?
最后,总结出三个原因。
《2》
原因一:一味追求年份,忽视老白茶的本身品质
都说白茶是“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有着越存越好的美称。于是乎,茶友只抓住了“老”的特点,我买最老的老白茶,一定是最好的吧。
到一家店买茶,恨不得让茶掌柜拿出店里年份最老的茶来。
这类茶友往往很容易被2010年、2012年这类上了年份的白茶所吸引。
且不论掌柜开价多少,只要能接受,都愿意买单。
然,这种盲目只追求年份的做法,往往会误入陷阱。如开篇提到的茶友,就是购买了2010年的老白茶,但自己却没有掌握辨别老白茶的技能,才会上了当,受了骗。
茶友发现自己买的茶是做旧茶之后,要找掌柜理论,没想到得到了一个让人更加哭笑不得的回答:“你要是觉得泡着不好喝,你试着蒸着喝,煮着喝吧,味道会好的。”
天雷滚滚,雷得茶友是外焦里嫩。这茶都做旧了,都失去了饮用的价值,就算是蒸、煮,能改变结果吗?
最后,茶友花钱买了个教训,再也不执著于追求年份最老的茶,而是从三年的老白茶开始喝。循序渐进,基础功修炼扎实。
《3》
原因二:盲目被低价吸引,忽略了成本
还有一类茶友,是被价格所吸引,被低价麻痹了自己的判断力。低价茶的诱惑,不是个案。
至少有十个茶友在村姑陈这儿追悔自己的冲动消费行为,典型的代表,看到80元就能买到2010年的老白茶,心动不已,一次性买了十饼茶。
然而,冲动是魔鬼!事实证明,这种低价到比今年新茶还便宜的老白茶,必定有猫腻。
80元,8年老白茶,连成本都赚不回来,怎么会有掌柜做亏本生意呢?
唯一能解释的原因,这茶本身就不值80元,譬如,用当年的新茶做旧,伪装成8年老白茶。
若是搁在村姑陈身上,这种低价到让人心动不已的茶,我肯定要三思而后行!毕竟太违背市场规律。
这类茶,不建议大家购买。至于个中原因,请查看文章
80元买到2010年老白茶?别冲动,这可能是一款假白茶!
《4》
原因三:本身知识积累少,识别老白茶技能欠缺
第三种情况,则是自身鉴别做旧老白茶的水平有限,未能识别出老白茶品质是否正宗。
譬如有的老白茶,颜色黑、灰、深,像块锅巴,稍微懂些白茶知识的茶友都知道,这类茶颜色太黑,肯定不是品质正宗的茶,当然是要避而远之。
然而,若是不懂这些老白茶基本常识,还是会把茶买回家,津津有味地喝着。最多只是觉得这茶不好喝,喝着又苦又涩的。
但是,村姑车呢要提醒您,处于健康角度考虑,做旧老白茶还是不建议大家喝了,伤身体!
为避免再次出现这种“心甘情愿上当受骗”的情况,茶友们一定要提高鉴别正宗老白茶的能力。
其实,这种技能也是可以修炼的,没有太大难度。
首先,我们不要选择年份太老的茶,一般从三年的老白茶开始入手即可。
三年的老白茶,价格也不会过于高昂,品质正宗的茶比较多,不容易买到做旧茶。
其次,我们要掌握鉴别老白茶的能力。
鉴别老白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以最常见的寿眉为例)
1、老白茶外观
自然陈化的老白茶,颜色自然,色彩丰富。这种自然色的呈现,和白茶的制作工艺密切关联。
白茶在制作时,不揉捻、不炒青,不破坏茶叶原有结构,从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的原生态。故而加工好的白茶,颜色丰富。
经过自然陈化后,这些自然的颜色依旧被保留下来,到手的老白茶,依旧保持了颜色丰富的特点。只是这些颜色,会更深一些。比如。之前的嫩绿色,变为了深绿色、墨绿色。古铜色变为黄褐色等,颜色更加深沉。
请记住一点,自然陈化的老白茶,颜色一定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特别是不可能出现统一的黑色。
遇到那类颜色特别特别黑的茶,可要谨慎。
2、老白茶香气
老白茶的香气,也是品质的体现形式。
自然陈化的老白茶,香气是丰富的,绝对不是单一的。
在老白茶里,我们可能闻到以下香气:陈香、毫香、谷物香、药香、枣香(寿眉饼)、花香、粽叶香等。
若是我们买到的老白茶,外观颜色单一,且会出现焦味、霉味等让人产生反感的气味,可要慎重购买。
特别是遇到有烟火气的老白茶,可要注意,若是这茶的外观特别黑,又有火气,多半是高温发酵高火快烘得来的做旧老白茶。
3、老白茶滋味
自然陈化的老白茶,一定是好喝的。它的汤,是甜的,是润的,是稠的,是滑的,是厚的??总之,自然陈化老白茶的茶汤,喝在嘴里是舒服的,好像被牛奶包裹着,十分顺滑。
若是老白茶的茶汤,苦涩、寡淡、轻薄,都是品质有问题的。尤其是茶汤苦涩、没有稠滑感的老白茶,更不建议大家购买。
学会这些基础知识,是喝老白茶的必备技能。
《5》
之所以老白茶会频繁出现在我们周遭,究其原因,还是我们自身的辨别能力较差,让这些假茶钻了空子。
若是我们自身本领过硬,能够快速辨别老白茶的品质,这些假茶自然无所遁形。
最后再提醒广大茶友们,对付这种做旧老白茶,没有别的诀窍,一定是要从自身下手。
首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向低价老白茶大胆说“不”!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