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c颗粒红茶怎么拼配,做出来奶茶好喝?
此调配CTC锡兰红茶的调配方法:
1,烧开水1升(不锈钢器皿)
2,水开后关火,倒入茶叶27克由下往上搅拌3-4下,盖上盖子过一分钟,再次轻轻由下往上搅动3-4下
3,盖上盖子记时一分钟后用滤布(300目)过滤茶叶【全程煮茶的时间为2分钟】
4,加入冰水150克 搅拌均匀
5,放入200克的专用奶精,120克的白砂糖,使茶和奶精充分的溶解为止(此时调出来的为浓奶茶) 浓奶茶与热水1:1搅拌均匀即可做出口味润滑的奶茶啦~~ 味道真的很好!!!
二、什么是CTC红茶
切碎-撕裂-卷曲红茶(Crush Tear Curl 简称CTC)
红茶根据茶叶的在茶树上的部位和完成后茶叶的形状分为不同规格,其中CTC是其中的一种。
其他还有:
白毫(Pekoe 简称P):白毫
碎白毫(Broken Pekoe 简称BP):切碎或不完整的白毫
片茶(Fannings 简称F):是指比碎白毫更小的细片。
小种(Souchong 简称S):小种茶
茶粉(Dust 简称D):茶粉或抹茶
扩展资料:
红茶四大品种
祁门红茶-中国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是中国传统功夫红茶的珍品,为历史名茶,出产于19世纪后期,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等美誉。
祁门红茶依其品质高低分为1~7级,主要产于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主要出口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的国事礼茶。
大吉岭红茶-印度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大吉岭红茶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为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份,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的OP,二号茶为金黄显露的FOP。
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大吉岭红茶尤其带有葡萄香,口感细致柔和,适合春秋季饮用,也适合做成奶茶,冰茶及各种花式茶。其工艺是当时正山小种的工艺者带过去,并加以改造形成的。
乌巴-斯里兰卡
锡兰高地红茶以乌沃茶最著名,产于斯里兰卡山岳地带的东侧,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斯里兰卡山岳地带的东侧常年云雾弥漫,由于冬季吹送的东北季风带来较多的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园生产,所以以7~9月所获得的茶品质最优。
西侧则因为受到夏季(5―8月)西南季风送雨的影响,所产的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以1~3月收获的最佳。
阿萨姆红茶-印度
阿萨姆红茶,产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当地日照强烈,需另种树为茶树适度遮蔽;由于雨量丰富,因此促进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
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产的秋茶较香。阿萨姆红茶,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玫瑰香,滋味浓,属烈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茶
也叫红碎茶~~
C.T.C是指压碎crush、撕裂tear、揉卷curl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是指茶条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两个不同转速的滚筒挤压、撕切、卷曲而成的颗粒状的碎茶。C.T.C一般制成茶包饮用,如立顿红茶。近年来,除了红碎茶以外,云南也有C.TC.绿茶生产。
CTC ( Crush 压碎,Tear撕碎,Curl揉卷 )
其流程 与Orthodox 传统制法相似,只是揉捻过程中使用的揉捻机不同,这种CTC揉捻机, 有两个钢制滚筒 ( 锯齿状边缘 ),藉由此两个滚筒来回快速的运动 ( 可调整,每分钟70 ~ 700次) 压碎及撕碎叶片,快速破坏茶叶细胞结构,并将碎叶片快速揉捻卷绕压迫成为颗粒状后,再进行发酵及烘焙. 因CTC制法已完全破坏茶叶细胞结构,因此在冲泡时,可以迅速释放出香味,色泽和风味,常用来制成茶包或冲泡奶茶。
CTC红茶简单的说就是用CTC切茶机做出来的红茶,中国做这个的不多,喝这个的更少。不知道你是不是做茶叶这行的,这个机器主要从印度买,一套100多万
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人威廉・迈克尔彻(William Mckercher)发明了CTC机器。这种机器可以将萎凋后的茶叶一次性压碎(crushing or cutting)、撕裂(tearing)和揉卷(curling)。这种加工茶叶的方法CTC,是这三个步骤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首字母连结。
CTC红茶指的是经压碎、撕裂、揉卷工序加工制成的红茶。
三、红茶密度?
相同情况下,密度的大小可以反映茶叶条索的紧结度和嫩度。按密度大小,依次为:红碎茶367kg/m³,工夫红茶340kg/m³。
在茶体含水量相同情况下,茶体沉入水中或下沉速度较快,说明茶体密度较高,内含物质较丰富,反之为密度较低,内含物质较少。
密度受水温影响,水温上升,分子的体积膨胀,密度下降,质量较轻的茶体会悬浮水中。
利用密度的原理,通过比重计,我们可大致测出茶汤的相对密度,比重计下沉,说明茶汤的相对密度较低,下沉越多,说明内含物质越少。内含物质少,耐泡程度就弱,此外,从相对密度随冲泡次数的衰减的速度也能判断茶叶内含物的质量。
一般来讲,衰减越快,内含物越少,品质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