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茶发酵黄茶闷黄黑茶渥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很多“发酵”并不能称之为发酵,发酵是指复杂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是人类最早接触的生物化学反应。
所以有微生物参与才能叫发酵,红茶和黄茶的“发酵”其实叫做酶促氧化。
二、黄茶的制作工艺
黄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有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步。方法/步骤 1 杀青黄茶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和绿茶类似,目的是钝化鲜叶中酶的活性,丧失部分水分,使叶片变软.
你知道黄茶是怎么制作的吗?黄茶的基本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关键工序为闷黄,也叫闷堆,各地方黄茶的闷黄堆积变黄有先有后,故又有干坯闷黄与湿坯闷黄两种操作方式。
三、黑茶和黄茶为什么没有适制性
黑茶和黄茶为什么没有适制性如下:水分含量高的茶在闷黄或渥堆中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快,所需的时间短。例如,含水量18%的叶子闷14天,叶温达到55℃。含水量20%的叶子需要12天,叶温达到55℃。含水量22%的叶子需要10天。含水量23%的叶子需要8天。含水量25%的叶子需要7天,含水量27%的则只要6天即可,因此,控制黄茶和黑茶的闷黄和渥堆进程,就是控制在制品的水分和温度。也正是因为对水分和温度进行了控制,虽然闷黄和渥堆原理相同,但也能做成风格迥异的黄茶和黑茶,茶,就是这么神奇。
四、四川蒙顶,黄茶天雪兰妃,是怎样的一种茶
天雪兰妃茶,属黄茶系。天雪兰妃香气四溢,兰香淡雅,成茶外形紧凑多毫、内质优异,用蒙顶山海拔1000多米以上高山明前早春优质生态茶胚为原料,加以优质名贵兰花精制而成。
品类
新工艺黄茶
配料
蒙顶独芽 兰花
产地
四川省 蒙顶山市
外形
紧细挺秀 白毫披身
口感
兰香淡雅 唇齿甘甜
储藏
干燥、避光、通风、阴凉、无异味
18道工艺流程
采摘鲜叶→萎调→杀青→初→初烘→复揉→闷黄→二烘→成形提毫→人工筛分→拼配匀堆→低火烘 焙足干→一窨→二窨→三窨→四窨……七窨→提香→包装→验收入库→成品仓储
凯泰茗茶,天雪兰妃茶在结合传统加工中多加一道独特的 闷黄工艺,新工艺黄茶,轻微发酵,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使之加优质春兰花窨制时更好的吸收兰花香,经高温杀青、由春兰花反复七次窨制而成,采用抖、撒、抓、压、带条等手法,做形干燥。进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观,内质十分优异。色泽嫩绿,香气清香馥郁,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嫩醇爽,鲜叶嫩匀。
功效
兰花的芳香成份―芳香油;清除宿气,解郁消闷,
提神醒脑,生津润燥。
天雪兰妃冲泡方法
一、下投法
①洁具:鉴赏干茶、准备透明玻璃杯(大约200ml),温杯洁具。
②置茶:置茶2克,将80度的温水缓缓冲入茶杯,至1/2处,使茶芽舒展。
③泡茶:稍 后,再冲至七八分杯满为止。 为使茶芽均匀吸水,加速下沉,这时可加盖,经30秒后去掉盖。
④赏茶:在水和热的作用下,茶姿的形态、茶芽的沉浸、气泡的发生等,都是其他茶叶冲泡罕见的,芽茶在杯中上下浮动,最终个个亭亭玉立,人称“三起三落”,这是冲泡天雪兰妃的特有氛围。
⑤品茶:天雪兰妃即可品饮。
二、上投法
①洁具:鉴赏干茶,准备透明玻璃杯(大约200ml),然后温杯洁具。
②置茶:倒入80°温水至七分满,投入2克天雪兰妃,静待天雪兰妃缓缓下沉 。
③泡茶:天雪兰妃在杯中缓缓伸展,汤色明亮。
④赏茶:双手拿杯,左手托杯底,右手握杯1/2处,小转两圈,欣赏天雪兰妃起浮及舒展的过程。
⑤品茶:待天雪兰妃缓缓下沉后即可品饮。
冲泡天雪兰妃,主要注意事项
其一,茶芽纤长细嫩,水温不宜过高,80度左右即可;
其二,这种上好的天雪兰妃浑身披满白毫,冲泡时,热水不可直冲茶芽,应当沿杯(或壶)壁冲入。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即不会损伤茶芽品相,又不至于因为茶芽大量脱毫令茶汤变浊、而影响其汤色的美感。
天雪兰妃茶形虽然纤小细嫩,因为茶芽肥壮丰腴,出汤时间较长,十分耐泡,即便泡至十道,汤色尤在,虽然口味淡了不少,但还是可以从中品到其余韵的。
冲泡天雪兰妃,还有一个秘诀,每回往外分茶汤,可留汤底约三分之一。
这样,续过新水之后,茶汤还能沿承原来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