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泡茶的基础知识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2-19 14:56   点击:188  编辑:admin   手机版

泡茶的基础知识

泡茶的基础知识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泡茶的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绿茶:一般4泡左右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冲泡绿茶最好用瓷杯或者玻璃杯,欣赏它在水里游动的样子。冲泡时先用1/4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泡绿茶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绿茶一般4泡左右,每泡出水留3分之1的茶汤在杯里,区别在于每泡的时间,下面按茶形分别来说。

卷曲型:

举例来说,碧螺春就是典型的卷曲茶,因为干茶紧裹在一起,所以第一泡需要比别的绿茶多些时间浸润,让茶叶舒展一下,建议15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温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温可用100℃。

半卷曲型:

半卷曲的绿茶很多,第一泡建议10秒就够了;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温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温可用100℃。

非卷曲型:

龙井和毛峰都是非卷曲型绿茶的代表,泡法和半卷曲型的一模一样。

黄茶:泡法和绿茶一样

真的不是轻慢黄茶,但是黄茶和绿茶不管是类型的区分,还是不同类型浸泡次数还是浸泡时间,什么都一模一样。

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黄小茶主要有北港毛尖、沩山毛尖、远安鹿苑茶、皖西黄小茶、浙江平阳黄汤等;黄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

红茶:可以泡5泡哦

红茶是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区别有些大,红碎茶几乎都是袋泡茶,用玻璃壶泡就好,通常偏英式,其他的用盖碗比较合适。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红茶最好用玻璃杯来冲泡,这样能欣赏到茶叶在水中的翻滚舒展。具体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泡红茶要盖上盖子,这样茶香会更浓郁。

大叶红茶&小种红茶

滇红是大叶红茶的代表,祁红是小种红茶的代表,它们的泡法是一样的:茶水比例1:30,通常5泡,第1、2、3、4泡都是95℃的水温,10秒左右出汤就好,第5泡水温和浸泡时间都稍微增加,100℃的水温15秒出汤。

红碎茶

红碎茶一般是袋泡茶,一般一泡就好,一泡过后,味就掉得很厉害了,茶水比例1:50。《纸牌屋》看多了以后,喝红碎茶总觉得要加个奶,再配点茶点更对味。

白茶:泡法类似红茶

如果我说,白茶和红茶什么都一样、什么都一样、什么都一样,你会不会觉得我又在偷懒?好吧,我不会那么不负责任,因为它们真的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白茶分散茶和饼茶,散茶和饼茶用同样的器皿,可以一模一样的泡法,茶水比是1:50。用不同的器皿,泡茶就天差地别。

用盖碗泡:

散白饼白用盖碗泡,通常出5泡就好了,前3泡和红茶(大叶红茶&小种红茶)的泡法一模一样,咳,我不是在偷懒,我是在检验你们的记忆力~

第4、5泡就不一样了,就为了这两泡,我就不能像写黄茶一样一笔带过。第4泡需要100℃水温浸泡20秒出汤,第5泡需要100℃水温浸泡30秒出汤。

玻璃壶泡:

嗯,玻璃壶泡散白饼白……就和红碎茶什么都一模一样。

;

六大茶类的性质及特征?

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黑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色渐变。

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黑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

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色渐变。

白茶

基本特征是:色白隐绿,汤色黄白,滋味鲜醇,清香甘美,属轻微发酵茶。

主要产于福建福鼎、建阳、政和、松溪等地。

白茶分为白芽茶和白叶茶。

知名白茶有:①白毫银针,产于福鼎、政和等县;②白牡丹,产于建阳、政和、松溪、福鼎等县;③贡眉(寿眉),产于建阳、浦城等县;④天目湖白茶,产于江苏常州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区。

2.红茶

基本特征是:香高、色艳、味浓,叶红汤红,滋味浓厚甘醇,似桂圆汤,有的松烟香味,属全发酵茶。

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切细红茶)、红砖茶(米砖茶)。

知名红茶有:①祁红(安徽);②滇红(云南);③闽红(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福建);④川红(早白尖,四川);⑤宜红(湖北);⑥宁红(宁红金毫,江西);⑦越红(浙江);⑧湖红(湖南);⑨台红(日月红茶,台湾)等。

3.黑茶

基本特征是:粗大黑褐、陈香醇厚,属后(全)发酵茶。

因主供边疆少数民族消费,亦称边销茶。

知名黑茶有:①湖南黑茶(天尖、贡尖、生尖);②湖北老青砖茶;③四川边茶;④滇桂黑茶(普洱茶)等。

4.青茶

基本特征是:青绿金黄,清香醇厚。

因外形青褐,故称为青茶,也叫乌龙茶。

属半发酵茶。

知名青茶有:①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②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③广东乌龙茶(凤凰水仙―凤凰单枞);④台湾乌龙茶(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5.黄茶

基本特征是:叶黄汤黄、金黄明亮,甘香醇爽,属轻发酵茶,基本工艺似绿茶。

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

知名黄茶有:①湖南的君山银针、北港毛尖、莫干黄芽;②四川的蒙顶黄芽;③安徽的霍山黄芽、皖西(霍山)黄大茶;④湖北的远安鹿苑毛尖;⑤广东的大叶青等。

6.绿茶

基本特征是:叶绿汤清,清香、醇美、鲜爽。

属不发酵茶。

外形多种多样,主要有:条形、针形、扁形、螺形、尖形、片形、束形、毛峰、毛尖、卷曲形、圆珠形、单芽形等等。

中国六大茶类指的是我国所产的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类。因其不同的发酵程度,各类茶各具特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六大茶类的特点及代表茶是什么:

1、绿茶

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绿茶具有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泽绿润,芽峰显露,汤色明亮。其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珠茶”等。

2、红茶

红茶为红叶红汤,这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品质特征。干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型,品牌以“祁红”、“宁红”和“滇红”最有代表性。

3、乌龙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故又名青茶。典型的乌龙茶的叶体中间呈绿色,边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其汤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以“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凤凰单枞”等最具代表性。

4、白茶

白茶由芽叶上面白色茸毛较多的茶叶制成。白茶满身白毫,形态自然,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代表品种有“白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

5、黄茶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锐,滋味醇厚。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明澈。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

6、黑茶

黑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黑茶制成紧压茶后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种类丰富,例如有云南普洱茶、湖南茯砖茶、广西六堡茶、湖北青砖茶及四川边茶(康砖)等。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有着最古老的茶树和最悠久的历史,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六大茶类,红茶、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黑茶。六大茶类的制作方法不同,使其滋味、口感、色泽、香气等都不尽相同,分辨六大茶类应是作为一个茶人的常识。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各位茶友更好的挑选自己喜欢的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