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苦丁可以和红茶一起泡吗
加工工艺流程1、萎凋:苦丁茶由于叶大,芽粗壮,梢粗,节长,含水量较高,故付制前应通过萎凋散失部分水分,可在上午九、十点于阳光下,或下午四、五点时在阳光下晒一个多小时,鲜叶放于洁净的萎调席或小筛上,薄摊,叶子厚3—4厘米,萎凋至叶色变深绿或暗绿,叶质柔软。
2、杀青:杀青技术是较为关键工序之一,目的是破坏鲜叶中多酚类氧化酶的活性,中止氧化,消耗鲜叶中有效成分,并使有效成分迅速转化和生成。
杀青用锅式杀青机,锅温200℃以上,每锅投叶量6—7公斤,叶子下锅后能听到清脆的如炒豆般爆声。
时间7—8分钟,杀至青味消失,略有清香溢出可以下锅,此时叶色暗绿,手折梗不断,手捏成团后松手会慢慢弹开。下锅摊开散热散水气,稍后揉捻。
3、揉捻:可卷紧茶条,破坏叶的细胞组织,使茶汁充分溢出附在茶条表面。
揉捻用中小型机,中型机投叶40—43公斤,小型机15公斤左右,时间25—30分钟。加压遵循以下原则:空揉(10分钟)—轻揉(5分钟)—中揉(10分钟)—空揉(5分钟)。
要求成条率80%以上,细胞破坏率40%左右。
普通型外形苦丁茶用此方法揉捻,但针型、卷条型、珠型则揉捻程度要轻,具体操作如下,时间10分钟,用轻压揉。
①针型茶在初揉后,下机解块,再用手合起搓条,类似雨花茶搓条手法,搓紧搓直,成针形,然后进行烘干复火。
②卷条型茶用手搓成直条后,再对折成绳索状,类似于炸油条状,然后同样烘干定型。
③珠型茶在初揉后,下机解块,用6CCQ—50型双曲提毫炒干机炒干,锅温80—90℃,后期温度降至60℃,时间约45分钟,炒至基本成珍珠状,颗粒紧张,下机摊凉,30分钟后再慢慢烘干复火。
4、沤堆:苦丁茶细胞活性较强,为了使成茶颜色更加乌褐油润,提高滋味。
揉捻叶干燥前通过沤堆,可以取得较好品质。
方法是青茶冬茶沤堆时间约2小时,夏茶秋茶1个小时左右,茶堆上复盖湿布,类似于红茶堆放发酵作法。
特殊形状茶在造型完毕后同样需沤堆。
5、造型:这是针型、卷条型、珠型茶需用的工序,方法同揉捻工序。
6、初烘:把揉捻叶或造型完毕叶经沤堆后,均匀薄摊于50型或120型烘干机烘页上,上叶厚度1厘米,热空气温度120℃,烘至七、八成干下机,摊凉散热。高级苦丁茶用炭火烘笼烘焙。
7、复火:同样用烘干机或烘笼。温度80℃左右的热空气或60℃的烘笼顶温度,烘至足干,含水率约5%—6%时可下机,稍摊凉散热。
8、精选包装:对毛茶作拣剔除杂,如除去黄叶、梗、老叶等,及时包装入库。
2. 苦丁能和什么一起泡茶
苦丁茶叶是老叶的比较好。
苦丁茶老叶好,因为两者都有相同的功效, 但老叶价格便宜点,全国用老叶泡茶饮用的不在少数。 产地用苦丁老叶泡茶饮用的人比喝嫩叶的人还多,有的加入其它花,果茶或与绿茶,红茶,混合一起泡茶喝,风味各具特色。值得品尝。
3. 红茶能和苦丁茶一起泡着喝吗
苦丁茶新鲜的泡茶还可以,这样的可以泡但是味道要相对淡一些也需要泡的时间长一些。苦丁茶指大叶冬青,大叶冬青是常绿大乔木,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由聚伞花序组成的假圆锥花序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无总梗;花淡黄绿色,果球形,成熟时红色,花期4月,果期9-10月。生于海拔250-15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灌丛中或竹林中。分布于日本及中国长江下游各省及福建等地。
4. 苦丁茶可以和什么茶一起泡
喝决明子茶可以清肝明目,防止视力模糊,降血压,降血脂,还可以减少胆固醇,从而防治冠心病高血压。
而且,决明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锌,可以有效的治疗夜盲症。
而苦丁茶具有三分热,清头目除烦渴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以及痢疾。
所以说苦丁茶和决明子可以一起喝。
5. 红茶能不能和苦丁茶一起泡着喝
1、准备好一个能装2-5斤水的玻璃瓶和一双筷子,用开水消毒后备用。
2、用水壶装上干净水(按一件红茶菌菌种用一斤水的比例计算)然后用干净纱布包一点茶叶、包一点白糖(任何茶叶均可,红茶更好,掌握茶的浓度比平时喝的茶水要淡一些,有一点颜色即可;一般按一斤水放2.5克左右的茶叶、一两左右的白糖,掌握甜度不宜太淡,也不宜太甜,可口为佳。茶叶、白糖分别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将包好的茶叶、白糖放入水壶中,再将水烧开,直到白糖完全熔化在水中。
3、将烧开的茶糖水离火降温,等茶糖水降至40℃以下时,取出包茶叶、白糖的纱布袋,将茶糖水倒入玻璃瓶中,不能倒满,要留点空隙,以利空气流通。
4、将红茶菌菌种(包括菌母和菌液)全部倒入上述玻璃瓶中,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住瓶口并用绳子扎好,放在光线好的地方,以便于观察,尽量不要摇动。温度在25-30℃之间,4天左右就成;温度在15-25℃之间,6天左右就成;15℃以下8天左右就成。检验红茶菌是否成功的最好办法是:只要培养的新红茶菌液面上开始长有一层透明的胶状质皮膜,就算成功。当老的菌种变黄发黑后,可丢弃它,以便让新菌种生长更快。
5、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面变厚增多时,按照上述方法分成多块,移至其他玻璃瓶中去,加上茶糖水,让其继续发酵。只要你制作中掌握得法,注意一切培菌用具都用开水消毒,不染油盐酒,一件红茶菌菌种就可世代相传。
6、红茶菌培养成功后就可直接饮用,想饮用时,就将培养成功的红茶菌液倒入口杯中或碗中,如同平时喝茶,想喝多少就倒多少,不受限制,一天可喝无数次。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因时间长了变酸时,可随时加入白糖水,调到你认为酸甜可口时为止。
7、红茶菌在世界各地一年四季都可培植。
6. 苦丁可以和红茶一起泡吗百度百科
苦丁茶目前主要有四种不同外形,即普通型(无规则形状)、针型、卷条型、珠型。其加工工艺技术与绿茶相似,但又揉合了其它茶类加工工艺,主要工艺流程有:萎凋→杀青→揉捻→沤堆→造型→初烘→复火→精选包装,其中造型这一工序视苦丁茶外形要求作增减。
一、成茶品质特点
茶条粗壮紧卷,重实,色泽乌润;香气鲜爽甘醇,汤色浅绿或黄绿清沏,滋味微苦略带参味,叶底绿亮。饮后回甘,口感怡适,经久耐泡,滋味持久。
二、茶鲜叶要求
鲜叶要求鲜、匀、净、嫩而持嫩性强,不采粗老叶、虫害、病叶。以一芽三、四叶制中档偏高茶,高档茶一芽二、三叶,春茶较嫩,可以采一芽四、五叶。
三、加工工艺流程
1、萎凋:苦丁茶由于叶大,芽粗壮,梢粗,节长,含水量较高,故付制前应通过萎凋散失部分水分,可在上午九、十点于阳光下,或下午四、五点时在阳光下晒一个多小时,鲜叶放于洁净的萎调席或小筛上,薄摊,叶子厚3—4厘米,萎凋至叶色变深绿或暗绿,叶质柔软。
2、杀青:杀青技术是较为关键工序之一,目的是破坏鲜叶中多酚类氧化酶的活性,中止氧化,消耗鲜叶中有效成分,并使有效成分迅速转化和生成。杀青用锅式杀青机,锅温200℃以上,每锅投叶量6—7公斤,叶子下锅后能听到清脆的如炒豆般爆声。时间7—8分钟,杀至青味消失,略有清香溢出可以下锅,此时叶色暗绿,手折梗不断,手捏成团后松手会慢慢弹开。下锅摊开散热散水气,稍后揉捻。
3、揉捻:可卷紧茶条,破坏叶的细胞组织,使茶汁充分溢出附在茶条表面。
揉捻用中小型机,中型机投叶40—43公斤,小型机15公斤左右,时间25—30分钟。加压遵循以下原则:空揉(10分钟)—轻揉(5分钟)—中揉(10分钟)—空揉(5分钟)。要求成条率80%以上,细胞破坏率40%左右。普通型外形苦丁茶用此方法揉捻,但针型、卷条型、珠型则揉捻程度要轻,具体操作如下,时间10分钟,用轻压揉。
①针型茶在初揉后,下机解块,再用手合起搓条,类似雨花茶搓条手法,搓紧搓直,成针形,然后进行烘干复火。
②卷条型茶用手搓成直条后,再对折成绳索状,类似于炸油条状,然后同样烘干定型。
③珠型茶在初揉后,下机解块,用6CCQ—50型双曲提毫炒干机炒干,锅温80—90℃,后期温度降至60℃,时间约45分钟,炒至基本成珍珠状,颗粒紧张,下机摊凉,30分钟后再慢慢烘干复火。
4、沤堆:苦丁茶细胞活性较强,为了使成茶颜色更加乌褐油润,提高滋味。揉捻叶干燥前通过沤堆,可以取得较好品质。方法是青茶冬茶沤堆时间约2小时,夏茶秋茶1个小时左右,茶堆上复盖湿布,类似于红茶堆放发酵作法。特殊形状茶在造型完毕后同样需沤堆。
5、造型:这是针型、卷条型、珠型茶需用的工序,方法同揉捻工序。
6、初烘:把揉捻叶或造型完毕叶经沤堆后,均匀薄摊于50型或120型烘干机烘页上,上叶厚度1厘米,热空气温度120℃,烘至七、八成干下机,摊凉散热。高级苦丁茶用炭火烘笼烘焙。
7、复火:同样用烘干机或烘笼。温度80℃左右的热空气或60℃的烘笼顶温度,烘至足干,含水率约5%—6%时可下机,稍摊凉散热。
8、精选包装:对毛茶作拣剔除杂,如除去黄叶、梗、老叶等,及时包装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