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熟普洱的香味
普洱茶的药香,就是普洱当中有药材的味道。普洱茶本身也是一种植物,在古代普洱茶也是作为一种药材存在的,所以草木之香就出现类似于药材的味道。产生药香味和存放地点的温湿度有关系,南方气候比较湿热,茶叶的转化速度会比较快,因此在南方存放5-10年之后普洱茶当中可能就会感受到药香味,如果是在干仓存放的云南地区就不会这么快的出现药香味。其实普洱茶除了药香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香味。比如说花香,果香,蜜糖香,梅子香,杏儿香,木香等等。
这些香味的来源有一些和原料有关,有一些是工艺造成的,还有一些就是存储过程中转化形成的味道。
其次,产生药香味的原因和茶叶原料的老嫩程度也会有关系,级别是指原料的老嫩,不代表品质,从经验上讲,原料老嫩等级越高,梗,叶更多,是最容易出药香的,因为叶片比较成熟,内含物以纤维素为主,大部分嫩度不高,但又比老黄片的内含物丰富。
纤维素含量丰富的原料在后期转化中更容易出香味,而嫩度较高的茶叶茶多酚、氨基酸等内含物较丰富,所以稍老一点的茶叶正好是以纤维素为主,兼具一定的嫩度,这种原料特征容易产生药香等其它香味。
2. 生普洱的香味
生茶主要品饮它的香、甜、回甘生津、喉韵、润、苦涩度
香气往往是最吸引人的,香气在品饮过程中的展现形式有这几种:干茶香、杯底香、茶汤香、回韵香。
干茶香很好理解,茶饼自然散发出来的香味,常见的新茶是清甜香,湿仓茶会有霉味,没存好的茶可能吸收了其它异味;
杯底香在洗茶第一道之后展现的最为明显,倒掉洗茶水后,晃一晃公道杯,待公道杯微微冷却的时候,凑到鼻下,茶香会扑鼻而至,新茶经常出现的冷杯香是花果香,非常鲜甜馥郁,冷杯香是一款茶的香气表现最直接的形式。
茶汤香气则没有冷杯香这么容易感受到,通常茶汤含在口中时,舌尖轻轻搅动,鼻腔微微呼吸,凝神感受茶汤中的香味,这种香味非常丰富,层次明显,比如十二年陈期的大益绿大树会展现出鲜木香和野菌香,而且随着冲泡次数增加这两种香气会互相交叠变化,强弱起伏。
茶汤咽下后喉咙微微有香气上浮,呈现的比较慢,此为回韵香,一般喝过三四泡茶汤之后,停顿几分钟,细细感受口腔和气韵变化,可以感受到茶的回味和韵味。
有的茶汤香气比较漂浮,多见于刚制作好的新茶,茶汤含在口中时,香气在鼻息间乱窜,时隐时现,香气沉稳的茶则能够感受到香气如同一段连绵不绝的丝绸滑过呼吸间,仿若有形状一般,对于香气非常强烈的茶,如南茗佳人2017年普洱生茶《景迈》就极为明显,景迈兰香幽然,从干茶到茶汤都香气馥郁。
3. 普洱熟茶香味
熟普比生普回甘(甜)要大些。
生茶比较耐存放,存放的越好,就有越陈越香的特质,熟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滋味上越来越醇厚。普尔生茶以云南大叶种鲜叶为原料,进行杀揉捻、干燥而成的,再进行蒸压变成饼或其他形状,普尔熟茶是由青绿茶进行喷水渥堆人工发酵而成。可以从外形、香气、汤色、叶底上来区分。普洱生茶颜色偏青褐色,毫毛显露,熟茶偏红褐色或棕褐色,带金毫。生普香气清雅纯正,有些带蜜香,滋味浓醇回甘汤色蜜黄。熟茶香气纯和,陈香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褐。生茶叶底绿亮柔软、有光泽、叶脉清晰,熟茶叶底黑褐色或棕褐色。
4. 熟普洱的香气口感
1、香气
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若存储得当,经过五年以上转化的熟茶会进一步升华,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香气,例如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
渥堆工艺会使得新熟茶有一些“渥堆味”,不过纯熟的工艺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气味,并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展现出更饱满圆润的滋味。
2、甜度
甜度算是品鉴熟茶最直观的一个方面,好的熟茶在茶汤还未入口之时就能闻到甜香,此外,熟茶几乎没有苦涩味,因此这甜度也更加明显了!
茶汤入口之后与舌面接触就能很快感受到甜度,并且会在口腔里蔓延开来,绵长持久。
3、滑度
滑度指的是熟茶的“油润感”,类似喝鸡汤或米汤一样的感觉,通常很滑的茶,喝过后会有一种“留下了一层油”的感觉,这个同容易下咽的感觉不同。
其实滑度也是和茶汤的厚度有关系的,茶汤越醇厚,相应地滑度也会较为明显。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给品饮者的感触印象极强,而品质不好的茶汤就会有“锁喉”之感。
4、润度
好的普洱熟茶入口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干涸之感。这个润度对于熟普来说是必须的,优质的熟普品饮过后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温润如玉、如沐春风。
冲泡了三四泡之后的熟茶汤,喉咙清爽滋润,嘴巴不干不燥,咽下去之后整个肚子是温暖舒适的,这就是熟茶的润度的体现。
5、厚度
厚度和茶汤浓度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时,在口感上就会比较浓厚稠密。
熟普的厚度,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当茶汤滑进口腔,刺激味蕾,用舌尖搅拌茶汤,感受搅拌的力量和口腔被撞击的感觉,你就会充分感受到它的饱满丰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粘稠感。
5. 熟普洱的色香味形
茶叶为什么会有香气?很多茶友在喝茶时,是被香气吸引,来喝茶的。那今天来看看茶叶为什么有香气,香气是如何产生的呢?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亦称“挥发性香气组分(VFC)”,是茶叶中易挥发性物质的总称。茶叶芳香物质为多种不同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多数分子一个(或以上)不饱和双键,或含某些对香气形成具有作用的活性基团。常温下芳香物质多数为油状液体,呈无色或微黄色,大多具有香气,极易挥发。
茶叶中发现并鉴定的香气成分约700种,有醇、醛、酮、酸、酯、内酯、酚及其衍生物、杂氧化物等十大类。
茶鲜叶芳香物质的种类相对较少,茶香形成还在于制茶过程产物。如绿茶加工经高温杀青钝化酶的活性,使原料化学成分在热作用下变化,以及干燥过程的“美拉德反应”,形成以吡嗪、吡喃及吡咯类具烘炒香的化学成分为主的“板栗香”、“焦糖香”等。红茶香气则多来自发酵中酶促氧化及其他一系列化学变化,以醛、酮、酸等化合物为主,从而形成红茶特有的甜花香。
普洱茶香气:香气的前体物质主要是指茶鲜叶中所含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类、糖类等以及加工过程中形成香气的必须酶类。此类物质种类和数量多寡,是影响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而影响此类物质的因素主要为茶树的品种、地区差异、温湿度、光照强度、光质强弱、季节变化、生长环境、土壤环境、叶质的老嫩等等因素。例如阿萨姆种和中国种,南糯茶区与布朗茶区、帕沙与班章、正常芽叶与紫芽。
普洱茶具有很强的吸湿和感染异味的特点,与普洱茶而言温度、湿度、异味对茶叶的香气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氨基酸、脂类、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在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不同仓储条件将决定这些香气类物质的变化方向。
6. 熟普洱香气
普洱熟茶的口感特点
1、厚:在品茶时,我们经常听到别人形容茶汤“厚重饱满”,那这“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汤水入口有重实感,含在口中茶汤感觉凝结在一起,不寡淡,形象地说就如“熬了四个小时的米汤水”一般。这样的口感,一般出现在综合三级的古树料中。
2、滑:汤水“顺滑”,表示茶汤入口后不干、不燥,夸张点说像人体还没开始吞咽汤水已经到喉咙的错觉,形象地说就如“巧克力般,丝丝顺滑”的感觉。一般,这样的口感容易出现在芽头较多的宫廷、一级料中。
3、糯:茶汤粘稠度极佳、入口有凝聚感,带有淡淡的糯米香味。一般这样的口感极易出现在存放一段时间后的三五级的春茶古树料中,或是品质较好的老茶头煮后的汤水中。
4、陈:类似百年木头自然腐烂的味道,带着一股清新的陈香味道。部分人极易与霉味混淆,建议容易混淆人群可以用干仓茶和湿仓茶对比品鉴,这样极易被区分出来。这样的茶一般是发酵较好、仓储没问题的茶都会散发出陈香味。
5、醇:一般与“醇正”连用,茶无杂味、意味,类似闻玫瑰花香的时候不会有兰香介入,味道干净、纯洁。一般这个味道,存在于熟茶存储干净、没有受潮的茶饼上。
好的普洱熟茶口感应当有这样的特点:一是鼻头之香,热茶汤靠近鼻头能够嗅到开心地陈韵;二是嘴唇之香,初入口立刻觉得味道香馥;三是舌颊之香,茶汤滚过舌体留有香甜没退;四是喉咙之香,茶汤流荡入食道,喉咙翻上来的热且浓的芳醇,称之为喉韵,有些是陈韵、荷香,有些是樟香、枣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