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72. 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06-14 20:45   点击:166  编辑:卞宗   手机版

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能源、通信、生态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修通了经过黔东南、黔南、黔西南自治州的湘黔、黔桂、南昆干线铁路和经过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内昆铁路;所有民族区域实现乡乡通公路,其中黔南、黔东南通了一、二级公路。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对经过民族地区的、乌江、清水江、都柳江、北盘江、红水河等河流进行了整治和疏浚,改善了航运条件;民族地区的本地通信网络的日益现代化,开通了程控电话,拥有了电子化邮局。许多民族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兴建各类水利工程5万余处,建蓄水工程7700余处,引水工程4万余处,提水工程3200余处。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2005年,民族自治地方粮食产量达到523.79万吨。肉类总产量91.18万吨,油料总产量29.42万吨,烟叶产量13.54万吨。
四、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解放以来,贵州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力度,增加投入,加强技改,落实重点工业项目,促进了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现已初步建立起了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纺织、制革、森工、造纸、烟酒、建材、食品、医药等工业体系。



五、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民族教育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教育体系,有普通高等学校8所,中等专业学校36所,普通中学1019所,小学7025所。
六、高铁通行:

高铁开通运营后,对贵州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直接和多元,让沿线走进跨区域同城时代,这样的“同城圈”“大社区”遍地开花,也为沿线中小城市带来发展红利,助力贵州中小城市迅速崛起。让深居贵州地区与地处沿海的大城市携手相连,实现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七、拓宽项目建设服务保障:
加强对已开工项目的调度和跟踪服务,开展集中开工项目“回头看”,对项目建设进度、投产达产情况进行督促。充分利用“千企改造、一企一策”,促进在建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形成工业投资增长支撑。重点推进黔轮胎三期工程、恒大新能源汽车、西南水泥建设等项目建设。
八、工业经济高速发展:
充分把握第四季度每一时间节点,抓好运行监测和统筹调度工作,加强规上企业的监测和预警,时刻掌握着影响工业经济的困难要素和各重点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指导和协助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分析和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贵广高铁:将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修文县强化四项举措 助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