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省茶叶分布图
今年以来,云南省茶叶出口量破4000吨,出口品种以普洱茶和绿茶为主,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香港、缅甸、泰国。
云南立体分布的气候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的茶树资源。近年来,云南茶叶种植和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
2. 云南茶叶种类图片
云南白茶,大家对“月光白”、“月光美人”的称呼会更清晰一些。目前在国内,除了福建白茶外,以云南的白茶产量最大;在国外,斯里兰卡和印度两个国家,也生产少量白茶。
起源
唐朝咸通三年(公元 862 年),樊绰出使云南,其《蛮书》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其中的“散收无采造法”,推测就是自然干燥茶叶的方法,与当今白茶加工法类同。
发展
在清朝时期,云南白茶曾被称为“贡茶”上贡给朝廷。
1939年9月,佛海茶厂试制的第一批茶叶,就有白茶的身影。1943年,佛海茶厂生产高档白茶318市斤。不过,也许是因为云南滇红、普洱的风头太盛,而云南白茶的制作工艺又太过简单,才导致它的存在感一直很低。
如今,全国出现了白茶热潮,而福建主产地的产量十分有限,拥有丰富茶资源的云南就成为茶商的新一个原料市场,并被逐渐运用起来。
产地
目前云南白茶主要产区,在景谷和云南澜沧江流域。
因为地处高原,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故内质丰厚,口感相对更为醇厚。
特点
云南白茶的主要茶树品种,是景谷大白茶。大白茶是景谷特有的一个品种,有性繁殖系,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
3. 云南茶树分布图
云南8种老古树:
1、锦绣茶祖树龄:3200年生长情况:生长健壮坐落位置:云南凤庆县在离凤庆七十多公里的香竹菁,有一株年纪起码有3200年的祖宗级茶树王——锦绣茶王,它是凤庆栽培型古茶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大古茶树,它的胸围——树干直径足有1.84米,8个人才勉强围得起来。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大的古茶树,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栽培型大茶树,被誉为“锦绣茶祖”。
2、千家寨1号古茶树树龄:2700多年生长情况:生长健壮坐落位置:云南镇沅千家寨哀牢山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古茶树,它生长在海拔2000多米的原始森林中,位于云南镇沅千家寨哀牢山,高达25.6米,专家推测约有2700多岁。这棵千家寨1号古茶树是1991年才发现的,在2001年10月,这棵古茶树被某茶企领养,树的周围都被保护起来,还有人常年轮流看守这棵历经千年的古茶树。
3、最古老的普洱茶树树龄:1700年生长情况:生长健壮坐落位置:云南省普洱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云南普洱县有棵“茶树王”,高13米,树冠32米,已有1700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古老的普洱茶树。盛易祥。
4、西双版纳茶树王树龄:800多年生长情况:生长良好坐落位置:西双版纳南糯山古茶园西双版纳是中外闻名的“普洱茶”故乡,是大叶种类茶的发源地。南糯山古茶园中有800多年栽培型“茶树王”,树高5.5米,树幅10米,主杆圆周1.4米,形状奇特,比一般栽培型茶树含量高,直至现在茶树仍四季郁郁葱葱,可谓西双版纳的一大奇观。
5、盘龙寺古山茶树龄:600多年生长情况:生长良好坐落位置:昆明晋宁盘龙寺云南昆明盘龙山之药师殿前,有元代茶花二株,相传为崇照大师手植,已有600多年历史,堪称昆明古茶之最。殿因花名,亦称“茶花殿”,药师殿又称“茶花殿”。
6、黑龙潭明茶树龄:518年生长情况:长势一般坐落位置:黑龙潭公园祖师殿内据记载,该树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植于黑龙潭大门外,1943年移栽至祖师殿前,与唐梅、宋柏同院。
7、玉峰寺山茶花树龄:500多年生长情况:长势良好坐落位置:丽江玉峰寺相传,这株茶树是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所植,先有茶树,而后建寺。这株“山茶之王”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山茶为两株不同品种的山茶,一为“狮子头”,一为“早桃红”,嫁接后成为一体,直径34厘米,高仅2米,但树冠面积达56平方米,被誉为“环球第一山茶花”。
8、马关野生古茶树树龄:300年生长情况:生长茂盛坐落位置:马关县古林箐乡卡上村罗家屋基这棵灌木型古茶树,其基部纵围4.7米,树高6.5米,茎围在30厘米以上的分枝有20枝,该野生古茶树树龄在300年以上。
4. 云南茶产区地理分布
云南茶叶的产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是7度到22度,年降水量1200毫米到1800毫米左右,常年气候湿润,日早重组,海拔较高,这些经有利于云南茶中中的茶多酚物质的形成,形成了云南茶叶的独特的口感。
除此之外,云南茶树有点古茶树干上还有多种富生物,比如苔藓,藤蔓,野生茎等这些植物生物与茶树相融共生共同生长,久而久之使得茶州的茶叶带有很多特殊的香气和口感。
5. 云南茶树分布
云南拥有世界三大茶树王和万亩生态古树茶林以及闻名世界的普洱茶,茶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可乐、咖啡)之一,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群在饮茶,这些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知道世界茗茶普洱茶,普洱茶的故乡就在西双版纳和思茅。
一般提到的云南普洱茶,指的是云南思茅、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地所产的大叶种茶,经过加工进行后发酵的茶品。有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之分,以年代又区分为普洱古茶、普洱老茶、普洱新茶等。
普洱古茶并非全部为古代遗留,而是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普洱老茶则是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普洱新茶则大半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
云南有着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茶树优良品种,据史志记载,云南从野生茶转移为家种茶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1961年发现的云南勐海县巴达乡野生型茶树王,树龄1700年。
1991年发现的云南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过渡型茶树王,树龄千年左右。
1952年发现的勐海县南糯山半坡寨栽培型茶树王,树龄800年。
巴达茶树王、邦崴茶树王、南糯山茶树王并列中国三大古树茶王,亦即世界三大茶树王。它们的发现,充分证明了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
6. 云南茶叶产区图
古六大茶山 -- 地埋位置及概况说明:1、攸乐茶山 2、蛮砖茶山 3、漫撒茶山 4、莽枝茶山 5、倚邦茶山 6、革登茶山 云南省是世界是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古今中外负有盛名,普洱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小故乡,据西双版纳傣族贝叶经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西西双版纳就有茶树栽培,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上至今还生长着八百年年前人工栽培的古茶树,被称为“茶树之王”。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之用普洱,已自唐时,”西藩:就是指西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说普洱茶,可见自唐代就有普洱茶了。 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的普洱府,产于悠东山、革登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普洱茶是以地名作茶的专用名词,一直沿用至今。易武是普洱茶的原产地。 六大古茶山在香港、韩国、台湾、广东、深圳等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六大古茶山包括悠乐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它们都在易武的周围,古茶山的野茶树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其营养成份是任何一种矮化茶树和新培植茶树都无法相比,野生大茶树生长环境自然、特殊,全世界罕见,其原料主要用来加工普洱茶,因此易武的普洱茶内质极其特别,在文革期间,许多陈年普洱茶在大火中毁灭,目前存在世上的正品野生普洱茶少之又少。 古时,易武的普洱茶主要用来进贡,又有瑞贡天朝、正山贡茶之称,历史上“茶马古道”就是以易武为中心经思茅达到普洱府,最后在交易,所以还有人称普洱茶为易武茶。古六大茶山 -- 革登茶山 《普洱府志》载:“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常采茶时,先具酒醴祖祭于此。”由此可知革登茶山早就闻名。 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紧靠攸乐茶山,傍依鸡怪山,历史上年产茶500担之多。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肚,满披银茸,民间种之为“大白茶”。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八角树寨有株茶王树,光春茶就能收干茶一担。革登茶山过去的新校都有20多厘米的盆大了。祭祀古茶树的碑石到是随处可见,足以证明茶农封古茶王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告诫后人古茶树确需保护。解放前革登茶山已荒芜,茶农人走寨远,解放后逐渐恢愎发展,现年生茶万担以上。 古六大茶山 -- 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于蛮砖茶山南面,和革登茶山相聊,与孔明山遥遥相望。传说是诸葛亮埋铜锣之地,故名。从象明乡越架布河,过大石房,穿秧林寨就到了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范围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味美。明、清时期茶山与旺,茶叶年产达万担之多。从立在茶山的碑石刻文中可以看出常年茶山与旺发达景象。该碑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元1746年)。由于多种原因,莽枝茶山在解放前夕,已经荒芜,几百户人家的勐芝大寨已成为原始密林,遗存的部分茶农后代,已搬迁到茶山后的秧林寨,封茶山的历史漠然知晓。原始密林中还可看到一块块面积大小不一的茶林,以及从多的交杂在一起的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树。一座葬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3年)的茶商墓孤寂地守候在茶山。茶山由于多年无人管理,有的茶树长得几丈高,仍然茶花怒放,青枝绿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曾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茶山乡民开始封茶山进行管理,茶叶产量逐步提高,每年出售给国家青毛茶2万多公斤 古六大茶山 -- 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的高山区。倚邦茶,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甘正,回甜爽口。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家云集,极为热闹。产品适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极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20担之多。 清朝为了加强封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约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部份马道上石板的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可惜表现茶山繁荤景象的建筑于解放前毁于火灾,如今仅有碎瓦断壁残存。今日倚邦茶山,除茶叶生产得到恢愎和发展外,西双版纳州政府又规划发展一个万亩级香料基地。这样,倚邦茶山将茶叶、香料比翼齐飞,前程无量。古六大茶山 -- 漫撒茶山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以东,紧接老挝边境。慢撒茶山属大叶种茶,条索肥硕,条子宽大,结实,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壮男性之美,是普洱茶中个头最大的。 清乾隆年间是其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清咸丰壬子年(公元 1852 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茶山各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闻名,畅销国内外,慢撒茶山种茶历史悠久,茶农种茶制茶经验丰富,但到十委世纪,慢撒茶山,稍有衰落,而易武茶山则日起兴旺,光茶号就有十几家,因此,清朝前期中期史书列六大茶山时,只列“慢撒”后某些书籍又列为“易武”。由此使人产生了误解,认为易武和慢撒是两座茶山,实际上并不是,只是证明了两座茶山的兴衰,易武和慢撒都是泛指六大古茶山的茶,不是独立的两座茶山。是但在当地茶农细细区分,易武茶山和慢撒茶山却有不同的,慢撒茶山的茶叶稍微肥大一些,味也稍甜。 古六大茶山 -- 蛮砖茶山 蛮砖茶山位于野象山旁,磨者河畔,历史上年产茶万担以上,大都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茶农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万担之多。今天的茶农商品意识强,他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在蛮砖村公所支书权存安带领下安排生产蛮砖贡茶,茶味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1994年,州、县政府确定在蛮砖茶山新建万亩大茶园,在云南省茶叶科研所专家的指道下,万亩新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飘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古六大茶山 -- 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 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毅人放火,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壤。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拨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
7. 云南茶叶介绍
云南茶叶有很多,普洱茶、滇红、露珠茶、糯米香茶、昆明十里香茶、大关翠华贡芽、镇沅马镫茶、绿春玛玉茶等。
云南著名茶叶:
1、滇茶,
顾名思义,就是出产于云南的茶,而一般又特指云南红茶,又叫做滇红。滇红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和景洪、普文等地。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是我国工夫红茶的新葩,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著于世。滇红工夫特点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2、云南普珥茶,
普洱茶为黑茶类的代表。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併茶、方茶紧茶等。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制成多种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的大叶青茶,叫普洱散茶。用普洱散茶蒸制、压模,可制成方形的“普洱方茶”、碗形的“普洱沱茶”、圆形的“七子饼茶”、心形的“普洱紧茶”。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回味无穷,有好的药理作用。
3、沱茶,
沱茶是云南茶叶中的传统制品,历史悠久,古时便享有盛名。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主要产地是云南。
研究表明,沱茶的功效与作用是可去脂减肥、消食健胃、安神、美容、抗衰老、清除口腔异味、保护牙齿、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防辐射等。除这些功效外,经现代科学研究,普洱茶还有降压、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预防便秘、等功效。
4、竹筒茶,
此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勐海县和文山州广南县的底圩,是采用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加工而成,为云南古老名茶品种之一。
原料采摘细嫩,一般为一芽二、三叶,有两种加工方法,一种是鲜叶经杀青、揉捻后,筑于新鲜嫩甜竹筒内,以文火烤干,剖开竹筒取出,即成竹筒茶。
另一种是将一级晒青毛茶放入底层装有糯米的小饭甑内蒸软后,再筑进竹筒内,以文火徐徐烤干而成。
8. 云南茶叶分布地图
云南名茶有三大类,一普洱茶又分为生茶与熟茶,二红茶云南名茶有三大类,一普洱茶又分为生茶与熟茶,二红茶简称滇红又分为滇红,金螺,滇红,松针,滇红,金芽与古树红茶,三,绿茶简称滇绿,包括滇青墨,江云针茶,翠华茶,昆明十里香等品种。
9. 云南4大茶产区地图
云南采茶制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普洱茶的主要产地,加工集中在云南省西南部,约位于北纬21.1度至25.8度,东经97.5度至102.3度之间。北回归线贯穿其中。
产茶地州自南至北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以前的思茅市),临沧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茶区分布1.西双版纳茶区: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三地,著名的六大茶山都在其境内,版纳地区无论台地茶和大树叶茶原料用于制做晒青茶品质都是各个茶区最优。
2.普洱茶区:是滇绿茶产地,近年来转产普洱茶,产量居各产区之首。
3.临沧茶区:凤庆县和云县等地产优质滇红茶是国际知名的红茶产区,也产滇绿和普洱茶。
4.德宏茶区:出产滇绿,滇红和普洱茶。
5.保山茶区:保山市地处高黎贡山,怒山南段,是滇西南茶区中地域最北,高拔最的地区,出产滇红,滇绿茶。
6.大理茶区:此地云南重要紧压茶加工地,下关茶厂是和勐海茶厂齐名的普洱茶生产厂,以其长期承担边销和沱茶出口而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