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法水:泡芽叶细嫩的名贵绿茶用80℃左右水温,花茶、红茶、低档绿茶用100℃沸水,乌龙茶、普洱茶、紧压茶用100℃的沸滚开水。用量:绿茶以100毫升水,投茶叶3克为宜;红茶可加至5克或以上,但泡水次数递加,可反复泡水多次。时间: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茶泡好之后,要在30~60分钟内喝掉,否则茶里的营养成分会变得不稳定。用具: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在对的时间喝对的茶春喝花茶,夏喝绿茶,秋喝青茶,冬喝红茶。早晨喝绿茶,午后喝菊花茶,黄昏喝枸杞茶。加班可以喝点决明子茶,如果有便秘可在晚饭后饮用。不同体质选不同性质的茶凉性茶有绿茶中的碧螺春,青茶中的铁观音;中性茶有青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温性茶则包括红茶,普洱茶等。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有抽烟喝酒习惯、体形较胖的人应喝凉性茶,肠胃虚寒或体质较虚弱者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喝茶应避免以下误区:1.喜喝新茶。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2.喝头遍茶。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3.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4.饭后喝茶。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5.以茶配药。在服用催眠、镇静等药物和服用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含蛋白质的药物时,不宜用茶水送药,以免影响药效。有效中药如麻黄、钩藤、黄连素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
喝茶、品茶有什么小技巧?
在以往的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的吃茶、饮茶、喝茶、品茶,由饮茶到品茶,从最简单的满足生理需求上升到身心参与的精神生活。我们所谓的品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往往品的是感觉,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框框条条,品茶的关键在于是否适合自己。
虽没有框框条条,但也有着一定的讲究,有的人讲究的会多一些,而有的人讲究的可能会是少一些。在如今,喝茶的人虽然很多,但真正精通茶艺的人并不多,虽不必过于刻意注重形式,但如何品茶,有哪一些小技巧小窍门可以学一学,跟小约一起来看看。
第一步,准备工作的注意点;其实品茶除了对茶叶及水、茶具的要求外,也很讲究意境,我们不妨可以选择一个安静惬意的地方,然后将所有的茶具进行冲烫,1是可以消毒,2来也作为温杯以便之后品茶的需要。
第二步,选择茶叶;这一步相信很多人都是自然而然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实在有客人或者其他人一起品饮时,不妨将选茶的机会留给对方,多照顾一些对方的需求。
第三步,茶叶放入茶具之后,就可以进行冲泡了,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的茶叶是有必要“洗茶”的,例如陈茶,也就是使用沸水快速的倒入后快速的倒出,这个步骤相当的重要,它可以将茶叶在陈放的过程中可能沾染的杂质清除,让茶汤更醇香。
第四步,品茶的“品”,是要慢慢品饮。一般品茶时,选择的茶杯以小茶杯为宜,绝对不能胡乱灌入口中,要有品的过程。让茶汤入口,到达舌苔,刺激味蕾,这样才能品尝到茶真正的滋味。
懂茶需要学习,品茶需要过程,相比喝茶,品茶总能让人觉得心平气和,在品茶的过程中,心情也慢慢舒缓下来。有人说, 品茶,品的是人生,品的是生活百态,所以有时,我们不妨放下手机,约上好友,品一品茶,也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