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截石位的由来?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06-26 06:31   点击:78  编辑:纪若   手机版

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在治疗膀胱结石时,患者取现在截石位这种体位后,医生从阴囊和肛门间横行切口进入膀胱取石,截石位是因为切开取石而来。这种方法一直延续2000多年,直到1720年才有人提出经腹部切口进入膀胱取石,而到19世纪,经腹部切口进入膀胱取石才成为经典切口。而这种体位仍然以膀胱截石位这一名称继续沿用。
截石位,手术取位的一种方式。特点是病人仰卧,双腿放置于腿架上,将臀部移到床边,能最大限度的暴露会阴,多用于肛肠手术和妇科手术。



扩展资料:
截石位常见不良反应有:局部皮肤压伤、腓总神经损伤、静脉血栓。
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1、局部皮肤压伤。患者术前已经存在下肢的血液循环障碍;骨隆突处未加适当的衬垫;衬垫不平整及手术人员的压靠都可导致局部皮肤压伤。
2、静脉血栓。维持小腿血液循环的主要血管腘动脉、腘静脉位于腘窝处缺乏肌肉脂肪组织的保护,所以腘窝长时间受压会引起小腿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或形成静脉血栓。
3、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一个分支,在腓骨颈绕过并穿过腓骨长肌达小腿前侧。腓总神经绕过腓骨颈处距皮肤近且缺乏肌肉脂肪组织的保护,此处如果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就会导致腓总神经的损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截石位

国号“汉”的由来是什么?

“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号之一。自刘邦首用汉国号以后,“汉”为后世诸多汉族与非汉族建国者反复沿用,“汉”成为域外对中国的一种习惯称谓。

公元前202年2月,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附近的汜水之北,汉王刘邦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汉”,这是“汉”作为国号的发端。其实早在公元前206年,沛公刘邦被立为汉王时,“汉”已具有了不凡之意。汉国号是怎样得来的?

公元前208年,项羽、刘邦等反秦众将共同拥立在民间为人牧羊的楚怀王之孙熊心为主,仍称“楚怀王”。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后来,刘邦先入咸阳,理应称王关中,但项羽不答应,他率40万大军,攻破函谷关,进屯新丰、鸿门,准备消灭刘邦,还预备了一场“鸿门宴”,让刘邦有惊有险。项羽不愿让刘邦据关中为王,又不便违背怀王约命,乃与谋士范增商议,以蜀、汉亦属关中之地为由,于公元前206年2月封沛公为汉王,掌控巴、蜀、汉中三郡,建都南郑(今陕西汉中)。沛公一听大怒,欲发兵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等将领皆劝沛公受封,萧何亦谏劝沛公权且屈居一人之下,据汉中为王。萧何是这样劝刘邦的:“《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沛公采纳了萧何的谏言,受封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

历史的发展,后来确如萧何所料,刘邦“还定三秦”,击败项羽,得了天下,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汉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