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残茶的危害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茶叶加工条件与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绿茶、红茶、紧压茶、花茶类的无公害茶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9-1996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7718-1994 食品中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1997 茶 取样
GB8321.1-19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19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198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8321.4-199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8321.5-199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6-199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9679-1988 茶叶卫生标准
GB9679-1989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14935-1994 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
GB/T17331-1998 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17332-1998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3、鲜叶的加工条件
3.1鲜叶盛装容器必须洁净、透气、无污染、不紧压,不得用塑料袋材料,运输、贮存时也必须清洁卫生。
3.2鲜叶、毛茶收购应严格行验收标准,不得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有异味、霉变、劣变的茶叶,或污染农药或其他物质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茶叶。拼堆和堆放地点应通风、干燥、洁净、不得与化肥等其他杂物混合存放。
3.3环境条件
茶厂选址、厂区和建筑设计必须符合《中华我民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我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茶厂应远离粪池、垃圾场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等各种现有的与潜在的污染源。
3.4人员要求
参与无公害茶加工厂人员上岗前和每一年度均须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必须保持个人卫生,禁止吸烟和随地吐痰。
4、包装材料
无公害茶叶的包装料必须符合GB11680的规定。
5、无公害茶的卫生要求
无公害茶叶的卫生标准必需符合GB9679。
5.1感官要求
具有该茶类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物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
5.2卫生指标见附表A,出口茶叶的卫生指标见附录A、附录B。
6、检验卫生
感官要求用感官方法检验,其余指标检验方法见附表A、附表B。
7、检验规则
7.1取样与组批
7.1.1组批:请确定“批”的内容。
7.1.2取样:按GB/8302进行
7.2制定规则
经取样检测,如查有一项指标未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
8、标识
无公害茶叶的食品标签必须符合GB7718的规定。
无公害 质量标准
2. 茶叶农残超标的危害
三个月到六个月
茶叶属于碱性植物,一般农药基本上都是偏酸性的。根据用药的剂量和使用次数,加工方法实验、推算,大致残留期在三个月到六个月。
其实,“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概念不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指出,茶叶中检测出农残不等于对人体有危害。我国老百姓平均每天喝茶量为4—5克,农残摄入量不会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安全标准。同时,微量农残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此外,目前一般使用有机化学方法检测农药残留,然而大多数农药不溶于水,泡茶时农残溶出量最多是检测量的10%—20%,农药含量极低。一般有品牌、通过质量认证、标明生产日期的茶叶,其农残含量符合标准,可放心饮用。
如果还是很介意茶叶中农残的问题,建议大家在选茶和喝茶时花点心思。虽然茶叶的种类很多,但不同种类茶叶之间农残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别,关键是茶叶的生产季节,一般来说,当年5月底前采制的春茶农残很少。春茶生长期间茶树一般无病虫害,不用使用农药,不会对茶叶造成污染。购买时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和香气来鉴别春茶的真假。春茶的芽叶一般较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冲泡后,可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做出判断。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味持久,滋味醇厚,叶底柔软厚实。
3. 茶叶的农残
我个人认为是红茶,其实你的回答已经解答了,现在的农药大多都是易降解农药,在环境中自身的半衰期都比较短(数天到数十天),而在茶叶发酵等后处理加工的过程中,农药会进一步降解。
4. 农残茶的口感
正山小种农残根本就不多,这里的农残指的是农药残留,正山小种是一种很好的茶叶,它是属于红茶类,现在都提倡绿色食品,绿色种植,基本上很少使用农药,特别是这种高档茶叶,根本就不需要农药,所以正山小种根本就没有农残,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非常的好喝
5. 茶叶农残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茶叶中有大量农药残留有点夸张了。从之前的数据来看,可能会有些残留,但谈不上大量,也谈不上超标。
茶叶中的农残有明确的限量,按道理只要有正规厂家来生产的茶叶,质量都是有保证的。
再者,我们现在也有“洗茶”的习惯,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安心喝茶,平时也可以关系当地食药部门对市场抽检结果的公告。
对茉莉花茶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值的占4 2 9%。我国产茶区域辽阔,品种繁多,多数茶园地处高山,水土纯净,污染小。但处于丘 陵地区的茶园,夏秋茶季病虫害多,茶农忽视农药正确使用,致使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
鉴别茶有感官和理化鉴定两个方法。感官鉴定,也叫审评,第一形状,属外观鉴定。感官鉴定又可分为四项:一是条索,条的种类不同,条索的要求与呈现各异,如松紧、曲直、粗细、扁圆、整碎、轻重等。要与该品种正常情况相符。二是色泽,是枯燥还是光润,还应与该品种要求相符,如红茶是红褐色,绿茶是崭新绿色,花茶为褐绿色。三是净度,应洁净无梗,块、片、末不超过限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种茶叶以芽尖白毫多者 为佳,条索虽稍粗壮,但嫩润半透明。
鉴别茶的内质,可分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是香气,鼻嗅新鲜,浓厚纯正为好,淡薄 不纯为次,闷焦粗涩者更次,有异味者为劣。各种花茶均应有自己独特的正常香气,如茉莉花茶应具茉莉香气,玉兰、珠兰花茶应具玉兰、珠兰香气。二是滋味,用舌部味蕾感觉,甘 醇浓郁,鲜嫩纯正为优,涩、苦、粗、酵、淡为次,霉、辣、生草味为劣。三是汤色,在茶汤热时,观察明暗深浅。一般明浅为佳,暗深者次,但红茶汤色比绿茶深,紧压茶汤色要暗 。四是叶底,品尝沏过的湿茶叶,用手按,柔软有弹性属于细嫩,板硬无弹性为粗老。上述鉴别方法主要是区分优、次、劣。一切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伪劣茶叶也就往往是在这种 感官鉴别中发现。
6. 什么茶农残少 喝的安全
因茶而异,因人而异。
举个例子,最近喝的一款桐木关野茶做的正山小种(对没错是野茶),热饮吸入滋味醇厚,有丝丝苔藓味,但甘甜感并不明显;冷下来再喝,甘甜爽快感顿时入口即化。所以这个茶我习惯泡上两杯,一杯专门放凉一点喝,一款茶品出两种滋味,实在是一种人生享受。言归正传,上班时间泡的热茶最好不要久泡,因为农药你懂的,这不是品饮问题,而是健康问题。
虽然现在农药问题已经逐渐被重视且各地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茶农的农药喷洒量(比如安溪的小卡片),但是大量喷洒农药的还是多如牛毛,尤其近几年冒出来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名优绿茶”。
所以为了健康,尽量不要放太久饮用茶叶,除非你能确保你喝的茶农残量很低(但是一般人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喝茶常见的误区太多了,我就说一条吧。“茶都是苦的”
7. 什么样的茶农残多
在湘川两广山区出产一种奇异的茶——虫茶,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绿红茶。
一般茶叶是采集茶叶树上绽出的嫩芽,经加工操制而成的。然而,虫茶却是由一种化香夜蛾的代谢产物——粪便晒制而成。 每年6—7月份,茶农采集化香树或者黄连木、山茶、钩藤、糯米藤等植物的叶片,堆洒在竹篱笆或阁楼上,然后均匀地浇上一层淘米水,使其润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树叶就逐渐发酵、腐烂、散发出一种奇异的清香气味。化香夜蛾在这种香气的诱引下纷至沓来,交尾产卵。10至12天后,一条条暗灰色的小毛毛虫破茧而出,像刚出卵的小蚕吃桑叶一样布满叶面,一边吞食着树叶,一边排泄粪便,收集这些排泄物,去除残梗败叶,待晒干后,虫茶便制成了。产品一般分为甲、乙两级,甲级虫茶供出口。虫茶经熬制后一般呈鲜红透明色,茶液清香扑鼻。当然,茶液的色、香、味,与所供养的树叶有很大的关系。虫茶的化学成份,除去一般茶叶含有的鞣质、咖啡因、各种维生素外,还有昆虫激素和止血的活性物质。 虫茶的来源不雅,但却有着非凡的功用。它不仅具有一般茶叶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对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出血也有治疗作用。无怪乎除了产地的农民爱饮外,还飘洋过海销往国外,成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矿工和华侨的重要饮料。 虫茶是如何被发现的,已无从查考。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穷苦的山民吃不起茶叶,用化香树叶代替茶叶作饮料,后来不请自来的化香夜蛾在这位山民积贮的树叶上产卵繁殖,终日劳累的山民开始熬茶时并未注意到这些变化,连叶带虫类全放入锅里,直到茶水沸腾、香气四溢时才引起了注意。这位山民通过细心的观察、思索和实践,终于发现了虫茶。
8. 怎么判断农残茶
绿色食品茶(简称绿标茶)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并使用专用标志的茶叶。
1998年启用“绿色食品”标志的。
“SC”标志是食品生产许可证,其编号由SC(“生产”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和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它的意义就相当于食品的“身份证”。
SC编码实行一企一证,一经确定便不会再改变,每一位号码也都包含着对应的信息,能够实现溯源,更便于管理。
有机茶是一种完全没有污染的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等,它强调加强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环和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