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茶叶网购,注意要点】
茶叶网购特性
1)一张图片卖几年,年年季季图一样。
很多网店,往往一个产品主图祥情一挂好几年,年年季季没有变,但我们买到的茶叶肯定是年年季季不一样。有的茶除了拼配大堆头,否则季前季中季后本身就是不一样,有的商家甚至次次或人人茶叶。
2)美折好比浮夸风,千元茶叶仅一折。
很多茶叶都是挂了好几倍或几十倍,然后通过打折神器出奇打折。我们信了他们的折扣,却不信他们的诚信。
3)虚设红包满天飞,明明小鬼扮李逵。
抬高价格或以次充好或先售产品后找货源,虚发个红包给你,满多少优惠多少有意思吗?但往往有效。
4)猫腻最多第三者,凭看销量冤大头。
通过第三方6.8¥9.9刷销量销好评。
5)促销更胜杀猪刀,千刀万剐自愿载。
很多促销活动通过刷退款,先刷80%,造成产品畅销假象,引你飞蛾扑火。
6)但看电商购物节,等你千年等一回。
更有商家凭借一年仅为这一天。
当我们走进茶叶实体店。品完自己满意的茶叶后。向店主讨价还价一二十元时,一般正规的品牌店都很难。为什么到网购,可以打一折甚至更低呢?还可送七送八的。难道茶叶利润真的如此之高吗?其实不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茶叶价定价无法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都是商家根据市场流通价值定价。而网购,你没品过,商家乱写高价后打折,先入为主误导消费。
二、网购只是图片,除了包装可以认淸,其实茶叶质量你根本无法识别。那问题就来了,你要买1000元的茶叶,讨价还价到300商家也会卖给你,为什么呢?因为他包给你的是卖300的茶。你没试喝和对比,你根本不知道他300和1000的茶有什么区别。
三、一些不良商家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而买茶叶的大多又非专业。
四,有些商家更是先卖茶叶后找茶叶。比如今天有人下单是300元。那商家会扣除自己心中所要利润再去批发店找货源。这样茶叶质量更不稳定。
五,有些商家甚至出现一茶多卖现象。也就是说你买150¥200¥ 或500¥的茶叶其实就是同一种茶。因为你所看到只是图片。
六,无商不利,打折再低,价格再低,商家也要生存,低价促销促使剑走偏锋。
2.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案例
2003年普洱茶收藏文化兴起,越来越多人知道普洱茶拥有“越陈越香”的收藏特性,普洱交易市场初步形成,至2007年普洱茶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同时市场上出现一些中介商,专门为买家找货、帮卖家出货。
2008年,东和茶叶诞生了。
东和茶叶于2008年创建,如今已从一家小小的档口发展成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专业交易平台,公司的发展壮大与东和人的勤奋拼搏离不开关系。这十二年以来,东和茶叶见证了行业发展日益变好,也见证了市场从混乱到逐渐完善。可以说,东和成长史其实也是行业的发展史。
(东和茶叶旧址)
过去的十二年,东和人用汗水与智慧,一步一个脚印改善茶行业交易乱象,逐步建立起行业标准,如同在荆棘乱石里开辟道路,其中艰难险阻难以用笔墨描述一二。
东和诞生于大环境艰难时期
2008年是普洱茶艰难的一年。由于2007年的普洱茶市场太过疯狂出现崩盘,导致许多人信心大失,甚至不少茶商萌生退意,纷纷选择退出茶行业,另谋生计。因此在当时仍然坚持普洱茶买卖的人极少,交易一件茶只能赚个5块、10块。
就在大环境艰难时期,东和一头闯进来,开始寻找第一笔生意,一步步积累客户资源与经验。
在经营普洱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普洱茶交易过程中许多弊端,例如老茶信息混乱、产品真假难辨,地域跨度大、信息传递慢导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完善,缺乏第三方监管等等,这些弊端的存在阻碍着普洱茶的发展与流通,因此我们决定改变经营方式,从传统茶叶店升级成为第三方平台形式,以此保障买卖双方的产品安全与资金安全。
同时,我们建立了普洱茶标准化管理体系:正品标准,价格标准,交易标准,这三大标准得到广大商家、消费者认可,为行业广泛应用。
三大标准的建立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更好推动普洱茶发展。
1.价格标准
(东和茶叶价格指数平台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普洱茶买卖的价格参考)
2010年,东和茶叶官网正式上线,并且首次创立价格指数平台,运营互联网技术,实时更新数据,让行情公开化,解决了信息传递慢、更新延迟的行业痛点。客户再也不用天天跑市场去一家家查问茶叶价格变动,只需要一台手机,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解到茶叶行情。
目前官网已升级为“中文简体”、“中文繁体”、“韩文”、“英文”等四个语言版本,方便全球消费者浏览,朝着“让中国普洱全球流通”的目标又迈进一步
2.正品标准
我们深入市场,四处奔走,收集知名品牌老茶资料信息,制成《东和宝典》,里面收集国营老茶厂2000年-2004年的所有产品资料,补全之前缺失的资料信息,一本《东和宝典》记录了大部分老茶辨别真伪的技术知识,解决了行业老茶信息混乱的痛点,成为行业中辨别产品真假的标准。
3.仓储标准
东和茶叶“普洱茶质检团队”是行业内第一家引入茶叶质检技术,制订了质检标准。我们针对不同级别、品类、品牌的茶叶采取不同的专业鉴定方案;通过六项东和茶叶仓储标准对茶叶的仓储程度逐一检查;对茶叶的包装,大票小票,暗标进行真伪判断;质检师通过茶叶香气味辨别来辅助,专业仪器检测与人工鉴定结果,人机结合验证每片茶叶的真伪,每饼茶叶至少有两位质检师参与复检,确保东和出品,必属正品。
东和茶仓保障您的货品安全
很多人对于普洱茶的存放只是一知半解。
什么样的环境条件,让普洱茶转化得更好,品相更漂亮呢?
在存放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因此为了让客户更省心,我们决定斥巨资建成普洱茶专业仓储——东和茶仓,仓库配备专人管理,控制好环境的温度、湿度,24小时监控,更有效地保障客户的货品安全。
专业经纪人为您保障资金安全
我们拥有一支专业质检团队与经纪人团队,一直以来以第三方平台身份监督、保障买卖双方的交易安全;不仅为买卖双方提供全面、真实的普洱茶交易信息,而且从行情资讯、产品质检鉴定到专业仓储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条龙的贴心服务。
我们以大湾区为中心,辐射全国
目前,东和茶叶共开设八家直营店,未来将以大湾区为中心点,辐射全国各大城市,为全国各地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历经多年 的发展,东和人一双赤脚走遍全国大大小小数千家茶叶市场,以惊人的毅力与勇往直前的冲劲,克服无数困难,坚持到今天,终于将东和茶叶打造成为交易平台中的标杆品牌, 迎来属于东和的春天!
(广东东和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军日先生荣膺“粤海茶荣”首届广东茶文化十大杰出贡献人物)
从2014年开始,东和茶叶每年都荣获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颁发的奖项,肯定了东和茶叶在茶行业的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从传统小商铺到更专业、更规范、更正规的茶叶交易公司,成功蜕变的背后,与东和人强大的凝聚力与合作精神离不开关系。
一支优秀的团队,塑造出优秀团队文化,一个优秀的团队文化,酿造出优秀的人。 公司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执着于学历与年龄的晋升机制让员工们充满希望与干劲。员工对东和有信心,东和把员工当家人。 公司为员工配置温暖的员工宿舍与员工饭堂,创造平等健全的工作制度,让员工自由发挥更多可能。
东和茶叶助你实现梦想
任何新入职的销售和质检,都有晋升机制让他们凭自己的努力去考核升级,让每个员工看到真切的希望。
案例一:东莞分店副店长马宗厚
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在27岁入职东和,刚入职时只是一名经纪人,兢兢业业的他没有怠慢任何一位客户,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晋升成为东莞分店副店长,现在的他管理着东莞分店10多名员工,每天接待十多位顾客,始终坚持良好的品德,足够的耐心,用心诠释“忠厚”二字,为每位客户找到自己想要的茶叶货品。
案例二:广州总店业绩排行榜前十名何梦萍
她入职东和时只有18岁,在长久的努力拼搏之下,2019年稳坐业绩排行榜的前十名,明明可以靠颜值生存她却选择靠实力起飞。青春漂亮的她比别人多付出百倍的努力,终于活成一个实力派。她的内心时刻保持果敢的判断能力与市场趋势敏锐的触角,成为新人的励志榜样,正如她的口头禅所言:每个新员工都能够复制我的成功经历。
我们核心价值观:诚、义、利、助
在天然灾害暴雨洪水下,东和人万众一心阻挡洪水,共同合力守护店内货品、物资,保障了公司财产安全。
企业发展不忘社会责任
时代赋予我们发展的机遇,前行不忘社会责任!
东和茶叶热爱公益,多次到访初都河村扶贫,牢牢扛起政治责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2020年新冠病毒爆发 ,在疫情期间,东和茶叶为不忘本职的街道环卫工人、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向最美的“逆行者”捐赠抗疫物资。
2020年7月1日东和茶叶正式成立党支部广州总部,跟着党走,加强党的建设,是东和茶叶进行持续健康地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小商铺到专业大平台,东和人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梦想;如今公司的业务市场已拓展至中国台湾、马来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与地区。 未来,东和 茶叶将以中国大陆作为发展基石,向国际市场进军。 不断开拓创新,致力实现“让中国普洱全球流通”使命,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发展,让更多人爱上中国的茶叶!
3. 什么是茶叶质量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不锈钢真空杯(GB/T 29606-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不锈钢器皿(GB/T 29601-2013);
GB/T 5009.6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4-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4806.9-2016。
不锈钢保温杯分为:普通保温杯(开水倒进去后保温时间一般在三个小时以下),真空保温杯( 通过抽真空工艺,可以让开水保温8个小时以上)。实际上,真空保温杯,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杯体的结构及杯子材料的厚薄而定。
4. 茶叶的安全性和质量
茶叶农残检测项目一般包括茶叶质量检测、茶叶农残检测等,很多茶农为了产量,都会打农药的。
一、茶叶农残检测项目有哪些
1、有机氯和拟除虫聚酯类:如氯氰菊酯、六六六、DDT、溴氰菊酯、百菌清、三唑酮、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三氯杀螨醇等;
2、.氨基甲酸酯类:如灭多威、克百威、甲萘威、涕灭威等;
3、有机磷类:如对硫磷、辛硫磷、敌敌畏、甲胺磷、甲伴磷、乐果、杀螟硫磷、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等。
二、茶叶农残检测国家标准
GB/T5009.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
SN/T0147-2016出口茶叶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检测
GB/T30483-2013茶叶中茶黄素的测定
GB/Z21722-2008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SN/T0711-2011出口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NY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
SN/T0348.1-2010进出口茶叶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检测
SN/T1950-2007进出口茶叶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SN0497-1995出口茶叶中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验
GB/T30376-2013茶叶中铁、锰、铜、锌、钙、镁、钾、钠、磷、硫的测定
SN/T0916-2000进出口茶叶磨碎试样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5. 茶叶行业质量安全事件
不锈钢304泡茶安全。
用不锈钢杯泡茶并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茶水接近中性,离子强度也很低,几乎不具有腐蚀性,更不可能在短期内腐蚀不锈钢杯。虽然不锈钢中含有铬,但国家对用于餐饮容器的不锈钢制定了严格标准,对于正规的不锈钢杯来说,即使在泡茶时有铬析出,也远达不到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程度。
不锈钢304泡茶是否安全 不锈钢304泡茶有毒吗
不锈钢与食品接触,其安全隐患主要是重金属的迁移问题。因此,和食品接触的不锈钢材质必须是食品级的不锈钢。食品级不锈钢最常使用的是耐腐蚀性较好的304不锈钢。这种不锈钢需要含有18%的铬和8%的镍才能达到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商家会在不锈钢产品的明显位置标注304字样,但标注304并不代表它能满足食品接触使用的要求。304不锈钢产品必须通过相关标准(GB 4806.9-2016)的检验,才能满足食品接触的要求。
6.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有哪些
1、不是所有茶都要用沸水冲泡。不同的茶叶因为选料不同、发酵度不同、口感特点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冲泡温度。黑茶、普洱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这几种茶类,适合用滚烫的开水来冲泡才能,将其香气滋味激发出来。为了保持鲜爽的口感和香气,绿茶适合用85℃左右的水、黄茶适合用90~100℃的水。而一些特殊的茶,比如像日本的特级玉露,因为其原料过于鲜嫩,甚至可以采用冰块投泡,称之为“冰出玉露”。
2、不是所有茶的投茶量都一样。意见参考:如果每次注水量都恒定为120毫升,那么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的投茶量均为3克;而黑茶、普洱茶的投茶量一般为7克,乌龙茶投茶量则为8克。
3、头道茶不可以洗掉农残。茶叶农残很大部分都是脂溶性,而非水溶性,也就是说这些农残一般只会溶解于油脂,而不是热水。
需要再次科普的是,有农残不等于农残超标,国家对茶叶产品的农残是有严格的剂量标准规定的,只要是在标准以内,都是相对安全卫生的产品,不用过分担心。4、发霉的茶不能喝。发霉的茶,不管用热水冲多少遍,都不能洗掉上面的有害霉菌毒
5:不是所有的茶喝了都会失眠。一般来说,喝茶会不会失眠是看每个人对茶叶中所含咖啡因的耐受性。
6:纯芽头的茶不一定是最顶级的茶。绝大部分的茶叶在原料选取上,并不是以纯芽头的最好的标准。
误解7:茉莉花茶并劣质。比如福建福州的茉莉花茶,就会精选上好茶坯与上好的茉莉花进行窨制,甚至在制作过程中有长达7~8次的多次窨制,选料考究、制作繁复,实在是相当精致的好茶!
误解8:中国人喜欢喝茶,而欧美人也喜欢喝。从清朝开始,我国就向欧美大量出口茶叶,英国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英式下午茶文化,还在印度种茶制茶,以抵消与清朝的贸易逆差,甚至发动了鸦片战争。至今,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俄国人喜欢喝黑茶、美国人喜欢喝冰茶、日本人喜欢喝乌龙茶……
误解9:瓷杯开片不一定是质量有问题。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
10、任何茶都对身体有益。喝茶对身体有益,这是医学界和民间都达成的共识。可也有不少人在喝茶之后身体会不舒服,甚至越喝越不舒服。想要通过喝茶改善身体的某些亚健康状态,其实应该先弄清自己的体质,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茶,这样才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正向效果。
7.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现状
“qs”是质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英文缩写。
它是我国最新实施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志。
“qs认证制度”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食品生产向社会做出“质量安全”的承诺。
据悉,企业想获得茶叶qs认证,在环境卫生、生产资源、原辅材料、生产加工、产品、人员、检验、储运、质量管理、包装及标签标识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根据国家关于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管理的规定,从5月份开始,包括化妆品等在内的86类工业产品必须要贴上“qs”标志才能上市销售,但现在也有一些非法分子在伪造qs标志,所以我们在买食品时,也要注意qs标志的真假。
8.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六个方面
|国家标准(110项)|
GB 2762-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2013 茶 取样|
GB/T 8303-201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2013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2013 茶 水浸出物测定|GB/T 8306-2013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07-2013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
GB/T 8308-2013 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9-2013 茶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
GB/T 8310-2013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2013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12-2013 茶 咖啡碱测定|
GB/T 8313-200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 8314-2013 茶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GB/T 9833.1-2013 紧压茶第1部分:花砖茶|
GB/T 9833.2-2013 紧压茶第2部分:黑砖茶|
GB/T 9833.3-2013 紧压茶第3部分:茯砖茶|
GB/T 9833.4-2013 紧压茶第4部分:康砖茶|
GB/T 9833.5-2013 紧压茶第5部分:沱茶|
GB/T 9833.6-2013 紧压茶第6部分:紧茶|
GB/T 9833.7-2013 紧压茶第7部分:金尖茶|
GB/T 9833.8-2013 紧压茶第8部分:米砖茶|
GB/T 9833.9-2013 紧压茶第9部分:青砖茶|
GB 11767- 2003 茶树种苗|
GB/T 13738.1-2017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
GB/T 13738.2-2017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T 13738.3-2012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
GB/T 14456.1-2017 绿茶
9. 茶叶不安全
可以,一盒茶叶完全可以带上飞机。
飞机上所禁止携带的物品都是可能会对机上设备或者人员安全造成损害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有毒腐蚀性物品,尖锐物品,磁性物品等等。茶叶属于普通的饮品,无论是盒装茶,散装茶亦或是饼茶都不属于危险品类,是完全可以正常带上飞机的。
10.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依旧是制约
茶叶是有保质期的,但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
像云南的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保质期可达10到20年。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一般的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如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不过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