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用碳火烘火要大吗(茶叶焙火要多少度好)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3 21:41   点击:29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焙火要多少度好

茶叶焙火是茶叶干燥的重要环节,一般只有高档茶叶才会有这个环节,目前随着茶叶加工机械的普及,普通茶叶都是使用机械制茶。只有手工制茶才会有焙火的工艺。茶叶焙火最好用刚碳,这样干燥的茶叶香气更高更持久。如果没有刚碳,那么可以用烧透的柴火灰。

2. 茶叶焙火要多少度好点

烘焙机调75-85度烘焙2-3小时。

也还根据茶叶量的多少而定正山小种属于发酵茶正山小种属于红茶,是发酵茶,茶叶乌黑发亮,茶汤呈深红色,因为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的,所以茶香带松烟香并且经久香浓。

正山小种红茶会稍稍带有点桂圆的味道,即便是加入其他牛奶或糖浆成分,这种滋味仍然会存在,非常甘醇鲜爽。

3. 焙过火的茶叶

1、先把茶叶(一般都是选用上好的绿茶)用容器盛放在火上缓慢加热,至茶叶感到烫手时为止,凉后放入盒内备用。注意莫要过火变焦。

2、采摘吐香正浓的茉莉花放入盒内(50克茶叶约需10至20朵花),与茶叶混和均匀,不要盖盖,使其自然完成茉莉花吐香与茶叶吸香过程。大约一个整天时间以后,把花从茶叶中拣出来,再将茶叶于火上烘热去潮,冷却后即成茉莉花茶。3、焙干后的茉莉花也可留在茶叶内。

4、如欲茶叶香气更浓些,以上过程可以反复进行若干次。

4. 茶叶烘焙火候分类

炒茶的温度:投鲜叶时锅温要在150度以上,杀青过程中则需保持在180度左右,茶叶表面温度就需保持在60-80度之间,由此可见,分秒之差,毫厘之间的快速的把握,将决定着整批茶的质量好坏。所以,手工杀青作为一项传统工艺,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5. 红茶焙火多少度合适

茶叶焙火定义为半发酵乌龙茶精制之一部分(注1)。焙茶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三分茶七分火或七分茶三分火,谁是君、谁是臣?君与臣的关系先了解茶为什么要烘焙?

分成两点解释;一、再干:降低茶叶中的水份,让茶在保存中较慢酸化,使易于保存。二、烘焙:用火的力量改变(善)茶的本质。好茶只要再干,香气不足的茶利用烘焙来提高质量。

一、茶叶烘焙的目的:

一、降低水份含量、确保存放期间的质量,只需将水份降低,是物理变化(注2)。二、改善或调整茶的色、香、味、形。茶本身的香气不足,借火来提高火香,是化学变化。尤其是茶叶的并配,必须借火的力量来将质量划一,是茶商的灵魂。

茶叶的质变是因为茶叶受氧(酸)化的关系,茶叶中含有5-8﹪的脂肪,脂肪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酸化,氧化要有足够的水做媒体,所以茶叶要包装前一定要将水份降至5%以下,为什么?我们将一粒茶叶放大,水份含量在3-4%时水成单分子层,空气中的水进不来。当吸水至5%以上时,会有游离水,游离水会将氧带进茶叶中,茶叶就会渐渐类变。当吸水超过6﹪时就会产生凝结水(毛细管水)在茶叶中形成一水道,氧气流通快茶叶类变加速,这就是茶叶为何要再干的原因。(注3)

香气不足的茶、储存一段时间或茶味走样的茶、为了参加比赛或迎合客户口味须要用火的力量改变茶的色、香、味、形,就是烘焙。茶叶烘焙师傅必须要了解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二、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氨基酸:味甘、苦、酸,含量愈多愈好。茶芽嫩梗、高海跋、春冬茶较多。制茶浪菁时产生香气,焙火时与还原醣产生作用叫梅纳反应(焙茶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咖啡因:茶会苦的原因,对制茶技术与焙火过程不重要,因为它很稳定不会因制造、焙火过程的不同产生变化。咖啡因除了苦之外有鲜口感,会与儿茶素结合产生沉殿,冷温时结合、高温时分开,称为乳化作用。红茶茶红质多最明显。

儿茶素类:儿茶素再加一个类,表示有很多种,目前分六大类、两种型、游离型带苦、脂型带苦涩,又称茶单宁(非单宁酸)茶汤中最多的物质占50﹪以上。制茶和焙茶过程都很重要,茶叶发酵时变黄、变红,并影响脂肪酸使茶产生香气对茶的味与香气都有很重要的关系。

单醣与双醣类:茶中含2-5﹪烘焙时可以说完全靠它,糖本身就有糖的香味,加热有蜜香再热有焦糖香,对口感及香气都好。

果胶质:对茶汤的成形很重要,茶汤的粘稠感(饱满的感觉),烘焙时产生香气。

植物色素:叶绿素与花青素,绿茶和台式乌龙茶要保持,红茶要破坏。制茶时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以叶绿素为例,炒菁后马上置冷可保持叶绿素使茶叶保持绿身。

三、茶叶烘焙温度与外观变化

色:色泽来源主要来自叶绿素,因烘焙过程因温度而改变。由翠绿-黄褐-红褐-黑褐。80℃无差别,好茶只要80℃但水份含量无差别、100℃光泽消失、120℃2-4小时变黄褐以上叶底还能全开,140℃2小时变红褐、叶底半开,(等于160℃1小时)※焙茶温度超过130℃有燃烧的危险。再加长时间变黑褐色,叶底不开。茶黄质后氧化的关系变茶红质,120℃2小时以下纤维不会变死,以上会变死,颜色变黑褐色已碳化,味道火味,茶也部份燃烧。135℃只在外销茶、饮料茶原料烘焙时看过。

香:台湾茶能在世界保持不败的地位就靠香。茶是活的,在丢弃之前香气、滋味持续在变,轻发酵茶要清香非菁香,发酵不足、炒菁不足的菁香容易变,焙火时不易入火,杀菁时要捉香,香气不足的用焙火来提高香气。香气的变化:清香-蜜香-焦糖香-炒米香-火味-火焦味-火碳味。焙茶时茶会变酸是因为儿茶素遇热的关系,炒米香至火香靠梅纳反应〔还原糖与氨基酸在高温时结合〕蜜香与焦糖香是焦糖化作用〔糖直接熬就有焦糖香〕

味:味要的是活性,但茶愈焙活性愈低。

苦与涩:苦焙不掉,涩可以因焙火而降低,有时茶愈焙愈苦是因为涩味降低而感觉愈苦,再焙下去涩还会提高,感觉又回复。为何有如此变化!不知道。

醇与韵:苦与涩保持平衡点才能感到醇,为什么?也是不知道,日本酱油可用仪器检验,铁观音的韵必须边焙边揉才有,台式乌龙茶再怎么焙也没有铁观音的韵。

四、茶叶烘焙器具、热源与质量的关系:

茶与热源都动:甲、乙种干燥机,香气易流失、茶容易碎,表面麻掉。

热源动茶叶不动:冰箱型干燥机,香气容易流失,可用风口的开与关及风速弥补。

热源、茶都不动:电子焙笼。

热源茶都不动热源没直接照射茶:碳焙。

渗透性热源:远红外线辅助可缩短焙茶时间。

烘焙器具、方式依茶品味、利润决定。有很多神秘的流程,茶农、茶商当做祖传秘方,只要焙出来的茶质量可以提升就是对的。

五、焙茶原则:

由低温慢慢提高:先高温如将表面焙死,水份、杂味出不来。

焙好茶要好原料,火只是辅助。

茶叶并堆后一定要焙火,质量才能划一,依笔者经验并堆后焙火(比赛茶)质量可提高一个级数。

六、焙火精制过程损耗:水份消失及碎片增加

初制茶-清香    损耗  4-5﹪

清香- 中火    损耗  8-9﹪

中火- 浓火香   损耗  10﹪以上

批注:

注1:

绿茶不能焙火,红茶不用焙火,焙火只有用在乌龙茶为什么?

红茶:茶叶的类变是因为茶叶中的脂肪酸遇氧而酸化,红茶中的脂肪酸在发酵过程中被转换掉,已没有脂肪酸可酸化。您看过有茶商焙红茶吗?有的话他的用途在要它的火焦味,如碳烧红茶。

绿茶:没发酵的茶无法入火,为什么?不知道!所以日本的绿茶包装特别讲究,您看过日本绿茶在焙火吗?有!玄米茶。玄米茶如果只是茶叶,那也只有碳火味,它的梅纳反应靠的是米。

注2:

水份降低靠高温,但高温会将最珍贵的新鲜清香赶走,怎么办!近年来发明的低温(用除湿原理)干燥机很好用。同样含水量的茶,海跋愈高类变的速度愈慢,为什么?不知道!

注3:

多看茶相关研究报告就知道茶叶水份在5﹪以下就不易变质,那茶叶含水5﹪会是什么味道?大概新鲜清香都被赶走,甚至有火味,怎么办?低温干燥机是好方法。

6. 红茶焙火温度

红茶二次焙火温度为80~90℃,焙火的时间为30分钟,焙火须靠温度来降低茶叶含水量,并使吸湿膨松的条索更紧结。

香气不足的茶叶有必要经由烘焙技术来提高其质量。焙火后的红茶条索紧细,色泽金黄或乌黑,滋味甘甜醇厚且花果香持久

7. 茶叶焙火的作用

高火茶,即使用高火烘焙的岩茶。

此火功,在足火以上。

高火岩茶焙火温度一般控制在140—150℃,时间长6—8h。

多数高火烘焙的岩茶,它的干茶色泽呈黑色,香型不多。有些高火茶会伴随浓烈的烟火气,茶汤似酱油色,叶底硬挺黑褐。

高火岩茶,已经丧失大部分的香气物质,相对于较低火功的岩茶,香型变得比较单一枯燥,一些喝茶时间不长的茶友,甚至会难以接受此类香气。

在较高温度烘焙下,还有可能导致内在物质被大量消耗,影响茶汤的丰富度,加上茶汤中会有烟火气融入,往往会让人觉得味浓似中药,难以接受其口感。

简而言之,高火茶,非新茶友可随意挑战。

8. 电焙茶叶温度多少合适

焙茶期间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炉温及烘焙时间的控制和翻茶时间的掌握。

茶叶烘焙总是以文火长焙为好,掌握的原则是:茶叶越高级越需文火低温长焙,而低档茶和茶头、茶枝炉温则可适当高些。一般来说,焙高档茶,焙笼温度以84~100℃,安溪铁观音,低档茶110~120℃,茶头,茶枝110~130℃,时间都可比高档茶略短些。土炉刚生火时,炉温高且生杂味,常用来焙茶头及低档茶,中期炉温较底且平稳,常用来焙高档茶。因为火温过高,茶叶芳香油挥发过多,固定作用减弱,香气降低,同时热化作用过激,一些可溶物质会转化成不溶性物质,轻则使茶叶外形色泽泽枯暗,叶底死梗,茶汤滋味变淡,重则产生焦味失香。据有关资料报道,苯丙氨酸与糖在70℃温度下热化12小时,能出现明显的蔷薇花香,把各种糖分别加入炒青叶的茶汤中,在70℃温度下热化时,发现有一种愉快的蜜糖香味。又据报道,在70~ 75℃的温度下,乌龙茶通过5个小时的长焙,对多种芳香醛的形成很有利。实践也说明,茶叶的蜜糖香及其它一些香气的形成,常产生于低温长焙过程,低温烘焙还有促进糖的胶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

9. 茶叶按焙火程度来分有

茶叶有三把火——杀青、干燥与焙火。这三把火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茶叶制作过程中,首先遭遇到的第一把火是「杀青」。杀青就是用高温把叶细胞杀死,停止发酵。

绿茶类不发酵,所以茶青采下后赶快杀青;半发酵、全发酵茶则待其发酵到所需的程度,再施以杀青。

不论「炒青」或「蒸青」,我们都说它是制茶的第一把火。

第二把火是茶制成后,将水分蒸发掉的「干燥」。

传统用炭火烤干,现代用热风吹干,热风来自瓦斯、汽油或电力。

杀青只是将叶子炒熟、蒸熟或烫熟,接下来的「揉捻」还会把叶子揉出很多汁来,成形后必须「干燥」,否则湿湿的怎么保存?怎么固定品质。

茶叶制成之后,如果想让它喝来有股熟香、温暖的感觉,可以用火来烘焙,有如烤面包一般。

面包可以烤得浅浅的,也可以烤得熟一点、硬一点,吃来各有不同的风味。

焙茶可以用木炭焙、也可以用电烤箱来焙。

绿茶求其茶叶天然的新鲜味,重发酵茶如白毫乌龙、红茶求其萎凋发酵形成的特殊风味,通常不加「焙火」,唯独轻、中发酵的叶茶类,如(清茶)冻顶、铁观音、水仙才是这第三把火施展的范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