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主要特征
茶叶的鉴别主要是指通过感官来评判真茶与假茶、新茶与陈茶。
1,真茶与假茶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区别。
一般地说,饮用真茶怡神悦志,有十大保健功能,而饮用假茶有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鉴别真茶与假茶可一闻、二看、三测定。
一闻是指闻茶叶的气味。可干闻,亦可用火烘烤后再闻。凡具有茶叶固有的香气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
二看是看叶片的形状。把茶叶用沸水冲泡开,不同品种的茶树其叶片虽有差异,但都有如下共性特征。其一,茶树叶片边缘锯齿一般为16~32对,叶片的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浅,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而假茶的叶片或四周布满锯齿,或者无锯齿;其二,茶树叶片的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并向两侧发出7~10对侧脉,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脉系统。凡不具备上述特征的都是假茶。
三测定是指用化学方法测定“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凡是咖啡碱含量达2~5%,同时茶多酚含量达l0~20%的是真茶,否则即是假茶。
2,新茶与陈茶新茶有两种解释。习惯上将当年春季头几批鲜叶,经加工而制成的茶,称为新茶。茶叶销售企业都爱”抢新“,很多消费者也爱”尝新‘’。另一种解释是把当年的茶统称为新茶,而把上一年及年代更久远的茶都归为陈茶。l首先应当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新茶都比陈茶好,有的茶叶品种在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后,品质反而更优异。例如西湖龙井、碧螺春、莫干黄芽等绿茶,如能在生石灰缸中贮放1~2个月后,滋味将更加鲜醇可口且没有丝毫青草气。福建的武夷岩茶只要贮存方法得当,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口感醇滑,妙不可言。贮存多年的武夷陈茶被懂行的茶人视为至宅。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也都是香陈益清、味陈益醇。不过,就一般而言,多数消费者都爱喝新茶,特别是绿茶、花茶,存放过年后质量便大减。
那么,如何鉴别新茶与陈茶:
1)看色泽: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的氧化以及光的作用,色泽会有明显的老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被破坏分解,色泽会从翠绿色慢慢地变成枯灰黄色。绿茶中的维生素C被氧化后会产生茶褐素,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后会使色泽由乌润变成灰褐色。
2)尝滋味:茶叶中氨基酸在贮存过程中逐渐被氧化,茶叶鲜爽味就相应逐渐减弱或变得“滞钝”。茶叶中的酯类物质被氧化后,会使茶的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
3)闻香气:一般新茶的茶香都鲜灵清爽,而陈茶的香气则低浊或含蓄。
2. 茶叶主要特征性成分
兰花香,顾名思义,首先指的就是兰花的香气。
我们所熟悉的很多茶叶,都能释放出“兰花香”,最出名是要属乌龙茶中的铁观音了。
兰花香在其他乌龙茶中也存在,例如,漳平水仙、白芽奇兰、岩茶的老枞水仙等等。
不仅乌龙茶,绿茶中的优质茶,普洱茶中部分山头的茶,都被认为有兰花香。
兰花香怎么这么普遍存在呢?它到底是什么成分释放出来的香气?
传统中国所谓的“兰花香”,在各地也是有一些差异的。大多数江浙绿茶产区的人形容兰香的时候,指的是春兰、惠兰的味道,到了福建演变成建兰的香气,广东则多数指墨兰。这就让兰花香这种美丽的香气,变得更加虚无缥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周天山等人,为了找到答案,曾经对4种兰香型茶叶的香气物质进行了分析,并且建立了兰香型茶叶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人员从4种茶样中(包括乌龙茶和绿茶)筛选出38种共有成分,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兰香型茶叶的香气特征性成分不是只有一种,而是高达15种。
这15种兰香型茶叶的香气特征性成分是:2-甲基丁醛、1-戊烯-3-醇、N-乙基吡咯、2-庚酮、6-甲基-5-庚烯-2-酮、桃金娘烷醇、1-乙基-2-甲酰吡咯、苯乙腈、氧化芳樟醇Ⅳ、水杨酸甲酯、香叶醇、柠檬醛、吲哚、法呢烯、反式-橙花叔醇。
天哪!15种成分,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恐怕很难记住吧?!其实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没必要记住它们,只需作一个了解就行,有些茶叶之所以能散发出兰花香,是多种香气成分作用的结果。
3. 茶叶的五大特点
现在对于浓香型和清香型铁观音还没有明确的文字概括其定义,但通过两种类型的茶叶的茶色、 茶香、茶汤等的不同可以加以判断。清香型与浓香型的铁观音成品茶各独自一格,其外形及香气截然不同,浓香型铁观音属于传统茶,清香型铁观音属于创新茶。 浓香型:“绿叶红镶边”是浓香型铁观音的明显特征(即茶叶泡开后茶叶边缘会泛红色),茶条曲卷、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砂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稠面光泽,兰花香明显,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香气浓烈。 清香型:茶叶外形明显有“三绿”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茶外形为球型或半球形,冲泡后清香清淡、高雅、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叶底柔软。 (清香型铁观音是采用空调制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茶叶,茶叶与浓香型比起来显得更绿,清香型在茶叶采摘下来杀青程度比浓香型来的轻)
4. 茶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茶是从好的往一般的开始喝,还是一般的往好的喝?
肯定是先从好的开始喝呀,正如很多知友说的,喝了好的茶,差的茶一喝就能分辨出来,舌头是最诚实不过的了。也许你会问,好的茶一定很贵吧,这里要强调的是,好是指在自己可承受范围选贵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一斤的茶。
对于很多小白来说,可以选择小几百一斤的红茶、绿茶开始喝起,起码一开始就接受了好的,才会有兴趣继续喝,要不然你开始喝了品质低的茶,还有可能对茶造成误解,给茶打上诸如“又苦又涩”的标签,甚至丧失继续探索茶的兴趣。
帮人选茶应该怎样选?
1、看个人喜好。
喝茶这事儿,首先得看个人的口感喜好。如果对方喜欢红茶的甜润,那你没理由是给对方推荐稍微重口的岩茶;如果对方追求特别高扬的茶香,那给他推荐温润醇厚的普洱就不太合适了;如果对方喜欢清新鲜爽的口味,那你不可能给他推荐发酵程度高的黑茶。所以,帮人选茶,第一要义是看个人喜好。
2、看个人需求。
如果是要用来送礼,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要选包装好看的礼盒装。没别的,就是要好看,送得出手。当然,如果是送给家人或者特别的熟的朋友就不需要搞这些花头了,直接挑品质好的选就可以了。如果是买来自饮,那就不需要在意包装问题,只要关注茶叶本身即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和预算去挑就好了。
3、看个人体质。
不同人有不同的体质,不同体质适合的茶各不相同。详细可以看下图:
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懂茶,不被忽悠
“懂茶”不应该是个形容词,而应该是一个动词。要想让自己懂茶,不被忽悠,关键还是多学多品,没有捷径。
首先要把基本的茶叶知识给吃透,比如基础的六大类茶分别都有哪些?每一类茶有什么特征以及有什么代表的茶叶?这些代表的茶叶好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它们有哪些基本的特点?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到茶叶市场转转了解下基本的行情。
然后就是多看,多闻,多品,把理论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感官感受。比如,回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许多资料就会说:“回味甜美,谓滋味由涩变甜。”不去试,味蕾就没办法识别回甘的这种味觉感受,也就没法形成记忆了。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阅读!
如果你对茶有兴趣,欢迎关注茶香庄CEO TEA
5. 茶叶的主要特征
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
一 隐士的象征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二、斗士的象征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同时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三、伤感的象征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 茶叶的种类和特征
口感滋味只是衡量一道茶叶品质优劣的评鉴标准之一,从产地、工艺、原料、仓储,再到冲泡技艺,以及具体到茶叶的色、香、味、形等等,我们均需要充分加以考量。
当然,茶叶最终是用来喝的,万千优点终究凝聚在舌尖方寸之地的一时之感。但单以口感滋味来评判,显然是不够的。
越是好的茶,滋味越淡,但香气越清幽持久,口感醇厚爽滑,且越是耐泡!便宜的茶,滋味浓苦,但茶汤口感寡薄,第一泡虽香气高浓,但不能持久。
我个人而言,我相对比较喜欢景迈山的茶,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
7. 茶叶的四大特征
四川植物资源特别丰富,有高等植物1万种左右,约占全国总数的1/3。各种资源植物4500种以上,其间药用植物3200余种,油脂类植物300余种,纤维植物220余种,单宁植物150 余种。
四川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且大体按不同的地域分布。常绿阔叶林带集中在四川盆地,针叶林带多产于川西高山峡谷,草甸、灌丛仅见于川西高原。 四川阔叶林 阔叶林是四川盆地内及周边主要植被。
有偏湿性常绿阔叶林,建群种为刺果米槠、青杠、桢楠、大头茶、华木荷、峨眉栲等;有偏干性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川西南山地,建群种有滇青杠、高山栲和多变石砾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建群种有包石砾、峨眉栲、珙桐、水青杠、多桦木等;低中山落叶阔叶林,多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的次生类型,主要建群种有麻栎、栓皮栎、桤木、水青杠等。
此外,在川西高山峡谷及山原边部还生长有亚高山落叶阔叶林,多为暗针叶林破坏后的次生林。主要是白桦、糙皮桦、红桦、山杨等;有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又称高山栎类林,为西南特有的植被类,主要有川滇高山栎、黄背栎、灰背栎等。
四川针叶林 四川针叶类型之多居全国首位。其中,低、中山针叶林产于四川盆地内及周缘山地,亚高山针叶林多分布在川西高山峡谷中。 低山常绿针叶林,主要由松、杉、柏属组成,建群种为马尾松、杉木、川板木等。
它是四川盆地内主要用材林。中山常绿针叶林,建群种为云南松、华山松、干香柏等,产于盆周山地和川西南山地。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主要建群种有铁杉、云杉、高山松、冷杉等。铁杉与槭、桦等常构成色彩艳丽的“五花林”。
云杉、冷杉林是四川分布广、蓄积量大的主要用材林;亚高山落叶针叶林,是四川植被垂直分带中海拔最高的针叶林类型,建群种为红杉、大果红杉、四川红杉等。 四川竹林灌丛草 四川盛产竹子,产量占全国的 1/5 。
主要建群种有楠竹、斑竹、寿竹、硬头黄竹、刺楠竹、水竹、白夹竹等。 竹子成片成林,分布于四川盆地内和盆周低山。竹子用途极广,有“宁肯食无肉,不肯居无竹”之说。此外,在龙门山中的高山针叶林下常有竹丛,建群组为箭竹属,是国宝大熊猫的主食。
四川灌丛主要有:山地灌丛,多为次生不稳定群落。建群种有四角柃木、川灰木、白栎、马桑等,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内及部分高山峡谷中。 亚高山灌丛,常为森林破坏后形成的不稳定类型,建群种有杜鹃、高山栎、秀丽梅、地盘松等,分布于川西高原、高山峡谷及盆周山地。
高山灌丛,又分常绿丛,建群种为草原杜鹃、百里香杜鹃等。还有落叶灌丛,建群种有窄叶卑花、柳、金露梅等。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原及高山峡谷中,位于林线上;干旱河谷灌丛,建群种有青香木、合金欢、白刺花、霸王鞭、仙人掌等耐旱、耐瘠薄的种类组成。
分布于川西高山峡谷及干旱河谷内。 四川草甸有:亚高山草甸,建种群是穗序野古草、垂穗鹅冠草、四川蒿草、银莲花等,主要分布于川西河谷的宽谷阶地、丘陵上;高山草甸,建群种有高山蒿草、淡黄香青、四川蒿草、黄总花等,川西高山峡谷区常有大面积分布;沼泽草甸,建群种有矮生蒿草、苔草、发草等,大多分布在川西北高原沼泽区。
四川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椐《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资源保护条例》的附件《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确定,我国的第一批354种保护植物中,四川有76种,约占21%左右。其中属于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的有4种:银杉、桫椤、珙桐、水杉,占一级保护植物的一半。
水杉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称,在石柱保存有20余株原生的水杉,其发现被誉为本世纪植物学界的重要事件;银杉仅产于南川金佛山和武隆白马山;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多分布在龙门山中;桫椤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大型蕨类植物。
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31种,占21。6%左右,它们是:荷叶铁线蕨、伯乐树、蓖子三尖杉、连香树、独花兰、星叶草、峨眉黄连、华榛、岷江柏木、攀枝花苏铁、光叶珙桐、香果树、杜仲、福建柏、水松、独叶草、四川红杉、鹅掌楸、峨眉含笑、栌菊木、狭叶瓶儿小草、康定云杉、白皮云杉、金钱松、澜沧黄杉、木瓜红、山白树、金佛山兰、水青树、崖柏、金铁锁。
三级重点植物有41种,占全国的19。7%,即长包冷杉、梓叶槭、雪上一支蒿、穗花杉、银叶桂、黄连、德昌杉木、金钱槭、八角莲、天麻、野大豆、猬富、厚朴、西康玉兰、扇蕨、红豆树、海菜花、黄牡丹、紫苞牡丹、峨眉拟单性木莲、垂枝云杉、胡黄连、桢楠、黄杉、青檀、白辛树、筇竹、棕背杜鹃、大王杜鹃、香水月季、大叶柳、峨眉山莓草、桃儿七、紫茎、羽叶丁香、银鹊树、延龄草、丽红铁杉、楠木、黄蓍、领春木。
除以上已列入保护植物的外,四川还有许多种类也属于珍贵稀有的植物,如大血藤、串果藤、伊桐、虎榛、裸蕨、动蕊花、珊瑚苣苔、丛菔、冬麻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