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唐朝茶叶历史(唐朝的名茶)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6 17:05   点击:13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唐朝的名茶

西湖龙井为五大名茶之首

西湖龙井茶区

西湖龙井为历史名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的美誉。西湖龙井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所以,只能是由杭州西湖龙井茶区生产、炒制出来的龙井,才能称得上是正宗的——西湖龙井茶,其中又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属于特级龙井。只要是喝过狮峰龙井茶的朋友,你一定不会忘记那浓烈扑鼻、袅袅升起,令人心醉的兰花豆香!

不过提醒大家要注意,避免买到假的西湖龙井,请记住最关键一点:正宗的西湖龙井,虽然属于绿茶,但实际上干的西湖龙井茶叶是“绿中带黄”,不是纯粹的绿色,而其中的上品“狮峰龙井”更是呈现出天然的糙米色,如果见到浑身上下绿得发亮的所谓“龙井”,一定是假货!

NO2: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自古就是茶中珍品,属于绿茶,传说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唐时期就已有盛名。洞庭碧螺春的产地是苏州太湖的洞庭山,千万要注意,不要像有些人一样,认为碧螺春是产自湖南的洞庭湖,那就闹大笑话了。碧螺春主要以外形美观、色彩鲜艳、气味香浓、味道鲜醇和汤色鲜明而闻名于世。由于碧螺春常年种植和生长在果树之间,所以碧螺春茶叶有特殊的花朵香味。只要品尝过碧螺春的人,一定会陶醉于碧螺春饮用过后的“清香幽雅,回味甘甜”!需要注意的是:碧螺春的品质在清明前和清明后有差别,一般来说,碧螺春“清明前的茶”最为珍贵,价格也最贵。

NO3: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的历史同样十分悠久,也是地地道道的历史名茶,属于绿茶,产自安徽的黄山,由清朝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由于用于制作黄山毛峰采摘的新茶叶上面有白毫披身,而且叶子的形状看起来比较尖,产地又是黄山,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黄山毛峰”。黄山毛峰都是在每年的清明和谷雨前后采摘新叶进行手工炒制。

黄山毛峰冲泡后汤色看起来较为清淡,但是一点也不影响它的口感,除了香气如兰,没有苦味和怪味!据民间传说,黄山毛峰如果用纯粹的山泉水冲泡,还会出现“白莲”奇观,我看这只是个传说而已,因为我喝了无数次的黄山毛峰,从未见到过“白莲”的奇观出现过。黄山毛峰等级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清明前制作的黄山毛峰才是特级好茶!

NO4: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也是一种历史名茶,古时候称之为“闻林茶”,由于庐山常年多雾,后来人们就称之为“庐山云雾”,非常优美而形象。庐山云雾茶早在汉朝就很有名气,而在宋朝庐山云雾茶还被列为“贡茶”,可见他的名气自古以来就久负盛名。

庐山云雾同样也是在清明节前的茶叶品质最佳,明前茶的价格也是最贵的。饮用庐山云雾茶之后,你一定会被它独特的口感所折服,绝不是单纯地品茶,而是人生一种莫大的享受。像是龙井而不是龙井,却有比龙井更加醇厚的清香,数次浸泡,仍不失幽香如兰、回味香绵;浓浓的水汽扑面拂过,留下缕缕豆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NO5:六安瓜片

茶叶中,唯有六安瓜片这种茶叶的名字有点与众不同。六安不奇怪,谁都知道指的是安徽六安,而为何要称之为“瓜片”呢?这是因为六安瓜片这种茶叶制成以后的形状像“瓜子片”,所以称之为“六安瓜片”。六安瓜片也是属于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由单片的鲜叶制成的茶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只不过唐代称这种茶叶为“庐州六安茶”,在明朝的时候,才改称为“六安瓜片”,一直沿用至今。而在我国大清朝时期,六安瓜片是属于朝廷的贡茶。

可见,六安瓜片也是一款历史悠久的上品茶和极品茶,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都十分深厚。品尝过六安瓜片这种茶叶的人,一定会有如下体会:作为上品的六安瓜片,应该是头苦尾甜,整个过程是苦中带甜,还隐隐夹杂着烧板栗的幽香,饮过之后是一种清爽甜润的奇妙感觉!鉴别六安瓜片的真假,看是否“挂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另外,如果饮用起来苦味较重,同时汤色较黄,那么这种茶叶一定是假茶。

好了,今天为大家介绍了我国的五大名茶,而事实上在1959年的“中国名茶”评选会上一共是评选出了中国十大名茶,这也是中国茶叶近几十年来最权威的一次名茶评选。除了上面的五大名茶之外,还有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五大名茶

2. 唐代茶种类

细观《茶经》,基本上是一本古代茶叶的百科全书,陆羽不但研究茶的自然科学属性,还非常重视研究茶的饮用。如煎茶过程、茶具与水对茶汤质量的影响等,而近代茶叶科学研究者多研究茶树品种、栽培、加工、贮藏、茶叶内在生化物质的变化等如何把茶生产好的问题,须知好茶还须用好的沏泡方法,才能更充分地显现和领略茶的魅力。

陆羽在《茶经》中十分详尽地阐述了唐代饮茶方式的主流,对茶的采摘、制作、饮用进行了细化,其煎茶方法为:炙茶、贮茶、碾茶、罗茶、择水、烹水煎茶(一沸调盐叶,二沸时出一瓢水、环激汤心、量茶末投于汤心,待汤沸如奔涛,育华)、分茶至各茶碗,使沫饽均分。

与南北朝时期饮茶的不同,表现在由汤活改为煎茶,调味料由葱、姜改变为少量盐花,以及对影响茶汤品质各方面因素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如开始认识不同水质对茶汤质量影响,不同沸水程度对茶汤质量的影响,不同产地茶碗对茶汤汤色的影响等。这些均体现了陆羽穷究天地奥秘的执着追求精神。陆羽对茶学、茶事各方面的深入探索与宣传,为茶艺类茶道和风雅类茶道的形成尊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使它们具有了科学性与合理性。

3. 唐代的名茶

1、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2、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黄山是我国景色奇绝的自然风景区。那里常年云雾弥漫,云多时能笼罩全山区,山峰露出云上,像是若干岛屿,故称云海。黄山的松或倒悬,或惬卧,树形奇特。黄山的岩峰都是由奇、险、深幽的山岩聚集而成。

3、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相传,洞庭东山的碧螺春峰,石壁长出几株野茶。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持筐采摘,以作自饮。有一年,茶树长得特别茂盛,人们争相采摘,竹筐装不下,只好放在怀中,茶受到怀中热气熏蒸,奇异香气忽发,采茶人惊呼:“吓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

4、安溪铁观音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山峦重叠,林木繁多,终年云雾缭绕,山青水秀,适宜于茶树生长,而且经过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

4. 唐朝名茶 安徽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其简称瓜片、片茶,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在唐代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在明代被称为“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安徽的名茶还有太平猴魁、舒城小兰花、休宁松萝茶、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龙池香尖、含眉绿茶、六安黄大茶、泾县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等。

5. 唐朝文献记载的历史名茶中最有名的是什么茶

我国数千年的用茶历史上,有过非常多的茶叶品种,特别是一些“贡茶”、“名茶”,备受茶客和文人的雅士的钟爱。现以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名茶分述如下,以乡食茶友们

唐代:

据唐陆羽《茶经》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计有50种,如:紫笋茶、阳羡茶、霍山黄茶、蒙顶茶、昌明茶、茶萸茶、衡山茶、鸠坑茶、仙人掌茶……大部分属蒸王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

宋代:

据宋微宗《大观茶论》等记载,宋代名茶计有90余种,如建安茶、谢源茶、五果茶、普洱茶、白云茶、花坞茶、龙井茶……大部分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各种名目翻新的龙风田茶是宋贡茶的主体。

元代:

据元马端陆《文献通考》等记载,元代名茶计有40余种,如:头金茶、骨金茶、泥片茶、绿英茶、早春茶、大巴陵茶、雨前茶……

明代:

据明顾元庆《茶谱》记载,明代名茶计有50余种,如碧涧茶、薄片茶、白露茶、绿花茶、白芽茶……

清代:

清代名茶、除绿、黄、黑、白、红等品种外,还发展了新品种--乌龙茶,在这些茶类中有不少品质超群的品目,并逐步形成了至今还在继续保留着的传统名茶。清名茶讣有40余种,如:武夷岩茶、黄山毛峰茶、西湖龙井茶、凤凰小仙茶、青城山茶、贵定云雾茶、湄潭眉尖茶……

6. 唐朝50种名茶

唐代以前良好的历史基础

唐代以前,中国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为唐代茶产业的异军突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商周时期,茶叶在巴蜀之地已经能自觉种植、生产茶叶,饮茶和茶业初兴于巴蜀。说明商周时期人们已经迈入人工种植茶的新时代。汉魏六朝时期,中国茶产业初具规模,茶叶生产和经济初起,形成了较为广阔的茶叶产区和区域性的茶叶市

7. 唐朝历史名茶中最有名的是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

8. 唐代有哪四种茶

据唐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唐国史补》(806 —820年)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计有下列50余种。顾诸紫笋 又名顾诸茶、紫笋茶,产于湖州(现 浙江长兴)。阳羡茶 同紫笋茶,又名义兴紫笋,产于常州 (现江苏宜兴)。寿州黄芽 又名霍山黄芽,产于寿州(现安徽霍 山)。靳门团黄 产于湖北靳春。蒙顶石花 又名蒙顶茶,产于剑南雅州名山(现 四川雅安蒙山顶)。神泉小团 产于东川(现云南东川)。昌明茶、兽目茶 产于绵州四剑阁以南、西昌昌 明神泉县西山(现四川绵阳安县、江油)。碧涧、明月、芳蕊、茱萸 产于峡州(现湖北宜 昌)。方山露芽 又名方山生芽,产于福州。香雨 又名其香、香山,产于夔州(现四川奉节、 楠木茶 又木茶,产于荆州江陵(现湖北江 陵)。衡山茶 产于湖南省衡山,其中以石廪茶最著 名,其次还有林茶。邕湖含膏 产于岳州(现湖南岳阳)。东白 产于婺州(现浙江东阳东白山)。鸠坑茶 产于睦州桐庐县山谷(现浙江淳安)。西山白露 产于洪州(现江西南昌西山)。仙崖石花 产于彭州(现四川彭县)。绵州松岭 产于绵州(现四川绵阳)。仙人掌茶 产于荆州(现湖北当阳)。属蒸青散 茶,仙人掌状。夷陵茶 产于峡州(现湖北夷陵)。茶牙 产于金州汉阴郡(现陕西安康、汉阳)。紧阳茶 产于陕西紫阳。义阳茶 产于义阳郡(现河南信阳市南)。六安茶 产于寿州盛唐(现安徽六安),其中“小 岘春”最出名。天柱茶 产于寿州霍山(现安徽霍山)。黄冈茶 产于黄州黄冈(现湖北黄冈麻城)。雅山茶 产于宣州宣城(现安徽宣城)。天目山荼 产于杭州天目山。径山茶 产于杭州(现浙江余姚)。歙州茶 产于歙州婺源(现江西婺源)。仙茗 产于越州余姚瀑布泉岭(现浙江余姚)。腊面茶 又名建茶、武夷茶、研膏茶,产于建州 (现福建建瓯)。横牙、雀舌、鸟嘴、麦颗、片(鳞)甲、蝉冀 产于 蜀州的晋源、洞口、横原、味江、青城等地(现四川温 江灌县一带),属著名的蒸青散茶。州茶 产于邛州的临邛、临溪、思安等地(现四州 温江地区)。出产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散茶。泸州茶 又名纳溪茶,产于沪州纳溪(现四川宜 宾泸县)。峨眉白芽茶 产于眉州峨眉山(现四川乐山地 区)。赵坡茶 产于汉州广汉(现四川绵竹)。界桥茶 产于袁州(现江西宜春)。茶岭茶 产于夔州(现四川奉节、巫溪、巫山、云 阳等县)。剡溪茶 产于越州剡县〔现浙江嵊县)。蜀冈茶 产于扬州江都。庐山茶 产于江州庐山(现江西庐山)。唐茶产于福州。柏岩茶 又名半岩茶,产于福州鼓山。九华英 产于剑阁以东蜀中地区。小江园 产于剑州小江园(现福建南平)。

9. 唐朝喝的茶是什么茶

《诗经》中称藤茶为古茶钩藤,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其归为藤茶,沿用至今。

《中华本草》对藤茶的药用价值有详细记载:藤茶富含有机植物硒、二氢杨梅素、维生素E和锌以及17种氨基酸,锌、锰等14种微量元素,恩施地区山民将藤茶视为神灵对土家人的恩赐,称其为“土家神茶”。

说起藤茶,不得不提起一个传奇人物——土家人的英雄容美土司田世爵。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田世爵受封任湖广容美土司宣抚使,他带领土家人民走上一条中兴开化之路,是恩施土家族最早引进汉文化与将农耕文明引入土家的革新者。藤茶因容美土司田世爵进献嘉靖皇帝闻名天下,在民间赢得"三两黄金一两茶"的美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