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红袍茶叶什么样的好坏(大红袍算是好茶吗)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9 00:01   点击:2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大红袍算是好茶吗

喝茶有一句叫“适口为珍”,意思是适合自己口味的就是好茶。因此,喝一喝白茶和红茶,看哪个更适合自己,哪个就是好茶。

2. 大红袍算不算好茶

大红袍茶喝着略带点涩是好茶。

3. 大红袍是高端茶吗

尊贵豪礼大红袍零售价是598元一斤。

顶级大红袍茶叶价格具体如下:大红袍 特级武夷岩茶 顶级悟源涧金奖正岩肉桂茶叶 大红袍500g装 价格为1300元 天福茗茶 有情系列 有情大红袍礼品礼盒 武夷岩茶大红袍高级茶叶礼品礼盒 价格为168元 顶级悟源涧金奖正岩肉桂茶叶 特级武夷岩茶大红袍散装 茶农500g 价格为920元。

4. 大红袍到底是什么茶

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中算得上是茶中状元,大红袍具不属于红茶也不是绿茶,而是属于青茶或者乌龙茶。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大红袍又属于半发酵茶,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在中国茶叶分类里有红茶,绿茶,青茶之分。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山间岩缝和沟壕的特别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醇厚的品质。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

  辨别大红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视觉看,

  大红袍条形为条索形,色乌黑,其汤色应呈褐黄色,汤色透亮。

  2、嗅觉闻,

  大红袍属于熟香茶,初闻时,有炭火茶及茶叶的自然干香,不应有其他杂味。

  3、味觉尝,

  入口有微苦而余味足,入口就能感到香甜的可能是仿冒品。

  目前市场上大红袍主要有两种仿冒手法,一种是以武夷岩茶周边产区的水仙等品种冒充大红袍,另一种手法是用完全不同类的闽南茶作为原料仿制大红袍。拣选来自武夷山土生土长的大红袍茶叶,且小包装茶叶为佳。产品包装上,有武夷山政府发出的镭射标贴才是正品。

5. 大红袍是最好的红茶吗

关于武夷山大红袍岩茶,结合本人的经历简单回答一下。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共有六株,本人去过数次武夷山,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亲眼目睹六株大红袍的风采。

武夷山大红袍的来历:

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武夷山市,原来叫崇安县,1995年,本人在武夷山出差,友人送我一包武夷山岩茶,共二两,当时售价85元。冲泡后品茶,口感不咋样,跟粗劣的普通红茶味道差不多,因为当时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嫁接的茶树,研制尚未成功,本人觉得非常奇怪,为何售价那么高?连泡了五六泡,过了几分钟,喉咙一直感觉很甘甜,持续2个小时清爽无比。

前几天,又一次品尝了大红袍,估计售价在3000元以上/斤,杯子端到嘴边,闻起来并无香气,但喝起来有一股幽香甘甜的纯茶香味,感觉非常好。

据说当年崇安县常委,有一次开会,每人仅仅分一片九龙窠真品大红袍茶叶,泡着品茶,听说感觉非常好,可见大红袍茶名不虚传。

6. 大红袍是最好的茶叶吗

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大的位置。中国的地域十分广阔,而不同的地域间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等因素等不同,所产生的茶叶品种也都不相同。大红袍与红茶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茶叶品种,但是至今也仍有很多人都以为大红袍是属于红茶,其实是错误的,大红袍是属于乌龙茶的。那么,大红袍与红茶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大红袍与红茶有哪些区别?

  1、制作工艺不一样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

  2、采摘标准不同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而红茶则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标准。

  3、采摘时间不同

  茶叶采摘极其注重采摘时间,大红袍品质最好茶叶在立夏前后采摘,接下去是二春、三春、冬茶,品质由高到低。

  而红茶采摘时间为清明前后,其中明前茶为最佳,但产量少,限制因素多。清明后随着时间推移品质也跟着下降。

  4、发酵程度不同

  大红袍生长产地局限于闽北武夷山市,属于半发酵茶。而红茶的产地分布较广,具代表性的还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等,属于全发酵茶。

  5、特征不同

  大红袍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甘、清、香。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以上就是有关大红袍与红茶的知识介绍。大红袍与红茶都是我们生活中所喜爱的茶叶品种,但是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大红袍与红茶的制作工艺、采摘标准和时间以及发酵程度和特征等都是有极大的不一样,再者广泛茶友们要注意,大红袍是属于乌龙茶,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红茶是不相同的。

7. 大红袍属于好茶叶吗

大红袍不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

大红袍不属于红茶,但也不属于绿茶,大红袍属于乌龙茶,也是青茶的一种,产自福建武夷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武夷山茶中算得上是“茶中状元”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所以具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也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茶叶。

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8. 大红袍茶好不好

大成大大红袍挺好的,属于品质特优的"名丛" ,制作时人们多会留意精制,成品茶香气浓郁,典型的为“桂花香”或“粽叶香",特别好喝。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香韵满口,具备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大成大红袍属于大红袍中的精品,比较受欢迎。

9. 大红袍算是好茶吗还是坏茶

大红袍其实是绿茶,也就是乌龙茶。许多人喜爱大红袍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香气宜人,有兰花般清新的香气,并且茶香味保持长久。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大红袍,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在中国茶叶分类里有红茶,绿茶,青茶之分。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山间岩缝和沟壕的特别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醇厚的品质。

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

10. 大红袍茶叶是好茶吗

现在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武夷岩茶的代用词,人们普遍认为它说的是一种茶。其实,大红袍是武夷岩茶里的一个品种。大红袍是拼配茶,源自于武夷山的标志,并有着美好传说的那丛“大红袍”茶树。因为它是由三株六颗不同品种的茶树组成(目前它们具体是什么品种,还没有权威性的结论),由这几棵茶树得青叶制成茶,自然就是拼配茶了。武夷山的茶厂每年都有做“大红袍”的传统,每年的各种斗茶赛中,“大红袍”也是重要品种之一。

做出一款真正好的大红袍,是个极高境界。首先要对武夷岩茶所有武夷岩茶品种的特点非常了解,其次,制茶工艺也非常娴熟,甚至还有独到之处,独特的见解。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有可能配出一泡好的大红袍。由于茶叶是植物,它内在的一些东西是人为无法控制的,再加上天气湿度周围环境的变化。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说做出一泡真正好的大红袍,是可遇不求的,是上天的恩赐。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系中的一种,产区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市,产区分为:正岩产区~武夷山风景区;半岩产区~与景区接壤的产区;外山产区~半岩外接壤的高山产区;周边产区~武夷山市周边的县市,四个级别。它们排序为:正岩产区属珍品、半岩产区次之,其次是外山产区(高山茶),再次是周边产区。武夷岩茶以其独有传统工艺制作程序,使之留香持久、霸(茶)气十足、岩韵醇厚。具有条索紧实,茶香底亮等特点。

武夷岩茶的制作程序繁复,工艺细致。主要程序为采青、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发酵、烘干、精捡、烘焙、退火、初审、复焙、退火、评审。

武夷岩茶按产地可以划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地茶。正岩产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造就了武夷大红袍的岩骨花香(正岩产区大红袍又以三坑两涧核心产区茶品质为最佳)。正岩茶只要加工工艺没有问题,就会呈现出岩韵,半岩产区的茶次之。洲茶如果品质足够好也可能呈现出一点岩韵。外山茶不论是什么级别的,都不可能呈现出岩韵。

一般说来武夷山传统碳焙工艺制作的大红袍,正岩产区耐泡度极佳,用盖碗品鉴评审泡法12泡以上时,可以达到岩韵明显,水不散,口感丰富,回韵足。半岩产区的茶,也基本上可以达到,7到8泡以上,甚至十泡。(好的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可以达到十二泡以上。)

耐泡度不是检验一款茶好坏的唯一因素,但是是关键因素之一。简单说来就是耐泡度高的茶,制作工艺肯定没有问题,茶叶本身内含的有益物质,肯定会更多一些。耐泡度低的茶,有可能刚开始的香气也不错,但是,一定不会是很好的茶。

正岩、外山土壤中的氮、磷、锰和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但pH值、钾、锌、镁等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差异显著,直接导致了茶叶的品质差异。从茶叶的生化角度来看,茶叶的品质不但与各生化成分总量有关,也与各成分之间的比例有关。

滋味方面:正岩、外山水仙品质主要生化指标差异显著,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总搪、儿茶素总量差异不大,水浸出物差异显著(茶汤厚度),氨基酸、酚氨比(茶汤浓度、茶味的轻重)差异极显著。

香气方面:岩茶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之说,茶青中的香气成分以醇类物质为主,不同品种茶青主要香气物质(品种香)不同,水仙以乙醇含量最高,肉桂以橙花叔醇含量最高;在香气总量上,成正岩>半岩>外山趋势,不同品种香气总量相差较大,肉桂香气总量是水仙的2倍左右,种类更多,因此做出的茶香气(工艺香)更加馥郁清长;不同产地茶青中香气成分中有相同的物质,也有独有的香气物质,且同一香气成分含量及比例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土壤香。

正确的冲泡手法能更好的表现出一款茶的内在品质和价值。

有些茶对冲泡手法和水质要求较高,有些茶对泡茶手法要求不是很高,但正确的冲泡手法对于品鉴一款茶的品质的优略是必不可少的。

大红袍如何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冲泡出一杯好喝的茶。首先说水,大桶4升装的农夫山泉就行,长白山产地的更好。再说烧水壶,有随手泡更好,没有随手泡用电开水壶也没有问题,只要能保证水充分沸腾就行了。水沸腾后等半分钟落下开。就可以开始冲泡了。(水温控制在95度到98度最好)

说到冲泡就要说到茶具,简单的一个20块钱的盖碗加上10块钱的公道杯足以,再来个喜欢的品茗杯,足够了。更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个玻璃杯,一个玻璃杯足以泡出一杯香茶。关键是泡茶的步骤和手法。

1、先烫杯子,

2、投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投茶5-8克,一般是8克左右,品鉴一款茶时候最好是8克)盖盖后轻摇杯身,让杯身的热度和里面的少量水蒸气与茶叶充分接触,达到醒茶的作用,有提香的功效。大概是摇10秒左右。

3、这时候可以闻盖香,也就是茶叶的干香,对一款茶初步的了解。也是判断一款茶是否在储存过程中变质或者跑味,经验丰富后还可根据干香确定冲泡手法的略微变化。

4、注水,出汤。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泡茶步骤第一泡茶要倒掉,或者养壶养茶宠用。但如果您的茶是传统碳焙工艺制作的,那么大可不必这么浪费好茶了。正确的方法是:第一泡茶直接放置在一边,先不喝,从第二泡开始品茗。第一泡用于对比品茶过程中对比汤色变化和待品鉴即将结束时候品冷香,深层次了解一款茶的品质。

5、从第二泡开始可以闻盖香,从第三泡闻盖上的水香,根据香气的反馈决定坐杯时间的长短。

前4泡几乎不用坐杯,5-8泡坐杯10-30秒。9到12泡坐杯30-60秒或者更长。

每泡的茶汤必须倒净,才能更好的品出乌龙茶一泡一味的风韵。

只要水不散,就能继续泡,半岩产区入门级口粮茶至少能泡8到10泡以上,好点的茶至少能泡8-12泡以上,正岩产区品鉴级茶泡茶手法没有问题的话至少是12-16泡。如果达不到这个数量,很有可能是茶叶生长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化肥,茶叶是催长出来的。或者加工工艺有问题。

希望大家都能用正确的手法发挥出茶应有的味道。

品鉴大红袍,红茶,铁观音时候基本上都是这个步骤,铁观音和红茶,台湾茶等等,都是乌龙茶的分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