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植物学茶叶(茶树的植物学特性)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9 09:56   点击:1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树的植物学特性

茶树叶片的叶脉呈网状,有明显的主脉,由主脉分出侧脉,侧脉又分出细脉,侧脉与主脉呈45度左右的角度向叶缘延伸,到叶缘2/3处,呈弧形向上弯曲,并与上一侧脉连接,组成一个闭合的网状输导系统,这是茶树叶片的重要特征之一。

茶树由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组成。

2. 茶树的植物学特征

、妙用一:消除黑眼圈

产生黑眼圈的主要原因在于睡眠不足、用眼过度或缺少维生素B12等。将茶叶渣用纱布包裹住,热敷眼睛,能消除因熬夜、水肿等原因引起的暂时性眼部浮肿和黑眼圈。

2、妙用二:做面膜

茶叶中含有单宁成分,可增加肌肤弹性,有助于润肤养颜。此外,茶叶还有杀菌作用,对粉刺、化脓有一定疗效。干性皮肤可用绿茶搭配蛋黄、蜂蜜做面膜,敏感肌肤适合用蛋清。

3、妙用三:泡澡

绿茶有杀菌功效,能深层清洁肌肤,软化角质层、使肌肤细嫩美白。将喝茶后剩余的茶叶渣,晾干后装入棉布袋中,系紧袋口后投入浴缸,泡完绿茶澡会感觉肌肤柔和嫩滑。

4、妙用四:洗头发

用茶叶渣浸泡的水洗头,能去除头发上多余的垢腻,使头发乌黑柔软、光泽亮丽。在正常洗发后,再用茶水冲洗头发,有滋养头发的效果。

5、妙用五:吸附异味

将喝剩下的茶叶渣晒干装入纱布袋里,放在冰箱内,可祛除鱼、肉等食物散发出来的腥味。放在厨房和厕所里,也可去除异味。放在鞋中,可消除鞋内的潮湿和臭味。

6、妙用六:防潮

把喝剩下的茶叶渣在太阳下晒干,铺撒在房间的潮湿处,能够去潮。因为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7、妙用七:去油腻

用喝剩下的茶叶渣擦洗油腻的锅碗,或木、竹桌椅,可有效去除油腻,使之更为光洁。厨房油腻的抹布可用茶叶渣煮水清洗。

8、妙用八:洗碗

在清洗锅碗时,在清洁布上倒上一些茶叶渣,锅碗不仅便于清洗,而且会使起看起来光洁如新,上面还会留一些淡淡的清香。

9、妙用九:治脚气

茶叶富含单宁酸成分,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尤其对致脚气的丝状菌特别有效。患脚气的人,每晚用茶叶渣煮水洗脚,有较好疗效。且最好用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单宁酸的含量就少得多了。

10、妙用十:洗脸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是天然抗氧化剂,能提高超氧化歧化酶活性,有利于机体对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经常用茶叶水洗脸有抗衰老的作用。

11、喝茶的好处

1、提高肌肉耐力。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为“儿茶素”的抗氧化剂,可以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于对抗疲劳,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常喝绿茶,效果最为显著。

2、抵抗紫外线。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茶水洗脸能清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的作用,还有助于减少日光中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是天然的“防晒霜”。

3、保持身材。唐代《本草拾遗》中关于茶的论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国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饮茶可以缩减腰围,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4、抵御辐射。国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质,保护细胞不受辐射伤害,对于修复受损细胞也有帮助。临床研究显示,茶叶提取物可治疗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治疗辐射导致的血细胞、白血球减少,效果很好。

5、改善记忆力。茶多酚有助于大脑进行局部调节,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国外研究证实,喝茶可以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认知障碍症。此外,咖啡碱能促使中枢神经兴奋,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6、提高骨密度。虽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成分,会促进钙随排尿流失,但含量极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颇高的红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其实,茶叶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于减少钙流失的物质,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和钾元素。台湾研究发现,常喝茶的人骨密度较高,髋关节骨折机率更低。

3. 茶树的生长特性是什么

一、 茶树的特征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它由茎、叶、花、果实、种子和根等几个部分组成。

(一)茶树的茎

茶树的茎,指的是茶树的地面生长部分,包括主干、分枝和当年生长形成的新枝。因为其分枝性态不同,可分为半乔木型(小乔木型)、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3种。

1、 半乔木型茶树(小乔木型)

半乔木型茶树的主干明显,主干和分枝容易区分,但分枝距离地面较近,是我国主要栽培树种。

2、 乔木型茶树

乔木型茶树的主干高大,主干、侧枝、分枝明显,多为野生古茶树。主要生长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一般树高10米以上,主干直径粗大。

3、 灌木型茶树

灌木型茶树的主干矮小,主干和分枝不明显,分枝较稠密,是我国主要栽培树种。

(二)茶树的芽

茶树的芽分为营养芽(又称叶芽)和花芽两种,营养芽发育后分形成枝叶。营养芽因生长部位不同,又分为定芽和不定芽。定芽生长于茶树的枝顶(又称为顶芽)及叶腋处(又称为腋叶),顶芽比腋芽粗大。不定芽生长于树枝的节间或根茎处,当枝干遭受伤害时,不定芽能萌发成长为新枝。花芽即发育成花。发芽即发育成花。茶芽因萌发季节不同又可分为春芽、夏芽和冬芽。春芽在春季形成,夏季发育生长;夏芽在夏季形成,秋季生长发育;冬芽在冬季形成,次年春季生长发育。

(三)茶树的叶

茶树的叶是常绿的,茶树的同一时期既有老叶又有新叶,新生的嫩叶是制作茶叶的原料,芽及嫩叶的背面有茸毛。

茶叶为网状脉,有明显的主脉,主脉上又分出侧脉,侧脉数多为7-10对,主脉明显,叶背、叶脉凸起,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网状系统。茶叶的边缘有明显的锯齿,锯齿数一般在16-32对。

(四)茶树的花

茶树的花为两性花,属于异花受粉的植物,它的花是虫媒花。花芽于每年的6月中旬形成,10-11月为盛花期,花对为白色,只有少数为淡红色。

(五)茶树的种子

茶树的形成从花芽到种子成熟,约需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一般10月中旬左右种子成熟,此时茶树的花果共存。

(六)茶树的根

茶树的根由主根、侧根、细根和根毛组成,为深根植物。茶树的主根一般长度在70-80厘米,一般幼年生茶树的根幅与树冠相对称,壮年的茶树的根幅比树冠大,老年茶树的根幅比树冠要小。

茶与生活板块刊载的文章及图片是为了介绍茶叶知识、普及茶叶文化而设,仅供读者个人学习和研究,以及其他非商业性用途;有部分作品适当引用自他人已发表作品,若相关版权人不同意本站引用其作品的,请及时联系本站予以删除,感谢您对茶文化的支持。

4. 茶叶的植物学特性

茶树品种的识别方法主要依据品种间的植物学特征特性,并结合环境及栽培条件、产量、抗逆性、品质、化学组成等进行。

识别茶树品种首先要看它的树相,树相包括树型和树姿两方面。树型有乔木、小乔木、灌木三种。树姿分直立,半开展和开展三种类型。其次要观察叶片,包括叶的着生角度、叶的颜色、叶片大小、叶的形状、叶面的隆起性等内容。一般茶树叶的着生角度有上斜、半上斜、平展、下垂四种;叶的颜色有黄绿色、绿色、浓绿色三种;叶片大小分特大叶、大叶、中叶、小叶四种;叶面的隆起性分隆起、半隆起、平展三种类型;叶的形状有长椭圆、椭圆、卵圆等类型。

尽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叶的形态仍然是茶树品种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特别是在同等条件下,同一无性系品种叶的形态比较相近,与其它茶树品种的叶片特征有区别。有时候叶片边缘的形态,叶尖的形状也作为品种区分的依据。

另外芽叶茸毛的多少、形状、大小、萌芽期早晚、抗逆性强弱、花和果的形态特征、芽叶的化学特性、产量、品质等都可以综合考虑,作为茶树品种识别的参考依据。

5. 茶树的植物学定义是什么

茶不是外来品,从茶叶的制作记载,制作技术,工艺分类来看,中国的茶叶制作起步最早,世界各地包括印度的茶叶制作技术均是出自中国,另外中国的茶叶制作工艺类别也领先于全世界。

6. 茶树生物学特性

首先,在茶树的种植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茶树喜欢在偏酸性土壤中生存,最适宜的酸碱度ph值在4.0~6.0之间。如果土壤偏碱性或者中性的话,不利于茶树正常的生长发育。另外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要丰富,疏松性和透气性能要良好。最好是黄壤土或棕壤土红壤土等等沙土,粘土种植的话效果不佳。土壤的耕作深度要超过30~40厘米,土层的深厚程度要达到80厘米以上。

其次,水分会影响到茶树的生长发育。在茶树的正常生长过程中,大部分水分是通过降雨所获得的。因此一般来说在年降雨量低于1000毫米的地区不适合种植茶树,种植茶树的年降雨量最少要达到1500毫米以上。但是如果年降雨量太多,同样也不利于茶树的生长。土壤中的湿度要保持田间含水量70%~80%左右即可。如果土壤过于干燥要及时灌溉,如果水分过多要注意排水。在茶树的生长月份里,降雨量最好要达到100毫米以上。

再次,温度对茶树的生长有着直接影响。在我国四大茶区中,华南茶区西南茶区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度相对较高,年平均气温能够达到18甚至20度以上,而茶树的正常生长温度最好在18~25度左右。所以说华南地区是我国四大茶区中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江南地区以及江北地区温度相对较低一点,但同样也不会低于15,选择一些抗旱耐寒品种,同样可以获得不错的种植效果。

第四,光照因素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光照主要是光照时间光照长度光质等等。茶树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吸收营养,促进生长,积累营养物质和成分。但总体而言,茶树是一种喜欢漫射光而不喜欢阳光直射的植物。所以如果在夏天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遮荫防晒或者建立防护林,冬天的时候同样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江北地区。可见光中蓝光和紫光对于茶树芳香物质的积累以及氨基酸含量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俗话讲得好,高山云雾好茶。

第五,生态环境因素影响整体的茶树生长。前面几点分别讲到了温度,光照,土壤水分,气候等因素对茶树的影响,但实际上茶树生长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过程,与整个生态环境紧密相关。所以要想种植出好品质的茶叶的话,一定要远离工业污染和生活集聚地,让茶树在自然的环境中生存发育,吸收天地之精华。只有这样才能够茶树获得更高的品质特征。

7. 茶树树叶的特征

茶树的叶子具有明显的特点:叶子边缘有锯齿,主脉明显,叶背有茸毛,叶子在茎上呈螺旋状互生。而树叶在外形上形似茶树芽叶,树叶一来没有饮用价值,二来往往有毒,危及人体健康。 手捧一把茶叶放在鼻端,深深吸一下茶叶气味,有种固有的清香。

8. 茶的植物学特征

茶是树,应该是木本植物,是十字花科

9. 茶树的生长特性

1.阳光:茶树具有耐阴特性,喜光怕晒。生长在植被茂盛的高山或云雾缭绕环境中的茶树,茶的品质比平地的好。

2.温度:茶树喜暖怕寒,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20-30℃。

3.水分:茶树对湿润条件较为适应,一般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空气湿度在80%左右。

4.土壤:土质疏松,通气性、透水性良好,且PH值为4.5-6.5的酸性土壤。

10. 茶树的特征与特性

1、西湖龙井: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湖龙井茶区位于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中,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恋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赞美诗句。

2、黄山毛峰:黄山毛峰,清朝名茶,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3、铁观音: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

4、洞庭碧螺春: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

5、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产于河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市(主要集中在山区),因条索紧直锋尖,茸毛显露,又产于河南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6、祁门功夫:祁门红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比较佳。

7、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8、六安瓜片: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十大经典中国名茶之一。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9、太平猴魁:太平猴魁是具有相当长历史的中国名茶,创制于1900年。太平猴魁在1912年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陈列优质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及“万人品茶”专用茶等荣誉,20世纪 30年代曾在玻利维亚等国展销,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太平猴魁又被评为全国十大中国名茶之一。

10、君山银针: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黄茶中的珍品。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故得其名。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后梁时已列为贡茶,以后历代相袭。

上述都是知名度比较高的产品茶品牌,哪个市场上要想喝好茶,放心茶就要选择品牌茶,目前比较不错的有天福茗茶,暖莘茶,中茶,华祥苑等,市场上性价比高暖莘茶是比较值得推荐与肯定的新国潮中国茶品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