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 药物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这两种药物跟茶叶没有任何冲突,也没有明显的药物禁忌,但是服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的患者大多就是胃部不适,茶叶可以刺激胃黏膜,有可能会引起不适,所以尽量少喝茶,茶水也不要太浓,可以喝白开水。胃炎患者也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 茶叶茶服药
因为茶中含有茶碱,能兴奋大脑皮层,所以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安眠药、镇静剂和镇咳药,以及中药贝母和酸枣仁不能与茶同时服用。茶叶中还含有大量的鞣酸,会使一些药物沉淀而影响疗效。例如,铁和单宁酸联合治疗贫血会阻碍铁的吸收。可见,茶能影响某些药物的疗效和疗效。此外,茶还有利尿作用。吃药喝茶能加速新陈代谢,不利于治疗。
3. 茶叶与中药
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不能和茶一起吃。茶叶中含有一种名为鞣酸的物质,它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或重金属盐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活性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所以最好不要用这种药。一般来说,喝茶可以在2-3小时后饮用。可以适量喝。
4. 茶叶 药效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
5. 茶叶科学用药有哪些
心梗和脑梗多由于血管硬化堵塞引起的,所以可以喝点儿决明子茶,山楂茶,罗布麻叶茶等。不过建议平时也要口服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一下。平时也要多注意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和肥甘厚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6. 茶叶用药精选
茶树花所用的农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杀菌类,二是杀虫类。但是具体要根据实际病情来用药。茶树开花可以使用含脱落酸的激素类生长调节剂,如乙烯利,这种调节剂是催老素,如果浓度控制不好,容易产生副作用,需要小心使用。还可以施用一些氮肥帮助茶树生长,或者选择最简便经济的方法就是人工摘除花果。
7. 茶叶药理作用
茶叶被人们誉称为“天然的营养饮料”,不错,因为茶叶不仅能止渴、提神、帮助消化,而且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的含量也很丰富。
绿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这是人们都知道的。据测定,在一般的中档绿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就有79-529毫克%。不仅含量高,而且其中约有90%是富有药理功效的还原型维生素C。在泡茶时,第一泡约可泡出50-90%,第二泡约可泡出10-30%,几乎全部可以利用。但当维生素C是很不稳定的物质,很易氧化,茶叶储藏不当,很易损失。
茶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茶叶中大量存在儿茶素,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人们常说喝茶能预防动脉硬化,是有道理的。
绿茶中的维生素B,含量既高而种类又多。据测定,在一般绿茶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260-450微克%,维生素B2的含量为830-1700微克%,烟碱酸为5940微克%,泛酸为940微克%,叶酸和生活素分别为63微克%和45微克%。饮用绿茶,第一次冲泡可有40-70%的维生素B1和B2泡出,第二次泡有20-30%泡出,因此,大部分也是可以利用的。
茶叶中还有a-胡萝卜素和p-胡萝卜素这些具有维生素A效果的物质,它们在绿茶中的含量约为16毫克%。
茶叶中还具有维生素E作用的a-生育醇
8. 茶叶 药性
茶本是一味中药,就其药性而言,微苦、微寒、微甘,入心、脾、胃、膀胱经,具醒脑提神,清火解毒,消食美容之功。在我国,茶的历史非常悠久,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有关茶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一旦遇七十二毒,以荼而解之。”
文中的“荼”是当时人们对茶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