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茶叶种植面积
总耕地是指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所有农作物在内的面积,不单指水稻面积。 2020年,中国总耕地面积为18亿亩。水稻种植面积为4亿多亩,杂交水稻种植面积50%左右。总收获两亿多吨,平均亩产900多斤。进口270万吨,出口230万吨,出口的大部分是种子,进口的大部分都是食用稻(既传说中的泰国香米)。 所以喷子们说没吃过杂交水稻和只吃泰国香米云云,都是屁话。只要吃米饭就一定吃过杂交水稻,因为大部分饭堂和快餐店、酒店都是杂交水稻,各种米制品就不说了。
270多万吨进口米不可能全是泰国米,全国一滩,每个县都分不到几吨。所谓天天吃的泰国米,八层是套着泰国香米包装的国产大米。 中国战略储备大米常年保持一亿吨上下,全部都是杂交稻。每年放出的库存大米,虽然存了一年,但吃起来感觉还不错,实力打脸杂交稻不好吃传闻。
2. 全球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树种植国
中国拥有3000多年的饮茶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也是茶园面积增速最快的国家,2014年茶园面积265万公顷,比2000年增加156万公顷,增幅达143%。印度位居第二。
由于茶园面积增加及科技进步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世界茶叶产量稳步增长。2014年,茶叶产量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国。
科技创新成果成21世纪以来茶产业发展亮点
如今,世界茶叶生产早已不是过去小农经济时代粗放的生产加工方式,与茶叶有关的产业链条发生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茶产业不再是原茶产品的简单售卖,而成为一系列紧密相关的环节。21世纪以来制茶工艺和技术突飞猛进,世界涉茶产业的发展也日趋多样化。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涉茶产业,都离不开科研,科研会带动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贸易的繁荣,不仅会提高茶叶的产量,还会提高茶叶的质量,更会随之提高茶叶的销量。21世纪的世界茶业在科技工作者和先进科技技术共同推动下,在茶园管理、栽培育种、生产工艺方法、产品创新和销售管理等方面均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21世纪以来茶产业发展的亮点。
3. 世界茶树种植面积
在2019年我国各省市茶园面积排行榜上,云南省茶园面积全国第一,共计699.9万亩;贵州紧随其后,茶园面积为698.7万亩;四川面积排名第三,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为575万亩。对比2018年我国茶园面积前十的省份,前十名分别是: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福建、浙江、安徽、湖南、陕西、河南。其中,贵州省茶园面积排名全国第一。2018全年贵州茶园面积达684.3万亩,云南省茶园面积为666.8万亩
4. 全球茶园面积
在2019年我国各省市茶园面积排行榜上,云南省茶园面积全国第一,共计699.9万亩;贵州紧随其后,茶园面积为698.7万亩;四川面积排名第三,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为575万亩。对比2018年我国茶园面积前十的省份,前十名分别是: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福建、浙江、安徽、湖南、陕西、河南。其中,贵州省茶园面积排名全国第一。2018全年贵州茶园面积达684.3万亩,云南省茶园面积为666.8万亩
5. 世界第一茶叶栽培面积国
1993年到2005年中国产茶量不是占世界第一。这时候印度的茶产量是世界第一。
中国茶产量在1993年以前,一直都是世界第一,从1993年开始,被印度赶上,一直到2005年,都是印度第一。
中国茶产量是从2005年以后开始加大茶叶的种植面积,到2006年重新回到第一的位置一直到现在。
6. 全球茶叶种植面积大约有多少万亩
国际茶叶委员会(IT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世界茶园总面积已经达到500万公顷,共有6个国家茶叶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
其中,我国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06.6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61.4%,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印度(种植面积63.7万公顷 ,全球占比12.7%)。
7. 全球茶叶种植面积多少
英国不是茶叶消费量全球第一,目前中国式茶叶消费量全球第一的国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消费国,在茶叶全球版图中,中国占据着绝对第一的地位。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为305.9万公顷,占全球茶叶种植面积的62.6%,其次是印度,茶叶种植面积为59.0万公顷,占12.1%。
2017年世界茶叶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了17万公顷,而2017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长了15.6万公顷,可以说,世界茶叶种植面积增长部分的91.8%来源于中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国。2017年,世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达212.4万吨,居第二位的是印度,为105.9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该报告显示,印度人均茶叶消费量几乎停滞在750克/年。年轻人饮茶量减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印度17-24岁的年龄组中,50%的年轻人(约2.5亿人)每天饮茶不到一杯,未来十年,印度总人口的65%将低于35岁,因此,印度茶叶局和印度商务部向大学里推广新式茶叶冲泡方法——即冷饮调味茶,以此在年轻人当中推广茶叶。
事实上,不只是在印度市场,中国茶企如何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也成为新课题。新式茶饮是迎合年轻消费者的手段之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拥有新式茶饮店达15万家,并且呈上升的发展态势。
对于年轻化的消费趋势,小罐茶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也在考虑如何推出更年轻态的产品线,比如方便茶、彩罐系列等,以满足年轻人的饮茶需求。据了解,小罐茶目前线上消费者的年龄构成为18岁到35岁,比传统行业的消费者平均年轻10岁,该品牌的定位就是要用创新思维打造现代中国茶品牌。
传统茶叶品牌也在寻找突破口。记者从吴裕泰方面了解到,从2019年开始吴裕泰将会陆续推广有机茶专柜的覆盖规模,新设专柜会达到200多家,包括铁观音,红茶,白茶三个品类。吴裕泰方面称,从该公司的整体销售趋势来看,有机茶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为了迎合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报告也提到,有机茶的推广也将成为未来趋势。不过,当前由于各国的有机茶执行标准的不同,因此出现了产茶国与消费国不同版本的有机茶标准,增加了茶叶生产国的认证成本,这需要世界各国在有机茶标准方面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全球标准,在对外贸易中,有机茶标准要得到各国之间的互认。
8. 全球茶叶产量
茶叶总产量最大国家是印度。 世界主要的茶叶产地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次是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这三大洲也有一定数量的生产,但相对于亚洲和非洲来说少得多。据相关的统计表明,2004年各洲的茶叶产量计算,亚洲、非洲的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97%,其中,亚洲占81%,非洲占15.6%,南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茶叶产量所占比例很少。各大洲主要的产茶国如下:在亚洲,茶叶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国家,上述的四个国家茶叶产量占亚洲茶叶总产量的81%;在非洲,茶叶产地分布在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马拉维和津巴布韦等国,这五个国家所产的茶叶占非洲茶叶产量的91%,在美洲,以阿根廷为主要的产茶国家,其茶叶产量占美洲茶叶总产量的87%。 除中国这一茶叶主产区外,目前世界上还有五十多个国家生产茶叶,最北可达北纬49度,位于前苏联,最南可达南纬33度,位于南非。世界茶区在地理上的分布,多集中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可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和南美6区。 东亚茶区的主产国有中国和日本,两国的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居第四位。日本茶区主要分布在九州、四国和本州东南部,包括静冈、琦玉、宫崎、鹿儿岛、京都、三重、茨城、奈良、九州、高知等县(府),其中静冈县产量最高,占全国总产量的45%。 南亚茶区的主产国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所产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4%总出口量的50%。印度产量占世界首位,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三位。印度的茶区分布在北部(包括东北部)和南部,北部又分为阿萨姆茶区和西孟加拉茶区:阿萨姆茶区是印度的主要茶区,茶叶产量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50%以上;西孟加拉茶区主要分布在杜尔斯附近,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南部茶区主要分布在马德拉斯和喀拉拉(爪盘谷、交趾),气候与北部相比,较为暖和,全年无霜,可终年采摘茶叶。斯里兰卡地处印度半岛东南,是一个热带岛国。全岛地势以中部偏南为最高,茶园多集中在中部山区,主产区为康提、纳佛拉、爱里、巴杜拉和拉脱那浦拉,其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77%,茶叶产量占全国的75%。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下游,印度阿萨姆邦和孟加拉邦之间,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锡尔赫特和东南角的吉大港以及位于上述两区间的帖比拉,其中锡尔赫特的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 东南亚茶区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产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茶叶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其中印度尼西亚产量最高,越南、缅甸次之,马来西亚较少,其他几个国家产笙则很少。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温度高、降雨多、湿度大的特点,全年几乎无寒暑之分,终年可采收茶叶;茶区主要分布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大岛上,其中海拔2000米左右的爪哇岛产茶最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湿度大,早雨季明显;茶区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中部、南部也有少量茶区。马来西亚因靠近赤道,终年炎热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茶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20米的加米隆高地。 西亚和欧洲茶区的主要产茶国有欧洲的前苏联和亚洲的土耳其、伊朗等,所产茶叶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4%。前苏联茶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在黑海沿岸的克拉斯诺达尔等地也有少量茶区。土耳其茶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的里泽地区。伊朗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式气候,雨量较少,寒暑变化剧烈,不适宜种茶,仅西部山地和黑海沿岸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故茶区主要分布在黑海沿岸的吉兰省和马赞撼兰省,其中巴列维和戈尔甘为主要产地。 东非茶区的主要产茶国有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国,其中肯尼亚产量最高。肯尼亚有5省12县产茶,主要茶区分布在肯尼亚山的南坡,内罗毕地区西部和尼安萨区,如克里乔、索提克、南迪、基锡、尼耶尼、墨仓加、开里亚加等地。马拉维是东非第二大产茶国,茶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尼亚萨湖东南部和山坡地带,如米兰热、松巴、高罗、布兰太尔等地。乌干达是新兴的产茶国之一,茶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的托罗、安科利、布里奥罗、基盖齐、穆本迪、乌萨卡等地区。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也都是东非主要的产茶国,坦桑尼亚茶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维多利亚湖沿岸,布科巴等地产茶较多;莫桑比克茶区主要集中在南谋里和姆兰杰山区。 中南美茶区的产茶国家有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其中阿根廷产量最高,约占南美茶叶总产量的70%,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密西奥尼斯山区,在科连特斯等省较为集中。
9. 世界茶叶种植区
日本茶产业的标准化、机械化:
1.茶园的规范化管理:
① 茶园面貌:郁郁葱葱集中成片、清新整洁神清气爽、茶行笔直规范、茶篷整齐一致:
日本在茶园管理方面,严格按照【日本茶叶生产指导者协会】提供的技术规范、服务规范、进行耕作。由于标准化、机械化、的程度非常高,使得茶园面貌:郁郁葱葱集中成片、清新整洁神清气爽、系统完善沥青路面、轨道敷设满足机械作业、茶篷整齐有序、茶行笔直规范、无论是山区茶园,还是平地茶园,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② 主要措施及手段:
防止干旱:
安装喷灌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进行喷灌。
防寒冷:
冬季铺设行间稻草,起到保暖防寒、保持湿润度、的作用。
防霜冻:
安装通风设备,促进空气流通,保护茶树嫩芽免受冻害。
监控土壤情况:
茶园中普遍装有 “土壤自动监测仪”,以监控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变化情况。
日常管理:
履带式液压 “茶园管理机”,能够通过不同的配置,完成从深耕、施肥、植保、修剪、到采摘、等任务。每年可承担近50公顷茶园的管理任务。
③ 茶树品种统一规范,易于管理:
茶树的无性系良种比例,高达95%左右,以籔北种为主。使
得茶园易于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机械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