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知识竞赛
第45集。杜心羽以7632的票数获得本届评茶师大赛的冠军,唐正浩激动地冲上台抱住杜心羽转圈。
2. 茶叶评比大赛
中国十大名茶由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1、西湖龙井主要是指产于中国杭州西湖风景区龙井一带的一种炒青绿茶,以“色、香、味、形”而闻名,是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流传着“不是画而胜于赏画,不是诗而胜于吟诗”的美誉。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2、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太湖的洞庭东、西山,属于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洞庭碧螺春茶风格独具,驰名中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指定用茶,常用之招待外宾或作高级礼品。
3、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绿茶,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 由于其色、香、味、形俱佳, 品质风味独特,1986年被中国外交部定为“礼品茶”。
黄山毛峰产于中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锋,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绕顶,滋味醇甜,鲜香持久。
4、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庐山,古称“闻林茶”,宋朝时奉为“贡茶”,因庐山的茶树主要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汗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常年云雾缭绕,一年中有雾的日子可达195天之多。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5、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的齐山等地,其中以六安及下属金寨县和霍山县两县所产的最佳。
六安产茶历史久远,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有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
六安瓜片外形似瓜子,色泽翠绿,香气清高,味鲜甘美,耐冲泡。片茶指全由叶片制成的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亦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
6、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出产于中国湖南洞庭湖中君山岛的一种名茶,只采集刚抽出尚未张开的茶树嫩芽制作,由于嫩芽细卷如针,故名君山银针。是一种黄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为产地范围很小,细芽分量很轻,因此产量很少,所以非常名贵。
7、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的西南山区,属于绿茶。信阳毛尖茶是传统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的特产。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风格著称。
8、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9、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安溪县。铁观音属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且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亦有一种说法称“铁观音”名称乃乾隆皇帝所赐。
10、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又称祁门功夫红茶,是一种具有酒香和果味的红茶,出产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祁门县,简称祁红。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唯一的红茶。
3. 中国茶叶比赛
太行龙井年的产量300斤。
近年来,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县燕赵第一茶园打造出展翼牌太行茶系列——太行龙井、太行红梅、太行白茶、太行青茶等高中低端产品,在市场享有一定美誉。合作社拥有的百亩高山茶园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产地认定证书和中国优质茶叶示范基地等多个殊荣。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太行龙井太行红梅,荣获首届石家庄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最具石家庄特色奖,荣获2020年石家庄名品博览会优质奖。
4. 茶叶知识竞赛题
是青茶。
阿里山高山茶,台湾极品好茶,阿里山高山茶,根据茶业改良场多年研究调查,全世界最优良的茶园集中在北回归线附近约50公里以内山区,阿里山茶区即在北纬23度半附近嘉义县境内。台湾省嘉义县阿里山、番路、竹崎、梅山、大埔等乡。种植面积约2500公顷。
因为阿里山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茶树芽叶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叶的甘味。同时因日夜温差大的缘故,茶树生长缓慢,茶叶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这些都是阿里山高山茶所展现出的特性。
此外这里所产的茶叶多以山泉水灌溉,甘醇美味,具有浓厚的高山冷冽茶味,堪称是“世界第一等”好茶。阿里山高山茶区可说是台湾高山茶最顶级的茶品,在市场上相当抢手。尤其是阿里山茶竞赛茶,常在得奖名单公布没多久就全卖光,售价从6千元起跳,要在市面上买到得奖阿里山茶还得要靠点运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山茶中包括了一种珠露茶,也相当受到欢迎。
行于阿里山山区的大小公路,放眼望去都是遍野油绿的茶园风光,近十多年来,茶已成为阿里山地区最大宗的经济作物。茶种以台湾乌龙、金萱茶为主。
5. 关于茶叶比赛活动
据说今天整个武夷山的人加上半个中国茶圈的人拥挤到武夷山茶旅小镇,导致武夷山星期一的早晨,我们恍惚间看到北上广的早高峰。目测这个早高峰现象未来将持续一周。
原因很简单,第十四届武夷山茶博会今天开幕了,也是武夷山新会展中心的首展。
虽然来来回回的路过很多次,但是你置身其中的时候还是会被小小的震撼一下,和之前的展馆相比,新场馆的硬件条件绝对可以说得上是改天换地了。
据介绍本届茶博会首次启用武夷山茶旅小镇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惊人的11.2万平方米,武夷山人从此可以骄傲的宣布,我们武夷山居人均会展面积世界第一的,不服来斗。
本次首展的展览面积达4.5万个平方,参展企业811,设置“全国名茶馆、政府组团及台湾馆、茶机械茶配套馆、茶包装馆”四大主题展馆。
其中组团有福州、厦门、三明、莆田、泉州、宁德(福鼎、福安)省内等设区市,南平市10个县市区,茶包装茶器具10个团体及协会。邀请VIP采购商4000家,较2019年增加1000家。
在2020年能取得这样的逆势增长,我真的为岩茶感到骄傲。
No.1
略显年轻? 但足够好玩!
武夷山茶展和我们之前参加的厦门茶展相比正好是两个互补的维度。
武夷山茶展茶品牌展区人多,厦门茶展包装和茶器展区人多。厦门茶展茶品牌的展位上泡起茶来也是漂亮的小姐姐用茶艺表演的方式泡茶,而武夷山茶展的连泡饮都是用审评方式,再美的茶席前面也是一字排开的三个审评碗。
在现场也许那个不起眼的人物就是传说中的制茶高手,而你在其他茶展上能不能喝到好茶的疑惑,在武夷山茶展也是不存在的。
只要你喝茶水平够高,主人一定会把展会上最好的茶和你分享的,但是如果你在哪个环节表现的不够专业,嘿嘿,那就……再见!
说实话,今年展区扩大了很多,但是并没有太多的新品牌涌现,占据场馆C位大多数都是岩茶教室老朋友们,但是我们发现今年参加展商们在展位设计上都花了老大的功夫。
这点似乎也预示着武夷山岩茶的品牌竞争正在逐渐的从产品本身的竞争转向产品和品牌的综合维度的竞争。
当然也可能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原来人少的时候,我们选心灵美的,现在人多了,一比之下,心灵都还挺美的,那就再比一比颜值吧。
因为是第一年在新场馆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展会,对于武夷山这样体量的城市而言,还是有一点挑战的,早上我从三姑到场馆,平时15分钟就能到的路程,足足开了一个半小时,然后还没有车位,再兜出去开到了3、4公里以外朋友的茶厂里再步行30分钟才到。
而我有一位魔都来的盆友好不容易挤进的停车场,但是停车场却没有任何引导图标,据说她最终从一个七八米高的土坡上滑沙进入场馆的,成为她今年最魔幻的体验没有之一。
其实进博会广交会这样的大型展会,无论从城市管理和大型活动策划的角度来说,武夷山的茶博会确实显得年轻和稚嫩,但是谁让我们那么爱岩茶呢,就好像最近著名的那个段子一样,就是因为爱,我们才把涩都优雅的描述成了收敛感。
但是茶博会也有洋气的地方,那就是收摊晚。
16-17号两天,茶博会都开到晚上9点才收摊,这一点其他的展会都比不了吧。关于茶博会有机会我再来和大家唠嗑,绝对值得一逛,有空的都来凑热闹啊。
No.2
资历够老? 但依然好玩!
虽然这一届的茶博会显得特别年轻,但是武夷山人斗茶来,那绝对是非常老到的。
第十八届“朱子杯”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的决赛现场就设在会展中心外广场上,我早上到的时候已经有点迟了,走在路上的时候就听到身边的大姐不停的催促他的同伴,“快点快点,再不去就结束了,先去大众审评哪里喝一轮再进去逛,展三天,斗茶只斗这半天”。
“朱子杯”海峡两岸斗茶赛已经举办了18届了,从第一届开始,就坚持大众审评和专家审评的双规并行制,这一点不仅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更是促进了茶人制茶工艺的交流和提升。
斗茶赛现场,我们发现许多送样参赛的选手都在互相交流到底哪泡茶工艺好,哪泡山场更强,猜一猜哪泡茶像自家的产品也是每年保留的互动节目。
今年“朱子杯”海峡两岸斗茶赛的冠名商熹茗还特意安排了状元茶的竞猜活动,如果你能猜对今年的状元茶,除了可以得瑟一年以外还有丰厚的奖品可以拿。
今天参加过场外评审的童鞋就大有优势啦,因为进入决赛的茶样,肉桂不过只有16个,水仙和大红袍都只有十个,这简直就是送分题,为了进一步降低送分题的难度,我们还开了一个小灶,特别邀请了大师的专家审评余盛良、熹茗的品控总监郑矫威,以及首席制茶师邱震群为我们专门讲解了大红袍组的选择标准。
6. 茶类知识竞赛题
2012全国名优茶质量奖揭晓 七彩云南普洱茶四款茶夺金奖 2012年11月22日,由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举办的2012全国名优茶质量奖在广州揭晓。国内著名茶业龙头企业七彩云南普洱茶四款茶品——“月光金枝”、“云滋味”、“七彩1889”和“2012布朗古树”。
此次竞赛茶叶评比共收到参展企业选送的各类茶样274份,参评茶样规模:六年夜基本茶类(红茶、绿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和特殊工艺、创新茶品奖,涉及8个茶类与项目奖项;本次竞赛主要设为设特等金奖、金奖、银奖、优良奖和创新奖五项。
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华南农业年夜学、云南农业年夜学、广东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国内茶行业相关机构的权威审评专家组成审评组,根据国度茶叶质量审评相关标准对全部参评茶叶的形状、滋味、香气、汤色、叶底等项目分别进行对比评分,最后汇总计分并根据总分对参评的茶样进行排名。
在七彩云南选送的茶叶样品中,“月光金枝”获得年夜赛红茶类金奖,“云滋味”和“七彩1889”获得年夜赛普洱茶(生茶)类金奖,“2012布朗古树”获得年夜赛普洱茶(熟茶)类金奖等奖项,所有获奖茶品名单于“2012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展期间现场公布。主办方特设获奖名优茶现场品鉴区,并现场展示获奖茶样,同时供广年夜茶友品尝。来自七彩云南的多种茶品荣获竞赛殊荣,引来众多茶友围观,品鉴区更是人群攒动,等待品尝的长龙也早已甩出数米,一幅热闹的场景。
7. 茶文化知识竞赛
成都茶博会2021年时间表
会名:2021中国(成都)国际茶业博览会·第8届茶生活美学空间及用品展
时间:10月21日-24日
地点: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主题:美好生活·从茶开始
会期将举办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茶店茶馆经理人大会暨营销论坛、茶养生大会、茶旅融合示范发布推介大会、茶叶主产区品牌推介暨产销对接大会、有机茶品鉴推介大会、创新工艺紫砂陶瓷专场推介会、全民泡茶节(秋季)专场活动、斗茶大赛、斗陶大赛、大国匠星评选推荐等活动。
8. 茶叶知识竞赛填空题
喝的果汁,喝的啤酒,喝的白酒,喝的五迷三道,唱的痛快,喝的舒服,喝的醉生梦死,喝的花天酒地,喝的东倒西歪,喝的痛哭泣零,喝的痛不欲生,喝的鬼哭狼嚎,喝的铭盯大醉,喝的口若悬河,喝的痛快淋漓,喝的肝肠寸断,喝的马不停蹄,喝的大汗淋漓,喝的昏天黑地
9. 茶艺知识竞赛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又称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该大赛的项目分为中职组与高职组,具体比赛项目及分组如下:
一、中职组的比赛项目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数控综合加工技术、电工电子、烹饪、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建筑装饰技能、美发与形象设计、现代物流、农业技能、现代制造技术、会计技能、护理技能、建设技能、酒店服务、光伏发电安装调试、手工制茶服装设计与工艺、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生产设备维修、工业分析检验、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电梯维修保养、建筑CAD辅助设计、职业英语技能、企业网搭建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工业产品CAD 设计、中药传统技能、机器人技术应用、煤矿安全、动漫、智能家居安装维护单机片控制装置安装调、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电气安装与维护、艺术技能、工程测量、电机装配与运行检测、城市轨道交通、汽车营销、模特表演、艺术插花、装配钳工、户式中央空调安装与调、农机维修、种子质量检测、物联网技术、车加工技术、数控车、铣加工技术、数控车床装调与维修、机械装配技术、模具制造技术
二、高职组的比赛项目精细化工生产技术、零部件测量、零部件测量、计算机网组建、嵌入式应用开发、储配方案、复杂部件、楼宇智能化、汽车维修、机器人技术、机械创设制造、光伏发电、三网融合优化、芯片检修、计算机网络、英语口语、会计技能、测绘测量、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电子产品检测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中餐主体宴会设计、风光发电系统安调、农业技能、农产品质量安检、烹饪技能、服装设计、报关技能、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生产设备维修、工业分析检验、智能电梯装调维护、物联网技术应用、现代物流储存配送、计算机网络应用、信息安全管理评估、护理技能、中药传统技能、自动化线安装调试、机器人技术应用、工业造型设计成型、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楼宇自动化安调、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煤矿安全、文秘速录、艺术技能、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民族技艺、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飞机发动机检测与维修、选矿技术、智能电子产品系统工程、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植物组织培养、农机维修、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中华茶艺、导游服务、市场营销、动漫制作、工程造价基本技能、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云安全技术应用、园林景观设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中没有程序设计这一比赛项目,而涉及到程序设计内容的比赛项目有很多,例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智能电子产品系统工程、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云安全技术应用等都会涉及到程序设计。
扩展资料:
一、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简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 “大赛”网站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赛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2016年大赛由37个部门(单位)主办,共设置94个竞赛项目。承办校分布在天津、北京、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甘肃、青岛和宁波等16个赛区,直接参与企业上百家,参赛选手预计过万人。大赛期间将同时举办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艺术表演赛、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联席会议、全国大赛参赛选手就业洽谈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参观活动等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国职业教育学生切磋技能、展示成果的舞台,也是总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窗口。
10. 茶叶技能大赛
我国通常把茶叶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六大基本茶类,外加再加工茶类与代用茶类,七个茶类的制作方法各有不同,详述如下:
一、 绿 茶
绿茶是我国生产的主要茶类之一。历史悠久,产区广、产量多、品质好、销区稳,这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特点。
加工方法
绿茶制作过程虽因不同成品特色的制作要求不同各异,但主要过程是一致的。均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道工序。
根据杀青和烘干的方法不同,绿茶可分为炒青、蒸青、烘青、晒青四大类。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A、炒青:鲜叶→炒锅(滚筒)杀青→揉捻(做形)→炒锅(滚筒)→干燥
B、烘青:鲜叶→杀青→揉捻→烘干(火炉或烧机)
C、蒸青:鲜叶→蒸汽杀青→揉捻→干燥
D、晒青:鲜叶→杀青→揉捻→晒干
1、杀青 在几道主要的工序中,杀青是为彻底破坏细胞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便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气、发展茶香;三是改变叶子内含成分的性质,促进绿茶品质的形成;四是蒸发一部分水分,使叶质变柔软,增加韧性,便于揉捻成形。
2、揉捻 目的是为了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干燥成形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
3、干燥 干燥是决定绿茶品质的最后一关。“干燥”这个名词,在制茶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认为仅是除去茶叶中的水分,而是在蒸发水分的同时,除了外形上有显著改变以外,叶内发生着复杂的热物理变化。
二、 黄 茶
黄茶在古时候有两种,一是茶树品种的关系,芽叶发黄;二是制作中闷黄。现在称之为黄茶的主要根据有两点:首先由工序中心“闷黄”作用而定;其次是由“黄汤黄叶”的品质特征来源。凡具备上述两点,才称得上黄茶。
加工方法
黄茶的制作技术要求,鲜叶嫩度和大小一致,制工精细,包装考究。品质特征除了共同点黄汤黄叶外,各种黄茶的造形和香味各有特点。
黄茶的特色工序是“闷黄”。指在鲜叶杀青将酶的活性充分破坏后,使叶片在湿热作用下,叶绿素破坏,多酚类化合物和其它内含物进行转化,及发生非酶促氧化反应,便芽叶呈现黄色。总体说来,黄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闷黄→复揉→烘干几道工序。从发酵程度上来说,黄茶属后发酵茶。
在黄茶制作过程中,叶绿素是不稳定的化合物,热化学作用会引起氧化、裂解、置换等而被破坏,使绿色减少,黄色更加显露出来,是黄茶呈现“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主要原因。另外,糖类和氨基酸的含量都发生显著变化,这些物质的转化对黄茶的香味起着重要作用。
三、 黑 茶
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产区广阔,销售量大,品种花色很多。成品茶现有天尖、贡尖、黑砖茶、花砖茶、特制茯砖茶、湖北青砖茶、云南紧茶等。黑茶是我国的主要边销茶,又称“边茶”。主销内蒙、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
加工方法
黑茶的初制,分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和干燥五道工序。其品质要求:外形条索卷折,色泽黄褐油润,忌暗褐;内质香味纯和,汤色橙黄,叶底黄褐,忌红叶。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与红茶的“发酵”不同,而是堆大堆紧,渥堆时间长,并先通过杀青,在抑制酶促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渥堆,是黑茶特有的制造技术。
黑毛茶经分级整理后,便可压制成型,制成形状各异的成品黑茶。
四、 白 茶
白茶是福建省外销特种茶之一。台湾也有少量生产。白茶制法特异,不炒不揉。成茶满披银毫,呈白色,第一泡茶汤清淡如水,故称白茶。
近代白茶据载已有二百多年历史,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依鲜叶嫩度不同制成的成茶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纯用大白茶或水仙品种肥芽制成的称“银针”;以大白茶品种的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的称“白牡丹”;以菜茶嫩梢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称“贡眉”;制银针时剥下的叶片制成的称“寿眉”。
加工方法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干燥两个主要工序,成品外形身披白毫,汤色清淡泛黄,滋味甜绵纯爽,叶底微黄。从发酵程度上分,白茶属微发酵茶。
五、 青 茶
青茶主产我国的福建、台湾和广东。青茶的品种花色众多,皆以茶树品种命名。乌龙品种采制的称之为乌龙,水仙品种采制的称之为水仙,铁观音品种采制的称之为铁观音。同一茶树品种因生长地区不同质量大不一样,所以在青茶品种花色之前都冠以地区名称加以区别。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广东凤凰单枞等。
为了方便对外贸易,除了最优和最差的品种外,其余的良种混合采制成一个花色品种,称为“色种”。
加工方法
青茶总的制造过程是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干。其中做青是青茶的特有作业工序,是青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工序。可以说没有做青工序也就没有青茶的品质特征。
安溪铁观音
闽南青茶也是以茶树品种命名,铁观音品种采制的称铁观音,乌龙、水仙等品种采制的称乌龙、水仙 。但是也有品种名称与产品名称不同的,如佛手品种采制的叫香椽,黄旦品种采制的叫黄金桂,还有许多混合品种采制的,制成的茶叶统称为“色种”。
闽南青茶中,铁观音品质最佳,为闽南青茶之冠,而乌龙品质最差,其他花色居中。铁观音品种属无性繁殖系,生长在福建安溪县范围内的品质最优,所以闽南青茶应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
武夷岩茶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的西南,山上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山坑岩壑之间,采制的青茶称为“岩茶”。岩茶外形条索粗壮紧实,色泽沙绿密黄,鲜润光泽,泛“宝色”。不带嫩叶和粗老叶,茎梗干净。花果香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后味长具“岩韵”。汤色橙黄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透明、绿蒂黄底边镶红。
广东凤凰单枞
广东青茶主要产地是汕头地区,以潮安、饶平、陆丰为主产县,产量占全省70%以上。主要品种有:广东凤凰水仙、梅占、茗花、奇兰、黄旦、铁观音、乌龙以及福建水仙等20多个适制品种。其中凤凰单枞以香高味深耐泡著称,品质特佳,驰名中外。
凤凰水仙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而肥壮,色泽清褐,汤色黄艳而显绿,滋味鲜爽浓郁甘醇,有天然花香,叶底青叶红镶边。耐冲泡,连泡十余次,仍有香气,甘味久远。
台湾乌龙
台湾除乌龙茶外,还有包种,变色程度比乌龙轻,其制法与乌龙相类似。另外台湾还有铁观音品种,仿安溪铁观音制法。在青茶类中,台湾乌龙茶变色程度最重,红色部分占全叶的56%,甚至达60~70%,包种为最轻,为13%,台湾铁观音居中,为30%左右。
台湾乌龙,白毫较多,呈铜褐色,汤色橙红,滋味浓醇,尤以馥郁的清香冠台湾各种茶类之上。因台湾气候温暖,一年可四季采摘,春茶因雨水过多,色泽、汤色皆不好,香气低,品质最劣。夏茶晴天多,品质最好,汤色鲜丽,香味浓烈,形状整齐,白毫多。秋茶品质次于夏茶,但香气较高。冬茶品质和春茶相似,香低,次于春茶。
六、 红 茶
红茶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素以香高、色艳、味浓驰名世界。我国红茶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切细红茶和红砖茶等。
加工方法
红茶的制作分萎调→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基本工序。各地工夫红茶形质虽异,但其制法基本相同。鲜叶加工过程,是根据鲜叶内在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人为地创造变化条件,促进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形的形成。鲜叶加工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对红茶色、香、味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在红茶制作中,“发酵”工序是其品质特征形成的重要工序。目的在于促进内含物发生深刻变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红茶发酵的实质是以多酚类化合物深刻氧化为核心的化学变化过程。这一化学变化的结果,就是产生茶黄素、茶红素以及茶褐素等产物,从而形成了红茶“浓、强、烈”及“红汤红叶”的品质特征。
七、再加工茶(代表:花茶制法)
花茶是选用香花和茶叶窨制而成,亦称熏花茶或香花茶,简称花茶。
花茶种类繁多,一般以所用香花定名,主要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白兰花茶、玳玳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等。上述每种花茶又因所用茶类(原料)不同,有着各种不同的产品。如茉莉大方、玫瑰红茶、桂花乌龙、桂花龙井等等。
各种花茶的香味各具特色,但对于花茶的品质要求是基本一致的。高级花茶均要求香气鲜浓、持久纯正;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彻明亮;叶底嫩匀明亮。
加工方法
花茶种类很多,窨制方法大同小异。兹以茉莉花茶为例,略述窨花技术。
窨制程序:茶坯→复火→白兰花打底→窨茉莉花→通花散热→收堆续窨→出花筛分→烘干。
(1)、茶坯处理 主要为茶坯烘干和冷却。烘干的目的有二:一为茶坯干燥,增加吸香能力;二为烘后保持一定茶温,便于香花吐香。
(2)、鲜花处理 采花时间宜迟不宜早,因为茉莉花习性是夜间开放,故在下午3点左右开采最宜,从而既保证了鲜花在夜间准时开放,又能保证了鲜花足够的成熟度。鲜花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分级与“养花”。
(3)、花茶窨制 茶坯摊置与鲜花养护工作完毕,便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窨制。
窨花拼和 将茶坯与鲜花按一定的比例拼和,一般每一窨次每担茶坯下30~50斤鲜花为宜,但也有高档茶下 80斤甚至更多的。拼和拌匀后一般以625px左右的堆高为宜,从而使茶堆在鲜花呼吸作用下逐步升温,完成鲜花吐香、茶坯吸香的过程。
通花散热 由于鲜花呼吸作用,窨品堆温度会不断升高,但温度过高会使鲜花吐香停滞而产生“闷死”或“烧花”现象,故当窨品堆温度达到45OC左右时,要适时将窨品堆摊开,散发热量,这种方法叫“通花散热”,简称“通花”。正确掌握在窨品的“通花散热”,是提高花香味浓、鲜灵的重要环节。
收堆续窨 通花散热后,当窨品温度下降到35~38OC时,为使茶叶继续吸收花香,再将摊开的窨品重新堆起来,这一过程叫做收堆续窨。
起 花 当鲜花的大部分香气被茶坯吸收,花瓣也趋于萎蔫时,要将花与茶坯进行及时的分离,以防花渣产生的气味污染茶坯。起花操作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对起花后的茶坯及时干燥。
复火干燥 茶坯在吸收花香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水分,一般由原来的5%左右升至13~15%。此时的茶坯不仅含水量高,而且有一定的温度,极易氧化变质,因此要及时干燥。
以上过程,在窨花技术上称为“一窨”,如此反复则为二窨、三窨,一般花茶档次越高,窨次越多。
提 花 经过一至多次窨花的茶叶,最后用少量的鲜花(一般按8~10斤/担)再窨一次,此次窨花不经“通花”,当茶坯含水量达到成品要求时即行“起花”,且不用干燥而成成品。此谓提花。
提花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花茶的表面香气,以提高花茶的鲜灵度。提花对花的要求非常高,必须选粒大饱满、花色洁白、质好的鲜花,水花不能用于提花。花茶的制作工艺中只需一次提花,有些高档茶甚至不提花而直接出成品。
八、代用茶
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代用茶分为叶类、花类、果类和根茎类以及多方配伍类等多种成品形态。
同于茶的饮用方式,一般由卫生部规定的食品分类中的“药食同源类”、“可用于保健品类”两类物品中的单种或多种物品组成,用这些植物的根、茎、叶或者果实制成的茶制品。单品初制多由烘干制作而成,然后以达到不同的保健目的而单方或多方配伍供人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