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的地理特征
普洱茶特点是形状各异、越陈越香、制作反复,它的形状有药丸、糖果状、沱茶、紧茶、饼茶、方茶等。并且普洱茶发酵的时间越长,陈香就会越浓厚,质量也会越高。这种茶叶的制作工序复杂、反复,需要经过杀青、蒸压、陈化等工序。
普洱茶的制作工序复杂、反复,鲜叶需要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青茶,晒青茶经过蒸压制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之后经过长期贮存陈化,就可以形成陈化的普洱茶。
2. 云南普洱的气候特点
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水源充足
3. 普洱市的地理情况
普洱市有九县一区,分别是:思茅区、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江城县、宁洱县、墨江县、景谷县、景东县、镇沅县。其中,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在东南方,是边三县;江城县在西南方,一脚可以踏三国。另外五个县为内五县。思茅区为行政首府,曾经叫思茅,后来改为翠云区,现在正式命名为普洱市思茅区。
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
云南有个普洱县(2007年改称为宁洱县),那里是普洱茶的集散地,普洱茶因普洱县而得名.普洱茶产地主要在滇南的思茅、西双版纳两地州。两地在解放初期同属思茅专区,在清代同属普洱 府,在唐代南诏国时期同属银生节度,在商周时合称 “彻里”。两地是山水相联的一个自然整体,地理、气 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也相同或相近,特别是两地都具 有多雨多雾、温热湿润的气候特征及肥沃疏松的土壤 状况,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防护,有利于茶叶优良品 质的形成。另外,两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光直 射时间长,光热充足,有利于生产晒青毛茶。这些得天 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思茅、西双版纳这一带成为云南大 叶种茶树的最佳生长之地,也成了云南最古老的茶区。
4. 普洱的地理特征介绍
普洱位于云南省的西南方,这里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境内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两季气候宜人。
5. 普洱茶地理
2006年出来的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里,把普洱茶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算是在业内达成共识——即普洱茶是一特种茶,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至今年7月份,普洱茶地理标识下来后,这种说法就更加有根据了。另,在国家进出口商品目录中也是将它放在特种茶类里的。
6. 普洱的气候特点
5月、6月热。普洱位于云南西南部,云贵高原边缘,海拔由高到低,地形十分复杂,立体气候明显。普洱总体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 温在10℃-13℃之间,最热时间是5月和6月,月平均气温在18℃-25℃之间。实际上,云南这种晴朗的状态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很长一段时间皆是如此。在这样持续的晴朗天气下,云南多地的干热高温已经强盛的发展起来。
7. 普洱的地理特征是什么
普洱市海拔在317-3370米之间,中心城区海拔1302米。北回归线横穿普洱市中部,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普洱界于北纬22°46'39.95",东经100°58'12.55"之间。普洱市海拔在317米到3370米之间,市中心海拔1302米。
普洱市主要为山地地形,百分之十九、十八的地区都是山地,地势起伏跨度大,因此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气候差别,而且普洱市位于地球北回归线附近,能感受到明显的四季变化,当时四季变化不剧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普洱市最著名的特产就是普洱茶,是中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同时普洱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探明的黄金储量有上百万吨,铜储量有两百万吨以上,仅惠民铁矿一处就有铁矿石储量二十亿吨以上,普洱还拥有丰富的水能,截至2019年普洱市水库容量达七亿立方米以上。
8. 普洱市地形
普洱市海拔在317-3370米之间,中心城区海拔1302米。北回归线横穿普洱市中部,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普洱界于北纬22°46'39.95",东经100°58'12.55"之间。
普洱市,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普洱市,别称思茅。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
普洱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
普洱当地的民族传统节日有佤族木鼓节、拉祜族葫芦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扩塔节、新米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