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方茶2007
兰茶坊大雪山早春普洱茶2007年357克,128元。
大雪山早春普洱茶选用普洱早春晒青毛茶精制而成,原料环境自然生态,云雾缭绕,独享天地之灵气,是上好的原料。外形条索经直细嫩,白毫显现,汤色明亮,香气浓郁,口感香甜微密感,有甘韵,是久存珍藏上上之选。
2. 普洱方茶100克 生茶
很好喝。普洱新茶条索呈现墨绿色,毫毛比较明显,且条索饱满;新茶的香气清新明快,植物本身的青味明显;新茶汤色呈黄绿色,明黄中略带青绿。
一般来说,三五年之内的普洱茶生茶,汤色由黄绿向金黄转变,之后五至十年甚至十五年,汤色由金黄向橙黄转变。
3. 普洱方茶是生茶还是熟茶
普洱茶呈现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泛青黄或者褐黑都是正常的颜色。
茶叶泡过之后的茶叶渣,有弹性,叶子伸展度好的比较厚实的是等级比较高的普洱茶。 鉴别普洱茶的好坏具体如下:
第一,看外观,不管是茶饼、沱茶、砖茶,或其他各种外形的茶,看茶叶的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一般老叶较大,嫩叶较细。
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第二,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
正宗的普洱茶是猪肝色,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黑中泛红的颜色。
第三,看汤色。
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的、发亮的,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
品质较差的普洱,茶汤发黑、发乌。
第四,闻气味。
生茶要看清香味出不出得来,有没有回甘。
陈茶则要看有没有一种特有的陈味,是一种很甘爽的味道。
而普洱茶饼散发出来的气味,也可以作为判断年份的标准之一。
有甘醇气味的应该有五到十年的陈放,气味平平不带杂味的有三到五年,带有生味与杂味的,则属于新饼。 不过,普洱的年份只能对生茶普洱而言,湿仓生茶、干仓生茶、熟茶干仓存放都影响着普洱茶的真实年份。
熟茶普洱在制作上发酵已经停止了,无年份可言
4. 普洱方茶100克 生茶92年
在聚宝龙普洱专业收藏机构看来,92方砖指1991年11月至1993年1月生产的同一配方的100g生茶小方砖“普洱方茶”。此茶主要选用1-2级茶菁,无论是从香气、滋味,还是多年存放后的综合品质来说都堪称绝佳,被茶友们奉为勐海茶厂的巅峰之作,又因1992年生产的数量最多,后来被人们尊称为“九二方砖”。聚宝龙普洱专业收藏机构凭借对92方砖的多年收藏与鉴赏经验,鉴别真正的92方砖主要在如下几点:品质条索紧实匀齐,汤色蜜黄油光,香气清高馥郁,滋味浓酽持久!
头几泡苦涩味还是很浓重,无杂味,后转甜,回甘强烈,茶底有淡淡花蜜香。
5. 普洱方茶2008年
一个普通的08年的大叶普洱熟茶饼现在大概值400元左右,一个野茶的08年的大叶普洱熟茶饼现在大概,800元左右,如果是密封保存的而且无异味,没发霉,没腐烂,颜色好价格至少是我刚才估价的三倍
6. 普洱方茶怎么撬开
先用茶针或茶刀将普洱茶饼拆解出合适的大小,压得很紧的茶砖或者饼茶使用茶针更好拆解,松紧适中的普洱茶可以使用茶刀拆。
撬饼是直接将茶刀(茶针)插入之后向上抬。
拔茶是将茶饼撬开一点之后,用手捏住茶叶往外拔。
干醒是烫杯之后在温度没有下降太多之前,将取好的普洱茶放到杯中盖上盖子摇一段时间,来醒茶。
7. 普洱方茶生态班章砖
茶饼大多数都是普洱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普洱茶最大的特点就是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特别是各个知名山头的春茶茶青加工的茶饼,比如老班章、冰岛老寨、曼松、邦崴山、倚邦,蛮砖和老曼峨等,存储的时间越长,后期转化效果越好,口感综合协调度也会越来越好,收藏价值会逐步增高。
8. 普洱方茶2005
班章山头。2005年老同志深山老树茶,500克/饼,邹炳良监制,12年昆明干仓存放;甜润适口,回甘生津持久。
2005年的这款老同志深山老树茶普洱生饼,喝起来适口性非常好,口感、滋味、香气融合得恰到好处;回甘生津迟缓,但甜润之感绵绵不绝,就像小桥流水一般,昼夜不息;品饮的时候,每泡间隔1至2分钟,会发觉前面积攒的回甘、生津和喉韵如同云层后的朝霞一般破云而出。
9. 普洱方茶价格
7000块钱一斤。砍盆箐古树茶产自砍盆箐古茶山,位于享有“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美誉的普洱市镇沅县勐大镇文况村,此山掩藏在莽莽深山老林中,环境自然原始,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砍盆箐古树茶茶株高大,自然生长可达5米以上,内质独特,花香层次明显,回甘效果持久,质感饱满,山野气韵明显,品饮后让人情不自禁回味,淡雅之中彰显不俗,不愧为茶中珍品,而砍盆箐单株古树茶更是珍稀难得。
10. 普洱方茶2006生茶250克
2006大益7542蓝版1280的价。2006大益7542蓝版干茶香气明显,果香带一点点的陈木香,饼面芽头还是比较多,松紧适宜,整体感觉和改制前的一些7542还是比较接近。
口感是属于很典型的7542,转化14年,基本上正常出汤的话不苦不涩,但如果泡茶手法重一点,入口苦涩就会明显些,苦化的很快,涩稍有停留,边喝边化。
茶汤果韵明显,回甘生津都不错,差不多第七泡开始甜度出来,持续泡了12道水,整体表现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