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为常绿灌木或乔木,树姿优美,荫稠叶翠,花色艳丽多彩,花型优雅多姿,被公认为名贵的观赏花卉。而且,它从早花到晚花,一年四季,连绵不断地开花。其盛花期2~3月,又恰逢元旦、春节,正是百花凋零季节。因而它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管是帝王官宦,还是平民百姓,也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僧侣道士,都对它宠爱有加。这样,我们就毫不奇怪,为什么山茶会成为园林绿化与环境美化中之佼佼者。
中国很早就成为园林发达地区,获得了世界公认的“园林之母”的称号。而最早记载园林栽种山茶的,是南朝陈代文学家江总的诗《山庭春日》。诗中介绍了一处靠山的庭院,其中有“涧”有“洲”,有“河”有“池”,有“丘”(即小山)有“石”,又有花木山虫,俨然是个官宦园林。在这山庭院中,海榴(即山茶)盛开,照红了一池水。唐代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在洛阳郊外建平泉庄园,收集全国各地珍稀花木,其中就有山茶。明代王一心的《归田园居记》,记苏州归田园居“每至春月,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清代诗人吴伟业的《咏拙政园山茶花》:“拙政园……内有宝珠山茶三四株,交柯合抱,得势增高。每花时,巨丽鲜妍,纷披照瞩,为江南所仅见。”诗中还有“拙政园内山茶花,一株两株枝交加……花开连理古来少,并蒂同心不相保”之句。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自身的生存环境,重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强调回归自然。绿化美化环境也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近20多年来,中国的绿化工作,特别是城市环境的绿化美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山茶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山茶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氯气、氟化氢、苯和烟雾、粉尘等有害气体和物质,并具较强的抗性,能起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检测环境污染的作用。于是,大量山茶用于风景点、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公园、花坛、庭院、住宅小区绿化,山茶走进了千家万户和宾馆饭店、办公场所。山茶专类园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山茶园最为著名。此外还有昆明金殿园林植物园中占地30多公顷的山茶园,云南楚雄紫溪山风景区的大片山茶园,广西南宁金花茶公园和桂林金花茶保护区品种园,上海植物园的山茶杜鹃园,福建农科院的山茶品种园,江西林科院的山茶物种园,湖南省林科所的山茶物种园、江苏南京药物园的山茶风景区、南京古林公园的茶花坞,浙江杭州植物园的木兰山茶园、富阳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科所的山茶种质园和金华的国际山茶物种园等。这些山茶专类园,除供研究之用外,还兼有开放展览、旅游景观等多种功能。杭州西湖风景区的花港公园、柳浪公园、中山公园、曲院风荷等,山茶已成为重要的绿化树种。云南大理已形成数量庞大的私家山茶园林群体。其中杨永复老先生的杨家花园和与之毗邻的赵家花园最著名。赵家花园于1986年改建成大理山茶品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