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普洱茶的泡茶工艺(普洱茶的泡茶工艺流程)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25 18:40   点击:14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普洱茶的泡茶工艺流程

先洗茶,将普洱茶表层的不洁物和异物洗去,才能充分释放出普洱茶的真味。再冲入沸水,即可快速出汤。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分斟入品茗杯,先闻其香,观其色,而后饮用。

具体步骤如下:

1、备具

普洱生茶7克、白瓷盖碗110ml左右、公道杯、品茗杯、烧水壶。

撬茶时,选择一个平整的桌面,将茶饼外包装纸展开,双手在茶饼背面左右两端向下压,双臂伸直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体重施压,依靠两侧施力以及饼面的顶点将茶拆开,茶饼断面可很方便的穿入茶针或茶刀,将茶饼撬逐块慢慢撬散即可。

2、温杯

将沸水注入白瓷盖碗、品茗杯、公道杯中,充分润洗一遍,然后将其倒掉。

3、投茶冲泡

将准备好的7g普洱生茶,投到白瓷盖碗中,水温控制在100摄氏度。

普洱茶对水温极其敏感,茶叶富含丰富茶质。合适的水温能够使汤质饱满,滋味适口,而水温过低则无法泡开。

4、洗茶

注入适宜温度的水,润茶一次,出汤即入即出。

1—4泡,高扬旋转注水,出汤即入即出,不可闷泡。

5—8泡,高扬定点注水,每泡加闷10—20秒后出汤。

8泡以后,低冲旋转注水,每泡加闷30秒至1分钟后出汤。

5、分杯

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之中,最后倒入品茗杯中即可品茗。

2. 普洱茶叶制作工艺流程

把普洱茶饼弄散的方法如下:

1、用布包着在锅里蒸一下(时间可稍长些),取出就可以用手弄散了。

2、用一个干净的锥子, 从侧面每隔几厘米扎一下,然后剖开,再用手掰成小块即可。普洱茶饼制作步骤如下:1、采茶,当然是荞木,青饼原料是相当重要的。2、将采会的茶分解,把老叶子去了。

3、杀青,非常重要,把水汽排除,火温在70-80度会最好。

4、揉茶,把苦水和一些梗梗拿走。

5、将茶晒干,称为"晒青茶"。

6、在压饼前,将茶蒸软。

7、压饼,用石磨压饼即可。

3. 普洱茶泡法流程

普洱茶放入杯子里后,一般泡需要30~40秒就可以泡开了。

普洱茶第一泡一般不用来饮用。第二泡浸泡时间为30~40秒,往后每一泡都增加5秒钟。准备一个盖碗进行冲泡,以矿泉水,纯净水为佳,如果有井水,山泉水更好。水温在100℃,采用高冲手法冲泡,品饮时建议留底。

4. 普洱茶的泡制方法

普洱茶冲泡建议:

1、茶具:建议用功夫茶具冲泡,三年内茶品用盖碗,四年及以上的可选用紫陶或紫沙壶;

2、茶量:投茶量一般3-5人,投茶6-9克,6-10人,投茶10-13克,可按具体人数斟情增减;

3、水温:94度以上,保暖不好的茶壶,每次冲泡前可重新沸腾下开水;

4、出汤:前五泡5-7秒,六泡后7-10秒,10泡后可适度延长时间,以保持茶品口感衡定;

5、品饮:第一泡洗茶,第二泡醒茶,从第三泡开始品饮;

6、新茶和熟茶前五泡出汤要尽量快一点,避免新茶苦涩味过重,熟茶汤色过浓。

都是经验之谈!

5.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绿茶是家庭中最为常见的茶品。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烘干、炒干)。其中杀青环节因不同的方式又分为:晒青、蒸青、烘青、炒青。绿茶在干燥环节进行的是高温干燥,此时茶叶中的酶等活性物质的活性大量失去,茶叶制成茶品后无法进行自身转化。

普洱茶生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形、自然晾干、绵纸包装。杀青时鲜叶温度不超过80℃,揉捻成形后,经阳光下晾晒干燥,干燥温度较低。茶叶中的酶等活性物质在低温环境下大量留存,活性物质处于钝化状态,在恰当的仓储环境下,这些活性物质的活性开始恢复,与空气接触后,促使茶叶发生着丰富转化。

6. 普洱茶的泡茶工艺流程视频

操作方法

01如果是茶砖。竖放茶砖。将茶砖竖起来,茶砖较长边贴着支撑板。

02入刀。一手按好茶砖,另一只手拿着茶刀从茶砖的侧面入刀。

03插刀。将茶刀由茶砖边缘伸向茶砖内部,之后轻轻提起。

04如果是茶饼。将茶饼平放。

05茶饼中心的凹陷处入刀。

06由浅入深插入茶饼,向四周放射性地翘起。这样出来的茶就可以泡了。

特别提示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茶刀,不要伤到自己哦!

7.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过程

原则上茶叶里是不能含有非茶叶类物质,比如石块、杂草、鸡毛等等,肯定不是正常现象 有这些东西说明生产加工环境有问题,严重点说不定茶叶品质都有问题

8. 普洱茶制作工艺流程

茶化石是一种高品质的精制普洱茶熟茶,是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因其原料选用西双版纳勐海古树茶区百年以上树龄春茶芽叶,工艺流程复杂,成品数量稀少,外形又酷似经历千万年风霜雨雪的小化石,故名茶化石。

第一步:取茶。茶化石是小茶块,体积小,近乎颗粒,所以不用任何撬茶工具,用茶匙取适量的茶放入盖碗中即可。

第二步:投茶。8-10克干茶量,足以3-4人品饮,同时又能泡出茶的甜醇鲜爽的滋味来。

第三步:温杯洁具。有三个目的:一是洁具;二是提温;三是热茶汤入冷杯盏,避免因温差影响口感。

第四步:浸润泡。用沸水(至少是95度以上的开水)醒茶,这里要强调的是,碎银子的醒茶与其它茶有所不同。注重“慢中有快”。

第五步:冲泡。水温高,注水平缓,出汤快,是泡好碎银子的关键!从浸润泡开始,注水要轻柔,可以定点注水,还可以围绕盖碗旋一圈注水,水流要平稳,5秒左右出汤,分杯。

第六步:品饮。碎银子汤色晶莹透亮,如红宝石,陈香醇厚,糯感强。记住碎银子是十分耐泡的哦,能够泡20泡以上,味道淡了,还可以煮饮。

以上便是茶化石怎么煮的回答,谢谢!

9. 普洱茶制茶的工艺流程

1、等级的拼配:这是普洱茶最常见的拼配方法,以饼茶为例,通常将七级茶为基料(50%-70%),以五级茶做底(20%-30%),三级茶撒面(10%-20%)。这种方法熟茶运用得最为普遍,也是最成熟的一项技艺。

2、不同茶山的拼配:这是普洱茶拼配中的最高技艺。不同茶山的拼配不是以个简单混料过程,而是基于制茶者对各个茶山茶性的理解基础上,尤其是对后续发酵中不同(茶山)茶叶所起的作用,最后达到制茶者心目中理想的茶。

如讲易武的茶做基料,取它的“柔”,一临沧永德的茶为辅料,取它的“偏酸”(后发酵中继过程中起关键催化作用),以景迈山的茶做调味,取它的“甜”,在完成后发酵后,形成一个“华丽的转身”。因此,制茶者在最开始的拼配中,内心已形成未来茶叶成熟后的色、香、味、形等等的预见。

这种拼配方法没有固定模式与比例,完全与制茶者个人素养有关。它不仅是一种技艺,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境界。

3、古树茶与台地茶的拼配: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拼配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有欺骗消费者之嫌,但相比古树茶纯山头的“一口料”又是最科学的。它将古树茶偏重于“药性”(酶的活性)与台地茶偏重于“茶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品茶过程中的饱满度与丰富度,同时也塑造出超越普通茶性的产品,品质不仅超越单一台地茶,也好于不同地区拼配的台地茶。这种方法以古树茶原料比例比低于20%为最佳,但又不能超过50%。

4、季节的拼配:云南茶叶可采摘三季,除冬天不采,一年中的春、夏、秋均可采茶制茶,也就有了春茶与夏茶的拼配,夏茶与秋茶的拼配,春茶与秋茶的拼配等等。属于较低技术含量。它属于一种技巧,不属于技艺。

5、年份的拼配:有经验的制茶者为避免新茶的稍涩与微苦,包括味觉产生“单薄感”,有意拼进一些年份较长的“老料”,在色、香、味都不同与新茶的感觉。一般“老料”的拼配比例不超过10%。

这种方法与茅台酒的勾兑方法有点相似,将蒸馏出的新酒与十年或十五年、三十年老酒勾兑,使酒液的饱满度提升了不少。云南一些普洱茶较著名的茶企在熟茶加工中普遍运用这种方法。它属于技艺,是快递提升品质的一种方法。

6、发酵度的拼配:近几年熟茶生产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新出堆的熟茶虽然通过人工发酵快速“催熟”,但也存在汤色暗红和口感欠佳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后续陈化才能将上诉问题解决。

于是,将重发酵(达到九分以上成熟度)与中度发酵(达到七分成熟度)的熟茶拼配一起,使茶汤呈现红颜明亮,口感适中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因为参入了一些发酵过度的熟茶,段时间品饮尚可,但继续存放,尤其是存放五年以后,其口感与汤色基本锁定,无大的变化,品质上升空间太小。不属于技艺范畴。

7、生茶与熟茶的拼配:这是熟茶加工中的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实践。熟茶在渥堆发酵之后,很长时间存有一种“堆味”(与酶味有点接近),这是消费者始终不愿意接受的味道。过去,为了去掉这种“堆味”,只能用存放的方式,依靠时间来解决。但在熟茶中拼配一些生茶,意办比例在3%至5%之间,茶汤的味觉感受更加丰富,且没有“堆味”浮现。

我们在很多熟茶饼中发现的个别生茶叶子不是不小心散落在里面,而是有意识“添加”。民间普洱茶爱好者更是加大生茶比例:几乎是1:1(生茶与熟茶)混在一起冲泡,满足品饮需求。因此,简单的去“堆味”,属于一项技巧,而满足品饮的层次感与饱满度,即不同品质的熟茶与不同地域的生茶产生“互补与交融”则属于技艺。

8、花草茶的拼配:市场上有一款茶叫“菊普”,即普洱茶中添加一些菊花。它是普洱茶拼配花草概念的第一款产品,也是一款至今被市场认可的成熟的产品。它开创了普洱茶拼配花草的先河,未来也会有大量的类似产品出现。

如普洱茶与玫瑰,普洱茶与金银花,普洱茶与兰花等等。其实,将花草拼配到茶叶中不是普洱茶的首创,也不是中国人的发明。最早发明是英国贵族,用于英式红茶。但是,英式红茶注意干茶外观之美,普洱茶拼配更注重功能之效,如养眼、润肺、减肥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