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安徽大学教务系统入口: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01 13:25   点击:1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安徽大学 教务系统入口:

2018年11月25日下午2点,以“畅谈一带一路,品味徽茶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安徽)大学生茶文化节在 安徽大学 磬苑校区博学北楼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 安徽大学 教务处和 安徽大学 商学院主办, 安徽大学 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安徽大学 茶文化协会(后简称“茶协”)、 安徽大学 生旅游联盟承办,吸引了合肥高校茶文化爱好者及各高校留学生前来参加。

安徽大学 茶与茶艺课授课老师漆小迅代表活动主办方就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及茶文化的意义发表讲话。他表示承办本次茶文化节活动意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传承中华传统茶文化,推广徽茶,促进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接着活动进入到表演环节, 安徽大学 街舞社首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街舞。随后,来自 安徽大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建筑大学 等校的茶艺爱好者进行了形式丰富的茶文化表演,展示了不同的茶文化风采。古典中国舞表演和精彩的汉服秀也获得了观众好评。表演期间还穿插了学生论坛、茶知识团队竞赛、趣味抽奖等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了茶知识的展现和传递方式,来自各大高校的代表队在相互交流中增进了彼此对茶文化的了解。同时,主会场的两侧还设有茶艺表演的展示处,由茶协的会员与参观者进行沏茶互动。

来自茶协的傅坦同学认为茶文化的内涵即是沉静。“每一套茶具,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与记忆。沏茶煮茶的过程会让我慢慢沉静下来,让我的思绪暂时脱离这个快节奏的现实世界,阵阵茶香会带我回到千百年前一段安好的岁月。它不仅给我一段安静的时间,也给了我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的机会”。一位现就读于 安徽大学 龙河校区的乌克兰留学生也来到了茶文化节现场,他表示这次活动向他们这些留学生介绍了关于中华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让他更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他在活动中品尝了现场泡制徽茶,“我有尝一口,太烫了!但是闻上去很香。”

来自外语学院的刘乾宁同学是这次活动专门服务留学生的志愿者,“在这次茶文化节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茶艺的词汇,也在志愿活动时感觉到留学生高涨的热情,”刘乾宁说,“尤其是来自乌克兰的学生”他提到,“他们特别地热情,会提出很多关于茶文化的问题。”他补充道。

现场还有一些来自其他院校的学生,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的洪圆同学还特意穿上了汉服并梳着传统的发髻。她表示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也很想了解有关茶的知识,所以前来参加本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泡茶的技巧。”洪圆说。除了大学生,来自合肥艺术中学的学生也由老师带领着来参加了本次活动。其中郎俊宇同学表示:“之前没有怎么了解过(茶文化),但是在这里看了很多哥哥姐姐泡茶,感觉很讲究,也看到了好多各种各样的茶。”

17级软件工程学的格日勒同学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的举办,“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大家体验茶文化,方便大家更加了解茶的内涵,当然,也是为了扩大我们本地徽茶的知名度。” 格日勒同学认为茶的内涵的话主要是优雅,“几个人聚在一起,泡壶茶,多有意境啊。”同时他也表示承办这样比较大型的活动,联系别的社团,拉赞助以及筹集物资的环节中都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后是老师去联系企业才争取到了这些成果,更感到茶文化节收获的好评的来之不易。 ;

茶文化的感悟范文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 文化 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心得感悟,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的感悟 范文 1

好茶无味 茶香四溢

周末早起泡了一道安溪铁观音茶,茶香溢口,使我悠然想起一件令我感触良多的小事。

记得数月前,我将一小撮珍藏的茶叶给了一个爱喝茶的好友锦德君。嗣后重逢,我忍不住问他那茶喝了感觉如何,他嘿嘿一笑,说那茶拿回去后,他用心冲泡,但似乎没什么茶味,应该是他不懂欣赏吧。

朋友此言,令我诧异。好茶无味,令我意外,知道缘由后,感慨良多。

这小撮茶,虽然分量很小,但的确不是壶中凡品。那茶是我的一位画家朋友一苇君回乡时机缘巧合得到的。一苇君今年夏天回老家潮阳写生创作,专程去访母校潮阳一中,然后去了母校后面的山――当地著名风景区――东山。

他背着画架,顺着蜿蜒溪水拾级而上,一路和蜜蜂、小鸟和山花打招呼。当他到达山顶景点――“猴子石”后驻足小憩。时值盛夏,汗流浃背,一路上他带的水喝完了。看到大石头附近的一家小茶房,他便进去想喝茶解渴,他点的单枞茶却没有了,茶房老板连声致歉。茶房大厅里另一位茶客起身,热情邀请他喝他在冲泡的单枞。一苇君致谢后喝了一口,顿觉满口生津,渴意顿解,茶香满颊。

追问之下,才知这是极为罕见的原树宋种凤凰单枞茶,每年产量稀少。那位茶客不久前去潮州凤凰山,听说某处茶庄有少量该茶,设法卖得100克。一苇君去的那天,适逢茶客带着茶叶专程上山泡饮。他说在家里喝不出那茶的最高境界,一苇君来前,他已泡了十几冲。一苇君一边看他泡茶,一边和他谈画论道。只见那茶客用茶房专用陶炉――一种以前潮汕家庭家家备用的烧水茶具,装好木炭煮开巴马山泉水,然后将沸腾的水冲到潮州骨瓷盖碗茶壶里,高斟低酌,先“关公巡城”后“韩信点兵”,把那金黄透亮的茶汤送到三个洁白无瑕的小瓷杯里。炭火通红,茶香四溢。

他们边喝边谈,极为投缘,颇有相见恨晚之感,那画面使人想起王右丞那首名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临别时那茶客包了两泡(约20克)茶赠一苇君,一苇君推辞不过收下茶叶,留了微信,把自己画的一幅扇面小品回赠他。

回深后月余,适逢中秋,我约一苇君到家里赏月。一苇君自幼习画,上世纪90年代 毕业 于广美 国画 专业,在深大教书育人,连续30多年浸淫在国画艺术中,任凭世风物化他屹然不动一心教 学画画 写字。我喜欢看他作画,听他讲画,每觉乐在其中。中秋是晚,他带着那20克茶叶微醺而来。我们分出一半泡来喝,虽无陶炉木炭,但皓月当空,佳茶在口,我俩都有超凡脱俗之感。辞行时一苇君态度坚决地将余下10克茶叶赠我。

锦德君是自由职业者,来深圳快30年,在老东门附近开个小日杂店,日常由太太看管,他负责进货和每天做好三餐送到店里。他是性情中人,时刻在微笑。他懂 武术 ,擅歌咏,常写诗,个子不高打 篮球 却能三步上篮连过数人,投篮精准。他收入一般但从没怨言,从不胡作非为,朋友找他帮忙总会尽力相助。他偶尔也会老夫聊发少年狂,背上行囊,买一张火车票四处游走。他还有一绝就是擅长写行书体的“反笔字”――用钢笔十分流畅地写字,写好后你从纸的背面去看,才看得清楚写的是什么。他酷爱喝茶,外出时常跑去云南等地淘茶,有时能以低价购得好茶,回深后与大家分享。

我担心那茶是不是拿错了。锦德君说茶叶绝对没搞错。那天他烧开水后,取了2、3克茶叶,仔细洗了三遍,倒在泡龙井茶的透明玻璃杯里,冲满一杯,看那茶叶翻滚、沉淀、腾升,一边吹气一边虔诚品尝,但真的没感觉到太多的茶香。我边听边几乎笑出眼泪来。原来不是茶叶的问题,而是他冲茶 方法 不对。那么干净的茶叶却用洗普洱的方法猛洗三遍, 少量茶叶却泡了一大杯,茶叶底蕴再深,哪经得起这般折腾?檀香再好,若在旷野点燃,其香也微。 “君子爱茶,泡之有道”。再好的茶叶,冲不对,冲出来的茶水自然不香。我自责赠茶时没告知他冲泡之法,因为他平时多喝普洱和龙井。

“好茶无味”使我想到了人世间一些事。比如一苇君,科班出身,心无旁骛,一心入画,有大师的手法和情怀,兼之精研书法,画艺与书法炉火纯青,已臻一流,比一些徒有其名的人,更应值得人们的重视和崇敬。但在不识货人心目中,他的画和字也就是普通的大路货。又如锦德君,人品能力一流,多才多艺,读书时品学兼优,20多年前高考发挥失常以数分之差未被大学录取,他不愿就读中专出来闯荡,但如不了解他,见他每天踩着单车背着便当在路上奔忙,难免将其视为城市中的一个盲流。他俩都是高洁高尚的一流人才,如果把他们比作茶叶,那就是茶中佳品。我国人才辈出,三步之内必有贤者,但在历史长河中能像姜太公、百里奚、诸葛亮和张释之那样最终被品为“好茶”的还是不多。我想,应该是有不少干枯在树梢头、闷坏在壶里或是冲坏在盘中吧。但不管怎么样,中国人都能好好活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中国人“都是天生一半道家主义者和一半儒家主义者”。我想,这应许就是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根源吧。

再啜一口晨茶,我们商定这几天找个佳时,在清风丽月下,将那好茶,好好斟泡,让那茶香,氤氲抒怀。

茶文化的感悟范文2

我从来没有喝过茶。

总听人们说茶好喝,对健康有利,我就也想试一下喝喝看。抓茶叶,沏…….一切都因为一颗好奇的心而变得格外迅速。茶好了,我喝了一口,不禁失声道:

“好苦的茶!”

我将没有喝完的茶水连同茶叶倒到水池里去,心想:“以后再也不喝茶了”!

的确,人世间似乎有许多东西欺骗了我们。我们参加了各种比赛,精心的准备、满怀信心,最终只是一个“鼓励奖”“优胜奖”。一些看来亲密的同学关系,打分班后就大不如前。为什么世间这么多欺骗?我这样问自己。

不知不觉中,一阵清香飘入我口中,渐渐我感到一股芳香与清甜。我恍然大悟:这就是茶的味美所在……

茶原本并非甜,初尝上去有一些苦涩,然而过一会儿苦涩会化为清甜。俗话说:“苦尽甘来。”只有当你品尝了茶的苦涩之后,才真正能够体验到它的香,它的甜。“不经岁寒三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梅花也是如此,当它经历了严冬的考验之后,香味便格外迷人。噢!我真正明白了……

看似欺骗了我们的世间万物,实则都对我们的成长大有好处:虽然在比赛中没拿到好名次,但比赛宗旨是“重在参与,培养能力”而不是“重在名次”,同学间虽然有了隔阂,只要我们坚信友谊长存,友谊便会保存下去,这也是对人生的考验。

人生之路,也需要苦涩,也需要严冬,只要勇于坚持,那么苦涩之后便是香甜;严冬会换来清香。但是如果不能坚持的话,人生的长路只会没有目的地,永远没有终点。正如一杯茶,如果你用清水冲淡了茶的苦涩,那么你所感觉到的甜香也会随之变淡。

从这一杯涩茶中,我感受到了喝茶的美趣。

从这一杯涩茶中,我体验到了人生之美。

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困苦,敢于同困难作斗争,这样困难也会变成一个个美妙。勇敢地面对困难,即使再难的问题也会解决,这是人生的真谛。

我重新拿起茶杯,又沏了一杯涩茶。

茶文化的感悟范文3

人生如茶

我的 爱好 一定要超出我的年龄很远。也许,因为我的心不再年轻。从去年开始,我喜欢上了茶道。或许,现在我的技艺不十分精湛,或许,我的工具还很粗糙。但是,对于茶道我有了近乎信仰般的痴迷。闲来无事,伴随着茶道音乐的旋律,由着自己的心情,沏一壶茶,即便是破屋陋室也能够体会到这茶世界的风情万种。沏一壶茶,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浮世中摸爬滚打不见色彩的心,需要用甘洗涤,方使初心不改。看着茶叶在沸水中翻腾,就是一场人生的盛宴。起起伏伏就是生活,唯有在起伏间才可实现生命淋漓尽致的舒展。品茶之时,就是一次充满了禅的诗意之旅。调动所有的感官,来体会茶的芬芳和世界的魅力。当所有程序都结束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你的心前所未有的宁静,你会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

一壶清茶,一把折扇,一卷古书,虽简陋但是承载了万千的诗情画意,承载了历代文人诗意的栖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